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鄉旅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茶旅融合也逐漸成為一種新的茶鄉發展趨勢。在這方面,我市溮河區探索出了一條融合茶旅的茶鄉發展之路。
溮河區地處淮河上遊、大別山北麓,連續九年被評為「中國十佳宜居城市」,素有「北國江南」「江南北國」之稱,是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
拍萬畝茶園 郝光 王哲 攝
溮河區是著名的綠茶之鄉,中國十大名茶「信陽毛尖」的原產地和主產區,新派紅茶「信陽紅」的發源地。全區茶園面積60萬餘畝,是全國緯度最高、面積最大的產茶縣區。先後榮獲「中國十大最美茶鄉」「全國重點產茶區」「中國最美生態宜居旅遊名區」「全國茶旅遊精品路線」「中國十佳最美鄉村旅遊目的地」等榮譽稱號。2018年,信陽毛尖以63.52億元蟬聯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排行榜第二名。
溮河區的旅遊資源豐富,有靈龍湖生態文化旅遊區、信陽五曲峽森林公園、信陽文新茶村、信陽書畫院生態文化旅遊區、紅色四望山景區等,依託「五雲、兩潭、一寨」茶產業核心區,充分發揮茶葉資源和生態環境優勢,深入挖掘茶文化。
可以說,茶葉和山水成了溮河區最重要的兩張名片。「縱情山水間,茶亦能醉人。」
溮河區以「茶旅融合」模式整合產業資源,按照「一環三帶四線路」布局,精心打造環南灣湖茶文化旅遊精品線路——「百裡茶廊」,它北起南灣湖入口,南到107國道,經董家河、溮河港、譚家河、十三裡橋4個鄉鎮,算起來有80多公裡,沿途分布著60多個村、10多萬茶農。
其中「十大茶坊」是我市打造環南灣湖百裡茶廊的一項內容,「百裡茶廊」還有更多的內涵:規劃建設茶葉主題公園、萬畝精品茶園,力爭打造20個茶山標準旅遊示範點;大力實施環南灣湖茶旅項目建設提升和原生態茶村改造提升,重點推動溮河區睡仙橋村兩館(茶文化博物館和民俗博物館)為主題的文化展示型毛尖小鎮、十三裡橋空谷活力小鎮、睡仙橋真愛小鎮等項目建設;對廣義茶文化印象園、五曲峽森林公園萬畝生態茶園、郝家衝村文新茶村進行精品打造,對何家寨古村落等一批原生態茶村進行基礎性、示範性改造提升。通過對環南灣湖百裡茶廊的打造,建立全市首個茶文化生態經濟走廊,引領全市茶旅融合發展。
走進溮河,仰首是藍天、俯身有碧水、推窗見綠蔭、處處是花園;置身茶鄉,一湖碧水,十美鄉村,百裡茶廊,千峰競秀,萬頃林海,細細品味,悠哉遊哉。(來源:信陽新聞網)
(責編:於思遠、辛靜)
習近平到河南團:一堂生動的"三農課" 河南是農業大省,被稱為中原糧倉。3月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了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河南代表團審議……【詳細】
河南大周:架子車拉來的"金屬王國" 到底是什麼魔力改變了大周、成就了大周?讓我們穿越時光隧道,尋找小鎮40年來的發展「密碼」……【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