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按學生成績分層布置作業,家長卻說老師看不起他孩子?

2020-08-28 種金易

關於老師按學生成績來分層布置作業,從某種意義上講這還真不是歧視,也不是看不起某家長的孩子,妥妥的是因材施教的一種辦法。一個班級的孩子學習能力和學習狀態參差不齊,老師分層布置作業是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人而異,讓後進生吃飽,讓優秀生吃好。真做好了,利一定大於弊。

下面這幾件事我特別有印象,感觸也頗深。我們一起來探討探討——

隔壁小王的小女兒才上一年級,期末考試後聽她講:孩子的老師在期末考試前發過告示,部分優秀生(估計是班上前十名)要考到98分以上;部分中等生要考95分以上;部分後進生要考80分以上,否則寒假要多做100道題!

初聽還以為是激勵孩子的策略,沒想到考試後,有一些學生沒考好,離要求有距離,這個寒假必須多做100道題。

這樣的做法貌似就有點過了,處罰要有度,多做那麼多道題,不如說:這些沒考好的學生的寒假作業,下學期開學時我一定會親自認真檢查,假期裡必須每天寫一篇日記……

但平時,根據不同學生的成績布置不同層次的作業,其實是很責任的老師。布置作業也是一門技術活,如果難了,成績好的學生可以適應,但是成績平平的學生就怕了,不知所措;布置的作業簡單了,成績好的學生就會覺得沒什麼實際意義,貌似浪費感情;即使布置的作業難度適中,也只是照顧到了中間的同學……

而如果老師能按學生的實際成績來分層布置作業,就可能會很好地解決這種矛盾問題:成績好的學生做難度較高的作業,成績一般的做難度適中的,成績差的學生做難度較低的作業,如此則大家可以各行其道,互不影響,都有成就感,不至於無從下筆。

記得曾經有位數學老師,看到有孩子每天面對那麼多容易的作業(尤其是抄寫)沒興趣,有時上課也不太用心,可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其實有些抄抄寫寫的作業對優等生真沒必要。

於是某天該老師上課就宣布:如果能保證每次考試都95分以上,可以不做課外作業,尤其不用抄寫錯題,只需訂正就可以。有信心的就舉手——班上五六個小孩當堂就舉了手。

而為了保證成績在95分以上,這些小傢伙要把課本內容全弄懂,一直到高考,數學成績都不錯,後來全上了211以上。

這與偷懶的學生不一樣,那些很懶惰的學生,估計再容易的作業也不願做。太懶了,從小懶到大,今後怎麼辦?

一個班一般都有四五十個學生,甚至更多,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不一。成績好的學生可能很快就理解了老師講的內容,並且能輕鬆地完成基礎性作業題(與實例相差不大),並有多餘時間接觸拔高題。可是接受能力不理想的學生,加上本身不願動腦,可能聽課就很吃力,能順利做完基礎題就已經不錯了,再讓他做難度大點的題必然難消化。

現實中,很多老師並不會耗這麼多精力去關注某些學困生,而是儘量滿足大多數人的學習需求,讓大家保持在一個水平線上。所以說這樣按成績分層布置作業的話,老師就很辛苦,基本每天都要篩選作業,再也不能用一套作業布置給所有的學生。真有這樣負責任的老師,最值得點讚。

