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有很多種方法和系統,GTD就是其中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GTD的全稱是Getting Things Done,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把事情做完」。GTD的核心理念即:必須記錄下來要做的事,整理安排並使自己一一執行。
GTD所包含的五個核心原則分別是:收集、整理、組織、回顧、執行。
如圖所示:
學會利用GTD工作法,就要能夠看懂圖片的流程,或者說了解這個GTD工作管理的流程。
我們需要把腦子裡的所有的事項,通通列舉出來,並記錄下來,這是第一步,收集的工作。
既然有了許多事情,那麼就需要去整理一下這些事情。就像我們收回晾好的衣服一樣,有褲子、T恤、襯衫亂八七糟的,要給它做個分類。我們去把這些事項做一個分類,看看哪些事情是可以馬上做的,哪些事情是沒辦法做的,哪些事情是不需要做的,做一個分類整理。
當我們整理完了我們的任務後,發現有些事情是可以做的,那就需要組織一下我們的行動方案,把這些能做的事情做出一個項目計劃,並且給它們分類,有些事情是等待處理的,有些事情是將來處理的。
前面的整理,是整理那些沒辦法做、做不了、不需要做的事情。這裡是將能做的事按緊急情況分類一下。
我們把一些工作清單分為:委託他人、延遲處理、定期處理。那麼我們就需要階段性的去回顧一下這些事情的進度,防止忘記自己的工作。有的事情需要每天回顧,有的一周甚至一個月回顧一次就夠了。
通過定期回顧,來優化我們的工作事項。
啥也別說了,Do it!!
GTD工作法來自來自於David Allen的一本暢銷書《Getting Things Done》,它的核心理念在於只有將你心中所想的所有的事情都寫下來並且安排好下一步的計劃,你才能夠心無掛念,全力以赴地做好眼前的工作,提高效率。
有時候工作中,我們總感覺心裡頭有什麼事情還沒做完,或者不記得自己還有什麼事情沒做,時不時還會想起一些零零碎碎的事,影響著正常的工作。
而GTD通過將這些事都羅列出來後,再進行分類,確定下一步的處理方法,所有這些亂八七糟的事情,都在我們能控制的一個管理體系中。
該書的作者David Allen認為,人生不安的來源不是事情太多,而是有很多事情你該做卻沒有做,你跟人說了你要做卻沒有做。而GTD工作法,能夠幫你確保所有該做的事情都做了。
David Allen還認為,壓力不是來自事情本身,而是事情在大腦裡的堆積,造成我們內心的焦慮和牴觸。我們要做的,就是一一清點大腦裡的這些事情,把所有沒做完的事情,通通收集並記錄在大腦外的文件系統中,這些工具有很多,比如便籤紙、電子記事簿、定時鬧鐘和郵箱等。
GTD的理念在於只有將你心中所想的所有的事情都寫下來並且安排好下一步的計劃,你才能夠心無掛念,全力以赴地做好眼前的工作,提高效率。
關於GTD的工具有很多,推薦幾個常見的工具。
界面完全安裝上文圖片的流程圖所設計,有付費跟免費版本的,付費版在於手機跟PC隨時同步,免費版的24小時同步一次。
這個是安裝時間管理的四象限法則製作的,操作簡潔方便,也有APP版本,不過我只用過網頁版的。註冊一個帳號即可同步工作。
有APP及pc網頁版,除了能夠設置提醒外,還能用於看視頻學習,電腦截屏功能非常不錯,雖然操作頁面看著沒有那麼的GTD,不過用習慣了也就還好。
如果公司經常使用企業郵箱,比如網易郵箱、outlook、Gmail等郵箱產品,這些產品本身就有自帶的信息提醒功能,只需要將郵箱信息分類,設置好時間標籤即可。
不論是電子便籤,還是紙質便籤,都可以用來幫助自己記錄事情。手機或者電腦的便籤可以設置一下提醒時間,隨時去看看自己還有什麼工作沒做完;紙質的便籤可以在辦公的時候隨時記錄,方便快捷,貼在自己能夠看到的地方。
GTD是一種管理生活和工作的思維方式。記住前文所說的,它的理念在於,將你心中所想的全部事情,都寫下來並且安排好下一步的計劃,你才能夠心無掛念,全力以赴地做好眼前的工作,提高效率。
學會用GTD管理自己的時間,重點不在於工具,而是思維跟習慣。GTD的方法是 「與工具無關」的,這個你可以習慣的系統可以是紙筆,也可以是任何軟體工具。如果一昧的追求最完美的工具,反而本末倒置了。
掌握GTD的唯一方式就是正確的理解GTD思維,培養出對應的行為習慣,即:「收集,理清,整理,回顧,執行」,選擇適合自己的實現方式,紙筆或任意軟體都可以。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