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平面鏡成像規律及應用

2021-12-25 初中物理同步

【預習新知】

照鏡子的時候,可以在鏡子裡看到另外一個「你」。鏡子裡的這個「你」就是你的像( Image)。

在平靜的水面,景物與它的倒影相映成趣,在玻璃鏡面,高塔與它的倒影渾然一體。

平靜水面

玻璃鏡面

 

我們發現,人照鏡子時像與人的舉止同步,景物在水中的倒影都是倒立的.

【舉手提問】

1.什麼是平面鏡?

2.平面鏡成像有哪些特點?

3.平面鏡成像用哪些應用?

【新課學習】

一、平面鏡

表面平整且光滑的鏡子都是平面鏡。

比如:家裡的穿衣鏡、梳妝鏡、平靜的水面、拋光的平整金屬表面,都是平面鏡。

穿衣鏡

  梳妝鏡   

 平靜水面     

 電梯門面

二、平面鏡成像特點

【溫馨提示】

平面鏡成像探究實驗,生活中可用實驗器材很容易找到,步驟操作簡單,實驗效果明顯,建議仿照下面視頻自選器材做一做。

觀察與實驗

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實驗目的]

平面鏡成像時,像的位置、大小跟物體的位置、大小有什麼關係?

[實驗器材]

玻璃板、紙夾子、兩支外形相同的蠟燭、直尺(三角尺)、光屏(可用白紙等)、一張A4紙、火柴。

[實驗操作步驟、數據及結論]

請看視頻:

(調小手機音量點開橫屏看)

●實驗前注意以下幾點:

(主要考點一)

1.實驗在較暗的環境下,看到蠟燭的像會更清晰。

2.用茶色玻璃比無色玻璃易於觀察蠟燭成像的位置,實驗效果會更好。

3、實驗用的玻璃板,薄玻璃板比厚的好,厚玻璃容易使蠟燭的像重影,不便確定像的位置。

薄玻璃         厚玻璃

4、玻璃板要與桌面垂直,否則沒有點燃的蠟燭就不能與蠟燭的像完全重合。

[實驗反思](主要考點二)

1、實驗時用玻璃板不用平面鏡,是為了便於確定像的位置。

2、用兩支外形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的大小和物體大小的關係。

3、選取不同位置做三次實驗,是為了避免實驗的偶然性,尋求普遍規律。

4、在玻璃般的另一側前後移動光屏,是為了驗證物體在平面鏡中成虛像。

提示:

不能用光屏承接的像為虛像.

●利用數學課中有關「對稱」的知識,平面鏡成像的規律也可以表述為:

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於鏡面對稱。

實驗現象及光路圖

三、平面鏡的應用

在我們的生活中,平面鏡的用途非常廣泛。

1.平面鏡能夠成與物體對稱的虛像

用平面鏡可以整理儀容,又可以用來矯正舞姿。

整理儀容

矯正舞姿

2.平面鏡還具有擴大視覺空間的作用

比如:衛生間、水果店等用平面鏡裝飾,擴大視覺空間。

衛生間 

水果店

3.平面鏡不但能夠成像,還能夠改變光路

我國古籍中早有記載,漢代早年的《淮南萬畢術》中記載:「取大鏡高懸,置水盆於下,則見四鄰矣。」這個裝置是世界上有記載的最早的潛望鏡。

古代潛望鏡

現代軍事上,利用平面鏡的這個特點製造了潛望鏡,潛艇上部伸出部分為潛望鏡上鏡。

潛艇                  潛望鏡頭

潛望鏡及原理圖

4.利用平面鏡使太陽能發電

如果把許多平面鏡按照一定的規律排列起來,就可以把太陽光反射後會聚到同一個位置,利用太陽能來發電。這就是塔式太陽能電站的原理。

塔式太陽能電站

【中考真題訓練】

1.(2020株洲)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關於詩中描繪的場景的物

理解釋正確的是(   )

A.荷花在水中的像比荷花小一些

B.水越深像就越遠

C.蜻蜓無法在水中成像

D.水面相當於平面鏡

2.(2020青島)

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目的是使蠟燭a的像更清晰

B.使用相同的蠟燭a、b,目的是比較像與物的大小

C.將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能夠承接到像

D.將蠟燭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變大

3.(2020鄂州)

小明站在豎直的平面鏡前1.5m處時,他與鏡中像的距離是          m.若小明身高170cm,當他以0.1m/s的速度緩慢向平面鏡走近時,他在鏡中像的高度將          (選填「大於」「小於」或「等於」)170cm.所成的像是         (選填「虛」或「實」)像.

