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匆匆忙忙,午餐基本外賣,餐後奶茶不能少,晚餐火鍋燒烤小龍蝦,高油高脂高糖飲食大行其道。
《後疫情時代膳食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分析報告2020》顯示,有一半的中國居民存在高度的膳食不均衡。平均每天奶和奶製品攝入量僅為膳食指南推薦量的5%,蛋類和水產品攝入量也不及推薦量的2/3,而肉類攝入量接近推薦量的2倍,表明蛋白質攝入存在「質不優、量不夠「,而脂肪、膽固醇攝入過量。
膳食不均衡,健康危機四伏
近年來我國心腦血管病、高血壓、糖尿病和腫瘤等慢性病節節攀升,就少不了膳食不均衡在其中發揮重要推手作用。
不合理飲食的廣泛存在,導致國民超重肥胖率一路「膘」升。《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調查報告顯示,2012年成人超重率、肥胖率分別達到30.1%和11.9%,較2002年分別增長32%和68%。一胖毀所有,超重肥胖摧毀的不止顏值,更可怕的是健康甚至生命都可能受到威脅。
腰圍長一寸,壽命短一截。研究顯示,成年到中年體重每多增加10斤,晚年死亡風險增加10%; 男性腰圍≥85cm,女性腰圍≥80cm者,患高血壓的危險約為腰圍低於此界限者的3.5倍。
肥胖還會大大降低免疫功能。肥胖還是身體的一種炎症反應,更容易染病。肥胖者往往身體各方面的機能都較差,包括免疫機能,他們更易感染病毒,復原能力也較差。研究顯示,BMI(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kg/身高m的平方)超過30的人,死於流感病毒的可能性約是正常人的3倍。
合理膳食,好營養先一步
合理膳食,是打造健康好體質的基石。所謂合理膳食,是指按需攝取,數量適宜,結構恰當,滿足日常營養和能量所需。根據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結合目前居民飲食問題,我們提倡「三少三多」飲食原則:
*以體重60公斤成人為例,按照50%優質蛋白計算,即為30克
特別強調,要調整飲食習慣,用「高營養密度的食物」代替不健康的選擇。所謂高營養密度的食物是指,能提供人體所需的、對健康有益的營養素(如蛋白質),很少或幾乎不含脂肪或額外的糖。攝入「非」高營養密度的食物,容易熱量超標,卻還不能滿足營養需求。
多攝取優質蛋白,對健康益處更多
· 優質蛋白,免疫系統的基礎營養
免疫系統的建設離不開蛋白質這個基礎原料。不管是細胞免疫,還是我們熟知的抗體,其生物構成成分主要還是蛋白質和一些微量營養素。
· 優質蛋白,降低體重保存瘦體質
大豆蛋白是優質蛋白家族的明星成員。研究證明,補充大豆蛋白同時限制膳食熱量,可有效增強飽腹感和輔助降低體重。富含大豆蛋白的膳食,在降低體重時,主要是降低體脂含量,而保存瘦體質。
· 優質蛋白,能幫助減少腹部脂肪
中心性肥胖會給人體帶來很多危害,出現血壓上升、糖代謝異常、脂肪代謝障礙等已被確認為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一項研究中,針對超重肥胖人群(BMI 30.5±3.1,腰圍80釐米以上)進行了飲食幹預,讓他們早晚餐前各補充10克大豆蛋白,持續3個月,最後結果顯示,這些超重肥胖人群腰圍平均減少約10釐米,腹部脂肪平均減少3.4%。
· 優質蛋白,合理搭配有助肌肉健康
諸多臨床研究顯示,優質蛋白合理搭配,有助肌肉合成與恢復。補充優質蛋白,結合適量運動,有助於肌肉健康。
· 優質蛋白,有益心臟健康
美國FDA認定大豆蛋白。研究顯示,大豆蛋白具有降血脂,降血壓、降低心血管病風險的作用。
如何科學、有效的補充蛋白質?
科學、合理地補充蛋白質需同時遵循以下幾點:
· 質優:優質蛋白應含有人體不能自身合成的8種必需胺基酸,這種蛋白與人體蛋白質的胺基酸比例相近,易被人體吸收利用。而且最好可以同時補充動、植物不同來源的蛋白質,就是說飲食中最好有豆還有奶蛋魚蝦肉禽。
· 量足:成人蛋白質推薦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1.0克,其中優質蛋白質佔總蛋白的30%-50%,老年人優質蛋白攝入應達總蛋白50%,每日約24g優質蛋白質。(以體重60公斤成人為例,按照40%優質蛋白計算,即為24克)
· 來源:選擇營養密度更高(在提供相同數量的優質蛋白的情況下,含更低的熱量、脂肪、糖等)的食物,在保證營養攝入的同時,減少攝入更多熱量。比如紅燒肉、炸雞就是「非」高營養密度的食物,不是優質蛋白的好來源。
· 好營養先一步:質優、量足、好來源的蛋白質,需要優先補充,用它來替代一部分的非優質蛋白來源的食物,飲食更均衡。
按照上述四個標準,放眼蛋白食物界,乳類、大豆類是優質蛋白質的良好來源,營養素密度高(即同等能量值下的營養素含量),可以優先補充;水產品富含優質蛋白,有條件也可適當多吃,替代畜肉;豬肉脂肪含量過高,建議選擇瘦肉或禽肉。同時應儘量選擇少油少鹽的烹飪方式。
對於膳食攝入不足或很難通過均衡飲食做到上述蛋白補充的人群,可以適量補充蛋白粉補充劑——最好選擇同時含有動、植物雙蛋白的優質蛋白粉。
來源:健康時報
編輯:李瀅、黃坤、趙然然
責編:陳廣泰
【來源:廣東衛生健康委官方】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