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平面鏡成像
教學目標:知識和技能:1、了解光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2、了解平面鏡成虛像,了解虛像是怎樣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鏡成像的現象。
4、初步了解圖面鏡和凹面鏡及其應用。
重、難點:1、利用試驗、現象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2、平面鏡成像原理。
教學器材:蠟燭、平面鏡、紙、玻璃、球面鏡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光是沿 傳播的。2、什麼是鏡面反射?什麼是漫反射?
3、 作圖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①試驗:平面鏡可以成像,為什麼?
②學生探討:平面鏡成的像有什麼特點?
③討論:把鏡後面的水銀去掉,還能成像嗎?
進行新課:
1、學生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器材:蠟燭、紙、玻璃、尺
步驟:①試驗裝置如何?步驟如何?
②要策什麼數據?要注意什麼問題?
③能得出什麼結論?
2、平面鏡成像的特點:(1)、像和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2)、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
(3)、像與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
現象:水面成像……(可詳細講解)
3、平面鏡成像原理: 光的反射
(1)、平面鏡成的是虛像
(2)、討論:水銀面起什麼作用?窗戶上的玻璃能否成像?如何成像?
4、球面鏡:
(1)、凸面鏡:可以使光線發散,可以開闊視野,常用作觀後鏡。成什麼像?
(2)、凹面鏡:可以使光線會聚,常用作太陽灶、汽車頭燈…… 成什麼像?
學生討論:球面鏡的應用
三、達標練習:完成物理時習在線中的本節內容。
小 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後活動:
完成物理時習在線本節內容。
完成課本後習題。
寫出平面鏡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200字以上)
教學後記:
要補充必要的知識點:如距離、虛實、原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