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生命譜寫作風之歌——追記江西進賢縣七裡鄉蘭溪村扶貧駐村第一...
原標題:以生命譜寫作風之歌 這是兒子準備送給爸爸的一件生日禮物——一臺帶按摩功能的足浴盆。兒子說:「看著爸爸為幫助貧困群眾四處奔波,磨出滿腳水泡,真的很心疼。要用這一點心意,來略微減輕爸爸的痛楚。」 這是懸掛在貧困戶付國運家中的一張公示牌——看著上面國網進賢縣供電分公司扶貧駐村第一書記李俊敏的照片,付國運總是擦了又擦。
-
在高原藏鄉 譜一曲綠富美之歌
(爐霍縣林草局供圖)甘孜藏族自治州,地處青藏高原東南緣,這裡高山林立、峽谷縱橫。在甘孜州中北部,有一對生態基礎類似的「兄弟」——爐霍縣和色達縣,兩縣同屬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是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同時,兩縣又是川西高原生態脆弱區的核心地帶。
-
追記佛山順德扶貧幹部曾小舟——一葉小舟「擺渡」脫貧奔康夢
他們期盼這位笑呵呵的順德扶貧幹部,再次站在田間地頭,再為他們講講扶貧政策,再為他們找找致富門路。「還是這位順德來的幹部有辦法」兩年多過去了,陳妃成至今還記得與曾小舟的第一次見面。2018年6月15日,作為陳家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和扶貧第一書記,曾小舟來到陳家村報到。
-
奔走在山間田野,譜寫鄉村振興樂章——東航扶貧幹部群像
揚新帆:艱苦付出之後是收穫滿滿的甜蜜黨的十八大以來,東航前前後後選派了60餘名掛職幹部前往全國各地扶貧點,到扶貧點開展幫扶的員工超過了2000人次,有力助推全國扶貧縣脫貧摘帽。愛笑的他經常說:「群眾們滿意的笑臉,就是我努力的方向。」在扶貧村,這些可愛的扶貧幹部總是能創造出種種奇蹟。令王國斌最驕傲的事情,就是他潛心研究滄源佤雞產品品牌設計和文案推廣,將佤族元素和佤族文化融入品牌之中,讓昆明成了「佤雞」的第一個突破的高地,更讓滄源佤雞走出雲南,來到了上海等全國各地。細嫩、鮮美、味香的味道受到消費者的熱捧。
-
定格30歲的人生譜寫了最動人的青春之歌,今天讓我們一起向她致敬!
定格30歲的人生譜寫了最動人的青春之歌,今天讓我們一起向她致敬!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7月01日 12:16 A-A+ 他強調,黃文秀同志研究生畢業後,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廣大黨員幹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甘於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徵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
2020年,旅遊大地圖之四川值得去-川西篇
素來有"巴蜀之地、天府之國"之美名的四川省位於西南腹地,與7個省(區、市)接壤,北連陝西、甘肅、青海,南接雲南、貴州,東鄰重慶,西銜西藏。說到四川美食之多、美景之廣數不勝數,本系列文章北北就來給大家總結一下四川省都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容北北細細道來:四川盆地按方位可以細分為川東、川南、川西、川北和川中五部分。本篇文章北北就著重講川西有哪些地方值得一去。
-
吟唱扶貧路上最美的歌(上)
夫妻檔、父子兵、兄弟連、姐妹花、全家福盡銳出戰,在轟轟烈烈的脫貧攻堅戰中,譜寫了一個個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吟唱出扶貧路上最美的歌。近期,縣融媒體中心《看平塘》欄目記者深入一線採訪,挖掘脫貧攻堅正能量,將推出兩期深度報導,今天我們來看《吟唱扶貧路上最美的歌》第一篇。
-
三水幹部黃建偉:扶貧路上的追夢者 兩年助41戶貧困戶脫貧
「是什麼改變了,我們的容顏,是匆匆流逝的華年,還是再沒歸來的燕……」這是電視連續劇《馬向陽下鄉記》的主題曲《追夢者》,也是黃建偉最喜歡的一首歌。翻閱他的微信朋友圈,在三水區對口幫扶遂溪縣出發的前一晚,這位來自白坭的扶貧幹部在朋友圈寫道:「做一個快樂的追夢者,我們一起來圓夢。」
-
採訪札記:與駐村扶貧幹部老韓的「鄉村夜話」
來源標題:採訪札記:與駐村扶貧幹部老韓的「鄉村夜話」 新華社石家莊6月8日電 與駐村扶貧幹部老韓同住一宿暢聊,是我和他幾年前的約定。
-
《最美扶貧幹部》(二十五)——謝先樟:扶貧情灑山嶺間
前言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也是安陸市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年,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一手抓防控一手抓脫貧的重大戰略部署,打贏打好精準脫貧收官戰,在市脫貧攻堅指揮部、市委宣傳部統籌安排下,市融媒體中心推出腳印農家·尋找「安陸最美扶貧幹部」專題採訪活動
-
從「科技特派員」到「扶貧戰士」——追記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駐村...
