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地稅徵管方式告別「管戶制」 服務大廳一站式辦結

2020-12-19 人民網安徽頻道

人民網合肥7月21日電(劉甜甜)今後,合肥的納稅人所有要找地稅部門辦理的事項,全部由辦稅服務廳統一受理和處理,並且一站式辦結,其他任何部門和個人都不再直接受理和處理——人民網安徽頻道從合肥市地方稅務局獲得的最新消息,自今年7月起,合肥市地稅局率先在市區範圍內全面推行稅收徵管方式轉變,運行近22年的稅收管理員管戶制度徹底成為歷史。

合肥市地稅局副局長劉文軍告訴本網,此次改革的背景是基於近年來合肥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傳統的徵管模式難以適應日益激增的納稅人需要,為從根本上打通「中梗阻」,按照《深化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總體要求,合肥市地稅局自我革命,為推進稅制改革積極做好配套服務,這也是轉變政府職能,服務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此次轉變徵管方式的核心就是取消稅收管理員固定管戶制,實行按徵管流程管事。把現行稅管員職責分解為納稅服務、基礎事項管理、特定事項管理、風險應對、稅務稽查五大序列,既避免稅收管理員權力過於集中,容易帶來執法和廉政風險,又實現均等化管理,還責還權於納稅人。」

據悉,實行稅收徵管方式轉變後,所有納稅人需要地稅部門辦理的事項,全部歸集到辦稅服務廳受理和處理,真正實現「進一個廳,辦所有事」。同時,為避免納稅人多頭奔跑,合肥市境內還將打破屬地界限,在9月底前逐步實行「同城通辦」,納稅人可就近選擇市區範圍內任何一家辦稅服務廳辦理日常涉稅業務。

今天上午,在合肥市地稅局蜀山區分局辦理業務時,一位來自某餐飲企業的財務經理驚喜地發現,他要辦理的事項不用再找專門的稅收管理員了,而是在任何一個綜合業務窗口都能辦理,並且一站式辦結。「這大大提高了效率,這麼熱的天,也省得我來回奔波了。」這位財務經理告訴本網,以前來辦事,都得找指定的稅收管理員,而一旦對方因公外出辦事或者出差,就要一直等待,最長的一次甚至等了八天。「現在,隨時來,隨時辦,真是太方便了!」

讓納稅人少跑路、少等待,只是這項舉措便民服務的一個縮影,此次改革更重大的變化則是設立「稅收風險提醒」預警機制。地稅部門根據行業特點,運用大數據進行動態風險分析,對納稅人可能存在的涉稅風險疑點進行事前提醒,督促納稅人自我糾正、提前防範,還可以幫助納稅人降低涉稅風險,減少稅收處罰。

「用稅務部門的『辛苦指數』,換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劉文軍介紹說,為了構建更為便捷的納稅服務體系,該局還藉助「網際網路+」進一步整合服務資源,使納稅人可依託 「辦稅服務廳、門戶網站、電子稅務局、12366熱線、納稅人學堂」五大服務平臺,享受到「實體—網絡—聲訊—溝通—培訓」五位一體的多元化服務格局。其中,阜南路的辦稅服務中心在今年國慶節後就將正式運行,讓市民享受更多便利。

附:合肥地稅轉變稅收徵管方式政策問答

問、什麼是轉變稅收徵管方式?

答:1994年分稅制實施後,在徵管方式上,地稅部門實行的是「屬地管理、分戶到人」的稅收管理員管戶模式。現在,推進稅收徵管方式轉變,就是在保持徵管機構、屬地管理、稅款入庫級次原則不變的前提下,取消稅收管理員固定管戶制,全面實行按稅收徵管流程管事。

問:為什麼要推進稅收徵管方式轉變?