相關焦點

  • 老師按學生成績來分層布置作業,從因材施教上講還真不是歧視
    關於老師按學生成績來分層布置作業,從某種意義上講這還真不是歧視,也不是看不起某家長的孩子,妥妥的是因材施教的一種辦法。一個班級的孩子學習能力和學習狀態參差不齊,老師分層布置作業是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人而異,讓後進生吃飽,讓優秀生吃好。真做好了,利一定大於弊。
  • 學生作業分層布置 保障老師教學時間
    蘭州市教育局發布的《蘭州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項規定》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不得要求家長代批作業,這讓劉先生以及眾多家長們很是高興。對於小學其他年級家庭作業不超過60分鐘,初中學生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這一政策,一位六年級孩子的家長表示:「政策出臺是好事,但我還沒有覺得減負,作業還是要寫到很遲。」
  • 家長抱怨作業過多,老師不布置作業,學生成績下滑,誰的問題?
    家長向教育主管部門控訴並抱怨老師布置的作業過多,通過「整改」之後語文老師不再布置作業,這樣導致學生卷子成績普遍下滑,到底是誰的問題?首先,是家長的問題。自己孩子的作業太多,做到很晚才做完,到底是什麼原因?一些家長沒有從自己孩子和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了孩子的老師。
  • 幼兒園老師在班群布置作業,家長們炸開了鍋,網友卻說:正常
    幼兒園老師在班群布置作業,家長們炸開了鍋,網友卻說:正常在現在的社會,孩子的起步非常重要,所以現在的孩子們沒有哪個不是從幼兒園開始上學的。為了重視孩子們的教育問題,幼兒園也會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藉此來豐富孩子們的學習。
  • 分層布置作業 老師全批全改
    避免題海戰術、除畢業班初中作業不超90分鐘、不得布置家長代勞作業、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批改、不得以增加作業量的方式懲罰學生……1日,省教育廳出臺《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加強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學生作業管理的意見》,明確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分層次布置作業,倡導「基礎作業+拓展作業」模式,教師應合理使用各種批改形式,
  • 教育部確定:以後老師不得以這種方式布置作業!
    此前,有政協委員提出《關於停止小學老師用手機微信和QQ對學生及家長布置和提交作業的提案》。針對您所提出的小學老師用手機微信和QQ對學生及家長布置和提交作業,各地教育行政部門也作出了明確規定。如,浙江省教育廳印發《關於改進與加強中小學作業管理的指導意見》規定,不得布置超越學生能力的作業,不得布置要求家長完成或需要家長代勞的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批改教師布置的作業或糾正孩子的作業錯誤,不得要求家長通過網絡下載並列印作業。
  • 語文老師布置寒假作業,學生們積極完成,家長看了直呼:我都想寫
    家長看到作業太少,一定也會布置超額的寒假作業,於是沒有真正的減負,有的只是小學生在寒假「負重前行」。作為語文老師,雖然心裡想著讓基礎不好的同學一定要從基礎入手,趁著寒假多鞏固生字詞、熟悉課文,但還是要響應減負作業的號召 ,給同學們減少作業量,開開心心過個寒假。
  • 這個寒假有一年級學生竟要多做100道題,家長:這不是分層作業
    多做100道題,不如說:這些沒考好的學生的寒假作業,下學期開學時我一定會親自認真檢查,假期裡必須每天寫一篇日記,練寫100個字……關於老師按學生成績來分層布置作業,如果操作得當,如實進行,從某種意義上講還真不算是歧視,妥妥的是因材施教的一種辦法。
  • 家長怒退家長群引發爭議,老師究竟是給學生還是給家長布置作業?
    很多老師建家長群是為了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聯繫,與家長共同努力,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然而在群中,老師或學校對家長的諸多要求讓家長感到很不滿。例如老師給學生布置了作業,讓家長監督學生做作業的同時,還要求家長參與批改作業。
  • 現在的學生作業全部家長做,老師布置作業到底是為了什麼?
