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兩類父母對比鮮明,什麼才是真正愛孩子的方式?

2020-12-24 識物集

最近電視劇熱播的《以家人之名》火了,很多人在觀看的時候,對這幾個孩子的家長不禁唏噓不已,凌霄的經歷讓大家潸然淚下,對他母親的做法氣憤不已,子秋父母的不願看管也讓大家感受到他家人的冷血,然而尖尖爸爸教育孩子的方式,讓眾人不由得為他點讚。在看這部劇的同時,眾多家長也在不斷地反思自己,在照顧孩子上是否盡心。

在劇中,凌霄小的時候,母親因為喜歡打牌,所以不管白天還是晚上,都不著家,整天在外邊跟著別人打牌,也不照顧凌霄和妹妹,直接把他們關在屋裡。

而有一天,凌霄在餵妹妹吃核桃的時候,妹妹卡到了喉嚨,出不來氣,凌霄因被反鎖在家中,不停地拍門,卻沒有人應,最終導致妹妹死亡。而凌霄媽媽不但不反思自己,還把一切的過錯都怨在凌霄身上,最終她撇下兒子,嫁給了富人。

但是為了綁住自己的兒子,她就利用另一個女兒,讓她整日纏著凌霄,在高三最關鍵的時刻,不顧凌霄的學習狀況,還讓他去陪妹妹,其實凌霄媽媽的自私,也是有源頭的,他的外婆也是一個極其自私的人,她總是利用自己的兒女,不顧他們的感受。

和這個家庭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尖尖的家庭,她的家庭是充滿愛的,她的爸爸尊重孩子的愛好,鼓勵她去做任何她想做的事。在尖尖爸爸撫養了子秋和凌霄之後,待他們就像對自己孩子一樣好,給他們最好的,尊重他們的每一個決定。

在現實生活中,父母們應該怎麼做,對孩子來說才是最好的呢?

1、愛他,就為他無私的付出

父母對待孩子應該是無私的,父母的愛應該是純淨的,不摻任何雜質的,對於有些父母來說,他們生孩子是為了孩子以後可以出人頭地,然後給自己錢花,等自己老了可以有人看管自己,可是在孩子的教育撫養上,他們卻不願意付出哪怕是一點辛苦。

但對於有的人來說,他們是因為愛才生下自己的孩子,他們願意為孩子付出自己的所有,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得到最好的,希望他們的人生之路因為父母的愛可以走的更順暢。

既然不願意養育孩子,就不要生下他們,既然決定讓他們來到這個世上,就好好的愛護他們,為他們無私的付出。

2、愛他,就支持鼓勵他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愛好,有他們想要走的路。曾經網上有這樣的一句話,有的父母總是喜歡把自己沒有完成的,自己想要走的路,讓自己的孩子去完成。但是這些只是父母的一廂情願,並不一定是孩子願意選擇的,不一定是孩子們感興趣的,所以作為孩子的父母,不要去隨意摻和孩子的事情,讓他們做他們不願意做的事。

不是每個孩子都擅長在學校學習,所以家長不能一味逼迫他們必須學習好,可能他們更擅長學其他的,家長要幫助孩子選擇他們喜歡的,然後支持並鼓勵他們去做他們熱愛的事。

3、愛他,就耐心的多了解他們

有的孩子不願意多和家長交流,不願意和他們講自己喜歡的,其實這不一定是他們的原因。有的孩子放學回到家中,總想給爸爸媽媽分享自己在學校的事,但是可能因為閱歷不同,父母覺得這些事情很無聊,就不願意聽孩子講,時間久了,孩子就不願意同父母分享了。