答:目前,合肥市登記註冊的納稅戶近30萬戶,稅收管理員人均管戶達幾百戶。「人少戶多」、「人少事多」的矛盾非常突出,徵納雙方時常會出現辦稅「堵點」、「痛點」和「難點」問題。從納稅人角度看,辦事過程中時常遇到服務態度差、多頭跑、多次跑、辦稅流程複雜、重複報送資料等諸多問題。從稅務機關內部看,稅收管理員固定管戶、各事統管,自由裁量權大,稅收執法和廉政風險較高。

問:推進稅收徵管方式轉變的目的是什麼?

答:落實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和優化服務的要求,推進徵管方式轉變,從納稅人實際需求改起,著力解決辦事流程、辦稅環節、資料報送等納稅人反映較為突出的問題,消除辦稅「痛點」、「堵點」和「難點」,真正做到服務一個標準、徵管一個流程、執法一把尺子,讓納稅人辦稅更順心、更省心,讓納稅人獲得感更豐厚。

問:推進稅收徵管方式轉變的時間和範圍?

答:合肥市地稅局堅持問題導向,順應納稅人期盼,自2016年7月份起,率先在市區範圍內推動稅收徵管方式轉變,實現固定管戶向流程管事轉變。目前,各項改革措施已基本落實到位,新的模式正式平穩運行。

問:轉變稅收徵管方式,對納稅人辦稅有何影響?

答:按照職能、崗位、事項「三個前移」的要求,將納稅人申請的所有涉稅事項統一歸口到辦稅服務廳集中受理,實行「前臺受理、內部流轉、限時辦結、窗口出件」,真正做到「廳進廳出」。今後,所有納稅人需要地稅部門辦理的事項,全部到辦稅服務廳統一受理和處理,「進一個廳,辦所有事」。其他任何部門和個人都不再直接受理和處理。

問:轉變稅收徵管方式後,哪些事項能夠在辦稅服務廳當場辦結?

答:納稅人在辦稅服務廳提交有關涉稅事項申請時,只要材料齊全、符合法定條件,開業(變更)登記、一照一碼戶信息採集、稅(費)種認定、納稅申報、財務會計報告報送、網上申報(三方協議籤訂)開通、各類稅收優惠備案、代開其他個人出租不動產增值稅發票、代開存量房銷售增值稅發票、完稅證明開具等可在辦稅服務廳當場辦結。切實解決了納稅人多頭跑,重複跑等問題,辦事效率將大幅提高。

問:轉變稅收徵管方式後,合肥地稅在納稅服務上有何新舉措?

答:目前,合肥地稅正建設安徽地稅12366納稅服務中心,自主開發「智能語音服務平臺」系統,為納稅人提供全天候24小時語音諮詢服務,9月份試運行,10月份正式對外運行。逐步將12366「聽得見的納稅服務」提升為「能問、能查、能看、能聽、能約、能辦」的「六能」型綜合辦稅服務平臺。同時,依託「辦稅服務廳、門戶網站、電子稅務局、12366熱線、納稅人學堂」五大服務平臺,推行集約化、多元化辦稅服務,形成「實體—網絡—聲訊—溝通—培訓」五位一體的多元化服務格局。

問:轉變稅收徵管方式後,哪些事項能夠實現網上辦理?

答:為方便納稅人足不出戶就能辦理有關涉稅事項,納稅人可以登陸合肥地稅網站網上辦稅區電子稅務局辦理稅(費)申報繳納、財務會計報告報送以及房產、土地信息明細數據填報等相關涉稅事宜。下一步,合肥地稅將依託「網際網路+稅務」行動計劃,加強國地稅合作,打造國地稅統一網上辦稅平臺,實現相同辦稅事項,一次性申辦,兩家受理、備案、審批等,釋放「服務質效1+1>2」的效應。

問:轉變稅收徵管方式後,哪些涉稅事項能夠實現「同城通辦」?

