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China 真的是源自秦國嗎|真問真答

2020-12-15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英文 China 真的是源自秦國嗎|真問真答

英語中的 China 以及眾多其它外語中用以稱呼中國的類似 China 的詞彙,實際上很可能來源於晉國的「晉」而非秦國的「秦」。

在歐洲、西亞、南亞和東南亞的不少語言中,對「中國」的稱呼都是類似的,如英語的 China,法語的 Chine,波斯語的 چين(Chīn),印地語的 चीन(Cīn),匈牙利語的 Kína,阿拉伯語的 الصين(aṣ-Ṣīn),希伯來語的 סין(Sin)等。這些名稱在讀音和音節結構上都十分相似。

上面這些語言,雖然分別屬於印歐語系、烏拉爾語系、亞非語系,給中國取的名字卻都同樣採用了 S/C(h)/K+i+n(+a)的結構。而據傳播得最普遍並幾乎被完全接受的說法,這類形式的中國名稱都來源於古印度梵語對中國古代諸侯國名「秦」的音譯 चीन(Cīna)。

這個梵語名稱後來逐漸向西傳播,影響了中古波斯語、阿拉伯語、古希臘語和拉丁語等語言,這些語言再進一步影響其他語言,導致世界上許多語言中「中國」的名字都類似英語 China 的形式。

繪製於 15 世紀的「託勒密世界地圖」局部,根據公元二世紀古希臘學者託勒密《地理學指南》中的描述繪製,其中就有中國的拉丁文名稱 Sinæ

不過問題在於,無論在哪種語言中,類似 China 這樣的名稱,都是以清輔音(如 /t͡ʃ/、/ʃ/、/s/、/k/ 等)而非濁輔音開頭,作為這類詞彙總源頭的梵語中,चीन(Cīna)同樣也是以清輔音 [c] 開頭。然而中外語言學者對「秦」在同時期上古漢語中發音的構擬卻都是以濁輔音 /z/ 或 /dz/ 開頭,讀作 /*zin/(後期變成 /*dzin/,鄭張尚芳構擬)或 /*dzin/(沙加爾-白一平構擬)。

哪怕是到了一千多年後的隋唐時期,「秦」字的發音也幾乎沒有發生變化,在中古漢語中依舊是以濁輔音開頭的 /d͡ziɪn/(鄭張尚芳構擬),直到元朝以後的近代漢語中,濁輔音聲母 /dz/ 才變成了送氣清輔音 /t͡sʰ/,進而變成現代漢語中的 /t͡ɕʰ/ (即漢語拼音的 q)。

而梵語和中古波斯語等語言中都存在清輔音與濁輔音的對立情況。特別是梵語,更存在送氣清輔音、不送氣清輔音、送氣濁輔音、不送氣濁輔音四種不同的塞音輔音,比古漢語還多一種。這些語言及其後代語言的使用者一直以來都能明白無誤地區分清濁輔音,並沒有搞混的可能。

梵語中可以按照清、濁、送氣、不送氣區分的塞音輔音

因此,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梵語等語言中就已經出現了的、一律以清輔音開頭的 China/Cīna 類名字,很可能並不是對上古漢語中以濁輔音開頭的「秦」字的音譯。

據語言學家鄭張尚芳先生研究,類似英語 China 和梵語 Cīna 這樣的對中國的稱呼,更可能是來源於與「秦」字發音類似同時還是以清輔音開頭的「晉」。

在上古漢語中,「晉」字的發音為 /*ʔsins/(後期變成 /*tsins/,鄭張尚芳構擬)或 /*tsins/(沙加爾-白一平構擬)。「晉」的發音不但以清輔音開頭,在音值上也能夠較好地同梵語和中古波斯語等語言中「中國」一詞的發音相對應。

此外,據中外交通史研究,印度人和西亞歐洲等地區的居民,最早是從中亞和北亞的草原遊牧民族那裡獲取到有關東亞地區的知識的。

這些信息交流的發生時間,最早能夠追溯到中國的商周時期。同時,用來代指中原地區的 Cīna 類詞彙,在各種古代印度文獻中就已經屢次出現,其中最早的更可以追溯至公元前 9 世紀。

