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知多少

2020-12-25 中公教師網

一、素質教育的概念

素質教育是根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以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素質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核心問題)

二、素質教育的內涵(提素個性創兩全)

1.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

2.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3.是促進學生發展的教育

4.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

5.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

素質教育的核心、時代特徵——創新教育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根本區別所在——重視創新能力的培養

三、應試教育VS素質教育

(一)二者區別

1.教育對象:前者主要面向少數學生,忽視大多數學生 ;後者面向所有學生—全體性。

2.教育目的:前者偏重知識傳授,忽視德育、體育、美育、心理教育和生產勞動教育;後 者智、德、體、美、心理教育和生產勞動教育進行-性。

3.能力培養:前者只重視技能訓練,忽視能力培養;後者重視各種能力的培養—性。

4.教學方法:前者以死記硬背和機械重複訓練為方法,使學生課業負擔過重 ;後者啟發式、探究式教學,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主體性。

5.學生評價:前者篩選性評價,以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主要標準甚至唯一標準;後者

發展性評價,評價方式多元,評價主體多元—多元性。

6.教學內容:前者教學內容較難,過於偏重學科體系,忽視綜合性及應用性內容,不同程度存在著脫離學生生活實際,忽視實踐等問題;後者降低教學內容的深度和難度,學科體系,重視綜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經驗、聯繫實際。

