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是教育的核心

2020-12-17 中國教育新聞網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教育改革與發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其中關於素質教育的論述,從新的高度,又從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教育本質,廓清了許多關係,澄明了教育改革的價值方向和根本任務,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指針。

其一,素質教育是教育的核心。要堅定不疑地實施素質教育。江蘇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就提出了素質教育,並且積極實施。一系列的改革行動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基礎教育的內涵發展。但是,一個不可迴避的事實是,應試教育從來沒有「低頭」「讓步」。教育究竟該怎麼定位?「素質教育是教育的核心。」習近平這一重要論述給了教育一個十分準確的定性。素質教育以人為根本目的,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終極目標。素質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我以為就是以學生發展為本,以中國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和發展為核心,把個人終身發展與社會發展統一起來。對這一核心不能含糊。

其二,立德樹人是素質教育的根本任務。素質教育要堅定不移地進入新階段。黨的十八大非常明確地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根本任務。這是對素質教育新階段的定位。立德樹人,第一要確立課程育人、教學育人、管理育人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宗旨。要從育知識、育成績、育分數轉到育人上來,轉到發展核心素養上來,這是教育的本質性回歸。能不能實行並實現這一轉向,是對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態度、行動評判的根本尺度。第二要明確通過立德來樹人。道德是樹人的重要途徑。立德樹人決不是對智育、體育、美育育人的否定,而是發揮德育的統領性、滲透性、融合性和催生性的作用。第三要明確立德,重要的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總書記用生動的比喻說明踐行核心價值觀就是「引導和幫助青少年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就是在教育中尋找「最大公約數」。

其三,應試教育是對教育的反叛和異化,是最不道德的教育,必須堅決反對與摒棄。實踐中總有人為應試教育辯護,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將應試技能訓練與應試教育等同起來。應試教育是一種教育制度,是以考試、升學為主要目的的教育體制,考試、分數、升學成了教育的核心,學生變成了一種工具,主體性、創造性都讓位於考試、升學,教育的道德意義都不見了。這背後還有一個問題:什麼樣的教育才是人民滿意的教育?現在的家長也很糾結:既關注學習成績,又很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這就需要引導。我認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首先辦對人民負責的教育,辦對學生身心健康負責的教育,辦對中華民族未來負責的教育。應試教育正是對學生、對人民、對民族極不負責的教育。

其四,以適合的教育為重點,加強統籌,形成合力,讓教育的核心真正實現。首先,實施素質教育,政府要擔負主要責任。其次,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成為素質教育的領導者。再其次,學校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通過課程改革、教學改革,培育、發展學生核心素養。要堅定一個信念:改變環境從學校做起,大家都改變自己所處的小環境,也許大環境就會得到改善。

(作者:成尚榮,系原國家督學、江蘇省教科所原所長)

