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丁丁:布坎南《財產與自由》中文版序

2021-02-07 經濟學原理


布坎南寫《財產與自由》是要向不懂得經濟學的普通讀者說明產權與自由的關係。這本小冊子劃分為18章,這顯得有些過於零散。除去導論和結束語, 仔細分析全書結構,我認為真正重要的部分只有第3、第7和第14這三章,不過第5、第8、第17章,以其輔助性內容的重要性,是理解前述三章所必須閱讀的。下面我試著將布坎南這本書頗具新意的地方勾勒出來,以便讀者品評。


作為一個堅持社會契約主義和工具個人主義的自由主義者(參見他在《自由的限度》前言裡對自己的「主義」的解說),布坎南在導論及第一章內堅持了他的社會契約論立場。他曾反覆申明,為了研究上的方便,有必要為社會的演變過程找到一個「起點」,而他所讚賞的可以當作社會的「起點」之一的,便是霍布斯論述過的由人與人之間的全面戰爭即「叢林法則」,進入人與人之間的「休戰狀態」並締結和平公約。與這一「社會契約」立場相比較,布坎南對「公共財產的悲劇」的讚賞程度就低得多。因為後者局限於產權經濟學的範疇,缺乏社會理論方面的寓意。但「公共財產的悲劇」仍不失為經濟學可以提供的一個「私有制起源」的假說。


第一個重點是第3章,「分立的產權」。布坎南對這個概念的討論肯定受到哈耶克的影響。產權之所以會「分立」,經濟上的好處在於分立產權可以防止 「公共財產的悲劇」的發生。但布坎南超越了經濟學眼界,進一步看到了財產所有權與自由之間的聯繫。這一點要在下面的章節中展開。


在第4章和第5章裡,布坎南提到一件值得重視但曾被經濟學教科書忽略的事實:分工和交換會使個人依賴於他人,從而增加了個人生活中的風險和不確定性。這從第5章的題目看得更加明顯———「市場上的依賴關係、剝削以及交易中的公正」。


當我們討論經濟學教科書中講授的埃及沃斯方盒時,通常的結論是,交易雙方在不違反自願原則的前提下,會達到帕累託有效率的軌線上。而具體停留在這段軌線的哪一點處,卻不是理論所決定得了的,它取決於交易雙方的權力安排。越是擁有「市場權勢」和政治影響力的人,就越有能力把這個契約均衡點向外推到對方自願接受的底線。我們常常讀到來自經濟學以外的學者們對自由市場經濟學的批評:「市場經濟所謂』自願原則』其實是誘使弱者接受強者的剝削。」布坎南在本書第4章和第5章的討論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展開的。與馬克思主義者的這一潛在對話一直延伸到書尾第16章和第17章裡。


我在教學中也一直很重視講解埃及沃斯方盒「交易」的起點和終點的政治經濟學含義。在我看來,這個方盒的「起點」其實就是法律(權利的初始分配) 與經濟的交界處,而這個方盒的「終點」則引出了經濟與政治的交界面。在布坎南的理解中,交換的「自願原則」只是經濟分析得以「開始」的前提,它與馬克思主義者的批評或與我們(包括經濟學家)對社會正義的理解,在技術上是無關的。誰都知道「自願」是個難以實證檢驗的概念。當我說「我自願」時,我其實是理性地考慮到所有的約束條件之後說的,也就是說:「在目前我的生存境況中,我自願……」所以我其實是為了不使我的生存境況在「不自願……」時進一步惡化才「自願……」的。因此任何「自願原則」都只不過是分析技術上的假定,是便利我們的研究的出發點,它意味著研究者對此前的狀態加以承認,它絕不意味著研究者對既成事實和既得利益的格局所做的道德判斷。理解這一點對讀者理解布坎南的道德與政治哲學至關重要。


在布坎南(以及我本人)看來,事情的關鍵是「自由選擇」。只要允許我們選擇,我們就總可以通過不斷的選擇來改善我們生存的境況,不論這選擇由以開始的境況是如何糟糕(包括「身為奴隸」或任何其他的「受奴役」狀態)。


