導讀:下飯綜藝,核心競爭力也還是「人」本身。
文 | 戴桃疆
所有的韓國綜藝都源自精心編排,但有些韓國綜藝的出現則源自意外。姜虎東、李壽根等出演的體驗類真人秀綜藝《姜食堂》就是長壽綜藝《新西遊記》第四季中「沒有用到打賭」一不小心搞大了的結果。《新西遊記》的製作人羅英石在節目中開了一個價值高達六億韓元的玩笑,為了彌補這個玩笑帶來的後果,為了呼應《新西遊記》成員抱怨羅英石其他綜藝都吃得好、睡得香,不如「開一個《姜食堂》好了,主題就是『老闆吃得更多』的餐廳。」的夢想,於是開發出一檔衍生綜藝《姜食堂》。如果說這檔無心插柳成就的綜藝第一季看上去還是一個「玩得很大」的玩笑,那麼《姜食堂》第二季的出現則證明了體驗類真人秀綜藝的核心競爭力是人,只要有這個班底在,即便是出於玩笑,用心經營過後,也會被觀眾嚴肅對待。
強強衍生,喚雨呼風
從誕生的「基因」上看,《姜食堂》是羅英石手中兩檔口碑頗高的綜藝節目相互融合的產物,這兩檔綜藝分別是《尹食堂》和《新西遊記》。前者賦予了《姜食堂》以骨骼,後者給了《姜食堂》血肉。
《尹食堂》節目創意來自日本電影《海鷗食堂》,電影中小林聰美飾演的幸惠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獨立經營一家名為「海鷗食堂」的日式餐廳,希望以簡單質樸的傳統日式手絹帶給客人美味和溫暖。電影整體風格溫馨治癒,展示異國食客籍由美食這一橋梁同參觀結下的情誼。韓國資深女演員尹汝貞同樣有體驗遠離都市生活的希冀,羅英石受電影啟發,開發了這檔以尹汝貞為核心的體驗類真人秀節目。
作為一檔體驗類真人秀節目,《尹食堂》的結構簡單明了,兩季結構大致如下:記錄主要成員前期會議討論菜單,成員接受明星主廚專業指導並加以練習,前往風景優美的地點開始體驗,體驗過程中遭遇各種各樣的問題並解決問題。主要情節的催化因素都是食物,例如創製新菜品、既有菜品與顧客口味發生衝突因此對既有菜品進行改良等。所以儘管節目整體定位在體驗類真人秀上,但仍然可以被當作美食綜藝來看。
基於日本治癒系電影策劃出道《尹食堂》被觀眾認為是一部「下飯綜藝」,它節奏相對較慢,老少兩代成員之間不會產生激烈的衝突,整體氛圍溫馨和睦,看上去就像是海邊一家人忙裡偷閒的美食生活。而嫁接《新西遊記》成員推出的《姜食堂》則是一部「噴飯綜藝」,儘管綜藝的結構延續了《尹食堂》,但在風格和表現內容上卻完全不同。
從兩檔綜藝的機位配置上便可以看出,《姜食堂》和《尹食堂》的不同之處。《姜食堂》以拍攝固定攝像機和成員自主拍攝,《尹食堂》在布置固定機位之餘,每位成員都有專屬個人設想食客跟拍參演人員(成員和素人),以保證每位參演人員的表情和動作都被真實記錄。由此可見,《尹食堂》延續到是《海鷗食堂》的主題,突出的是韓國文化在海外的影響以及食客通過美食的橋梁與餐廳、餐廳成員之間產生的羈絆。而《姜食堂》削弱了對食客的表現,將側重點放在了成員和成員之間的互動上,食客與食客可能引發的種種問題僅構成成員行為的動機,食客與餐廳之間、食客與食物之間的感情不再是表現的重點。《尹食堂》中素人食客所佔的比重更大,客觀角度記錄素人身上的閃光點、對食物和成員之間的評價、美食帶給他們的幸福瞬間。《姜食堂》是以主觀視角記錄,敘事重點在明星成員身上,表現他們在經營的狀態。
