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癌症病人來說,只要其本身對海鮮不過敏,即可適量進食。
海鮮會加重癌症或使之轉移嗎?
在傳統醫學中,海鮮屬於「發物」,吃了以後會出現全身不適或加重原有病情。例如有人吃海鮮以後出現全身瘙癢、蕁麻疹等,由此不少人誤會,既然「發物」會增加「病發」機率,那麼吃海鮮也可釀成癌症復發或轉移。
其實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隨著醫學發展,研究者們發現,許多海鮮不僅不會加重病情,反而具有防癌功效。如牡蠣含有極其豐富的鋅元素,常食用可激發體內T淋巴細胞的免疫功能,有助於殺死癌細胞。海藻中富含纖維素,可促進排便,減少腸道與致癌物的接觸,還可選擇性的殺滅結腸內能產生致癌物質的細菌,是癌症病人的輔助食療食品之一。
海鮮過敏者才不宜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海鮮含蛋白質較多,一些過敏體質的人由於腸黏膜毛細血管通透性較高或者對海鮮的蛋白質消化不夠徹底,致使這些異體蛋白被直接吸收,導致過敏反應,但這並不會增加癌症的病情。
因此,癌症病人只要對海鮮不過敏,就能適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