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劇情快到尾聲,相信許多人在看劇的過程中都被以家的溫暖治癒過、也為以家的掙扎痛心過,在歡笑與淚水交雜的同時,我們是否對當下的家庭教育現象進行過反思?一部好的電視劇一定是能映射現實的,下面和大家一起從不同角色剖析劇中所涉及的原生家庭。
凌霄——&34;式教育下沉默的孩子
凌霄是一個被大家熱議的角色,小時候因妹妹意外夭折家庭產生了變動,媽媽陳婷反反覆覆&34;著&34;,童年失去安全感的同時也增加了負罪感。
因此小小年紀的凌霄選擇沉默,而這種沉默只會讓他的安全感更加匱乏,所以這個角色是內斂的是喜怒不行於色的。不會在離開的時候說捨不得,也不會在思念的時候說想你。
爸爸凌和平的教育方式也是在社會裡很常見,工作繁忙,對小凌霄疏於關心。但幸運的是,在這樣家庭下的凌霄,收穫了李海潮和李尖尖給予的無限關愛與溫暖,李海潮不同於陳婷,也不同於凌和平,他事無巨細,愛而包容。
賀子秋——懂事的孩子活得最累
賀子秋從小時候開始就會幫李爸洗菜擦桌子,會一個人半夜蹲在廁所洗衣服,他會把肉都挑出來給尖尖吃,但又有誰生來就懂事呢?
&34;這是他從小就明白的道理,正因如此,他活得如此卑微、不自信、又如此沒有安全感,凡是做錯他就會想,一定是我做的不夠好。
李海潮與賀子秋外婆家的觀點不同,他重視子秋,關心子秋,當閒人告訴子秋&34;,李海潮看著他,堅定地告訴小子秋:&34;。正是因為這陰暗人生中僅存的陽光,照亮了賀子秋的心房,才讓他長大後變成了那個活潑開朗的陽光少年。
齊明月——被父母支配生活
&34;,這句話可能是齊明月內心的真實寫照了。&34;絕對可以來形容齊明月的媽媽。
如果說凌霄、賀子秋的原生家庭是中國少數,那麼齊明月的母親可以說是中國多數家庭的反映,孩子一定不能忤逆家長,即使你做的再好也不會有過多的誇獎。
齊明月在情感的世界中是缺少與父母互動的溫暖體驗的,所以大部分的視角她都是無助的、恐懼的。
當被凌霄拒絕後,她說:&34;
如此可見,齊明月的內心是多麼害怕別人的拒絕,也是多麼的不自信,所以她成了那個表面最乖私下卻最愛喝酒最愛玩的叛逆女孩。
從劇中三次點菜最能反映出其母親帶給她的影響。
第一次:媽媽讓她點菜卻批評她不會點菜且完全不過濾其他人感受強勢更改菜單
第二次:媽媽讓她參與點菜,齊明月給出意見卻又被批評駁回
第三次:齊明月掌握主動權自己點菜,卻無意間受媽媽行為影響
如此可見,被&34;控制處在陰影下的孩子真的很可悲。
唐燦——虛榮正在踩踏孩子的自尊心
&34;這是唐燦和同學說的話,結果唐燦的爸爸其實只是個貨運司機,而媽媽也不過是在家樂福的收銀員。這種虛榮心陪伴了唐燦的整個高中,而她媽媽的一句:&34;讓她得到了成就感的同時也加重了她的負擔。
小小年紀,就要被父母冠上養家之名,實屬不該。
而她的父母給予她的情感的關愛遠少於實際性的利益關係,在唐燦有價值表面光鮮時,就是寶貝女兒,當唐燦追夢失憶時做著他們認為的&34;的工作時,父母除了對她冷言冷語外還不停的告訴她:&34;唐燦父母的行為嚴重貶低了她的自我價值感。
幸而火山姐是個有主見的女孩、她不像齊明月,她會為了自己的夢想去反抗父母,追尋演員夢的唐燦似乎讓許多人看到了自己逐夢的影子,除了心疼這個漂亮的女生外,更應該為她的堅強與堅持而感動。
李尖尖——愛笑的女孩運氣都不會太差
把李尖尖這個角色放在最後描寫是因為無疑尖尖是劇中最幸運的角色了。
生活在充滿愛的家庭裡的孩子才會明白如何表達愛、給予愛。
母親角色的缺失並沒有在尖尖心理留下太多的傷痕,因為他有一個願意傾聽她、包容她、愛她的爸爸,她還擁有兩個永遠在保護她、寵愛她的哥哥,這種愛彌補了尖尖母愛的缺失,如此,她成為了一個敢愛敢恨又光明磊落的勇敢女孩。
《以家人之名》劇情快到尾聲,劇中的現實縮影也在不斷放大。這部劇裡其實是有對原生家庭深入探討的,表面上是愛情友情夾雜著親情的凌亂,實則是缺少溫暖的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治癒與救贖。
生活不易,請努力為你身邊重要的人撒發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