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請實踐,按照這五種方式做你就能戰勝抑鬱症

2020-12-23 騰訊網

絕大多數人對抑鬱症還是不了解。他們經常勸說抑鬱症患者「心胸放開闊些,堅強些,多想些好的等等」。其實這些大道理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能不知道嗎,他們心裡非常清楚,但,他們做不到。拖著沉重的身軀。再光明的晴日,也無法擁抱,只剩漫無邊際黑暗,整個人仿佛和眼前的世界是隔離的。

抑鬱症不是一場劫難

很多人抑鬱症患者抱怨自己的不幸,為什麼自己會得抑鬱症?如果我沒有發生這個事情,我就不會得抑鬱症了?如果我實現這個目標,我就不會得抑鬱症了

外部因素的確是引發抑鬱症的重要因素,但正如《情緒自救》書中講到的那樣,導致抑鬱症的原因雖然可能是多種多樣的外部原因,但從根本上來說,這些所謂原因,往往都只是一種誘因,抑鬱症的形成絕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健康的心理模式(思維、性格)不斷製造、積累的負面情緒所致,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雖然,某種心理創傷或情結會引發抑鬱症,但這也是「滾雪球」的過程,是廣泛、多重、交雜的情緒積累。

抑鬱症就像是一面鏡子,照出我們在生活習慣、思維模式、情感態度方面存在的問題,提示我們調整不正確認知和行為方式,因此,唯有修正過去不健康的心理模式(思維方式、性格特質),抑鬱症才能得以真正的痊癒。如果從生命的意義來說,抑鬱症不是劫難,而是我們生命的一次重生。

如何自我拯救

既然抑鬱症主要與我們過去的心理模式有關,那麼,我們如何改變這種心理模式進而走出抑鬱症呢?以下方法及建議,只要抑鬱症朋友持之以恆地實踐,那麼,你一定會越來越好。

一、觀息法

觀息法,是內觀禪修中古老而正道的擺脫種種精神心理疾苦的修心方法,它可以深入的打開心結,去除內心的習性,進而消除抑鬱、焦慮等症狀。

觀息法練習:摘選《情緒自救》一書

盤腿靜坐,閉上雙眼,將心(注意力)專注在鼻孔處,以持續專注的心,觀察(感覺)鼻孔的呼吸進出。

無論頭腦產生什麼想法,無論內心產生什麼感受,還是身體產生什麼感覺,不管它們是愉悅的,還是不愉悅的,都只是保持平等心(不評判、不抗爭、不參與)。

不在練習中試圖想清、解決、消除任何的問題,你所要做的就只是持續的專注呼吸的進出。每天練習1至2次,每次最好不少於30分鐘。

二、運動

運動是改善抑鬱症,減少抑鬱症復發的有效方式。運動被英國醫療衛生當局推薦為有效治療抑鬱症的療法。對23份研究的一項系統性回顧顯示,體育鍛鍊對治療抑鬱症有很大的臨床療效,運動可以明顯改善抑鬱情緒。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另外一個研究發現,激烈運動半小時到一小時左右,可以明顯增加大腦中神經遞質穀氨酸和GABA的含量。穀氨酸和GABA是大腦中最常見的神經遞質,對大腦神經元之間的信號交流非常重要。

運動後這兩個神經遞質在大腦中的增加也是運動可以治療抑鬱症的一個原因。運動帶來的神經遞質增強效果非常持久,甚至超過一個星期。

有氧運動不僅可以治療抑鬱症,還可以預防抑鬱症。即使是非常少量的運動,比如;快走、跑步、登山、遊泳都是非常適合抑鬱症患者堅持的運動方式。

三、保持規律的作息

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是非常重要的,對人的身心包括整個內在系統,有著非常重要的積極作用,因此,晚上11點前,在沒有特殊情況下,你要臥床休息,但不必強迫自己入睡,順其自然。早上儘可能在7點前起床,做你需要做或是力所能及的事情。