由於選擇的自由,人們即便已經深深地捲入了社會分工與市場化的經濟過程,也仍然可以選擇「退出」。當市場風險太高(例如金融市場在「泡沫」即將破裂時),個人可以退出市場,退到一個安全的地方,而這塊風平浪靜的地方,往往就是我們每個人自己的家庭。


市場以及大範圍的分工,固然有規模經濟方面的巨大好處,但一旦這好處的獲得必須以個人自由的喪失為代價時,大多數人是會毅然放棄大規模分工的好處而選擇回到「自然經濟」的生存方式的。正由於這個理由,那種以規模經濟為理由試圖消滅「家庭」的所謂「社會主義」實驗(包括人民公社時期時髦過的「公共食堂」制度)總是歸於失敗。我們應當慶幸,從我們中國人「家國」的傳統裡畢竟湧流出了家庭承包責任制的巨大活力以及隨之而不得不出現的「鄉鎮企業」生產形態。


洛克的產權概念,也是布坎南這本書開宗明義要繼承的產權概念,包含三個要件:(1)生命權利,(2)基本自由權利,(3)財產權利。如我在「哈耶克擴展秩序思想研究」(《公共論叢》分三次連載)中解釋的,這三個要件是依先後順序對人的生命過程的自然展現。換句話說,任何人,只要他承認每一個生命求得生存的天然權利,他就不得不一步一步地承認該生命的基本自由權利和自由所必需的財產權利。


布坎南全書的精華在於重新提出了「財產所有權是自由的保證」這個命題。他明確說明他對財產所有權的辯護不同於以往市場經濟學家對私有制的辯護, 後者的辯護是以「效率」為理由的,即「效率與公平之間的權衡」。而布坎南的辯護則上升到以「自由」為理由。這一辯護由第8、第9、第10和第14章展開, 以「家庭」的私有性(排他性)為其論證的主要根據,以從市場或大規模分工的其他組織方式「退出」到「家庭」的公民權利為經濟學家可以理解的主要理由。於是財產所有權首先意味著我們每個人的、非我莫屬的「家」,其次,由財產所有權保護著的「家」成為我們每個人逃避大規模分工因可能的權力壟斷所導致的對個人自由的威脅的最後堡壘。


當我們無「家」可歸時,我們的自由確實會面臨巨大的威脅。不是嗎?納粹集中營裡的囚禁生活,被著名社會學家加芬克爾描述為:完全喪失了隱私權, 因而人們不再試圖掩飾人性中最陰暗最惡劣的一面,在可以隨意相互暴露人性中最低下和殘忍性情的環境裡,人們漸漸喪失了人性,淪為野獸。不是嗎?當一個原本不信「上帝」從而無法與上帝交流的民族終於以「革命的名義」去除了親友關係中的一切私人性質時,「私人領域」便被壓縮進了每個人的頭顱,而這可憐的「私人領域」之外,則是缺少了交流與反省的「政治領域」。失去了與他人的交流,私己的反省便成為不可能,從而使「自我意識」漸漸淪為「受奴役」的願望。不是嗎? 即便在正常社會生活當中,當熱戀的一方試圖取消戀愛對象的全部隱私時,「愛情」便開始消失,「仇恨」便開始生長。


尊敬的讀者們,因為你們有各自的「家」,所以才顯出「人」的尊嚴。任何喪失了最後隱居地的個體終歸無法免除「多數的暴政」的審判。只有從自由的心靈中才可以湧流出「民主」、「公正」、「博愛」等等美德。


