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36℃是警戒線 手測體溫最佳處是腹部

2020-12-22 復禾健康

恆定的體溫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礎,即使體溫發生細小的變化,都會引發一系列的健康問題。而且,體溫裡蘊藏著很多奧秘,就連人體中活躍的疾病細胞,都有自己青睞的溫度。

體溫,男女老幼有差別

人的正常體溫為36℃~37℃(腋窩)。日本自然養生專家石原結實博士則提出了更精確的範圍:理想體溫是36.5℃~36.8℃。體溫在24小時內略有波動,凌晨2~6時體溫最低,午後1~6時最高,波動一般不超過1℃。

恆定的體溫讓我們能夠在不同溫度的環境下生存,但不同人群的體溫略有差異。兒童體溫略高,可達36.8℃~37℃;嬰兒和老人的體溫較低。特別是早產兒,由於體溫調節機制發育還不完善,體溫易受環境影響。女性的平均體溫比男性高約0.3℃,還會隨月經周期而發生變動。正常女性的基礎體溫以排卵日為分界點,呈現前低後高的狀態,也就是「雙相體溫」。排卵前,孕激素少,體溫一般為36.2℃;排卵後,體溫急劇上升,增幅可達0.3℃~0.6℃,使基礎體溫升至36.7℃左右。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研究發現,貧血的女性體溫較正常血色素的婦女低0.7℃,產熱量少13%。

中醫更多從陽氣的角度來闡述體溫:陽氣是人體抵禦外邪的能力,陽氣足則人體各項功能狀態飽滿,陽氣虛則功能狀態低下。陽氣不足的人體溫會偏低一點,一般在35.5~36℃之間。陽氣與大自然息息相關,也就是常說的天人相應,比如冬天就要講究潛藏陽氣,否則來年容易生病。

36℃是健康警戒線

一天中,體溫最低的凌晨時段,往往也是死亡高峰期,哮喘、失眠、抑鬱症患者的早醒,也容易發生在這個時段。下午體溫較高,也是身心狀況最佳的時候,以下幾種體溫奧秘與健康尤其密切。

36℃~37℃:免疫力最強。石原結實認為,正常的體溫意味著基礎代謝率正常,血液中充滿新鮮氧氣和養分,能提升白細胞的功能,有助於抵抗病毒、細菌的入侵,增強免疫力。有資料顯示,體溫下降1℃,基礎代謝下降12%左右,免疫力會下降30%左右。

低於36℃:身體出現危險信號。體溫低於36℃時,身體就會顫抖以產生熱能,且伴隨黑眼圈,鼻頭、面色、手掌發紅,嘴唇發紫等症狀。現代女性中,由於壓力增加、不愛鍛鍊、睡眠飲食不規律等因素,畏寒症患者增多。體溫下降造成血液循環不良,白細胞不能正常工作,免疫力降低,哮喘、肺炎、風溼病等疾病自然會找上門來。

低於35℃:對老人最致命。體溫降到35℃時,被稱為低體溫症,患者自覺畏寒怕冷、皮膚溼冷、四肢冰涼、不願起床,走路困難,老年人和營養不良者最易出現,秋冬季發生低體溫的老人約佔10%。當老年人的體溫低於35℃超過24小時,容易出現心跳驟停。

體溫降低至32℃時,寒戰消失並出現昏睡;降至28℃時會出現室顫,最終可致心臟停搏;降至25℃時,患者呈昏迷,反射消失,瞳孔大小不等,對光反應微弱;降至20℃時,心臟將停止跳動。

手測體溫最佳處是腹部

體溫出現變化時,人們習慣用手摸摸額頭,看自己是不是在發燒,但其實,腹部才是手感測體溫最佳的位置。中醫認為,腹部是「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用手一摸,如果腹部冰涼,就說明臍下的血液循環不太好。

要想讓體溫維持正常,保持健康的狀態,不妨試試下面幾招。

1.室溫維持在20℃。廣西巴馬的年平均氣溫是20℃左右,也是世界衛生組織推崇的長壽之鄉。而最佳睡眠室溫也是20℃左右,24℃以上則睡眠變淺,翻身、蹬被子的次數增多,室溫降到18℃以下,人不容易深度睡眠。

2.洗個熱水澡。澳大利亞研究發現,在35℃~40℃熱水的浴缸中泡澡,能促進血液循環,使毛孔張開、神經放鬆,有助清潔皮膚,增強新陳代謝,消除疲勞。

3.經常快步走。人體的「產熱大戶」是肌肉,而下肢的肌肉很豐富,經常快走能鍛鍊下肢肌肉,讓基礎體溫升高使身體充滿活力。建議每天步行一萬步,穿合腳的鞋子及透氣性好的衣物。

