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童教雷鳴
最近幾天,孩子我這裡背誦課文。我發現了他一個背課文的現象:
第一天,剛剛學習新的內容《雷鋒叔叔,你在哪裡》,老師要求自己解決生字詞,並背誦課文。孩子讀上幾遍後,就差不多能夠把課文背下來了,但是在很多地方都會有卡頓的情況,整體斷斷續續的。
第二天,再次提出要背誦新的課文。只是這個時候,順帶著考核了第一天背誦的課文情況。就發現經過一天的時間,孩子再次背誦《雷鋒叔叔,你在哪裡》的速度非常快速流暢。
不過度要求
從孩子這段時間的陪伴,我明顯地體會到一種感受,孩子的背誦不能夠一蹴而就,要適當地給予孩子階段性的目標。當我們這樣去考核孩子的背誦情況的時候,我們的心就會放鬆許多,不會對孩子過度地嚴格要求。
這種感受再次讓我體會到王陽明曾經在《教約》中提到的背誦要求:如果能背誦200字,就只要求背誦100字。這樣的要求就是讓孩子每次學習都能保持有足夠的精力,不至於讓精氣神消耗過度。
我們在要求孩子學習過程中,很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過度要求。比如孩子背課文,總希望孩子快速地背誦下來,最好是一口氣地背誦下來。雖然這是我們最終追求的,但是不必現在就達到最終結果。在過程中,我們要學會對孩子放鬆要求,不過度。
放鬆要求並不是沒有要求
對孩子放鬆要求,是建立在孩子基本情況的了解上。一天能不能背下200字,我們是可以通過接觸、考察驗證到的。所以,對孩子提出的要求很多時候要結合孩子自身的特點來進行。
只是我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的是要求沒有達到孩子的度,或者說要求還不夠。
比如孩子背書的時候,讀上一遍就跑過來說要背,結果背到中途又出現嚴重卡頓、錯誤,甚至背不下去,讓回去再背;
離開是真的,再背卻不一定了,甚至再翻開書讀一讀都不會;
要求背的時候,又直接跑過來,還是剛剛那樣子……
一個人被這樣循環往復都是一個樣子的時候,內心急躁的情緒就會爆發出來。自然而然地想把孩子收拾一頓。
這種情況,就是我們只要求背書,卻沒有對孩子的背書情況作出具體要求造成的。孩子背書時,我建議大家可以使用一個秒表,給孩子計時用的。
當孩子開始背書的時候,計上時間,先看看孩子讀完一遍大概需要多少時間。比如我孩子在讀一篇課文時,大概用時2分鐘左右。
然後,我就給孩子提出要求,課文背下來的時間在5-6分鐘就可以到爸爸或媽媽這裡來背。
有了一個具體的時間參考,孩子就能看見標準,然後就可以向著這個目標去努力。
孩子背書有沒有技巧呢?
曾經有一位學生初二,背誦能力特別好。讀上幾遍能快速背出來,但是隔一段時間或者背了較多的課文或古詩的時候,就混淆了。所以,純粹靠讀的方式,也不能夠完全解決好記憶的問題。讀只是背誦課文的第一步,尤其是低年級孩子常用的方法,讀是不會適應孩子後期的學習的。
第二步,還需要孩子利用想像力將課文中的內容想像出來,比如小溪,大腦中要配合課文想像出一個小溪的畫面。
第三步,就是找出課文內容之間的聯繫,這一句和下一句、這一段和下一段彼此的關係是什麼。
第四步,就是回憶原文,對自己記憶的內容進行查漏補缺。
以上讀熟悉、想畫面、找聯繫、回憶原文四個步驟,都是幫助我們強化課文內容與我們自己的經驗之間的聯繫。一旦內容與我們的經驗產生聯繫,記憶效果是非常牢固的。
這四個步驟其實非常簡單,關鍵是需要有意識地去訓練,而且不同年齡段的訓練重點又有所不同。低年齡段偏向於第一步與第二步,高年齡段就四步都要訓練。
這個方法的訓練,我們可以用古詩75首的記憶方法來練習,這個在我的專欄當中都有具體的講解。課程目前還在更新過程中,價格僅需要99元,後期會提升價格。歡迎您報名收藏,學會方法指導孩子去訓練記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