答:為讓納稅人儘早享有「管理有轄區、服務無邊界」的辦稅便利,9月底前,全市各辦稅服務廳稅務登記、申報納稅(費)、優惠辦理、證明辦理、宣傳諮詢等5大類辦稅事項實現「同城通辦」。納稅人可以不受主管地稅機關的區域限制,就近自主選擇辦稅服務場所辦理涉稅事項。按照「先易後難、逐步推進」原則,待條件成熟後,將逐步拓展通辦範圍並增加辦稅服務渠道。目前,合肥地稅正積極爭取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支持,著手在全市建立阜南路東怡廣場和濱湖要素大市場兩大辦稅服務中心。將原先分散在各辦稅服務廳的存量房交易業務集中統一辦理,實行一站式服務。

問:轉變稅收徵管方式後,合肥地稅在管理方式上有哪些新變化?

答:轉變稅收徵管方式,寓管理於服務中,實行「稅收風險提醒」。在日常管理中,將根據行業特點,運用大數據進行風險分析,對納稅人可能存在的涉稅風險疑點進行事前提醒,督促納稅人自我糾正、提前防範,幫助納稅人降低涉稅風險。力求做到對無風險納稅人不打擾,對低風險納稅人給予提醒,對中風險納稅人實施納稅評估,對涉嫌偷逃稅的高風險納稅人實施稅務稽查。例如企業沒有按時申報納稅,在不能認定偷逃稅的情況下,主管稅務機關將通過簡訊、稅企QQ郵箱、電話約談、稅務專用信函等方式,提醒企業進行自查自糾,引導納稅人自主遵從稅法。

(責編:關飛、張磊)