相關焦點

  • 這才是手感測體溫最佳的位置
    最準確的方式當然是用體溫計,但一時找不到體溫計的情況下,也有不少人選擇手摸額頭來測量體溫,但是用手摸額頭這個方式真的準確嗎?事實上,額頭並不是手感測體溫最佳的位置。一般來說,人的正常體溫可以分為三個範圍,即腋下體溫、口腔體溫以及肛溫。
  • 體溫變化竟隱藏如此多秘密
    5、老年人體溫相對較低  多項研究表明,隨著年齡的增大,正常體溫會略有下降。研究人員對133名養老院老人的體溫測量結果顯示,65~74歲人群的體溫低於普通人群平均體溫,75~84歲老人的體溫更低,85歲以上老人體溫最低。一些老人正常體溫甚至不到36.94攝氏度。了解這一點很重要,因為有些老年人體溫看似正常,其實可能在發燒。
  • 59歲男子體溫總是不到36℃,陷入焦慮,專家這樣說……
    為此,記者特意採訪了多位專家,為大家答疑解惑。 通常在早晨起床前測定,一般睡眠6小時以上,剛醒來,尚未進食或談話前口表所測的體溫。 「人體免疫力和人體的基礎體溫沒有直接的聯繫。」浙江醫院感染科主任王洪提到,體溫由人體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控制,是人體維持穩態的重要標誌,一般來說,體溫在36℃-37℃,細胞才能保持正常的運行。
  • 兩個月的嬰兒體溫35.5正常嗎 兩個月的嬰兒體溫多少正常
    兩個月的嬰兒體溫35.5正常嗎耳溫槍主要是方便,一兩秒就可以測好體溫,寶寶比較容易接受,少哭鬧,大人小孩都能用。跟水銀體溫計相比,耳溫槍最大的好處是方便不肯配合的小寶寶使用,使用的時候只需要拉一下寶寶的耳朵測量,就能迅速知道寶寶的體溫。
  • 測溫槍測出來的體溫為何會低於36℃?會不會是虛晃一槍呢?--中國...
    然而,一些網友在網絡上爆料,他們所測的體溫低於36℃。不少人都表示疑惑:正常人體溫不應該是37℃左右嗎?而且還有不少網友反映:在不同場合下所測的體溫還有所差異。  這些現象不禁讓人疑惑:這種篩查方式真的有效嗎?我們會不會是被虛晃一槍了呢?
  • 測體溫沒注意6個細節,別怪測出的結果不準……
    最近,「測體溫」成了很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區、單位、地鐵站……各處都要「嘀一下」。為什麼有時測出體溫偏高?體溫的正常範圍是多少?《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專家,為你解答關於測體溫的種種疑問。
  • 體溫36度正常嗎 體溫偏低怎麼辦
    身體正常體溫在36—37度左右。但是有的朋友發現,自己的體溫一直在36度甚至更低一點,便會擔心是不是身體哪裡出了問題。本文詳細的講解了人體體溫的奧秘。體溫36度正常嗎?男女老幼的體溫有什麼差別?要想讓體溫維持正常該怎麼做?相信你看完會有所了解。
  • 體溫測量多次難超36.5度,為什麼我們「變涼」了?
    「我記得原來看書,書上有說,人體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7度。我還問了許多朋友,他們測出來的體溫也很少超過36.5度。這是為什麼?怎麼跟書上說的存在差異呢?」人體體溫難上36.5度?為此,記者採訪了一些市民。家住渝北空港新城的胡女士告訴記者,因為上班的緣故,工作日她每天至少要測量兩次體溫。
  • 明明是額溫槍,為啥測手腕?體溫忽高忽低正常嗎?
    ●關於測體溫這些事防疫期間,進出小區、單位、地鐵等場所,測體溫成了必選項~為啥體溫忽高忽低?究竟體溫多少為正常?發熱意味著感染了新冠病毒?不同體溫計有何區別?拿額溫槍測手腕溫度合理嗎?1分鐘了解5個關鍵問題測出的體溫為什麼忽高忽低?專家介紹,體溫波動是一種正常現象,體溫會隨環境、時間、狀態、年齡、生理等因素而忽高忽低。
  • 體溫高於多少是發熱?怎麼測才更準?
    這幾天,測體溫成了大家最關心的話題。進小區、進單位,滴一下!一直有朋友發消息問我,體溫是不是高了?37.3℃是不是發熱了?因為大家都害怕發熱。今天一早,Z小姐碰到我非常緊張,我問她怎麼了。她說,我的體溫出問題了。我一聽,怎麼會呢?趕緊問她怎麼回事。她說,早上出門前在家,自己用耳溫槍測了是37.4℃,到了單位額頭測出來是36.8℃。
