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每天給學生布置大量課外作業,是否是不負責任?

2020-09-05 鐳師兄

這個問題是一個特別差的問題。

首先,你不清楚學習的規律,只是在單純地抱怨這個表面現象。

學習的規律是:老師教了一個知識點,然後通過多輪的複習(就是做題)將這個知識點在不同角度的應用加以鞏固。

如果你什麼都不複習、不做題,在第二天早晨時,50%以上的知識點都忘記了。到了第三天,只有30%能記得,再過幾天只能大概記得10%了。

這是你作為家長希望的嗎?你希望自己交了10元錢只買回1元的東西嗎?或者說,你願意你家孩子每次100分卷子的考試中只考10分?那個時候真正承受這一切的只是雞毛撣子、你孩子的屁股和你帶著酒氣的怒吼,這是你希望看到的結果嗎?

如果不進行反覆、大量的練習,學習效果會斷崖式下跌


其次,老師布置的作業越多,他自己的工作量越大,是老師自己傻嗎?

老師不僅僅是布置作業,更要檢查作業情況,確定孩子哪些方面沒有掌握,然後再要求訂正,從而讓孩子進一步鞏固知識和應用能力。也就是說老師布置作業越多,他檢查、糾正的工作量越多,按你的理解這是他在「自找苦吃」嗎?

老師為了你的孩子制定一個完整的知識學習、鞏固、糾偏、再鞏固的循環體系,在這個過程中基本是老師在主導和操作,他承擔了最大的工作壓力,也變相地減少家長的各種課外輔導班的投入。

他付出這麼多,為什麼在你眼中就是「不負責任、轉移壓力」的罪名?

老師幫助你孩子,實際是給自己加壓

最後,老師都有著海量的教育經驗,不要外行指責內容

老師知道應該怎麼做,他經歷了數百上千個孩子的教育,你的教育經歷只有你家孩子一個人,雙方經驗不在一個量級上。

即使是只帶過一個班級的老師,他需要同時帶40-50個學生,一個學期下來,他教育孩子的經驗比你幾輩子經驗都豐富,他非常清楚小孩子的學習特點,尤其是那些不愛學習的熊孩子。

如果家長更關注孩子學習,並能親自指導(這裡是指真正指導學習方法,而不是拿個雞毛撣子在旁邊做監工),那麼孩子的學習一定很有規律,再配合老師的作業、糾偏等,這個孩子的學習不好也很難。

但是就怕很多家長自己沒興趣輔導孩子(你是否有興趣指導孩子,你自己最清楚,不用別人來判斷),還特別喜歡將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的原因歸結到老師的方法和作業太多上,說作業太多,妨礙他家孩子的素質教育和快樂成長。殊不知所謂的快樂教育就是小學一時傻樂,長大一輩子豔羨別人的騙局。

外行指導內行,就是災難

家長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格局

所有對老師的方法指責的家長,都沒有分析背後的原因,只是看到了孩子作業多的表象,有些這些作業還要家長配合做,感覺特別麻煩,但是不做又不行,因為別人的孩子都做了,明天上課被批評,所以只能硬著頭皮做起來,一邊做一邊抱怨,給孩子做了一個「反尊師重道」的樣板

說實話,這樣的家庭教育實在算不上成功,也在有意無意中將你當前所在的階層傳承給了你的孩子,即在這種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孩子的認知水平和對知識的態度就鎖定在你現在表現出來的態度中了。

這是你希望的嗎?你希望孩子的階層繼續和你一樣,甚至滑入到更低階層中去?

階層的上升是非常艱難的,英國有個紀錄片跟蹤不同階層孩子的人生軌跡,最後發現只有一個孩子實現了階層上升(這個孩子階層躍遷的根本原因也是教育到位),其他孩子要麼處於父母所在階層,要麼滑入低一級的階層。

所以你怎麼對待教育,更具體地說就是你對待老師布置的作業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教育是突破階層的唯一靠譜方式

積極與老師交流,找到孩子的不足,針對性提升

無論老師水平怎麼樣,作為家長一定要定期與老師交流孩子的學習情況,尤其是孩子的不足。千萬不能因為有老師管著孩子,家長就撒手不管了。

老師面對一個班的孩子,所以家長態度積極一些,老師對孩子的態度也會更積極一些,會投入更多時間到這個孩子身上,孩子的成績就越好,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循環啟動點就是家長的態度和投入。

沒有一個收穫是不勞而獲,沒有一個優秀的孩子是天然出現的,所有的成就都是你用無數的心血澆灌出來的,不要指望孩子自己能隨隨便便就能走上成長之路。沒有合適的引導,就沒有健全的心智和未來美好的生活。

積極交流,針對性改進


所以,停止抱怨,更積極投入到孩子教育與輔導中去,孩子才會長成參天大樹。

(請關注鐳師兄,華為20年,我們一起聊聊)

