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有多少版《蘭亭序》?

2020-12-17 人民網
歐陽詢楷書《蘭亭序》 局部

原標題:究竟有多少版《蘭亭序》?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位軍政官員,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修禊」,每人作詩一首,王羲之為他們的詩文寫了序文。序文手稿被後人稱為《蘭亭序》。文中記敘了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了作者對於生死無常的感慨。《蘭亭序》被稱為三大行書之首,王羲之當年47歲,是他的巔峰之作,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可惜原本已經失傳。

據史書記載,在唐太宗遺詔中,明確要求將王羲之真跡《蘭亭序》陪葬。民間也有《蘭亭序》隨武則天陪葬一說。該真跡到底下落在哪,至今還是一個謎。

後人看到的《蘭亭序》均歷代的摹本、臨本,以及刻本。比較有名的《蘭亭》版本,有以下幾個:

一、開皇本。「開皇」為隋文帝年號,一種刻本為「開皇十三年」,另一種為「開皇十八年」。此刻本字跡臃腫,因未見於宋人著錄,後人疑是偽造。

二、神龍本。因帖前後印有「神龍」(唐中宗李顯年號)各半印得名。後人以此帖翻刻較多,故成一大體系。後經元代郭天錫以至清代翁方綱鑑定為唐馮承素摹本,現藏於故宮博物院。此帖於乾隆年間被刻於「蘭亭八柱」,列為第三柱。此帖為初唐墨跡,歷來很受推崇,尤其近年來經比較鑑定,多認為它是最接近真跡的,因此,身價尤高,學此本者眾多。

三、虞世南臨本。傳為初唐虞世南所臨墨跡。元文宗時張金界奴將其上貢,後被皇帝鈐以「天曆之寶」印,故又名「天曆本」。帖後還有宋高宗「紹興」年號印,於乾隆年間被刻於「蘭亭八柱」列為第一柱。人常慕其「第一柱」之名而學之。

四、褚遂良臨本。傳為初唐褚遂良所臨墨跡(列為「蘭亭八柱」第二柱),至明代被陳敬宗鑑定為「褚臨本」。因有的字筆法形態似宋代米元章,故又稱「米臨本」。

五、定武本。為石刻本。傳為初唐歐陽詢臨本,據載從五代石晉開始流傳(當時不作「定武」之稱),契丹耶律德光從中原得此,攜於真定。耶律德光死後,此石被棄山中,宋太宗趙光義年間被一位「李學究」所得。「李學究」死後,其子為還債取出,被定武太守宋景文收入公庫,因此得名。宋代熙寧年間,定武太守薛師正之子薛紹彭將原石損去「湍、流、帶、右、天」五字以區別於翻刻本。宋代大觀年間,原石被收入宣和殿。「定武本」於宋代最流行,翻刻最多。

六、玉枕本。傳為歐陽詢臨蠅頭小行楷,刻于禁中,可能是「定武本」的前身,又名「袖珍本」。又有賈秋壑以「定武本」縮寫成者。

七、穎上本。《思古齋黃庭蘭亭》中見,傳為「褚本」中最佳者,出於安徽穎上井中,又名「穎井本」。原缺數字,後有翻補,甚差。

八、黃絹本。亦稱「洛陽宮本」,帖中「領」上加了「山」,世稱「領字從山本」,傳為「褚本」(明王世貞藏)。也有說「黃絹本」與「領字從山本」不同,但同出於一個祖本或宋人「遊似本」。

九、陳鑑本。明代陳緝熙所收,並在前加一偽本。傳為「褚本」,陳緝熙好勾摹,多以此刻石。曾失15年後復得,故多刻之,共與好事者。

十、「定武」體系中其他本。如「國學本」「何氏東陽本」等都屬「定武」體系。「國學本」於明初由徐達從「天師庵」送至國子監,又稱「天師庵本」,比東陽何士英藏本為優。另有「榮芑本」,五字未損,僅遜「落水本」。

十一、《蘭亭八柱帖》。雜帖。清代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以《蘭亭序》臨摹本墨跡三種上石,共分八柱:第一柱為虞臨本(張金界奴本),第二柱為褚臨本,第三柱為馮摹本即神龍本。另外三柱為柳公權《蘭亭詩》三種。還有明代董其昌臨柳書《蘭亭詩》和乾隆臨董其昌本《蘭亭詩》共八卷刻於八柱之上,摹勒極為精美,傳本不多。「八柱」現在北京中山公園,已損。

十二、其他。此外據傳還有「洛陽本」「賜潘貴妃本」「薛稷本」「遊似本」「上黨本」「米氏本」「薛紹彭本」等等。歷代相傳的不同本子不下百餘種。

(王夢河整理)

(責編:魯婧、赫英海)