因為側重點在人,《姜食堂》的成功也佐證了「綜藝的決定性因素是人」的觀點。《姜食堂》的血肉來自長壽綜藝《新西遊記》,成員之間通過長期錄製已經完成了磨合,成員年齡差距較《尹食堂》小很多,如果說《尹食堂》是兩代人和諧生活,《姜食堂》就是兄弟團爆笑打拼,各有各的魅力,在同樣的結構下,因不同側重、不同成員產生迥異的效果,形成了足夠的區分度。《姜食堂》雖是衍生,卻形成了自己的獨創之處。
薑是老的辣,啥也不用怕
相比將大量鏡頭交給出鏡素人的《尹食堂》,《姜食堂》的成敗全繫於姜虎東、李壽根等成員。羅英石和姜虎東、李秀根、殷志源合作已有十年之久,多年累積的現場處置經驗加上彼此熟悉,所以在錄製過程中配合默契,成員呈現出更好的鏡頭感和臨場應變能力。對於以真實記錄為核心的真人秀節目來說,合作者之間的默契是天然優勢,且具有不可複製性。這樣的組合即便對於觀眾而言缺乏「新鮮感」,無法「出奇制勝」,但多年積累下的龐大受眾基數亦不容小覷,這種具有安定感的組合保證了節目的自然、真實和溫度,通過調節綜藝結構,也能在既有節目中碰撞出不同的火花。對於新加入到成員而言,「老帶新」的配置也容易給新人留足能力展示的空間,使新人能夠充分展示自身閃光點,形成長尾效應——羅英石綜藝中大多都啟用有過合作的成員,又安排不同成員排列組合形成新的化學反應,最終依靠「人」這一核心元素創造出更多可能和更多的優秀綜藝。
因為成員之間已經形成了默契,觀眾對成員之間的關係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認知,所以《姜食堂》中大量展示了成員之間的爭執和互相打趣的情節,這些情節不僅僅為節目提供了緊張感,增強了節目的戲劇性,同時也提升了綜藝的真實性。這種建立在彼此熟悉基礎上的爭執是中國綜藝中十分少見的,成員之間的爭執作為戲劇點可以增強節目的可看性,同時也會引發一定的爭議,韓國綜藝中存在爭執卻很少因這類爭執產生輿論爭議,其原因就在於觀眾對成員關係既有的認識。近期播出的《我們是真正的朋友》以成員真實關係為基礎,也形成了一定的近似韓國綜藝的感覺。
相比溫馨治癒的《尹食堂》,《姜食堂》成員的「藝能感」體現得也更明顯。「藝能感」說的就是明星藝人在電視綜藝中體現出的對節奏的把控和節目流程的駕馭能力,藝能感無固定的模式,但它的存在卻能直接影響節目的效果。藝能感強調以人能夠在保證節目既定內容完成正確的基礎上,維持節目的流暢,並靈活運用規則,把握爆點所在製造笑點,且兼顧節目的主題和內涵。《姜食堂》能夠在溫馨治癒的《尹食堂》骨架基礎上形成截然不同的「噴飯」效果,仰賴成員的藝能感。這種感覺既需要成員個體的天賦和悟性,也需要成員之間恰當的化學反應推動,是韓國影視業長期經營的結果,非一朝一夕能夠形成。
《姜食堂》第一季將經營地點選在了濟州島,第二季選擇了歷史感更加強烈、風景同樣優美的慶州,第一季展示了成員為成為合格餐廳經營者爭取資格的努力,第二季越過這些內容,直奔餐廳經營的主題,在行政性事務的流程上更加熟練,成員之間的配合也更加默契,這意味著第二季在流暢度上比第一季更強,卻也意味著第二季中會少許多第一季中的戲劇性元素。多了一分安定感,非但沒有削弱觀眾對於《姜食堂》第二季的期待,反而叫人更好奇這一季中又將出現怎樣的新笑點。當觀眾對綜藝產生這樣的期待,一檔電視綜藝就已經成功一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