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女張培祥逝世,學校破例為她在八寶山辦葬禮,撒貝寧致悼詞

2020-09-03 兮兮娛樂報

說起北京大學,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吧。北京大學是很多莘莘學子都十分嚮往的大學,這所大學也是我國知名度最高的一所大學。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夠通過努力進入到一個好的大學,一個好的平臺。高考無疑是一個最好的機會,所以很多人努力苦讀十幾年只是為了能夠上一個好的大學。

而能夠進入到北大的學子,都是來自全國各地最優秀最頂尖的人才。不知道大家對張培祥這個名字是否還有記憶?

或許大家對這位北大才女不是很熟悉,那麼她創作出來的作品大家一定有看過。張培祥曾寫過一篇文章叫做《賣米》,《賣米》曾經獲得北京大學首屆校園原創文學大賽一等獎

這篇短篇小說經過權威文學刊物《當代》雜誌發表後,引起了很大了轟動。《賣米》這篇短篇小說更是被當時的讀者評為「可入選語文教材」的佳作。

張培祥還是北大未名bbs資深站友,她的網名也被大家譯成飛花。由她創作的《大話紅樓》曾風靡全國高校bbs紅版。除此之外還寫過很多或長或短的文集。

在2003年,湖南衛視開闢《新青年》專欄。張培祥協助精心策劃了前三期,而且還親自擔任了嘉賓主持,這檔節目在播出後,引起了很不錯的反響。

但不幸來的如此之快,如此一個才華橫溢的女孩,在2003年8月因患有白血病去世,年僅24歲。

張培祥於1979年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市的一個十分貧困的小山村裡。她的父親因為常年勞作。身子骨早就垮了,經常生病,母親曾在年幼的時候患有小兒麻痺症,一隻手幾乎癱瘓,又做過乳腺切除手術。

因為家庭十分的貧困,張培祥六歲上小學,十歲就面臨著輟學。但張培祥從小學習成績就很優秀,張培祥的姑母不忍心這樣的一個聰慧的女孩就這樣淪為平庸,於是把張培祥帶到自己所在的地方讀書。

1991年,張培祥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考入醴陵一中,1997年,張培祥不負所望考入了北京大學的法學院。

在本科四年的時間裡,張培祥一如既往的優秀,在一百多名的同學中成績排在第九,而且還多次獲得了獎學金。

2001年,張培祥憑著自己優秀的成績獲得了法律學士學位,然後繼續在北京大學法學院繼續讀研。

2003年註定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張培祥熬過了非典卻沒能熬過病痛。在醫院接受檢查後,醫生告訴張培祥患有白血病,並且已經是晚期了。張培祥並沒有為此感到絕望,反而是很平靜的接受了這個事實。

在張培祥的生命快要走到盡頭的時候,她說:「把自己的骨灰分成兩份,分別安放在北京和家鄉。這樣做也許是因為心中還有很多的不舍:在北京,她放不下的朋友、同學、自己的人生夢想、以及令她感到驕傲的母校;在家鄉,她放不下自己深愛的父母,以及年紀尚小的弟弟。

2003年8月27日,張培祥因病去世,2003年9月2日,北京大學破例為她在八寶山菊廳為張培祥舉行了一場哀悼會。大廳內外擠滿了前來悼念的師生,央視主持人撒貝寧也來為張培祥致詞悼念。