從「科技特派員」到「扶貧戰士」——追記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駐村工作隊員莊寧斌光明日報記者 周仕興 光明日報通訊員 黃煉5月16日,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舉行莊寧斌同志追思會,追授莊寧斌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優秀駐村工作隊員」。
-
帶著信念與激情跋涉
作為中國電信新疆公司派駐託雲都克村第一書記,自2018年1月辭別父母妻兒,章鐵政扛起責任,踏上了幅員遼闊的帕米爾高原,開啟了自治區級深度貧困村——託雲都克村的幫扶支援工作。每年進入雨季,山洪多發,經常將村內通向外面的唯一一條道路衝毀,這給村民出行帶來極大不便。為了從根本解決這個問題,避免道路修了斷、斷了修,章鐵政帶領20多個工作隊成員組成突擊隊,搶修道路、修建防洪設施。村民們看到城裡來的黨員幹部衝在最前面,也自發加入了突擊隊。歷經3個星期,通過打樁、拉網、填石、埋沙等方式對沿途道路、橋墩兩側進行了大面積的修繕加固,道路恢復了暢通。
-
許欣:@年輕幹部在奮鬥中譜寫新時代青春之歌
作為新時代青年,要以優秀典型為引領,堅定理想信念、勇於擔當作為、走好群眾之路,在矢志奮鬥中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學習他們對黨忠誠、信念堅定。一輩子踐行初心使命的「花萼愚公」周永開,把一生獻給黨和祖國的「布衣」院士盧永根,忠誠執著守初心、無私奉獻擔使命的張桂梅......他們身上都有一名共產黨員堅如磐石的忠誠之心。新時代的青年幹部要學習他們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時刻不忘初心使命,保持「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
-
肥西:扶貧產業園紅火了村集體經濟
周樓村便是這三個百萬村經濟的其中之一,自扶貧產業園建立起來,村集體經濟收入漲了,村民分紅多了,日子越過越紅火。預計到今年年底,周樓村村集體經濟可達130多萬。好日子的開始,要從一顆黃桃說起……2017年12月,在經過一番外出考察後,周樓村黨支部書記王學詳發現黃桃的市場供不應求,不愁銷路,於是敲定投入資金61萬元,建設120畝的村扶貧產業園種植黃金蜜一號優質黃桃。「今年我們村的黃桃收入40萬元,預計明年產值15萬斤,可以賣出60-80萬元。」
-
【專家談】從「中國扶貧第一村」的嬗變 看滴水穿石之啟示
原標題:【專家談】從"中國扶貧第一村"的嬗變 看滴水穿石之啟示 習近平同志在福建省寧德地區任地委書記時,曾把自己在這裡工作兩年間的調查、講話、報告、文章,匯集成《擺脫貧困》一書,於1992年出版。如今重讀此書,感到倍加親切。本人尤對《滴水穿石的啟示》一章感想良多。
-
決勝2020 看三位駐村扶貧幹部交出怎樣的「脫貧答卷」
黨的十八大以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脫貧攻堅行動,在中國展開。中華民族從未如此接近整體消除絕對貧困這一千年夢想。它的核心指標就是到2020年,穩定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在這場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戰中,一位位扶貧幹部投身於鄉村、投身於基層、投身於最困難地區,與廣大農民群眾並肩作戰,書寫初心與使命。
-
鞏固脫貧成果綿陽殘聯扶貧幹部「回村看」
據了解簡文峰從2016年到2019年受綿陽市派到鹽亭縣鵝溪鎮(原安家鎮)擔任鎮黨委副書記、青坪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貧困戶幫扶責任人。開展扶貧工作。此次回村看,主要是看整村脫貧情況、貧困群眾脫貧情況和村容村貌改善情況,幫助現駐村工作隊完成脫貧攻堅收官工作。
-
匯川:唱響產業扶貧之歌
這一成績背後,是匯川奮發當先譜寫產業扶貧樂章的生動寫照。 產業是脫貧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 近年來,匯川區以14個壩區產業結構調整為主抓手,圍繞「234」產業規劃布局,緊扣產業革命「八要素」,踐行「五步工作法」,在松林鎮上莊壩區首創「壩長制」管理機制,並在全市乃至全省推廣,唱響了匯川農業發展的好聲音。
-
「回家」的感覺真好——建行廣元分行退休扶貧幹部「回訪」記
「老侯,你家的豬圈都修這麼大咯!」廣元市朝天區天池村,「返鄉」的李逢秦倍加感慨。近日,按照市駐村辦駐村幫扶「大回訪」工作安排,建行廣元分行退休幹部李逢秦回到曾經駐村工作的天池村,實地感受脫貧成效,幫助村民總結成果,傾聽村民對幫扶工作的意見建議。 2015年起,李逢秦按照組織安排,來到天池村擔任第一書記,並在這一崗位奮戰至退休。天池村村如其名,坐落在高山頂部,山路陡峭狹窄,連接鄰村的通村公路雖不到3公裡,卻有26個回頭彎,上下高差700米。
-
安慶青年幹部扶貧記
餘柳松:青春在脫貧攻堅中閃光餘柳松,桐城市交通局幹部,2018年選派到黃甲鎮楊頭村任駐村扶貧工作隊扶貧專幹,先後獲桐城市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安慶好人」等稱號。餘柳松始終把村黨組織、村民委員會班子建設作為首要政治任務來抓,建強配齊領導班子為脫貧攻堅提供組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