相關焦點

  • 合肥將建兩大二手房交易辦稅服務中心 實現一站式辦理
    昨日,記者從合肥市地稅局獲悉,目前合肥地稅正著手在全市建立阜南路東怡廣場和濱湖要素大市場兩大辦稅服務中心,居民可以實現二手房交易涉稅項目「一站式」辦理。  合肥市地稅局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從7月份起,將在市區範圍內全面推行稅收徵管方式轉變,告別運行了近22年的稅收管理員管戶制度。
  • 合肥地稅濱湖辦稅廳服務升級:用支付寶也可以繳稅
    人民網合肥1月7日電(劉甜甜)2016年1月8日,合肥市地稅局在合肥市要素大市場新設了全市首個存量房交易專業辦稅廳,統一承辦濱湖新區、高新區和經開區的個人存量房交易稅收徵管工作。一年時間過去了,人民網安徽頻道從合肥市地稅局獲悉,該辦稅廳已經辦理存量房交易1.5萬套,徵收稅款6.19億元。
  • 配合國地稅合併,稅務總局清理文件優化稅收徵管
    國地稅合併直接涉及80萬稅務幹部,並間接影響10多億納稅人和繳費人,因此備受關注。為了適應國地稅合併後新的稅收徵管體制,國家稅務總局開始統一清理稅收規章和規範性文件,並做好改革期內相關稅收徵管工作,確保改革平穩順利。
  • 交警「微服務大廳」一站式升級
    交警「微服務大廳」一站式升級市民點擊可實時查看最新路況,及時了解堵車挪車停車等信息早晚高峰出行,怎樣才能避開擁堵?去市區辦事,哪有停車位?車輛違停被拖移,去哪裡找車……這些關乎市民出行的大事在全新升級的合肥交警「微服務大廳」內都能找到答案。
  • 國地稅合併後首個納稅申報期順利度過:稅收徵管改革刷新辦稅體驗
    時隔24年後,原國地稅從分設到合併,改革總體推進情況如何?新稅務機構怎樣優化服務,改善納稅人辦稅體驗?國地稅徵管體制改革向縱深發力,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問題?本報記者赴江西、廣西等省份進行了實地調查。辦稅服務大廳主任朱虹告訴記者,西湖區作為商貿大區,納稅人眾多,辦稅大廳每天忙個不停。上個月至今,7月「大徵期」、新稅務機構掛牌成立、新機構首個納稅申報期等重要節點接連碰到一起,稅務人員加班加點連軸轉,力保服務不走樣、納稅更便捷。
  • 「國地稅合併」經全國人大審議 | 大刀闊斧後稅收徵管應如何「精雕...
    從建國至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稅制相當不完善,稅收徵管水平也極為落後,地方政府為自身利益,截留中央稅款,使中央稅收收入嚴重不足,以至於影響到中央政府職能的實現。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一方面改變了稅款的入庫方式,中央稅、共享稅直接進入國庫,再由中央向地方劃撥,避免中央稅款被侵蝕;另一方面國稅系統的垂直領導方式,亦使地方政府干預減少。
  • 回眸「十三五」:國稅地稅合併構建更優稅收徵管體系
    據了解,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17次會議於2015年10月審議通過《深化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要求發揮國稅、地稅各自優勢,推動服務深度融合、執法適度整合、信息高度聚合,著力解決現行徵管體制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十三五」時期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由此發軔。
  • 胡怡建: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的重大意義
    在微觀層面,國稅地稅機構改革不但有利於加快推進稅收立法進程,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合理機構設置,整合徵管資源、統一執法標準、完善執法程序、嚴格執法責任、完善辦稅流程、規範稅務行政、共享社會信息,使稅法體系更完備規範、稅制體系更成熟定型、服務體系更優質便捷、徵管體系更科學嚴密、信息體系更穩固強大。
  • 「十三五」期間渭南市稅務局稅收徵管工作綜述
    見證了近年來我市稅收徵管工作「提效能、優服務」的轉變,陝西盛世綠洲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花由衷地感慨道。如今,全市稅務系統「一窗通辦」和「全程網上辦」讓納稅人辦稅更快捷、更舒心。「一網」「一門」「一次」,背後靠的是部門聯動、信息共享,彰顯的是高效優質的徵管工作。
  • 塑造窗口服務品牌
    (範先永) 平山地稅:聯合辦稅效果好 平山縣地稅局與縣國稅局自成立聯合辦稅服務廳以來,進一步促進了國地稅聯合辦稅服務工作的深度融合,讓納稅人真正實現了「進一家門,辦兩家事」。(張立軍、張健) 望都國稅:進一步深化國地稅合作 望都縣國稅局聯合縣地稅局通過多方面、全方位合作,實現了國地稅雙方在服務聯合、徵管互助、執法協同等多方面資源共享,提升了雙方服務和管理水平。(趙磊、安姣) 魏縣國稅:大力扶持小微企業 魏縣國稅局全面落實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確保符合政策的小微企業納稅人全部受惠。
  • 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蹄疾步穩