張培祥的離世讓我們感到惋惜,這樣一代才女就這樣離我們而去了。只希望來生張培祥能夠長命百歲,不必再受到病痛的折磨吧。

相關焦點

  • 北大才女張培祥去世,學校破例為她在八寶山辦葬禮,撒貝寧致悼詞
    但學校只有那麼大,能進入北大的學生一定是人中龍鳳,學霸中的學霸;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北大的一個才女,成績出來的時候,全村人都為她鼓掌歡呼,沒想到貧窮的小山村竟然出了一個北大生,實在學校的老師同學,和之前工作的部門領導,都全力的援助張培祥治療疾病;她始終積極樂觀的面對著生活,
  • 張培祥18歲上北大、24歲早逝,北大破例為她在八寶山舉辦葬禮
    這是選自北大才女張培祥的《賣米》一文,非常樸實的一篇文章。但可惜的是這篇文章的作者張培祥在她24歲那你就已經英年早逝了。張培祥1979年出生在湖南省一個偏遠山村,父親常年身體不好僅靠著種地為生,母親從小就患有小兒麻痺,她還有一個弟弟,一家四口生活比較困難。
  • 寒門才女張培祥:生命止於24歲,北大為她辦葬禮,撒貝寧致悼詞
    本以為,她的人生在魚躍龍門之後,會過得順暢一點。卻不曾想一場噩耗來襲,24歲患病去世。去世之後,不僅有北大為其辦追悼會,更有撒貝寧致悼詞。 除此之外,湖南衛視開設了一檔《新青年》節目,張培祥還曾擔任了節目的嘉賓主持人。 於大家而言,她是從寒門走出的才女,是現代青年的表率。 但在大家為張培祥的人生經歷以及他的才華才華嘖嘖讚嘆之時 。命運之神再次跟她開了個玩笑。
  • 她的生命定格在24歲,北大破例為她辦葬禮,撒貝寧致悼詞,她是誰
    以上這段文字,出自於一個24歲女孩兒的手,她的名字叫做張培祥,在她身上有很多光環,作家,才女,北大高材生,主持人,還有一個令人悲傷的標籤——白血病人。
  • 她18歲考入北大,24歲因病去世,北大破例為她在八寶山辦葬禮
    能夠考上北大、清華、211的孩子,都是非常優秀的人才,能夠踏入這樣的學校,人生就已經站在了成功的起跑線上了。後來張培祥在北大就成了神一般的人物,在2001年, 張培祥還獲得了法律學士學位,並且在北大法學部攻讀碩士學位。
  • 17年前,北大法學院一女生去世,為何北大破例為她在八寶山辦葬禮
    北大第一次為學生在八寶山舉辦了葬禮,撒貝寧親自致悼詞,她是誰?1979年10月6日,一個女嬰在湖南省醴陵市轉步鄉筱溪村老屋組呱呱墜地,父母為她取名為張培祥。她的降臨,本應該讓一家人感到喜悅,但因為家中實在貧困,本就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父親又常年多病需要買藥,母親則自幼患小兒麻痺症,一隻手幾乎癱瘓,故而張培祥的到來,無疑加重了整個家的負擔。
  • 寒門才女張培祥:24歲猝然離世,北大為她舉行葬禮,撒貝寧致悼詞
    一千三百年後,在如今的新中國也有一位天子卓絕的北大才女,同樣也在最美好的年紀不幸去世。北大為她舉辦葬禮,撒貝寧親口為她念悼詞,她就是夕日的湖南女狀元張培祥。
  • 北大才女張培祥離世:北大破例為其辦追悼會,撒貝寧致悼念詞
    而張培祥的高中學費也是當時在全村人的幫助下湊起來的,在學校她經常靠著精神食糧來填飽自己的肚子。直到後來她的身體越來越差,經常會渾身無力,終於在疼痛難忍之下她來到了醫院檢查,最終被確診為白血病。破例在八寶山舉行了葬禮。
  • 湖南女狀元張培祥:生命止於24歲,北大為她辦葬禮,撒貝寧致悼詞
    這句詩是北大研究生導師曲三強為寒門才女張培祥所寫,或許很多人都不熟悉張培祥這個名字,但她確實有著傳奇的一生,她出生貧寒,幾次都因為交不起學費而輟學,但最後卻在貴人的幫助下考上了北大,但畢業沒兩年,就在所有人都盛讚她是寒門才女的時候,她卻因病永遠地離開了人世,她身上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 北大為她辦追悼會,撒貝寧致悼詞,寒門才女的傳奇永遠停在24歲
    當拿到通知書的那一刻,張培祥開始憧憬未來的模樣,那時的她並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6年時間了。2003年,年僅24歲的張培祥,突然去世,一代寒門才女就此隕落。北大建校以來,第一次為學生在八寶山舉行追悼會。央視主持人撒貝寧親念悼詞,全校師生潸然淚下,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女孩,能夠引起如此大的轟動,讓眾人如此感動呢?
  • 撒貝寧為她致悼念詞,北大破例在八寶山辦葬禮,天之嬌女紅顏薄命