相關焦點

  • 老師按學生成績分層布置作業,家長卻說老師看不起他孩子?
    關於老師按學生成績來分層布置作業,從某種意義上講這還真不是歧視,也不是看不起某家長的孩子,妥妥的是因材施教的一種辦法。一個班級的孩子學習能力和學習狀態參差不齊,老師分層布置作業是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人而異,讓後進生吃飽,讓優秀生吃好。真做好了,利一定大於弊。下面這幾件事我特別有印象,感觸也頗深。
  • 老師按學生成績來分層布置作業,從因材施教上講還真不是歧視
    這樣的做法貌似就有點過了,處罰要有度,多做那麼多道題,不如說:這些沒考好的學生的暑假作業,下學期開學時我一定會親自認真檢查,假期裡必須每天寫一篇日記,熟悉數學基本功……但平時,根據不同學生的成績布置不同層次的作業,其實是很責任的老師。
  • 家長抱怨作業過多,老師不布置作業,學生成績下滑,誰的問題?
    家長向教育主管部門控訴並抱怨老師布置的作業過多,通過「整改」之後語文老師不再布置作業,這樣導致學生卷子成績普遍下滑,到底是誰的問題?首先,是家長的問題。自己孩子的作業太多,做到很晚才做完,到底是什麼原因?一些家長沒有從自己孩子和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了孩子的老師。
  • 教育部確定:以後老師不得以這種方式布置作業!
    此前,有政協委員提出《關於停止小學老師用手機微信和QQ對學生及家長布置和提交作業的提案》。針對您所提出的小學老師用手機微信和QQ對學生及家長布置和提交作業,各地教育行政部門也作出了明確規定。如,浙江省教育廳印發《關於改進與加強中小學作業管理的指導意見》規定,不得布置超越學生能力的作業,不得布置要求家長完成或需要家長代勞的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批改教師布置的作業或糾正孩子的作業錯誤,不得要求家長通過網絡下載並列印作業。
  • 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課後作業!家長群炸鍋了
    一二年級不布置作業,三至六年級作業不超過60分鐘,初中作業不超過90分鐘,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業時間……看到這些字眼是不是很開心?今年8月,大連市發布《大連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進一步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的實施方案(2019-2022年)》,方案中有一條「減輕課外負擔」引發熱議。
  • 家長控訴老師布置作業太多,12歲初中生因作業未完成,選擇跳樓
    ,是什麼樣的一個情況,才把它逼到了跳樓這一步,這個事件引發了大家的討論,站在學生家長的角度,家長現在肯定無法接受這一事實,認為孩子選擇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是因為班主任老師用開學作業未完成就不讓報名這一點來卡著學生,是非常有問題的,正是因為這一點,孩子才會選擇去跳樓,家長認為老師應該負責任。
  • 孩子上一年級,老師布置作業發班級群,讓學生背詩發視頻,可取嗎
    「我孩子今年上一年級,孩子老師布置作業都是發在班級群裡,最近老師讓學生背詩發視頻到群裡,老師的這種做法可取嗎?」一名一年級的家長問。一年級剛上學,老師每天在群裡布置作業,我覺得這種做法可以理解,因為對於剛上一年級的小學生而言,一方面一年級的孩子幾乎籮大的字不認識幾個,老師布置什麼作業基本上不太懂,就算老師把作業的內容抄在黑板上他們也不一定記得準確,放學回家之後說不定又忘了;另一方面,老師把作業布置到家長群中,旨在提醒家長督促孩子完成作業,畢竟一年級剛起步,如果缺少家長督促的話,一年級的孩子很難形成良好的做作業習慣
  • 作為英語老師,如何布置一份有效的作業?
    明老師說 前兩天,明老師後臺收到一名老師的留言—— 琳琅滿目的習題讓老師們挑花了眼,布置一些作業常常感覺難以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那麼在挑選習題、布置作業的時候該注意什麼呢?
  • 老師布置「微信寒假作業」 專治學生拖延症
    網際網路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習慣,寒假作業都是留到假期快結束才做?對於現在小學生來說,可能已經行不通了。南海區一小學的學生們,在這個寒假接到老師布置「微信寒假作業」,專治學生拖延症。記者了解到,這份作業需要學生們假期期間在微信群曬出自己寫的字帖、看的課外書,還需要語音上傳自己背的古詩、成語。
  • 什麼樣的老師才是真正負責任的?
    但是這種做法被外教否定了,一開始我覺得很委屈,覺得自己這麼「負責任」地處處為學生考慮,為學生做了這麼多怎麼就錯了。但是經過跟外教溝通後我進行了深刻的反思:作為老師我們可以很負責地把自己的課程設計好、上課過程把控好、及時發現學生疑問並給予解答,但是我們不能把學生自己該負的責任也一把攬過來、替他們負責。
  • 學生作業分層布置 保障老師教學時間
    其中明確規定:教師須親自批改作業,提倡作業面批面改,以便充分掌握學情,不得只布置不批改,不得應付性批改,不得要求家長代批作業。政策出臺後,蘭州市各個中小學在作業管理及學生教育方面有哪些新舉措呢?近日,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走訪城關區、七裡河區部分小學了解落實情況。