    原標題: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蹄疾步穩近日,由第三方機構開展的納稅人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滿意度綜合得分為84.82分,較2016年提升1.21分。此次滿意度調查是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後第一次全國範圍內的全面調查,也是對機構改革後納稅服務的檢測。
  • 24年後 國地稅合併 如何帶來獲得感?
    稅務部門:一廳通辦、一網辦理、一把尺子確保改革有的放矢6月15日,國家稅務總局四川省稅務局正式掛牌,省級及省級以下國稅地稅合併正式拉開大幕。「從四川省稅務局掛牌伊始,全省稅務系統開始梳理辦稅流程,優化服務方式。」
  • 樹地稅形象 創星級服務(合肥市地方稅務局廬陽區)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個敢於創新、勇於拼搏的集體用汗水詮釋了服務理念,該局辦稅大廳先後被授予省地稅「最佳辦稅服務廳」和安徽省「巾幗文明崗」榮譽稱號。  榮譽的背後,是一項項創新舉措,一件件細微服務,一條條規範管理……,合肥市地方稅務局廬陽區分局92名幹部職工,通過辦稅大廳的15個窗口,仍將一如既往地服務著轄區內2萬餘戶納稅人。
  • 合肥濱湖辦稅廳將建立一窗式便民服務 二手房買賣還能支付寶繳稅
    從去年元月份至今,在合肥城西和城南,濱湖、高新區和經開區總共有1.5萬套二手房被賣掉。記者從合肥市地稅局獲悉,包河分局濱湖辦稅廳今年將充分利用信息化平臺,為市民們打造全省最先進的房產交易辦稅服務「專業廳」。
  • 一站式服務大廳:為學生辦好事 讓學生好辦事
    如今,學生一站式事務服務大廳,只跑一次就能辦成事。」4月13日,學生一站式事務服務大廳正式啟用,環境溫馨優雅,功能設施齊備。大廳位於圖書館西側的啟真樓內,每日服務師生已經達到數百人次;目前進駐的學生事務相關業務部門共8個,設置了19個工位,能夠辦理學生日常事務40餘項,涵蓋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
  • 國地稅徵管體制改革進行時 全國稅務系統湧現先進典型
    千龍網北京8月30日訊 「舍小我而利公、行大道而忘我」,在這場共和國稅收發展史上重大變革的戰役中,稅務系統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扛起黨旗衝在改革的第一線,以敢於擔當、敢打硬仗、敢於奉獻的堅強黨性,投身於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他們用行動詮釋著黨性的光輝,用責任彰顯黨員的胸懷,用奮鬥譜寫改革的華章。
  • 優秀政務大廳——國家稅務總局
    打造國地稅聯合辦稅區,利用高新區國地稅辦稅服務同址辦公的優勢,將天府新谷辦稅大廳63-66號窗口改建為聯合辦稅窗口,實現「前臺一家受理、後臺分別處理、限時辦結反饋」的服務模式,為納稅人提供聯合信息補錄、聯合註銷、聯合銀稅協議籤訂、聯合外管證報驗登記等服務,有效解決納稅人辦稅「兩頭跑、兩頭找、重複報送資料的」問題。(二)提升窗口辦稅效率,靈活調整窗口功能。
  • 縣鄉國稅地稅機構合併 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第一場攻堅戰收官
    據國家稅務總局辦公廳最新消息,7月20日,全國縣鄉國稅地稅機構正式合併,所有縣級和鄉鎮新稅務機構統一掛牌,標誌著全國省市縣鄉四級稅務機構分步合併和相應掛牌工作,經過36天的努力至此全部完成,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第一場攻堅戰圓滿收官,下步改革將向逐級制定和落實「三定」規定、逐級接收社會保險費和非稅收入徵管職責劃轉等領域縱深推進
  • 國地稅合併成績單:「十三五」機構改革突出亮點
    1994年分稅制改革後,我國分設了國稅和地稅機構,國稅部門負責徵收中央稅收收入,地稅部門負責徵收地方稅收收入。為了方便企業辦稅,提高徵管效率,外界一直傳國地稅將合併。2018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決定將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併,具體承擔所轄區域內稅收和非稅收入、社會保險費徵管等職責。隨後,中辦、國辦印發《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大幕全面拉開。6月,36個省級和計劃單列市新稅務機構率先統一掛牌,隨後市縣兩級國地稅機構完成合併,7月份國地稅完成合併。
  • 牡丹江就業人才一站式服務大廳投用
    11日,記者從牡丹江市人社局了解到,牡丹江市就業人才一站式服務大廳投入使用。在現場,辦理創業擔保貸款的賈先生正在等號排隊。他說,以前辦貸款得到人社局申請,再到銀行審批,放款之前得跑好幾個地方。「現在方便了,不用來回跑,銀行、擔保公司都在服務大廳裡辦公。」記者了解到,現在像賈先生辦理創業擔保貸款,可以來到創業擔保貸款服務窗口,一站式服務大廳協調中國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農村信用社、鑫匯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和不動產登記中心入駐,實現創業擔保貸款「一門辦理」,辦理流程也縮減至5步。據介紹,服務大廳劃分為三個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