根據《摩訶婆羅多》中地名繪製的古印度及其周邊地區地圖,可見到標註於右上角青藏高原地區的 चीन(Cīna)字樣。據推測,《摩訶婆羅多》文本最早的成形時間約在公元前 9 世紀至公元前 8 世紀之間。|圖片來自 World Digital Library

這些時間點,都比秦國作為周朝的一個諸侯國正式建立的公元前 770 年(公元前 8 世紀)和秦始皇消滅六國的公元前 221 年(公元前 3 世紀)要早。

反倒是同樣地處中原西北的晉國,在西周初年(公元前 11 世紀)就已建立。作為周成王同母弟唐叔虞的後代,晉國與周王朝關係緊密、地位崇高,一直是雄踞中原西北方的大國。

古代戎、胡、狄等遊牧民族生活在今天山西、陝西、河套等地,因此與之接觸最早的便是臨近的晉國。晉國在歷史上也和這些民族有著非常頻繁的互動,甚至還會與其中的一些方國部落通婚。

春秋時期地處西北的晉國與多個遊牧民族活動區域接壤|圖片來自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版《中國歷史地圖》

春秋時期,晉國更是長期稱霸中原,其影響力也遠大於秦國。遊牧民族在與晉國接觸的過程中,逐漸把它當成了中原的代表,用它的名字 /tsin/ 來指代整個中原地區,並向西傳播至印度、波斯、西亞、乃至歐洲等地。

中國史書中記載的北方和西域民族稱呼中原為「秦」的情況,則可能是這些民族在後來接觸到秦國以及秦統一中原後,將「晉」「秦」兩個地方相近、發音又大體相似的名稱混淆,並在回譯成漢語時進一步混淆的結果。

而更巧合的是,遊牧民族與中原政權的另一次大規模深入接觸,也正是中原王朝以「晉」為國號的五胡十六國時代。這些民族對中原地區名字叫 /tsin/ 的印象,可能在這個時期得以進一步加深。

十六國後期諸國(以及北魏)與東晉對峙形勢圖|圖片來自《中國歷史地圖集》

由於梵語等語言裡多數不存在 /ts/ 這樣的輔音,於是 /ts/ 就被 /c/、/t͡ʃ/、/s/ 等發音相似的清輔音代替,這些音後來更是在一些語言中變成了 /ʃ/、/k/、/ç/ 或 /h/ 等發音。

因此,如果追根溯源的話,包括英語在內的東西方諸語言用來稱呼「中國」的 China、Cina、Sina、Kina 甚至「支那」等詞彙,都很可能與秦國關係不大,而是源於梵語對「晉」的音譯。

參考文獻:

鄭張尚芳,「古譯名勘原辨訛五例」,《中國語文》,2006 年

鄭張尚芳,《上古音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年

▼ 點擊閱讀原文,向大象公會提問。

相關焦點

  • 英文China 真的是源自秦國嗎
    英語中的 China 以及眾多其它外語中用以稱呼中國的類似 China 的詞彙,實際上很可能來源於晉國的「晉」而非秦國的「秦」。|圖片來自 World Digital Library這些時間點,都比秦國作為周朝的一個諸侯國正式建立的公元前 770 年(公元前 8 世紀)和秦始皇消滅六國的公元前 221 年(公元前 3 世紀)要早。
  • 為什麼有時候北京的英文寫成 Peking|真問真答
    原標題:為什麼有時候北京的英文寫成 Peking|真問真答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北京大學的英文名字不是 Beijing University,卻叫 Peking University?為什麼青島啤酒也不寫成 Qingdao Beer 而偏偏是 Tsingtao Beer?
  • 為什麼孔子的英文名叫 Confucius|真問真答
    Confucius 這個詞最初並不是英文,而是拉丁文。在教會拉丁語中,字母 c 在後面加上字母 i 或 e 時,會讀作類似英語 china 中的 ch 或英語 cats 中的 ts 的發音。因此 ci(發音類似普通話的 qi 或者用「臺灣腔」讀出的「濟」或「脊」)便用來對譯「子」字。利瑪竇與他的同僚法國耶穌會士金尼閣共同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套用拉丁字母為漢字注音的拼音體系,並將這套拼音記載於《西字奇蹟》和《西儒耳目資》中。
  • 一問易答:為何國產手機都用英文Logo
    如果你不只是將目光局限在國產手機廠商中,看一下一些日本和韓國的品牌,就會發現,他們用的不也都是英文的Logo嗎?SONY是日語嗎?LG是韓語嗎?是一個道理,其實不僅僅是手機領域,各行各業都同理,要是想把一件產品做大做強,似乎英文是最合適的選擇。
  • 為什麼「中國」英文是「China」?這舞臺劇很好地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都知道英文「China」就是中國的意思。至於為什麼會這樣表達,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因為瓷器。畢竟在英語中,小寫的china 是指瓷器,大寫的China 是指中國,所以中國的China 來源於瓷器的china。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過年親戚問有對象嗎?就這麼答
    顯然,老家的親戚不會用英語問你這個問題,你也不必用英文答(如果你有特別牛的親戚,請無視這句)。所以,本篇僅供娛樂——咱們就是想看看老外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都是怎麼答的。「你有對象/男票/女票嗎?」普通青年這麼答:1. "No."「沒有。」2. "I'm dating around."「一直在相親。」
  • kpl面對面:一問一答間,六個中單地位一目了然,一夢是真窮!
    這六個中單來自不同的隊伍,也是代表著不同的打法,而在一問一答間,也是能看出他們在隊內的隊伍不同。雖然此次答疑有些調侃的成分在裡面,但是不得不說,一夢是真的窮,而暴風銳是真的皮!這個是問題是比較常規的,就是問了一下幹將莫邪的體驗如今以及出裝的變動。末將的回答是,最近幹將的體驗非常好,在出裝推薦上,直接cd鞋迴響帽子法穿杖和大書。從末將的回答中,我們能看出來,他對幹將莫邪也是深有研究。如今QGhappy從東部賽區轉到西部賽區,末將能否加入西部幹將群聊,也是就看這一次了!LGD大鵝一夢:窮是真的窮,誰讓隊伍有江城要養!
  • 詞彙量是如何測出來的|真問真答
    英語中的一些詞形變化比如,differ、differs、differed、differing、different、differently、difference等在語法上雖屬於不同的單詞,卻都源自同義詞根,可歸為同一語族。這一定義上的不同會顯著影響詞彙量的多寡。
  • 中國為什麼被稱為China,這個問題你想過嗎?
    今天我們來看西安臨潼秦始皇帝陵兵馬俑,在那宏大的場景中,除了勇武的將士們,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一匹又一匹、一排又一排躍躍欲試的戰馬了,將士與戰馬的組合,不正是2000多年前秦國徵服天下的夢幻軍團的真實寫照嗎?再次,秦朝時期的秦人歷史,那是馬的失敗歷史。