四、投入生活

在《情緒自救》書中講到,抑鬱症患者要儘可能迫使自己動起來,多參加一些有益的社會活動,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不求結果,只是簡單去做。雖然,你不想動,不願與人接觸,不願做任何事情,但這會讓你陷入更加的消沉,因此,你要在可承受的範圍下強迫自己動起來,至少,你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下,保持每天規律的室外運動,這一點很重要。

五、成長閱讀

俗話說「開卷有益」,好的心理療愈書,有助於抑鬱症朋友改正錯誤認知,更加了解自己抑鬱症發作的原因,及自己的思維是如何形成的,這些思維對自己的影響是什麼,並學習一些心理調節的方法。其中有幾本書推薦抑鬱症朋友可以看看,如;《情緒自救》、《戰勝抑鬱》、《生命的重建》,如果覺得書中的方法有道理,一定要去實踐。只是了解,沒有實踐,那麼再好的方法也與自己無緣。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抑鬱症沒那麼可怕,遵循這3種方式你就能走出抑鬱症
    就像《戰勝抑鬱》書中講到,抑鬱症的人對於「快樂」是很遲鈍的,天空是灰色的,周遭的空氣是凝滯的,風景變得沒有感覺,身邊的人們來去匆匆,仿佛都和自己沒有關係,你存活在這個世上,可是,感覺這個世界已經把你遺忘了,你對一切事物感到厭倦。所以,你很沉重,心很累。
  • 心理學家:抑鬱症沒那麼可怕,遵循這3種方式你就能走出抑鬱症
    就像《戰勝抑鬱》書中講到,抑鬱症的人對於「快樂」是很遲鈍的,天空是灰濛濛的,周遭的空氣是凝滯的,風景變得沒有感覺,身邊的人們來去匆匆,仿佛都和自己沒有關係,你存活在這個世上,可是,感覺這個世界已經把你遺忘了,你對一切事物感到厭倦。所以,你很沉重,心很累。
  • 如何不吃藥走出抑鬱症?心理學家:堅持這種練習就能走出抑鬱症
    如何不吃藥走出抑鬱症?心理學家:堅持這種練習就能走出抑鬱症有很多抑鬱症患者會問,有不用吃藥就可以治好抑鬱症的方法嗎?答案是一定的,從根本上來說,抑鬱症是不健康的心理模式造成的,進一步來說,是長期不健康心理模式下所積累的負面情緒的爆發,這種情緒的爆發不是病理性的症狀表現,而是心理性的失衡表現。吃藥治療抑鬱症更多是起到症狀抑制效果,但藥物是無法改變患者的思維(心理)模式的,而,如果抑鬱症患者看待事物的思維模式不改變,他(她)得抑鬱症就不可能完全康復。
  • 心理學家:抑鬱症不是吃藥就能解決的事,練習這三種方法才是正道
    心理學家:抑鬱症不是吃藥就能解決的事,練習這三種方法才是正道抑鬱症究竟怎麼治療才是徹底的?有的說藥物治療才是有效的,有的說心理治療才是有效的,有的說運動是治療抑鬱症最天然的良藥等等各種說法。其實,這些都是好的方法。治療抑鬱症的方法絕不僅限於一種方式或方法,所謂條條道路通羅馬。
  • 戰勝抑鬱症:嘗試去做這四件事,簡單又經濟,助你走出抑鬱
    發現自己的情緒 積極的OR消極的下面來講戰勝抑鬱症,嘗試去做這四件事:患有抑鬱症的人對周圍的一切會不感興趣,但如果你想恢復正常人的生活狀態就要告訴自己:運動起來,這種簡單的方法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即便你不是一個患抑鬱症的人每天我們都要進行適量的運動,這樣對於心理和生理都是起到健康積極的作用。
  • 心理學家:這兩種方法每天堅持做,你就能走出抑鬱症、強迫症
    人為什麼會得抑鬱症、強迫症?究其根源,是不健康的心理模式造成的,簡單來說,唯有改變這種習性的心理(敏感、多慮、多疑、執著、完美主義等特質),抑鬱症、強迫症才能徹底治癒。任何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都應該著重這一點。以下,我們就為病友們分享兩個案例及三種具體、有效,可實踐的方法。