4.(2020本溪、鐵嶺、遼陽)(6分)

小陽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他在水平桌面上鋪一張白紙,將一塊玻璃板豎立在白紙上,把蠟燭A點燃放在玻璃板前面,把另一個相同的蠟燭B,豎立在玻璃板後面移動,直到從不同角度透過玻璃板看,它跟前面蠟燭A的像都完全重合.改變蠟燭A的位置,重複上述步驟,再做兩次實驗,並把三次實驗中蠟燭A和B的位置記錄在白紙上,如圖乙所示.

(1)實驗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                                .

(2)蠟燭B跟前面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說明像與物大小             .

(3)如果將玻璃板豎直向上移動一段距離,觀察到蠟燭A的像        (選

填「向上移動」「向下移動」或「不動)

(4)小陽把白紙沿著玻璃板的位置對摺,觀察到像與物的對應點完全重合

說明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                 .

(5)小陽取走蠟燭B,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這時應該            (選填「透過」或「不透過」)玻璃板觀察,發現光屏上沒有像,這說明物體在平面鏡中成的是            像.

5.(2020山西)(4分)

如圖甲所示,創新小組的同學們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時,將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面,能看到玻璃板後面有它的像.

(1)再拿一隻與A完全相同的蠟燭B,目的是                .

實驗中,蠟燭B在玻璃板後的紙面上無論怎樣移動,都無法讓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   

   

(2)解決上述問題後,圖乙是同學們經過三次實驗,在白紙上記錄的像與物對應點的位置.通過處理和分析這張「白紙」上的信息,可得出的結論是                             (寫出一條即可).

(3)移開蠟燭B,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處,光屏上        (選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蠟燭的像.

6.(2020懷化)(6分)

為完成「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小勇選擇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1)為了得到更好的實驗效果,現有厚度分別為6mm和2mm的兩塊玻璃板,應選擇           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

(2)為了便於觀察,實驗應該在          (選填「較亮」或「較暗」)的環境中進行.

(3)多次實驗測出,平面鏡成像時像到平面鏡的距離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         .

(4)當把蠟燭靠近平面鏡時,蠟燭在平面鏡裡的像將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5)移去蠟燭B,在其原位置上放置一塊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現蠟燭A的像,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選填「實像」或「虛像」).

(6)實驗中,發現在桌面上無論怎樣移動蠟燭B都與蠟燭A的像無法完全重合,你認為這個原因可能是                                  .


參考答案:

1.  D  2.  B  3.  3    等於    虛

4. (1)便於確定像的位置  

   (2)相等(或相同)

   (3)不動  (4)相等   

   (5)不透過    虛

5.(1)比較像與物的大小.    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

(2)像與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或像和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3)不能

6.  (1) 2   (2) 較暗     (3) 相等    (4) 不變  

 

(5) 虛像  (6) 玻璃板未與桌面垂直放置

【八年級上冊全部課程】

序言

八年級:走進物理

八年級:初學物理的方法

八年級:物理入門第一關

八年級: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八年級:特殊長度測量方法

第一章:機械運動

八年級:走進運動世界

八年級:如何選擇參照物

八年級:速度

八年級:速度與計算

八年級:圖像法描述運動

八年級:實驗:測平均速度

第二章:聲現象

八年級:學習聲音的兩種方法

八年級:什麼是音調?