  • 2020臺北國際電玩展2月6日如期舉行 實施體溫量測、手部消毒、口罩...
    「2020臺北國際電玩展(以下稱臺北電玩展;Taipei Game Show)」將於2月6日至2月9日正式於中國臺北南港展覽館1館展開,主辦單位今(30)日正式公告將會在相關指引下如期舉行活動。
  • 寶寶發燒了用什麼測體溫最準確,體溫計應該怎麼選?怎麼用?
    不過新手爸媽還是會一臉懵逼:我們只知道寶寶發燒了,用啥測體溫、怎麼測、怎麼護理?誰來告訴我。嗯,那就讓小南來告訴你們吧。寶寶體溫多少算發燒?爸媽用手觸摸寶寶額頭的溫熱感,就是體溫,它是物質代謝轉化為熱能的產物
  • 寶寶測體溫測哪裡最準確?3種科學方法,多數父母知其一不知其二
    寶寶測體溫測哪裡最準確?父母可用手按住寶寶的胳膊,避免寶寶因有異物亂動,移動了體溫計的位置,測量時間範圍約5-10分鐘。測量完畢後,取下溫度計時,手水平拿著其末端,與眼的視角呈垂直狀,逆光輕輕轉動溫度計,以看清體溫刻度為宜,那麼,水銀所到刻度就是腋窩測量的實際體溫。寶寶腋窩正常溫度在36-37.4℃,如果高於37.4℃足以說明孩子發燒了。
  • 月經期間體溫升高0.3
    月經期間,細心的女人,你會發現,除了會有腹部墜脹的現象外,經期體溫會升高,這讓很多女孩子不解,問過醫生才明白。  月經期間體溫會升高因為啥  因為卵巢除排卵外,還分泌激素,主要為雌激素和孕激素。排卵前主要為卵泡的生長、成熟,此時以分泌雌激素為主。
  • 體溫高於多少才是發熱?怎麼測才更準?
    這幾天,測體溫成了大家最關心的話題。進小區、進單位,滴一下!一直有朋友發消息問我,體溫是不是高了?37.3℃是不是發熱了?因為大家都害怕發熱。 今天一早,Z小姐碰到我非常緊張,我問她怎麼了。她說,我的體溫出問題了。我一聽,怎麼會呢?趕緊問她怎麼回事。
  • 如何測基礎體溫?
    人體在較長時間(6—8個小時)的睡眠後醒來,尚未進行任何活動之前所測量到的體溫稱之為基礎體溫,通常是人體一晝夜中的最低體溫。一般來說女子多用基礎體溫來作為自行判斷排卵期及是否懷孕的依據之一。那麼該如何測基礎體溫呢?
  • 【防控課堂】明明是額溫槍,為啥測手腕?體溫忽高忽低正常嗎?
    ●關於測體溫這些事防疫期間,進出小區、單位、地鐵等場所,測體溫成了必選項~為啥體溫忽高忽低?究竟體溫多少為正常?不同體溫計有何區別?拿額溫槍測手腕溫度合理嗎?1分鐘了解5個關鍵問題測出的體溫為什麼忽高忽低?專家介紹,體溫波動是一種正常現象,體溫會隨環境、時間、狀態、年齡、生理等因素而忽高忽低。
  • 給寶寶測體溫這個部位最準確,要測量正確,媽媽們需知道這三點
    而媽媽們給寶寶測量體溫可以通過腋下、額部、耳道、口腔、直腸等5處,來判斷寶寶是否發熱,或發燒的程度,其中測直腸最準確。 因為直腸溫度最高,最能接近機體的溫度,相對來說也最準確,但因為測量不方便,寶寶不易配合,也不安全不衛生,一般5歲以下的寶寶不建議此方法。
  • 只要體溫不高就沒事了?專家: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
    2月6日,武漢開啟全民測量體溫。最近,有很多人關心:「體溫在36℃以下怎麼辦?這正常嗎?」針對大家對體溫的諸多疑惑,記者邀請相關醫學專家,細說體溫那些事兒。資料圖:保安給工作人員測體溫 長江日報記者金思柳 攝體溫多少為正常?
  • 【乾貨】寶寶體溫分口溫、肛溫、耳溫和腋下溫度不同,你都傻傻分不清楚
    測體溫用什麼溫度計好?多少度算發燒?用各種體溫計測量的溫度都一樣麼?...........關於寶寶發燒最常見的幾大誤區。希望咱們都能夠用正確的方式來對待,用心愛護,別傷害。肛溫肛溫的正確測量方法:在末端擦上少許凡士林等潤滑劑,最好的姿勢是讓幼兒腹部朝下俯臥,並將小孩放於成人的大腿或床上,用一手扶著幼兒臀部上方的下背部,另一手將體溫計伸入距肛門口深度約1.5至2.5cm處,電子體溫計伸入2-3cm,不要過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