(二)二者聯繫

素質教育包含應試教育,兩者並不完全對立,既相互聯繫又相互區別。

四、實施素質教育應該避免的誤區

1.素質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

2.素質教育就是要學生什麼都學、什麼都學好

3.素質教育就是不要學生刻苦學習,「減負」就是不給或少給學生留課後作業

4.素質教育就是要使教師成為學生的合作者、幫助者和服務者

5.素質教育就是多開展課外活動,多上文體課

6.素質教育就是不要考試,特別是不要百分制考試

7.素質教育會影響升學率

8.素質教育就是多組織課外、校外興趣小組,以發展學生的多種才藝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什麼是素質教育?現在的校園有素質教育嗎?
    我們的素質教育提出很多年了,如果問現在的學校是什麼教育,幾乎每個校長都會說,當然是素質教育了,我們一直踐行的就是素質教育。那麼校園真正的素質教育在哪兒呢?我們看看當今校園所謂的素質教育:第一:分數佔據最高位置的素質教育。
  • 素質教育與教育素質
    只是緊盯著「素質教育」這一概念去開礦淘金,把什麼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意義與作用,方法與途徑等問題幾乎弄得「淋漓盡致」,但素質教育卻始終是千呼萬喚難出來,教育的問題是時時聞之,教育的形象也在社會和老百姓的時時詬病中不斷的矮化。對於為什麼很少有人從「素質教育與教育素質」的角度來探討這個問題,因為沒有調查研究,所以本人在這裡上也就沒有發言權。
  • 啥才是素質教育?這才是素質教育
    1993年中國教育為了提高教育質量,提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偉大戰略。百度百科上是這麼介紹素質教育的,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 擬定幼兒園開展「立冬習俗知多少」創意主題活動
    「 立冬習俗知多少」創意主題活動的方法數據進行類比,得出評分價值。幼兒園上級開闢場所進行信息交流,為方便起見,把交流統一到教育技巧的全部在於擬定幼兒園開展「 立冬習俗知多少」創意主題活動的方法中去,每次例行教育技巧的全部在於擬定幼兒園開展「 立冬習俗知多少」創意主題活動的方法前或後,安排 5 至 10 分鐘專門進行,把幼兒園保教人員接受擬定幼兒園開展
  • 西方炮製的所謂「素質教育」,坑了多少中國孩子
    前些年,國內吹進來一股子歐美素質教育的「邪風」,說是要孩子們有個快樂的童年,不要讓他們小小年紀就被書包壓成駝背。還有不少的專家出來抨擊我們的應試教育,說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毀了多少孩子的童年,孩子們的負擔太重了。
  • 別讓素質教育走上應試教育的老路
    要不要報跳繩培訓班,當然是一種自由選擇,但逢班必報折射的家長急切的達標訴求,其中的教育理念令人深思。  跳繩是一種簡便易學的運動,如果不參加專業競技,跳繩並沒有太高的技術含量,只要堅持練習,自然會熟能生巧。按照一年級「一分鐘跳繩」項目規定,男生在一分鐘之內跳17個及格、109個滿分,女生一分鐘之內跳17個及格、117個滿分。
  • 淺談:素質教育的內涵
    一,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所有公民素質為根本宗旨的教育。三大基本任務:培養身體素質,培養心理素質,培養社會素質。我以前對素質教育是有誤解的。我以為素質教育是針對學生的。農村的教育。很多時候都是身不由己。希望自己能夠教育做點事情。二,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素質教育倡導人人有受教育的權利,強調在教育中每個人都得到發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數人的發展。這一點我也很有感觸。
  • 擬定幼兒園如何開展「 奧運知多少 」大班主題活動?
    為每個目標的各個層次都確定了目標值,根據評估核得分確定工作達到的等級;利用移動多元化本質安全技術,幼兒園上級部門務須高度重視信息資源,為做好這一工作,有必要增設一名引導員,壓擔子,盡素質,留心廣泛進行搜集,把上級頒布的有關法規,下達的文件、報刊剪輯,以及各級有關學術研討會、各級教育部門傳來的教改信息薈萃一總,篩選整理,去偽存真,分類編號,登記造冊,入卷存檔,供本組保教人員隨時查閱評估證
  • 淺談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
    首先我先表明我的觀點,較之於素質教育,我更倚重應試教育。為何?我的觀點有如下幾點,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大多數中國家庭是承擔不起素質教育高昂的費用的,更遑論農村家庭,雖然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可以實行,但這也只是樣本,不能代表基數,從長遠考慮,我們的國情不適合素質教育。如果有人非要搞素質教育,那麼你完全可以學鄭淵潔自己編教材教孩子。二、素質教育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 淺談素質教育對外語教師素質的要求
    素質教育的提出,是我國教育界的一個偉大進步,它充分肯定和明確了教育的本體功能和任務,表明了只有發展了人的素質,才可能培養各種優秀人才。教育只有使人的素質得到全面發展,只有培養出高素質的各種人才,才能更好地為經濟建設服務。
  • 素質教育?不能考上大學,素質教育也要去種田啊
    但是,隨著這些年逐漸增多的外來學生加入天津高考,很多人,特別是在今年慌了,今年是外來學生陡增的第一年,也是中高考成績陡然升高的一年,也是對本地孩子衝擊最大的一年,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形勢已經變得越來越不樂觀了,當初那些口喊著素質教育,快樂最重要的家長們,一提孩子學習就開始犯愁了。因為他們意識到孩子玩的心野了,收不回來了,在書桌前坐不住了。
  • 讀背經典,到底蘊含多少素質教育訓練元素
    現在我經常靜靜躺在床上,會想起王教授這話,審視我做伏羲教育這一年來突飛猛進的成長,我自己都不相信這個是我:為什麼我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站到臺上去講話都似乎有神助? 真的是林美娟在講話嗎?現實的林美娟哪裡來那麼多智慧?是什麼磨練了我?
  • 我們的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你怎麼看?
    我們到底要的是什麼樣的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到底是個什麼東東?素質,我們籠統的認為,就是人的綜合能力和基本條件,家長和學校可能是認為,所謂的素質就是德智體美勞全面成績。素質的提高,當然是好事,包括心理素質,身體素質,道德素質,文化素質等的成長和成熟。
  • 核心素養:素質教育再出發的起點
    ■本報記者 汪瑞林   「素質教育不是一個新話題,素質教育的概念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提出至今已近30年,為何今天又來討論素質教育?因為基礎教育改革走到今天,到了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需要我們對素質教育的諸多問題進行再認識、再實踐。」
  • 什麼是教育?何為素質教育?
    而很多的家長們則會跟孩子說,你看我給你交了多少多少錢,你得好好學習,當然這還算是好的,起碼這是刺激孩子學習,是向上的力量,還有一部分家長的說辭則是,這個地方收這麼多錢,人家哪兒哪兒收費便宜,那麼請問您這是在菜市場買菜嗎?如果覺得貴就不要選擇,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說這種沒有深度的話,對孩子的價值觀真的是有壞影響的。
  • 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是對立關係嗎
    我們的童年是快樂的,但並不影響「應試教育」的開展,學習的學壞一樣以測驗考試分數高低衡量。試沒考好,一樣會受到老師家長的批評。當然,也許是社會競爭沒有現在的激烈,家長們對孩子的學習要求也沒有現在的家長高。所以無論成績好壞,父母也不會給多少壓力,頂多就批評幾句,靠的是小孩自己的領悟和自覺性,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快樂學習」。
  • 素質教育計劃
    一、以德育為首,實施素質教育:確立德育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圍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進一步探討新形式、多渠道、多形式的德育工作新思路,加強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行為養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努力使教育內容貼近生活,貼近學生。
  • 推進素質教育關鍵在於轉變觀念
    本報北京8月15日電(記者汪大勇)「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首先要更新教育觀念。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素質教育學習提要》一書,對更新教育觀念、推進素質教育具有很強的指導性,社會各界要共同努力,使素質教育的思想觀念深入人心,成為廣大教師、家長的自覺行動」。
  • 應試教育扼殺童年,素質教育就能解放孩子了?
    這一年年的,素質教育、減負宣傳了不知道多少輪了,應試教育也被拿出來批判了不知道多少次了,現在公布出來的政策卻越來越讓人看不懂了。這減負真的是往素質教育方向引的嗎?確定不是對應試教育的矯枉過正嗎?有多少人考慮過廢除應試教育後,這個社會將會變成什麼樣子嗎?又有多少人真的了解素質教育呢?作為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長,我覺得,保留應試教育,是對中國廣大的普通家庭負責,素質教育也不見得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快樂」。
  • 高考再次證明素質教育的雞肋,到底素質教育還能走多遠?
    每年高考都會掀起一場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爭論,與以往不同,今年情況有了一些變化——應試教育呈攻勢,素質教育呈守勢。但是,也出現了像南京一中素質教育成績不理想,而被家長抗議,讓校長下課的事件發生。同時也讓我們再次疑問,素質教育到底還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