愛孩子,就要耐心的和孩子交流,從交流中多了解他們的內心,讓他們明白自己在父母心中的重要性。

希望這個世界上,凌霄的父母少一些,尖尖的父母多一些,希望每一個孩子人生都可以精彩萬分。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以家人之名》:兩類父母對比鮮明,什麼才是真正愛孩子的方式?
    最近電視劇熱播的《以家人之名》火了,很多人在觀看的時候,對這幾個孩子的家長不禁唏噓不已,凌霄的經歷讓大家潸然淚下,對他母親的做法氣憤不已,子秋父母的不願看管也讓大家感受到他家人的冷血,然而尖尖爸爸教育孩子的方式,讓眾人不由得為他點讚。在看這部劇的同時,眾多家長也在不斷地反思自己,在照顧孩子上是否盡心。
  • 《以家人之名》這才是家庭幸福的關鍵:父母被理解,孩子被尊重
    最近,《以家人之名》熱播,劇中的李尖尖、齊明月、唐燦因為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個性。 其中,尖尖的爸爸李海潮圈粉無數,因為他難能可貴地尊重、理解孩子。愛孩子是一種本能,尊重孩子卻是一項修煉。 1父母最好的教育,是懂得尊重孩子《以家人之名》中,成績放榜了,明月排在全班第三,臉卻立馬變黑了,因為這個成績不能令她媽媽滿意。
  • 《以家人之名》:父母會教育,孩子幸福一生
    《以家人之名》自播出以來一直備受關注和熱議。大家從劇中幾個家庭的教育情況對比自己的生活,或多或少都能夠找到相似之處。這也是這部劇深入人心的地方。除了主人公李尖尖的感情歸屬之外,讓我最受感觸的就是幾個家庭的教育方式。家庭教育是一個孩子的根源,不可替代地浸潤著孩子的一生。記得有本書裡曾說過:「父母的愛是一種智慧,是陪伴兒女一生最寶貴財富,也是今後無價的遺產。」
  • 《以家人之名》:不要以父母之名,捆綁孩子的人生
    《以家人之名》刷爆全網,溫暖的親情到瑪麗蘇的愛情,每一步都是現實的寫照,不要總說電視劇狗血,現實中更狗血的例子都比比皆是。李海潮把凌霄、賀子秋、李尖尖三個孩子撫養大,既當爸又當媽,給了他們最好的愛和關懷,讓他們出生在如此奇葩的家庭也沒有長歪,一個比一個溫暖可愛。
  • 《以家人之名》李海潮教育方式獲贊!被尊重的孩子活得更精彩
    最近,《以家人之名》熱播,劇中的3個孩子和2個爸爸的家庭,無不受觀眾喜愛。儘管沒有血緣關係,但是「愛」將他們聯結在一起。兩位爸爸用愛和陪伴,撫養著三個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父母最好的教育是懂得尊重孩子《以家人之名》中,孩子們的成績張榜了,李尖尖的閨蜜齊明月排在全班第三,她的臉卻立馬變黑了,因為這個成績不能令她媽媽滿意。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養而不教,是父母最大的惡
    熱播劇《以家人之名》迎來了大結局。《以家人之名》,讓「好爸爸李海潮」成為大家熱議的對象。,不是真的放任孩子,什麼都不管,而是父母在愛與尊重的同時因材施教——可以嚴厲,但要有耐心;可以慈愛,但要有威信。養育孩子是父母的責任,養育出一個好孩子也是父母的義務。傳之以道,授之以德,教之以行,督之以練,才是最為寶貴的財產授予和傳承,才是子女終生享用而不竭的財富。
  • 《以家人之名》:孩子的成長需要愛,而不是批判、指責和道德綁架
    相信每個人對於愛的理解都不一樣,有的人認為,我愛你,所以我才約束你,我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你好,是愛你的表現。但實際上,這種愛的表現方式,給了伴侶極不舒服的感受。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就是一部打著「愛」、「治癒」的家庭劇,在這個家庭中你會發現,沒有血緣關係也可以成為親人,而且這種親甚至比有血緣關係的家人還要親。劇中的凌霄和子秋,都是被媽媽拋棄的孩子,但是在李海潮和凌和平的撫養下,兩個孩子都長得非常陽光,同時還很優秀。
  • 《以家人之名》:父母最大的失敗,是教出「懂事」的孩子
    網友們紛紛吐槽《以家人之名》的編劇,對女性也太不友善了!除了尖尖去世的媽媽,其他的都是奇葩,關鍵是這幾個奇葩媽媽,都擁有別人眼裡「懂事」的孩子! 母女兩去買衣服,明月看中了一件白色衛衣,媽媽說:「穿什麼白色,不愛乾淨還穿白色。」 明月拿起黑色的T恤,媽媽再次否定:「小孩子不要總穿黑色!」 最後媽媽做主,選了粉色。
  • 《以家人之名》:三觀太正的父母,會毀了孩子一生
    對我最大的愛,是關注並轉發噢~~你會習慣性的選擇跟媽媽對抗嗎?就算賠掉自己的人生,也在所不惜。《以家人之名》裡的學霸齊明月,人漂亮家境好,對媽媽所有的要求言聽計從。這樣一個乖乖女,卻腹黑的做了一件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事。