    這年輕的生命無法擺脫病魔的侵襲,她叫張培祥,生於1979年,一生只留在24歲的年紀。臨終時,她還是我國北京大學法學院的最高學府之一,學校甚至破例在八寶山為她舉行了一次隆重的紀念儀式。除了她的同學和玩伴,還有一位學校領導,以及央視《今日說法》的節目主持人撒貝寧出席了這次追悼會,為她表示哀悼。
  • 北大破例辦追悼會,撒貝寧致悼詞,寒門才女的傳奇故事止步24歲
    這次我們就說說這位來自北大的寒門才女……出身寒門沒錯,張培祥出生在寒門,而且家境要比一般的貧困戶還要貧困,從小出生在湖南省的一個小鄉村中,對外面的世界非常的憧憬。她要去北京了,她放心不下自己的爸媽,可還是在依依不捨的目光中離開,從此她成了北大的學生,自帶光芒萬丈的特效。四年學習讓她拿到了多次獎學金,也獲得了法律學士學位並且開始攻讀碩士研究生,而此時的她已經是很知名的風雲人物了。
  • 18歲上北大24歲早逝的張培祥,北大破例為她在八寶山舉行葬禮
    因為家裡面太窮,張培祥一開始根本就沒錢上學,還是在她10歲的時候姑父姑姑實在看不下去了才出錢讓她上學。就這樣,一直到張培祥上完初中,她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縣裡面最好的高中。當成績出來的時候,所有人都為張培祥歡呼雀躍,因為她是全縣第一,被北大錄取了!努力總是會有回報的。
  • 《賣米》背後的張培祥:薄命的北大才女,24歲早逝,撒貝寧致悼詞
    而同樣用奮鬥去譜寫絕地反擊故事的還有另一位才華橫溢的寒門貴女,她更早的讓人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卻在24歲英年早逝,北大為她在八寶山辦葬禮,成為迄今為止北大唯一在八寶山辦葬禮弔唁的學生,她究竟是誰呢?1991年以第一的成績考入最好初中,1997年考入北大法學系。她的命運從此改寫,經受住命運摧殘和洗禮的人,都有堅強的內心和強大的靈魂,張培祥的靈魂不只堅強還充滿靈性。
  • 天之嬌女紅顏薄命,北大破例為其在八寶山辦葬禮,撒貝寧致悼念詞
    這個年輕的生命沒能從病魔中脫險,她的名字是張培祥,出生於1979年的她,生命永遠地停留在了24歲的年紀。在她離世的時候,她是我國最高學府之一北京大學法學院的碩士研究生,學校甚至破例在八寶山為她舉辦了一場隆重的追悼會。
  • 她18歲考進北大,24歲去世,北大破例為她在八寶山舉辦葬禮
    曾經也有這樣的一個花樣年華少女,在她18歲的9月裡,懷揣著夢想,也帶著全村人的希望,步入另無數人羨慕的北京大學,就在她24歲歲,剛要開始輝煌人生時,卻不幸黯然「凋謝」,成為了北大為第一位在八寶山舉辦葬禮學生,她就是張培祥。
  • 北大才女張培祥:18歲上北大24歲去世,卻為何破例在八寶山辦葬禮
    但還沒有等張培祥有所行動,當時擔任醴陵一中校長職務的羅定中就聽說了這件事,他找到了張培祥,勸她不要浪費自己優異的學習能力,繼續讀高中,並告訴她鑑於她的特殊情況,學校將會免除她高中就讀期間的所有學雜費。張培祥感動不已,最終在羅校長的勸解下,她這才能讀完了高中。
  • 她18歲進北大,24歲去世,北大破例為她在八寶山辦葬禮
    後來,她的姑姑姑父看著孩子可憐,便主動出錢,張培祥才重新走進了校園。張培祥知道進入學校的機會來之不易,她不能辜負家人的付出,學習非常的努力,成績總是班上的第一。她成績突出,多次拿到了獎學金,課餘時間她用筆名「飛花」開始創作文學作品,來賺取一些生活費。她的文章《賣米》獲得北大校園原創文學一等獎,,其立意深刻,文筆流暢,被譽為是「可以選入小學語文課本」的佳作。
  • 白髮人送黑髮人,一代才女的傳奇故事,北大破例首開追悼會
    北大是中國的最高學府,同時也是很多寒窗苦讀才子們嚮往的學校。還特意為她開了追悼會,請來了著名主持人撒貝寧悼詞,她就是同學們心中的學霸張培祥,同時也是《賣米》的原創作者。曾經張培祥寫的一遍作文《賣米》,就是她小時候的一些經歷。這篇文章一出引起了老師和同學的關注,看過這篇文章的人都不知不覺熱淚盈眶,心裡說不出的心酸,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完之後心裡流過淚,最後這篇文章被譽為北大才女一等獎作文。
  • 17年前,北大才女英年早逝,北大第一次為學生在八寶山辦追悼會
    2003年9月,北京大學於八寶山為一名才女舉行了追悼會,菊屋內外盈滿了前來送行的師生,自北大建校以來,第一次為學生在八寶山舉行追悼會,而這位學生的名字,叫張培祥——一位嘗遍生活之疾苦,卻常有微笑的青年俊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