相關焦點

  • 憲政經濟學之父布坎南去世:曾是真誠的社會主義者
    布坎南曾不乏「野心」地寫道,「我的興趣越來越轉向一些基本的問題,這些基本問題不僅在19世紀80年代存在,而且在20世紀80年代存在,它們還會在21世紀80年代存在。這些問題是關於政治、法律和社會哲學的基本問題——秩序、自由、公正、效率、進步。」
  • 韓朝華:布坎南方法論一瞥
    譯述是苦差,但也逼著譯者潛沉深鑽,因而於精讀細述之餘,對布坎南的經濟學思維方法有了一點體會。今日有閒,到得茶座,就此心得與諸同道切之磋之,在座茶客中若有得布坎南真傳者,還望不吝賜教,以祛愚頑。布坎南稱自己的理論為「憲則經濟學」(constitutional economics)。對這個概念國內有多種譯法,如「憲法經濟學」、「立憲經濟學」,後來又有了「憲政經濟學」。
  • 盛洪:布坎南之《憲政經濟學》
    一個是哈耶克,再有一個就是布坎南。哈耶克著有《自由憲章》,懷著對「人的統治」的深深疑慮,希望有一種「一般原則」制約立法機構。布坎南乾脆就稱自己的理論為「憲政經濟學」。《憲政經濟學》一書是這一理論的綜合性著述。憲政經濟學的基礎是制度經濟學,它認為「制度是重要的」,即制度不同則效率不同。從立法角度看,不同的立法程序就會產生不同的法,它們各有不同的效率。
  • 汪丁丁:什麼才是一流的知識?
    汪丁丁,1953年出生於瀋陽,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教授。他的教學與研究領域廣涉經濟學、哲學、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腦神經科學等。
  • 《生態群落理論》中文版序(By Mark Vellend)
    分享Mark Vellend教授為中文版《生態群落理論》寫的中文版序(主要由王宇卓翻譯),後面也附上英文原文。
  • 汪丁丁:微信行為學(二)轉發與人品
    汪丁丁:微信行為學(一)——注意力比信息更寶貴(汪丁丁:微信行為學(二)轉發與人品 附後)行為學研究動物(包括人類)乃至植物的行為,基於實證研究方法,逐漸深入,心理學和認知科學,腦科學和基因排序。另一方面,也逐漸宏觀,群體行為,社會心理,物種與生態。
  • 維護人民財產與自由的民法典
    《民法典》通過平等自願、誠實信用、公平和禁止權利濫用等機制構建了一套精細的社會治理機制,最終維護我們每一個人的財產利益和人身自由。相比於刑法、行政法、國際法等其他部門法要構建公共秩序不同,民法面對的是少數個人之間與單個家庭內部的關係,據此解決有關人格、財產、合同、侵權責任、婚姻、繼承等內容,實為關係社會生活中個體全生命周期的法典。
  • 我理解的自由
    【財新網】(專欄作家 汪丁丁)我這一代人,在六十歲的時候,人生的體驗足夠豐富,以致我比我年輕時有了更深切的感受,於是我在2013年9月出版的《新政治經濟學講義》序言的結尾寫了這樣一段文字:「自由,是整體之事,我們一起成長。我們的『成長』,定義是:有能力欣賞更自由的人生。」
  • 汪丁丁:新的教育|關於創造性思維的新書(4)
    【財新網】(專欄作家 汪丁丁)這一篇我想再說說新的教育。  我在課堂上引述過以往的研究報告:教育不能改變智商,而且由於教育體系的兩極化趨勢,統計而言,正規教育傾向於增加智商均值兩側的距離。
  • 「公序良俗」入法後,「遺贈情婦」案該怎麼判?
    暴利、違反公平競爭、限制經濟自由或違反勞動者、消費者保護行為;4. 射幸行為,就是以他人的損失而受偶然利益的行為,如賭博等;5. 危害家庭關係或違反性道德行為,如「第三者」插足、通姦、「包二奶」等。……遺贈人黃XX基於與原告張XX有非法同居關係而立下遺囑,將其遺產和屬被告所有的財產贈與原告張XX,是一種違反公共秩序、社會公德和違反法律的行為。……遺贈人黃XX的遺贈行為違反了法律規定和公序良俗,損害了社會公德,破壞了公共秩序,應屬無效行為,原告張XX要求被告蔣XX給付受遺贈財產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被告蔣XX要求確認該遺囑無效的理由成立,本院予以支持。
  • 米塞斯:自由的定義可以濃縮為一個詞——私有財產
    並且請容我冒昧地揣測一下:在今天仍然在世的人當中,從頭到尾研讀過哈耶克《純粹資本理論》的不會超過10個。 相反,真正能代表哈耶克卓越貢獻的,是他後半生的學術成果——政治哲學。這才是哈耶克與米塞斯之間最令人最詫異的差別。