《中國教育報》2017年06月06日第6版 

相關焦點

  • 核心素養:素質教育再出發的起點
    原標題:核心素養:素質教育再出發的起點  「核心素養強調的不是知識和技能,而是獲取知識的能力。核心素養教育模式取代知識傳授體系,這將是素質教育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節點,意義深遠。」   「長期以來,對於素質教育的探索,有兩個誤區,一是沒搞清素質教育究竟是一種什麼模式,應該說,素質教育是一種全新的育人模式,而非育才模式,以育才取代育人,在現實中必然導致以應試教育取代素質教育,以考試分數取代人的全面發展;二是將素質教育模式化,而實際上,素質教育沒有固定的模式,基層探索應該是個性化、特色化、多樣化的。」傅國亮說。
  • 從素質教育到核心素養:教育進入3.0時代
    核心素養的來龍去脈    回顧我國教育改革的過程,不難發現,從素質教育到課程改革,再到深化課改的核心素養,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過程,是一脈相承的教育改革的頂層設計。    1999年6月15—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召開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
  • 核心素養:開啟素質教育新階段
    核心素養:開啟素質教育新階段 2016年05月18日 09:15 來源:中國教育報 作者:成尚榮 字號 內容摘要:編制按今年三月,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徵求意見稿)》向社會發布
  • 藝術教育與文化素質是什麼關係?美育教育的核心是書畫教育
    藝術品鑑:您在《文化才是書法的靈魂》一文中提到:「美育教育的核心是書畫教育。數十年來的書畫教育,特別是中國畫與書法教育,基本上是失敗的。」那麼書畫教育的核心是什麼?對於不同階段的人群,教育的側重點是否會有所不同?
  • 素質教育與教育素質
    只是緊盯著「素質教育」這一概念去開礦淘金,把什麼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意義與作用,方法與途徑等問題幾乎弄得「淋漓盡致」,但素質教育卻始終是千呼萬喚難出來,教育的問題是時時聞之,教育的形象也在社會和老百姓的時時詬病中不斷的矮化。對於為什麼很少有人從「素質教育與教育素質」的角度來探討這個問題,因為沒有調查研究,所以本人在這裡上也就沒有發言權。
  • 現代素質教育最核心的基本理念是什麼
    而為了讓每個人都學會創造自己的卓越人生,是素質教育最核心的基本理念。當我們無法改變環境的時候,卻可以改變我們自己。當傳統教育模式與現代教育模式相牴觸時,我們必須明白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什麼,我們左右不了別人,但可以讓自己的人生更加理智,更有價值,更有意義。
  •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正確的價值觀
    教育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傳授知識和技能,學校教育以傳授知識為主,家庭和社會教育傳授技能;第二層次是在掌握一定知識和技能基礎上的培養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層次是在知識和能力基礎上的提高素質。讓孩子學習琴棋書畫,仍然是知識和技能範疇,城裡孩子養寵物培養愛心與農村孩子養豬養羊沒有本質的不同。物質財富佔有的多,課外班上得多,並不自然導致素質就高。
  • 素質教育是公平的教育,是全人的教育,是關乎全民綜合素質的教育
    素質教育( Quality Education)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綜合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注重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應試教育、唯成績、唯分數的教育環境下,個人認為,加強素質教育並使之落到實處,就是把它作為提高全民族的素質,作為關係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一項根本任務來抓。
  • 搞素質教育沒錯,素質教育也要提高升學率
    搞素質教育沒錯,素質教育也要提高升學率搞素質教育沒錯,素質教育也要提高升學率因為搞素質教育而導致高考成績下降,說明這位校長劍走偏鋒,搞得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被喊下課理所當然。無論是素質教育,還是現在喊的山響的核心素養,讓學生學習和熟練掌握必要的科學文化知識,應當是學校教育的主要任務,也是讓學生擁有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的現實需要。搞素質教育也好,核心素養也罷,只能促進學生科學文化素質的提升,提高升學率,豈有高考成績下降之理?
  • 真正的教育都是素質教育
    現在在實行的教育,實際上依然是應試教育;從現在語文教學的方式可見一斑。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不是一廂情願地替學生考慮周到,而是引導他們自己去思考去規化,讓他們自己放手去做。這些歷年的題型分析,這種種的答題技巧,是一種一手包辦的做法,有利於學生考試,卻不利於他們養成自己思考和動手的習慣。歸納起來說,教育是什麼?教育是讓學生思考且自己思考,或者自己動手做,在做中學。或者說真正的教育是什麼?真正的教育都是素質教育。而素質教育的另一個名稱是「成長」;就像一棵幼苗那樣的成長。
  • 素質教育的內涵
    考試要點主要為素質教育概念,素質教育內涵的條目以及具體內涵的含義。內容介紹(一)素質教育的概念(是針對應試教育的弊端提出的)素質教育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
  • 謝大海:核心素養是對素質教育內容的進一步梳理和明晰
    謝大海:對核心素養進行這樣一個基礎教育的定位,是有價值的,從提出素質教育到今天把素質教育的內容進行了梳理,進行了明晰,對於基礎教育學校,教育的目標以及對素質的認識都清晰了。這是一方面。第二方面,對於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通過提出學生的發展核心素養,為此我們的教育教學活動目標更加明確了,更明白了,我們搞這項活動目的是什麼,是基於哪方面的認識,這些對於學校的教育工作非常重要。
  • 第二屆文化素質通識教育核心課程講習班舉辦
    第二屆文化素質通識教育核心課程講習班舉辦 2008年06月30日 00:0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汕頭六月二十九日電 (記者 李怡青 李瑞丹)由中國文化論壇和汕頭大學聯合主辦的「第二屆文化素質通識教育核心課程講習班
  • 探尋素質教育的真諦
    從概念的提出到實踐探索,並發展到今天的核心素養,素質教育一直是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主旋律。順應時代發展要求今年79歲的黃澤南,早已從湖南省汩羅市教育局局長的位子上退了下來。但是當記者詢問起30多年前汩羅的教育情況時,老人仍記憶猶新,他連用了幾個「特別」來描述那段過往:復讀生特別多,班額特別大,片面追求升學率特別嚴重。
  • 面向教育現代化,素質教育再出發
    原標題:面向教育現代化,素質教育再出發   2017年將制定實施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0》是一個面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其核心是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
  • 素質教育知多少
    一、素質教育的概念素質教育是根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以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素質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核心問題)二、素質教育的內涵(提素個性創兩全)1.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2.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3.是促進學生發展的教育4.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5.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素質教育的核心、時代特徵——創新教育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根本區別所在——重視創新能力的培養
  • 素質教育及其內涵
    素質教育的內涵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理解:素質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國民素質,俗話說:科教興國靠人才,人才的培養靠教育,只有提高了國民的素質,才能提高中華民族素質、促進經濟以及社會發展,而教育在其中則起到了戰略性、全局性、先導性的作用。考情:該點在客觀題中考查較多,一般以根本素質作為切入點,問:素質教育的根本素質是什麼。
  • 什麼是最好的素質教育?
    後來幾經教育體制改革,許多家庭認識了素質教育並認知到了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但素質教育對於許多人而言依然是個嶄新的概念,怎麼樣評價素質教育的質量?如何讓孩子學習的素質教育能夠對今後的成長有最大限度的幫助?彩虹蝸牛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也終於有了一些結論:01素質教育的核心原則是讓孩子快樂。
  • 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並非對立
    人民網上海6月19日電(記者沈文敏)目前,我國教育領域存在一個很大的困擾,即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似乎是一對天然不可調和的矛盾。為了提倡素質教育,必須反對應試教育,有關方面還取消了奧數、英語一年多考,引來了學生和家長的不同看法。對此,昂立國際教育總經理慄浩洋認為,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並不是對立的關係。
  • 核心素養與素質教育、與三維目標、與課程改革的關係都在這裡了關注
    在根本價值取向上,「核心素養」這一提法與我國上世紀80年代以來倡導的「素質教育」有著內在的一致性,是對素質教育在新時期的深化。上世紀80年代末提出的素質教育旨在改變當時過分強調「智育唯一、分數至上」的「應試教育」弊病,促進育人模式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