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核心素養與素質教育、與三維目標、與課程改革的關係都在這裡了關注

2021-02-19 人民教育

在根本價值取向上,「核心素養」這一提法與我國上世紀80年代以來倡導的「素質教育」有著內在的一致性,是對素質教育在新時期的深化。上世紀80年代末提出的素質教育旨在改變當時過分強調「智育唯一、分數至上」的「應試教育」弊病,促進育人模式的轉型。此次提出「核心素養」,研製基於核心素養的學業質量標準,試圖進一步明確基礎教育的質量觀念,闡明人才培養要求,從而實現育人模式的根本轉型。之所以採用「素養」概念,而沒有沿用「素質」的提法,有如下幾方面的考慮:

(1)「素質」通常指的是個體先天稟賦和後天環境(教育)交互作用在個體身上所體現出來的結果。而「素養」更多的指向後天習得的,通過教育可以培養的,可以更加凸顯教育的價值。

(2)雖然國內已有大量有關「素質」和「素質教育」的討論,但一直沒有形成公認的系統理論體系、課程模式和實施途徑。相比之下,「素養」是與國際科研文獻一致的科學建構,存在大量相關研究和成果,可以在借鑑國際理論和研究模式的基礎上構建我國「核心素養」的理論體系。

(3)從推進策略的角度來講,選擇「核心素養」而不沿用「素質」的用法,更加容易賦予其新的含義,引發公眾的關注和思考,免除舊有概念可能蘊含的思維定式。

相關焦點

  • 餘文森:從三維目標走向核心素養
    2001年啟動的新課程改革,一個基本標誌是從「雙基」走向「三維目標」,進步是不言而喻的。核心素養之於三維目標同樣也是既有傳承的一面,更有超越的一面。傳承更多地體現在「內涵上」,而超越更多地體現在「性質上」。
  • 從素質教育到核心素養:教育進入3.0時代
    核心素養的來龍去脈    回顧我國教育改革的過程,不難發現,從素質教育到課程改革,再到深化課改的核心素養,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過程,是一脈相承的教育改革的頂層設計。    1999年6月15—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召開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
  • 聚焦核心素養 做中國好教育——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河南濮陽...
    中國網10月23日訊 為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推進素質教育,提升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分析、研究課程改革新理念、新趨勢、新舉措,努力提高新課程改革的實踐效果,2018年10月20-21日,「尋找中國好教育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河南濮陽)高峰論壇」在濮陽縣隆重召開,來自上海、河北、洛陽、南陽等多省市的600餘位名教育創新項目研究人員、教育教學課程專家、全日制中小學校長等參加了本次論壇活動
  • 餘文森:課程教學改革目標方向的40年變遷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從目標方向和價值追求的變遷來看:經歷了從「雙基」到三維目標再到核心素養三個階段。「雙基」、三維目標、核心素養作為目標方向與價值追求集中體現和反映在對應的課程標準研製、教科書編寫以及教學活動、考試評價中,就像一根紅繩貫穿該階段的課程與教學改革的方方面面。
  • 教育熱點 | 核心素養是什麼,如何培養?
    與此同時,整個課程目標從過去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轉向了學科的核心素養,關注學科的育人價值,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關注核心素養的落地。那麼對於知識的獲取梳理、概括整合、比較評價、分析等一系列的思維加工活動,都是生成文化意識,形成正確的認知態度和價值取向的過程,所以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圍繞著意義探究,必然是文化思維的整合發展。
  •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論壇舉辦 引領課程改革發展
    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主要表現為「人文積澱、人文情懷、審美情趣、理想思維、批判質疑、勇於探究、樂學善學、勤於反思、信息意識、珍愛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勞動意識、問題解決、技術運用」等十八個要點,各要點又確定了重點關注的內涵。
  • 核心素養:開啟素質教育新階段
    我認為對核心素養的概念進行簡明扼要的界定與闡釋是很重要的,不過,比對概念進行界定與闡釋更重要的是如何深入認識核心素養的價值、意義,以及我們對核心素養的態度。改革的實踐早就證明了一個判斷:只有讓認識、理念走在前面,讓對價值、意義的認識走在前面,改革者才能既懷著激情又帶著理性行走,走得更好更遠,改革才有可能深化並達成目標。
  • 課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核心素養體系構建
    內容提要:核心素養是我國實現學校教育價值和確立人才質量標準的基礎與核心,是在國家教育方針指導下應建立起來的學生發展必須達到的目標體系。本文通過梳理「核心素養」的發展歷程,分析核心素養的內涵、特徵與價值取向,嘗試提出學生核心素養體系建構的思路:橫向整合,融會貫通學科素養;縱向銜接,構建垂直教育體系;整體推進,同步實施課程改革;分級測評,完善質量評價標準。
  • 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與教學改進
    我們是從課程方案、課程標準裡通過介入學科核心素養來承接學生核心素養。比如2003版語文素養結構提出了能力結構、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三個方面。能力結構包括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一定審美能力和一定的探究能力。2017版語文素養結構提出了四大關鍵的學科核心素養:語言建構與應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的鑑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這些構成了核心素養的基本學科理念。