    現如今,家長幫孩子做作業,檢查作業,似乎已經成了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無可厚非的事字寫歪了也成了老師通報批評家長的理由,難道孩子都該個個是天生的書法家嗎?第一、作業是老師布置的,老師的職責之一是批改作業試卷,而非家長。
  • 老師布置奇葩暑假作業 孩子崩潰家長呼吃不消
    據家長爆出,一學校老師為了督促學生暑假按時起床,發明了一套「起床口令」,學生每天早上打卡完成任務!  是的,沒聽錯!除了支付口令還有起床口令!請證明此時此刻你已經起床了!孩子們都表示已崩潰~  放假也脫離不了老師的「魔掌」……  面對這些只針對孩子的「作業」,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家長們自然是樂觀其成。但是還有不少家長苦不堪言:「烈日炎炎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奇葩暑假作業」。
  • 分層布置數學作業
    很多初中生怕寫數學作業,而大多數教師認為作業有助於學生鞏固和運用課堂所學知識,必須布置。在我看來,解決這個矛盾的辦法在於——教師應注重作業形式的設計,精選內容進行分層布置,從而加強師生間交流。同時還可以通過作業面批、作業展評等形式,促進學生改進作業質量,使學生逐步愛上數學。
  • 老師給家長布置作業,是不是權力的錯位?
    老師給家長布置作業,你會按時完成嗎?昨天老師在家長群裡給我們家長布置了一道作業題,要求我們必須觀看某某教授在網絡視頻上講述的心理安全培訓課(家長部分)。這一套心理安全培訓課,分為學生課程、教師課程和家長課程,是由不同的老師或者教授講的。
  • 老師開始不在微信群布置作業,孩子不會抄寫記作業,家長怎麼辦
    最近有很多家長又開始焦慮了,有些學校開始推行了不在微信群裡布置作業,對於小學階段低年級的孩子們,尤其是一年級,很多孩子不會記作業,回來還是不知道寫什麼,家長沒辦法,只有給老師打電話,針對這個現象,究竟該怎麼辦呢?為什麼我們老師開始不用微信布置作業了?
  • 老師,請問你是布置的家庭作業呢還是家長作業?
    開學一個月了,對於小學一年級新生的家長來說,艱難的適應期仍未過去。最近一位家長就打進成都商報熱線,吐槽學校的作業布置方式。他認為各種五花八門的作業和作業籤字制度都是逼著家長辭職回家帶娃娃,是老師們在「偷懶」,把原本該老師完成的任務轉嫁給了家長。
  • 老師每天給學生布置大量課外作業,是否是不負責任?
    老師不僅僅是布置作業,更要檢查作業情況,確定孩子哪些方面沒有掌握,然後再要求訂正,從而讓孩子進一步鞏固知識和應用能力。也就是說老師布置作業越多,他檢查、糾正的工作量越多,按你的理解這是他在「自找苦吃」嗎?
  • 家長控訴老師布置作業太多,12歲初中生因作業未完成,選擇跳樓
    這個孩子的作業究竟是多到哪個地步,以至於他要選擇以這樣的方式來告訴家長,告訴老師他完不成這個任務,是什麼樣的一個情況,才把它逼到了跳樓這一步,這個事件引發了大家的討論,站在學生家長的角度,家長現在肯定無法接受這一事實,認為孩子選擇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是因為班主任老師用開學作業未完成就不讓報名這一點來卡著學生,是非常有問題的,正是因為這一點,孩子才會選擇去跳樓,家長認為老師應該負責任。
  • 嚴禁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海南省教育廳曾多次發文這樣說
    《意見》指出,原則上不得通過微信、QQ群布置學科作業,將記錄作業的權利和能力還給學生,同時要將高質量、高效率完成作業作為學生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進行培養。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義務教育學校不得布置學生難以完成,形似給學生布置,實則給家長布置的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嚴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學生成績和排名。
  • 家長埋怨孩子作業多,老師取消家庭作業可行不?
    孩子一放學除了吃飯就在做作業,有些做到晚上10點-11點還沒有做完。有些家長就埋怨起老師,作業布置太多,孩子太辛苦了。家長恨不得自己動手幫孩子寫作業。父母是干著急,但是也沒什麼好辦法。最後還是怪老師作業多。
  • 老師留的作業多,家長投訴!老師留的作業少,家長又投訴?
    隨之而來的,教師受到家長指責,留的作業連家長都不會,學生能考好嗎?言外之意是老師留作業不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導致學生成績不理想。有的家長嫌作業多,有的家長嫌作業少,弄得老師們左右為難無所適從。連連哀嘆老師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