  • 心理學家:焦慮症、抑鬱症久治不愈,你可能犯了這個錯誤
    心理學家:焦慮症、抑鬱症久治不愈,你可能犯了這個錯誤為什麼道理我們都知道,可是就是做不到呢?為什麼理論都明白了,可在生活中卻感覺用不上呢?這也解釋了前面幾個問題。心理學家李宏夫在《戰勝抑鬱》書中講到過這樣一個案例:一個學員說自己已經取得了心理學的相關學位,而且還學了很多技術。還把自己從原生家庭到社會等等各個方面分析了個遍,可是為什麼自己的焦慮、抑鬱的症狀卻沒有改變,反而最近感覺越來越重了呢?
  • 心理學家:走出抑鬱症其實並不難,堅持這四種方法就行了
    心理學家:走出抑鬱症其實並不難,堅持這四種方法就行了抑鬱症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軀體症狀,如;睡眠障礙、乏力、食慾減退、體重下降、便秘、腸胃功能失調、身體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慾減退、陽痿、閉經等。在《情緒自救》書中講到,軀體化就是你的情緒得不到宣洩,通過你的身體表達出來,這個叫做情緒的軀體化,也就是說,當你不情願做了很多內心很抗拒的事情,往往就會軀體化,因為,你通過理性壓抑的那些情緒不會憑空消失,它總會通過身體以某種方式表達出來。
  • 心理學家:這個方法每天練習20分鐘,你就能擺脫抑鬱症、強迫症
    擺脫抑鬱症、強迫症不能停留在大道理層面,這都只是表面功夫。只有知道抑鬱症、強迫症是怎麼來的,你才能成功的戰勝它!你可能會問自己,為什麼自己患上抑鬱症、強迫症這種病是怎麼來的,究竟是自己的原因,還是外界因素刺激所導致的?為什麼我會對一些自己知道明明沒有危險的事物感到害怕或是莫名的悲觀、憂慮?為什麼我知道這樣做是沒有必要的,但是自己還是控制不住自己去做? 現在較為流行的說法是一些神經症領域專家提出的「單因素」理論。
  • 心理學家:當自己的家人患上抑鬱症、強迫症,這樣做才是幫助他
    心理學家:當自己的家人患上抑鬱症、強迫症,這樣做才是幫助他據不完全的統計,單就我國的已知的抑鬱症(包含強迫症)患者就已超5000萬。這裡面還不包括那些還沒有被確診的。而抑鬱症、強迫症患者的自殺率是所有心理疾病中最高的。
  • 抑鬱症是什麼原因導致呢?心理學家:這三點很關鍵
    那麼究竟為何一個人好好的就會患上抑鬱症呢?很多人表示,肯定是壓力大和太窮導致。但事實情況是,好多抑鬱症不僅不缺錢,反而非常富有。同時心理學家通過對抑鬱症患者的研究發現,生活壓力是造成抑鬱的一個因素,但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從各種臨床經驗發現,抑鬱症的產生是基於先天和後天的共同作用,也就是說,它既包含生理的因素,也包括環境和心理的因素。
  • 這不是抑鬱症!這是鴕鳥心態!伯恩斯「戰勝失敗主義」的方法
    今天我要給大家講解伯恩斯新情緒療法第40集:戰勝失敗主義,這是伯恩斯給出的14種幫助抑鬱症患者走出困境的第13種方法。你做什麼事情都會猶猶豫豫,很難採取行動。因為你不想冒失敗的危險。很多孩子怕考試考不好,乾脆我就不去上學了,不參加考試,這樣我就看不到自己的失敗!這就是所謂的鴕鳥心態。
  • 心理學家:改正這種性格缺陷,你就可以走出抑鬱症