  • 汪丁丁 | 微信行為觀察
    導語:汪丁丁關於微信行為分析的文章據說有九篇,我找到六篇。記得自己三個月前開人類行為密碼這個公號的時候,有打算就微信群落寫個系列,我的寫作計劃還未付諸實施,最近瀏覽愛思想網,發現經濟學家汪丁丁老師早已把微信行為分析得很透徹了,並謂之「微信行為學"。現將這六篇合輯成一文,分享給大家。排序編號、大小標題均為編者所加。
  • 周濂訪談汪丁丁之三:湧現秩序和社會公正
    周濂先生與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汪丁丁教授的對談斷斷續續進行了將近一個月,最後定 稿長達3萬多字。這個篇幅,用汪丁丁先生的話說,算是破了他的個人記錄。但是另一方面,您也非常推崇奈特和詹姆斯.布坎南等人,後者自稱自己的立場和羅爾斯很接近,而關於奈特,您曾經在《喪失了道德基礎是偽市場經濟》一文中寫道,「奈特在1929年和1944年兩篇論文中說,初始平等地市場交換,因權力配置的微小偏差而逐漸積累不平等交換的權力,最終形成基於財富分配極端不平等狀況的極端不平等的交換關係。
  • 超級世界盒子中文破解版
    》是一款模擬類手機遊戲,遊戲玩法自由,你可以隨意的探索這裡的世界,看看你能不能主宰這個世界,這需要你戰勝你的對手,才能獲取他的資源和地盤,這中間有很多的技巧哦,可以多學習這門合理的利用自己的資源。 《超級世界盒子中文破解版》遊戲介紹: 這是一款簡約的神和模擬沙盒遊戲 創造生命並觀察它的繁榮!綿羊,狼,精靈,矮人和其他生物!
  • 繪本版《蘭亭序》:人生短暫 但藝術永恆
    繪本版《蘭亭序》葉露盈 繪 吳菲 著中信出版社 2020年4月出版「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 1600多年前,王羲之與眾友人相聚蘭亭,曲水流觴,「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創作《蘭亭序》 ,被後世視為書法史上的高峰之作。
  • 究竟有多少版《蘭亭序》?
    歐陽詢楷書《蘭亭序》 局部 原標題:究竟有多少版《蘭亭序》?序文手稿被後人稱為《蘭亭序》。文中記敘了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了作者對於生死無常的感慨。《蘭亭序》被稱為三大行書之首,王羲之當年47歲,是他的巔峰之作,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可惜原本已經失傳。 據史書記載,在唐太宗遺詔中,明確要求將王羲之真跡《蘭亭序》陪葬。民間也有《蘭亭序》隨武則天陪葬一說。該真跡到底下落在哪,至今還是一個謎。
  • Ins中文官方版下載
    Ins中文官方版下載簡介:Instagram是Facebook旗下的一款趣味創意的圖片、視頻分享類社交軟體,使用趣味創意工具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用快拍的形式分享照片和視頻,及時了解世界上發生的大事小事。在自己感興趣的社群中自由探索,隨心分享從普通日常到人生高光時刻的各種內容吧。
  • 新世紀福音戰士新劇場版「序、破、Q」4D版預告公開
    新世紀福音戰士新劇場版「序、破、Q」4D版預告公開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 以財產條件限制一方婚姻自由的約定,為無效條款
    婚姻自由是我國婚姻制度的基本原則,以財產條件限制一方婚姻自由的約定,為無效條款。 (2015)珠中法民一終字第62號二審民事判決書就記載了這樣一個案例: 1993年6月,翁某與楊某登記結婚。 2009年8月,翁某與楊某籤訂夫妻財產協議書,約定珠海拱北粵海中路房屋產權歸翁某個人所有。
  • 平陽法院引入自由財產制度 讓債務人也能恢復「自由身」
    本網訊 (記者 金珍傑 通訊員 邵晨嬋 編輯 鄭振國)「現在,我可以保留一定的財產繼續生活,也可以安心重新創業,融入社會。」據了解,施某某與前夫離婚,其名下無任何房產、車輛、存款、保險及其他財產,本人也無固定工作,每月收入不穩定,平均月收入在35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