  • 小學生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作業外,還有必要再做課外作業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行有餘力這個成語,這個成語出自於《論語》,表示做了事情之後,還有剩餘的時間和精力。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小學生如果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作業外,還有必要再做一些課外作業嗎?我兒子在我工作的學校上學,因為學校離我們市裡不是很遠,但都是農村學生,很多都是留守兒童,所以我們學校老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一般情況下都不是很多,主要是怕布置多了,學生也是瞎寫,畢竟家裡大多數都是爺爺奶奶在家,對學習也問不起來,所以我兒子一般四點鐘放學,四點半作業就都能全部完成了。這就有問題了,一般吃晚飯總要到六點鐘左右時間,這從放學到吃晚飯還剩這麼長時間。
  • 甘肅一家長寫信給省委書記: 學生作業多 每天列印卷子 要老師幹嗎
    大致內容如下:武威市會館小學的學生作業多,幾乎每天列印卷子,老師讓家長在指定的書店高價購買教輔資料,課堂效率不高,學生成績差,跟不上課,不得不上課外補習班,與其上補習班,那還要老師幹啥?老師布置的作業內容通過校訊通發給了家長,學生每天都得問家長家庭作業。這位家長在信裡很明顯情緒非常激動,就老師的種種行為她提出很多質問。
  • 老師給學生布置課後作業,合法嗎?(原創)
    學生作業,可分為三個部分:課前、課中和課後。課前作業:屬於預習,又不同於預習。所謂預習,是老師未授課前,提前預留時間,讓學生預習,仍然是在課中完成。課中作業:是老師每傳授一個知識點,就當堂完成的作業。這個效果,優於其它時間效果,這也叫做「趁熱打鐵」。融會貫通的最佳時機,就在這裡。課後作業:這是大家共同認可的核心作業形式和內容。嚴格來說,從國家深化教育改革的本質上來說,課後,就是放學後,是不允許有任何學業內的作業的。
  • 為減輕家長與學生負擔:作業都在課堂上完成,不布置家庭作業?
    取消家庭作業或者說不布置課外作業,我肯定是沒意見的,大多數老師也不可能會有意見吧?所有作業都必須在課堂上完成,也不準布置很多課外作業,這很好呀!學生應該最高興,其次是老師;可是,家長們心裡會怎麼想呢?優秀的學生一樣會自覺完成手頭上所有作業,包括教輔資料上的,同時有剩餘時間還會主動找作業做,或加大課外閱讀量;優秀的家長一樣會督促自己的孩子多「刷題」,隨時檢查他的作業——尤其是理科的計算題、文科的探究題。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因為這樣才能熟能生巧,觸類旁通,同時也不讓孩子放養,歇懶心。完全不布置作業一定弊大於利。
  • 老師不準這樣布置作業,家長們笑了
    老師布置作業的時候大家都要掏出本子來飛速記下以前是這樣的▽其實關於布置學生作業的問題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門已出臺過相關規定福建八部門聯合發文,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每學期考試次數不得超過對此,有教育專家認為「從總體上說,教育部和各地對老師提出這樣的要求是對的」戳視頻了解更多▼消息一出引發了大討論有學生家長直言有時,老師剛在群裡發布作業內容家長就馬上回復「收到」
  • 每一個父母輔導作業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不負責任的老師
    有點標題黨之嫌,但是需要說明的是,不負責任的老師,不一定不是好老師。
  • 家長埋怨孩子作業多,老師取消家庭作業可行不?
    家長好多文化水平也不高,對和錯有些也不知道,籤字可以、但是要檢查就困難了。要求要檢查籤字,孩子做一遍,家長也要每一道題過一遍,正確了才能打勾籤字。家長埋怨,孩子上幾年級,家長也要上幾年級。家庭作業布置太多的情況,2年級有一個老師布置語文抄寫作業多達11頁之多。再加上數學作業和其他作業,孩子下半夜了還沒有寫完。
  • 教育局明確不準用微信或QQ布置作業,老師該怎麼布置作業?
    教育局明確不準用微信或QQ布置作業,老師該怎麼布置作業?  作業就布置完成——完美~   海豐縣某學校   最近教育部明令禁止   「老師不得通過微信或QQ布置作業「   以下是教育部文章重點:   明確教師不得通過手機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業
  • 小學低年級不得布置家庭作業,但家長要求布置,老師怎麼辦?
    現在確實存在這樣的問題,老師不布置家庭作業了,老師又要求老師布置。老師布置作業了,家長也懟,老師不知道如何是好。其實,這是眾口難調,要求布置作業的家長,跟反對布置作業的家長,不是同一個人。對於這個問題,說四點意見:首先糾錯教育部門從來沒有規定過小學三年級以下不得布置家庭作業,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正確的說法是,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但這決不等於不得布置家庭作業。家庭作業包括書面和口頭兩種,可以布置閱讀、背誦的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