    著名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曼將抑鬱症稱為精神病學中的「感冒」。在《情緒自救》書中講到:造成抑症的原因,看上去會有多種多樣,也許在你認為,是婚姻或感情的破裂,也許是事業的不順心,也許是遭遇某個對你具有影響性的事件,也許是緊張的人際關係,也許是親人的亡故,也許是身體上的某種疾病,也許是某一個災難的想法,也許是生活中的某種壓力••••••表面上來看,這是一個原因,但從根本上來說,這些所謂原因,往往都只是一種誘因
  • 抑鬱症、強迫症如何自我療愈?心理學家:三種方法教你走向康復
    抑鬱症、強迫症如何自我療愈?心理學家:三種方法教你走向康復抑鬱症、強迫症如何自我療愈呢?如果他們能認識到抑鬱症、強迫症等神經症的形成是由於長期積累所致,而改變的過程恰恰是思想模式(性格)改變的過程,那麼,他們就能正確對待當下進行的治療,保持耐心和積極配合,最終也自然也就會越來越好。心病終須心藥醫,這句話卻是一語道破心理健康的實質。
  • 心理學家:錯誤的教育方式,可能是青少年抑鬱症的罪魁禍首
    心理學家:錯誤的教育方式,可能是青少年抑鬱症的罪魁禍首在諮詢的過程中,我發現,患抑鬱症的青少年越來越多,有些孩子剛上初中或者剛上高中,就因為抑鬱症的原因,休學在家。孩子得了抑鬱症,父母當然是最著急的,四處求醫問藥,尋找方法為孩子治療。但是,孩子本人呢?
  • 抑鬱症:家屬們掌握這五個陪伴理念,那麼就能夠幫助患者走出困境
    文/阿秋(心理諮詢師、中西醫結合治療師) 抑鬱症的人不是矯情,也不是裝病,而是真的生病了,請給予他們萬分的理解和尊重!以此幫助他們渡過難關!這一點是必定的!這一句如何理解呢?意思就是告訴我們:再嚴重的抑鬱症,經過細心到位的陪伴和積極的治療,都是可以被戰勝的,關鍵的點在於一個是治療,另一個是患者的自救意識和行為,第三個則是家屬們到位走心的陪伴。
  • 關於抑鬱症,請你先了解了這幾個知識,再去幫助別人
    朋友,如果你的身邊有抑鬱症的人,如果你很想幫他(她)走出困境。請耐心的閱讀此文。這裡沒有理論,只有理解。抑鬱症患者的痛苦,他人是很難體會到的。關於這一點是很多患者的共同感受。抑鬱症又被稱為「黑狗」,形容它像隱藏在暗處狗一樣,時時尾隨著你,乘你不注意就狠狠的咬住不撒口。我們通常總認為:抑鬱症是一種心理疾病。是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或者愛胡思亂想,自己把自己折磨成病人的。這麼理解是很膚淺的。抑鬱症絕非我們想像的這麼簡單。
  • 如何不吃藥走出抑鬱症?心理學家:堅持這種練習就能走出抑鬱症
    有很多抑鬱症患者會問,有不用吃藥就可以治好抑鬱症的方法嗎答案是一定的,從根本上來說,抑鬱症是不健康的心理模式造成的,進一步來說,是長期不健康心理模式下所積累的負面情緒的爆發,這種情緒的爆發不是病理性的症狀表現,而是心理性的失衡表現。吃藥治療抑鬱症更多是起到症狀抑制效果,但藥物是無法改變患者的思維(心理)模式的,而,如果抑鬱症患者看待事物的思維模式不改變,他(她)的抑鬱症就不可能完全康復。
  • 心理學家:抑鬱症不能依賴藥物,堅持這五種方法也可以自我恢復
    那麼,對於想通過自我調整的抑鬱症患者,以下五種方式可以堅持去做。這正是接下來要給抑鬱症的朋友所分享的一種正念方法「觀息法」。什麼是觀息法?簡單來說,就是持續地、不加評判地觀察(覺知)鼻孔的呼吸進出,不做任何思考、想像、分析。
  • 心理學家:走出抑鬱症其實並不難,堅持這四種方法就行了
    在《情緒自救》書中講到,軀體化就是你的情緒得不到宣洩,通過你的身體表達出來,這個叫做情緒的軀體化,也就是說,當你不情願做了很多內心很抗拒的事情,往往就會軀體化,因為,你通過理性壓抑的那些情緒不會憑空消失,它總會通過身體以某種方式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