  • 【你問我答】之英語表達背後的西方文化(二)
    -你為什麼學英語-你還不如直接問我「你的夢想是什麼?」講真,外語是了解這個世界的一扇窗,讓我離這個世界更近一點。以下內容選自扇貝app「你問我答」,每日在扇貝打卡後即會出現。▼你知道「老夫少妻」怎麼表達嗎?英語中的January and May就可表示「老夫少妻」的意思,這個短語源自英國作家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商人的故事」。
  • 秦國有可能提前統一天下嗎?
    經過二十多年變革後,秦國國力大增,一躍成為「戰國七雄」中的佼佼者。秦孝公去世後,其子秦惠文王(公元前338年—公元前311年在位)繼續勵精圖治。在此期間,秦國北伐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到了秦惠文王執政後期,秦國實力已完全凌駕於其他諸侯國之上。
  • 性命法訣【實 修 術 語 問 答】
    答 ;" 築基之功終了之後,採大藥,無時無候無間斷。"  問大力白牛。答 :" 精氣發生,活動之力,佛比作大力白牛。」  問凡鉛凡汞。答 :" 元氣為真鉛,元神為真汞。鉛汞在內為真外見為凡。"  問四步法訣。答 : 「下手採藥六候轉,巽風橐龠沐浴中。"  問火候功法。答 :" 火是火,候是候,是兩樣功法。  問火化斷淫。
  • 寧做學「問」,勿做學「答」
    學問是學習怎樣問,就是學會思考問題……」既而學「問」之重要性不言而喻,為何在當今課堂中我們會不約而同地發現一個現象:老師每拋出一個問題,總能得到學生的回應;但當老師反問「同學們,你們還有什麼問題」時,所有人卻都默不作聲,徒剩你看著我、我看著你的尷尬。難道我們的學生真那麼聰明,對老師所說的已經毫無疑義了嗎?
  • 楚懷王真的有那麼不堪嗎?曾經被人欺騙、被囚秦國、客死他鄉
    談起楚懷王熊槐,大家都以為那真的就是昏庸無能,不僅被張儀欺騙,還被秦國草率赴約而囚禁起來,最後又被送到了客死他鄉。楚懷王可說是昏君的代名詞。現在的問題是,楚懷王真的那麼糟糕嗎?為什麼他會變成司馬遷筆下一無所成的昏君?
  • 《你問我答》Like a duck to water 「如魚得水」的英文表達
    Helen大家好,歡迎收聽BBC英語教學的《你問我答》。我是Helen,  在這檔節目中我們會回答同學們在英語學習中碰到的一些問題。大家可以通過電子郵件把問題發給我們,我們的郵箱是questions.chinaelt@bbc.co.uk。好,今天我們要回答的問題來自Zhang Jing 同學,由我代讀。
  • 一問易答:手機屏幕修復膠水是否靠譜?
    天蒼蒼,野茫茫,遇到問題莫慌張,一問易答來幫忙,不用謝我我姓王。
  • 【有問有答】小白如何當上瀟灑的英文老師?
    答:你這個問題信息量很大。我從頭說,培訓學校的優點之一,就是不講究出身門第,不講究門路和業務以外的繁文縟節。所以非英語專業但是英文就是棒的同學,在培訓學校裡其實反而很吃香。我估計你可能是臨時起意做英文老師,可能沒有教學經驗,英語教學類工作無非看你兩條:1 你自己英語要好。 2 你會教。估計第二條並不是你的優勢,所以你可以主攻第一條了。
  • 六問六答讓你了解「后羿射日」的故事。
    后羿射日六問六答一、問:古代天上真有十個太陽嗎?三、問:那后羿是什麼人?答:傳說中的后羿是嫦娥仙子的白馬王子,也有人認為后羿是個王子,是一個族長首領的後代,總之無從考究。四、問:后羿射日有歷史記載嗎?答:最早出現在《楚辭章句》原文為堯時十日並出,草木焦枯,堯命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烏皆死,墮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山海經》也有詳細記載,曰:「堯時十日並出,堯使羿射十日,落沃焦」,當然文獻記載是人撰寫的,雖然寫了並不代表傳說就是真的。五、問:既然是神話傳說,后羿射日的意義是什麼?
  • 李克強答中外記者問:桌牌第一次使用英文標註
    李克強答中外記者問:桌牌第一次使用英文標註 (1/6) "← →"翻頁
  • 隱瞞接觸人員情況可恥「真可恥」的英文說法是「What a shame」嗎
    是用「what a shame」來表達嗎?答案是NO。大家都知道shame有「恥辱」的意思,於是會以為「What a shame」是「多麼可恥」。可是"what a shame」雖然帶了單詞shame,但和其本意沒有多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