  • 核心素養:素質教育再出發的起點
    原標題:核心素養:素質教育再出發的起點  「核心素養強調的不是知識和技能,而是獲取知識的能力。核心素養教育模式取代知識傳授體系,這將是素質教育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節點,意義深遠。」   行而罔知:在實施素質教育的實踐中,對素質教育的戰略地位、核心目標、基本規律、重點要求、工作路徑未能進行深入系統的理解,以育才教育取代育人教育。
  • 從課程入手落實核心素養
    談核心素養,我們首先要知道核心素養是什麼,為什麼提核心素養,還應該知道如何去做。什麼是核心素養?一個宗旨、三個模塊、六個素養和十八個要點。無論有多少個方面,最終落實就是一個目標、一個宗旨——培養全面發展的人,這與我們整個教育教學目標完全一致。
  • 今天,為何要提「核心素養」
    9月26日,由中國教育學會主辦,以「評價與學生核心素養」為主題的專題研討會召開,幾百位教育領域專家重點圍繞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及評價改革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展開深入研討。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今天,究竟為何要提「核心素養」,它又將如何深刻地影響未來中國教育的改革實踐,將如何影響一代青少年的素質培養和人格塑造?
  • 學術觀點|胡衛平:基於核心素養的義務教育科學課程與教學改革
    、課程標準框架專家組成員、科學課程標準修訂專家組組長以及科學與技術共同核心素養專家組召集人、國家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修訂專家組成員、教育部高考內容改革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科學教育分會會長、心理發展與教育等國內學學術期刊編委; 承擔國家級與省部級科技項目五十餘項,發表論文220餘篇; 2018年、
  • 核心素養教育背景下,教師如何開展課堂教學?
    教育目標的確立是一項重大、複雜、不斷深化的課題,在整個教育活動中起著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縱觀我國教育發展史,教育目標發生了:從「雙基」的確立,到「三維目標」的提出,再到「核心素養」的出臺,每次轉折都對課堂教學產生了深刻且廣泛的影響。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核心素養」背景下的課堂教學。
  • 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與教學改進丨公開課筆記㉚
    二課程與教學改革布局由學校為主要的陣地來承接核心素養驅動的教育改革。主要從課程和教學兩個關鍵領域來分析和研究如何承接。首先,課程和教學帶來的法定化、國定化、規定化,要求我們必須做政策引導和政策布局的基本思考。為了釐清課程教學所面臨的核心布局,我們需要對當前課程教學改革做層級分析。
  • 福建省內外專家學者熱議「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包括哪些方面
    「核心素養」是當前教育領域最受關注的熱詞之一。  2016年9月13日,教育部委託課題「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正式發布。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18個基本要點,再次引發專家學者關注熱情。
  • 核心素養的中國表達
    眾所周知,研製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世界各國教育改革所關注、研究的共同話題,而且已成為改革與發展的共同主題,有關的文件及研究成果相繼面世:《素養的界定與遴選:理論與概念的基礎》、《21世紀素養框架》、《核心素養建議案》、《課程編制的基礎研究》等等。這些研究給我們以理論與實踐的雙重啟示。
  • 核心素養: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的引擎
    核心素養是課程標準研製(設計)的DNA,是貫穿課程標準修訂的一根紅線,也是課程實施和教學改革的總綱和方向。伴隨著新課標的頒布與實施,一場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教學變革將全面展開。  從「雙基」到「三維目標」再到「核心素養」,中國基礎教育不斷地從「物」走向「人」,實現教育回歸到落實立德樹人的軌道上。素養導向的教學本質上就是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
  • 素質教育是教育的核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教育改革與發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其中關於素質教育的論述,從新的高度,又從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教育本質,廓清了許多關係,澄明了教育改革的價值方向和根本任務,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指針。其一,素質教育是教育的核心。要堅定不疑地實施素質教育。
  • 推進基於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改革
    要從過去「以知識為本」的教育理念,轉變為「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思考教育教學,建立大教育觀,讓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貫徹於學校教育教學活動;要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指導教學,在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基於核心素養的教學要把握知識本質、創設教學情境,基於核心素養的評價更關注思維品質、注重考查思維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