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2月3日電 (沈羽楠)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以來,由於物資緊缺,各級政府需要進行海外採購,同時海外也有大量的捐贈物資,但產品很多並不能用於醫用。為了快速甄別產品,需要搜集國外標準並進行翻譯,與國家標準進行比對,從而實現對物資的精準有效利用,保障戰「疫」一線醫護人員的防疫安全。武漢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應急保障組的工作人員通過網絡渠道發布了翻譯志願者的需求。
短短數日,由北京外國語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高校師生,和從事翻譯、醫學的專業人士臨時組成300多人「武漢志願者翻譯總群」的微信群已經完成多項海外捐贈物資產品資質和使用說明的翻譯、校審工作。記者3日從上海外國語大學獲悉,上外東方語學院2018級亞非語言文學碩士生張坤和2016級越南語專業本科生康元就是翻譯志願者中的一員。
張坤說,他是通過某外語類公眾號發布的招募信息獲悉了此事,並在第一時間進行申請,並加入到了這項工作中來。
談到參與志願翻譯的感想,張坤說自己只是上外翻譯志願者中的普通一員,「全國人民都在眾志成城,防控疫情。作為一名外語專業學生,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能夠發揮專業特長助力疫情防控是我們應盡的責任。疫情的寒冬很快就會過去,大家共同努力,我們一定能贏。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張坤介紹道,武漢翻譯志願者總群目前共有英語、日語、韓語、俄語、德語、法語、越南語、義大利語等十幾個語種的志願者,共計300餘人,裡面既有專業的醫療工作者,也有資深的翻譯人士。武漢疫情指揮部的工作人員在群內發布翻譯任務需求,各語種志願者可以自由組隊,認領任務,完成相關文件的翻譯審校工作。志願者群內有來自國內外高校及各行各業的國人同胞,大家不僅積極承擔指揮部發布的翻譯任務,為海外物資的有效利用保駕護航,同時也自發地參與聯絡海外有關方面,努力推動海外物資的採購或捐助、海關通關運輸等工作。看到來自戰「疫」一線的白衣天使們不眠不休,在物資相對緊缺的條件下與疫情競速、與死神搏鬥,在他們精神的感召下,翻譯志願者們每天的工作勁頭都很足,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合格的物資儘快運往前線,讓醫護工作者們能夠多一份保障。
在首批翻譯任務中,張坤主要參與翻譯了韓國《KSKISO22609醫療防疫防護品合成血防滲透測試標準》的官方文件。這份文件由韓語翻譯志願者組隊完成,從接到任務到完成翻譯、校審,僅用了一天的時間。為了確保專業術語的翻譯準確性,張坤特地查閱相關的國標文件,高質高效地完成了一個章節的翻譯工作。這項工作成果也收錄到武漢市發布的《關於採購或捐贈防疫醫用耗材有關事項的公告》。此外,康元也參與了越南醫用口罩質量證書的翻譯任務。
1月30日,武漢市正式發布了這項公告,其中對境外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產品的採購和捐贈進行了詳細的說明,為防疫醫用耗材的國內標準及國外標準提供權威對照參考。武漢新冠肺炎指揮部應急保障組對志願者們的心血和付出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和肯定:「感謝各位志願者的努力,通過大家的不懈努力翻譯產品標準,終於在近期發布了《關於採購或捐贈防疫醫用耗材有關事項的公告》,這篇公告的及時出臺為我們購買海外防疫醫用耗材搶出了寶貴的時間窗口,也給我們的採購提出了清晰的標準和指引,更為我們醫院的耗材使用提供了可靠的背書,感謝大家的信任。」(完)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許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