八年級:聲音的強弱與品質

八年級:聲的利用

八年級:樂音與噪聲

第三章:光現象

八年級: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

八年級:[製作]小孔成像

八年級:[實驗]光的反射定律

八年級:兩種不同的反射

八年級:[實驗]平面鏡成像規律

八年級:判斷實像和虛像的方法

八年級:平面鏡成像作圖題例

八年級:光的折射

八年級:光的折射作圖法

八年級:光的色散

八年級:物體的顏色

第四章:透鏡及其應用

八年級:透鏡對光的作用原理

八年級:透鏡的焦點、焦距和作圖

八年級:凸透鏡的實像與虛象

八年級:如何記住凸透鏡成像規律

八年級:凸透鏡成像規律(作圖)

八年級:照相機成像原理

八年級:投影儀成像原理

八年級:放大鏡成像原理

八年級:眼睛·近視·矯正

八年級:遠視眼及其矯正

第五章:質量和密度

八年級:物體的質量

八年級:質量的測量

八年級:密度

八年級:[實驗]測液體的密度

八年級:實驗測量固體的密度

八年級:密度與生活

作者系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中學高級物理教師,在一線畢業班教學42年,致力於初中物理教材教法和中考試題研究,創建「初中物理同步」微信公眾號,幫助學生學習初中物理知識,指導物理學習方法,培養學習興趣和思維習慣。如果在學習中遇到問題,可以在公眾平臺留言交流學習,也可以預約報名假期或周末線下輔導。