  • 愛、自由、和解——《以家人之名》帶給父母們的思考
    廢寢忘食追完了《以家人之名》,我像個孩子一般經歷著劇情的百轉起伏,體驗著劇中的喜怒哀樂。我感動於兄妹三人至真的情感,多次熱淚盈眶,也感受著父母與孩子間的糾葛痛苦,無奈嘆息。今天就將劇中幾個主要角色的原生家庭捋一捋,希望能帶給大家更多思考和啟發。
  • 父母犯錯,孩子買單,《以家人之名》扎心了
    最近有小夥伴兒們看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嗎?反正喵妹不但看了,還看哭了。在追劇的過程中,喵妹不但感動的熱淚盈眶,還不爭氣的流下了氣憤的淚水。原來「以家人之名」的意思不是以家人的名義愛你,而是以家人的名義折磨你。
  • 父母打擊式教育,養出多少苦孩子?以愛之名的挖苦是控制
    想得到父母一句誇獎與肯定,簡直難於上青天。 最近看爆火的國產劇《以家人之名》,劇中的配角齊明月就是在媽媽的否定中長大的。 不管她多努力,在外人眼裡多優秀,在媽媽眼裡都比不上「別人家的孩子」。 她高中是班長,考試考第二名,很棒了吧。
  • 失敗的父母,是讓孩子真正死心後,才感受到活著的快樂
    第二類父母與第一類父母形成鮮明對比:你說我不喜歡吃芹菜,他還拼命地往你碗裡夾,然後告訴你不要挑食,吃芹菜對腸胃好;你說,我太熱,他說,怎麼會熱呢,我感覺天氣一點都不熱啊,你要脫衣服,他堅決不讓你脫,還批評你,你這個小孩怎麼這麼不懂事……
  • 以家人之名:開學了,父母都知道怎麼才能讓孩子生不如死嗎?
    在假期最後一段時光裡,我們(不止我一個人,他把周圍的人團滅了)和小男人已經相看兩厭。 小男人說,「八段錦,我看你也不要寫積極心理學了,你寫消極心理學吧,說說父母是怎麼讓孩子生不如死的?」 什麼叫惡人先告狀?!
  • 《以家人之名》告誡父母:別讓自己的愛,變成孩子的不需要
    《以家人之名》有一段劇情,看了以後深有感觸。齊明月媽媽,把全部家底拿出來,打算購買家對面小區的學區房,連20萬定金都交了。對於媽媽的自作主張,齊明月當時就想拒絕,只不過一開口就被媽媽打斷了。事後她又找了爸爸,父女倆聯手拒絕明月媽媽,齊明月的父親甚至以離婚來威脅妻子,也沒成功。
  • 何孩子人生起點?父母們說話的方式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線
    探索她們的成長經歷,發現以上兩類人父母的說話方式存在非常大的差異,很大程度都是受到父母說話方式的影響。父母們說話的方式,不知不覺中,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線。有規矩但是沒有自由,孩子沒有決策權,也沒有選擇權。這類父母往往因為自己內心的規條或者恐懼,對孩子要求特別嚴格,孩子必須照著父母的要求做,否則就要接受懲罰。
  • 《以家人之名》李海潮給出了滿分答案
    最近,《以家人之名》佔據了微博熱搜的大片江山,觀眾們都在感嘆,這劇怎麼除了李海潮,沒有一個好父母?三個孩子的原生家庭有多慘,可以看看前幾日我們的文章:《以家人之名》的兩爸三娃太圈粉了:被童年治癒的孩子,都是這樣的(點擊文字回顧往期文章)。劇中老爸李海潮的教養方式驚豔到了很多人,大家都羨慕3個孩子能有這樣一個爸爸。在其他幾位父母的鮮明對比下,李爸確實是一個人間難得的神仙爸爸。
  • 《以家人之名》李海潮給出了滿分答案
    最近,《以家人之名》佔據了微博熱搜的大片江山,觀眾們都在感嘆,這劇怎麼除了李海潮,沒有一個好父母?三個孩子的原生家庭有多慘,可以看看前幾日我們的文章:《以家人之名》的兩爸三娃太圈粉了:被童年治癒的孩子,都是這樣的(點擊文字回顧往期文章)。劇中老爸李海潮的教養方式驚豔到了很多人,大家都羨慕3個孩子能有這樣一個爸爸。
  • 《以家人之名》:好的家庭氛圍,決定孩子的生活的溫度
    就如王小曾在《愛你就像愛生命》中寫道:「人在年輕的時候,覺得到處都是人,別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了中年以後,才覺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經一無所有了。」因為家人很重要,所以,才容易被傷又能被原諒最後和自己和解,內心才得到真正的治癒。 1.父母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長中尤為重要最近非常熱門的一部劇《以家人之名》,看到一個片段,瞬間覺得非常感動!
  • 《以家人之名》收官!孩子的成長之路,也是父母的修行之路
    是枝裕和的電影裡說:並不是只有血緣關係才能成為家人,而是有了羈絆,才成為家人。,一個家庭,歡樂,苦惱,衝突,所有的所有羈絆在一起 《以家人之名》收官,結局可能讓很多人頗感遺憾,因為有很多人很多事都沒有來的及交代,故事卻戛然而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