授課地址:濟南市萊蕪區世紀城小區

電話微信同號:13963452942

相關焦點

  • 八年級:放大鏡成像原理
    口訣「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中的「一倍焦距分虛實」,指的是:當物距大於焦距成實像,物距小於焦距成虛像,也就是說,焦點是凸透鏡成像虛實的分界點。【舉手提問】1.放大鏡的原理是什麼?2.物體距離放大鏡越近成像會越大嗎?
  • 八年級:投影儀成像原理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凸透鏡還能成放大的實像和虛象,凸透鏡的這些特點在許多方面都有應用。【舉手提問】投影儀上也有一個凸透鏡,它是應用了凸透鏡什麼原理投影的呢?為了方便觀看,在凸透鏡上方安裝一平面鏡,改變了光的方向,使射向天花板的光投在屏幕上成像。投影儀成像原理: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物距大於焦距小於二倍焦距時,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實像;像距大於二倍焦距。實驗情景再現
  • 2019中考物理平面鏡成像
    · 初中物理 平面鏡成像 知識點 在本節我們要掌握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凹、凸面鏡的特點,平面鏡成像的管路圖的畫法。 常見考法 常以選擇題、畫圖題的形式考查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平面鏡成像的光路圖的畫法。 誤區提醒 凸鏡成正立、縮小虛像;凸鏡可以擴大視野。
  • 【初中物理試講】平面鏡成像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掌握平面鏡成像的特點;2.知道平面鏡成虛像;3.了解平面鏡的主要應用。【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探究的過程,領會研究平面鏡成像的科學方法。通過生活實例(照鏡子)介紹像的概念並通過問題串的方式引導學生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從而引入本節課題。
  • §4—3平面鏡成像 教案
    §4—3平面鏡成像教學目標:知識和技能:1、了解光平面鏡成像的特點。2、了解平面鏡成虛像,了解虛像是怎樣形成的。
  •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教學設計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1.知道平面鏡成像的特點。2.能選擇合適的實驗器材,設計實驗方案。【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小組討論,養成分析、概括的能力,設計實驗方案。導入課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解決這個問題。環節二:建立規律探究光的反射規律根據日常生活的感知,介紹與平面鏡成像中光的幾個術語:物:平面鏡之外的物體。像:平面鏡裡可以觀察到的物體【提出問題】:平面鏡成像時,物和像有什麼特點?【作出猜想】(1)物比像大。
  • 4.3《平面鏡成像》知識點匯總
    ②理解平面鏡成像的原理 ③了解平面鏡成像的應用  學習難點: ①理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及實驗步驟 ②理解平面鏡成像作圖的步驟和原理 重要知識點: 2、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提出問題:平面鏡成像時,像的位置、大小跟物體的位置、大小有什麼關係?
  • 八年級:判斷實像與虛像的方法
    我們還可以應用平面鏡成像規律,用作圖的方法來說明平面鏡成虛像。2、(2019菏澤)下列關於平面鏡成像的說法,正確的是(    )A.平面鏡成像是光的折射現象B.平面鏡所成的像是實像C.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D.
  • 光學實驗(平面鏡成像)
    3.液體壓強(液壓)4.液壓的應用(水利發電)5.液壓的應用(連通器)6.大氣壓強(氣壓)7.氣壓的應用8.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流體力學)9.流體力學的應用(六)浮力1.浮力的形成2.空氣浮力3.浮力的計算
  • 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實驗解析
    常見命題點舉例例1.下面是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和「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1)如圖甲所示是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置,此時光屏上得到了燭焰清晰的   (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   (選填「照相機」或「投影儀」)就是根據這一原理製成的。
  • 「課堂小練習」第四章光現象第3節平面鏡成像 第2課時平面鏡應用
    【課堂小練習】第四章 光現象第3節 平面鏡成像第2課時 平面鏡的應用知識梳理知識點1 平面鏡成像原理及應用(1)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______,其所成像是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的______,是______像。
  • 平面鏡成像特點
    微信:13948532171如圖甲所示,這是小劉所在實驗小組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情景。 (1)實驗時該小組同學應該取兩根______ 選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蠟燭做實驗,這是為了探究像與物的______關係。(2)請分析實驗時採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鏡的原因是______。實驗中需要用到的測量工具是______。
  • 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
    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例題
  • 《平面鏡成像》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本節是在學習了光的直線傳播與光的反射的基礎上,學習認識平面鏡成像的,它是前兩節課知識的應用;另外本節課學生將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這個探究是學生遇到的第一個比較完整的科學探究。出示標題:平面鏡成像!2、導入新課,展示目標師:上一周路過咱們學校的小竹林,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咱們一起來看一下並思考你會提出什麼問題?一起來看大屏幕。視頻中的我在找鏡子、照鏡子,咱們也行動起來。生:學生活動。
  •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說課稿
    為幫助大家更好的備戰教師招聘面試,中公講師整理了《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教材分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是人教課標版八年級物理第三章第三節的內容,它是第三章的重點內容,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 2020年中考物理總複習知識點:平面鏡成像
    平面鏡成像     1. 探究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設計實驗】如圖2-4,在桌面上鋪一張大紙,紙上豎立一塊玻璃板,作為平面鏡。在紙上記下平面鏡的位置。     把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後面的像。
  • NB物理創新課堂|第17期:平面鏡成像
    2.了解平面鏡成虛像,了解虛像是怎樣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鏡成像的現象。4.初步了解凸面鏡和凹面鏡及其應用。(二)教學重難點1、重點:①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② 球面鏡的光學性質。我們把這樣的鏡子叫平面鏡,把出現在鏡子裡的「面孔」物體叫做像。再讓學生觀察自己在平面鏡中的像,並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當你改變與平面鏡間的距離時,像怎樣變化?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有怎樣的關係?像的大小與平面鏡的大小有關係嗎?這些問題,並不要求學生立即回答,目的是為了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對平面鏡成像有一個感性認識,為學習本節的內容奠定基礎。
  • 平面鏡成像專題解析,寒假複習!
    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虛像;像物等大;像物等距;像與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來作圖.圖1中確定平面鏡的位置,圖2中做出三角形ABC在平面鏡中成的像.(1)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個平面內,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先作出法線,再作出平面鏡.(2)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虛像、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連線與鏡面垂直.
  • 「實驗探究」(光學實驗)實驗二: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實驗內容: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距與物距的關係(選擇合適的器材,確定物體在平面鏡中像的位置,比較像距與物距,多次實驗,尋找規律,在表格中記錄其中兩次實驗的數據。)(16分)(1)選擇器材。(2分)(2)擺放器材。
  • 平面鏡成像口訣——初中物理知識點,考點
    平面鏡最早戰國時代已經出現在中國,明清的時候,玻璃製作的平面鏡更是進入中國。那麼關於平面鏡的成像我們總結一下。 我們初中物理也學過平面鏡的成像原理以及特點。高級講師物理奶爸以口訣的形式給您總結一下,平面鏡的成像特點: 平面鏡中成虛像,物像大小是同樣。  連線鏡面互垂直,距離相等物和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