相關焦點

  • 《蘭亭集序》是為誰作的序?
    這時你是否會想到曾經搖頭晃腦全文背誦的那首「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與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這首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就是在這一天誕生的。永和九年,大書法家王羲之和親朋好友在蘭亭玩曲水流觴的遊戲,「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最後,王羲之為集會上的37首詩寫了一篇序文——《蘭亭集序》。在酒酣意暢之時,王羲之提筆在蠶繭紙上一氣呵成,全文總共324字,字字遒勁有力。
  • 繪本版《蘭亭序》:人生短暫 但藝術永恆
    繪本版《蘭亭序》葉露盈 繪 吳菲 著中信出版社 2020年4月出版「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 1600多年前,王羲之與眾友人相聚蘭亭王羲之是如何寫下《蘭亭序》的?他在《蘭亭序》中表達了怎樣的人生態度?漫畫家葉露盈繼《洛神賦》繪本之後再次推出《蘭亭序》繪本,賦予傳統文化內容以全新的、現代的、年輕化的表達。書中以王羲之生平為線索,展現了他從小習字,最後成為一代「書聖」 ,留下書法名篇《蘭亭序》的故事,浪漫而富有想像力。《蘭亭序》流芳百世,要還原並演繹蘭亭雅集場面,可謂充滿挑戰。
  • 王羲之《蘭亭序》高清版、分頁版
    手機字帖 | 王羲之《蘭亭序》 —書 思出 品— 《蘭亭集序》是中國晉代(公元353年),書聖王羲之在浙江紹興蘭渚山下以文會友,寫出「天下第一行書」,也稱《蘭亭序》《臨河序》《禊帖》《三月三日蘭亭詩序》等。
  • 王羲之《蘭亭序》究竟有多好?其中有5美,美到令人窒息!
    二小書法/書法名作窺探說起王羲之,必然讓人想到他的書法,想到他的書法,必然就會談到他的《蘭亭序》。我們都知道《蘭亭序》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件極品之作,也知道它是「天下第一行書」,更知道他是最好書法,但是《蘭亭序》究竟好在哪卻眾說不一。
  • 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怎麼樣 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角色培養攻略
    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怎麼樣?幻書啟世錄遊戲裡的角色都是以書為原型,而蘭亭集序在遊戲裡也是有。蘭亭集序最大的優勢就是獲取的難度非常低,因此可以說是人手一個。但是這不意味著他的強度就很低,實際上這個角色的強度還是很高的,下面就帶來了他的培養推薦。
  • 《蘭亭序》的秘密
    那年,時任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的王羲之,在蘭亭搞了一次上巳節的雅集。  蜿蜒曲折的溪水兩旁,書童將斟酒的羽觴放入溪中,讓其順流而下,若觴在誰的面前停住了,誰就得賦詩,若不能,就罰酒三杯。  坐在這曲水旁邊流觴的,共有四十多人。他們寫了三十七首詩,編成《蘭亭詩集》,它的序,被稱為《蘭亭序》。
  • 《蘭亭序》背後的秘密(下)
    就憑《蘭亭序》324字,寫盡宇宙規律,生死之事,如果他不做書聖,誰還有資格做這個書聖呢?永和九年,王羲之寫《蘭亭序》的歷史背景是三國徵戰六十年過去,渴望有一個安定和諧的社會和生活。文中寫道,「後世視之,亦如今之視昔」,王羲之站在時間的高度上,思考宇宙生命,完全是穿透歷史的眼光。
  •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真跡究竟在哪?郭沫若:挖開乾陵就能找到
    文人才子酒後詩興大發,大家紛紛即興創作,最後大家決定把大家所創作的37首詩彙編成《蘭亭集》,並讓王羲之創作一篇《蘭亭序》。王羲之酒醒之後,對《蘭亭序》越發喜歡,他發現無論如何再也寫不出超越在蘭亭創作的這篇作品。《蘭亭序》一共324個字,其章法、結構、筆法都堪稱完美。書法家高度評價,「右軍字體,古法一變。
  • 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怎麼培養 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值得培養嗎
    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怎麼培養,在幻書啟世錄中有很多幻書,其中蘭亭集序是一個群攻幻書,那麼具體的技能效果是什麼呢,同時值得培養嗎,下面給大家帶來了詳細的攻略內容。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培養方法一覽  幻書啟世錄中蘭亭集序是一位稀有度為SR的幻書角色,玩家可以在通關主線1-5後用古錢幣購買獲得,獲得難度非常低,因此也非常容易培養升格。  前期的蘭亭集序就擁有者遊戲中數一數二的高傷害以及較高的面板數值,同時他還是一位群攻類角色,適用範圍更加廣闊。
  • 王羲之《蘭亭序》真跡出土值多少錢?網友:值10億!
    ,因此我國的書法界最為珍貴的一幅書法作品就是王羲之的《蘭亭序》!但是遺憾的是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卻憶失傳,我們當今看到的也只是唐朝著名書法家的摹本,說到王羲之《蘭亭序》真跡到底到了哪裡?有的網友認為在李世民的墓中,因為當時李世民去世的時候讓這幅《蘭亭序》當作陪葬品,但是我們從歷史資料中發現並沒有在李世民的墓中發現《蘭亭序》的真跡,這時有的網友也說肯定在武則天的乾陵中,看到這裡以後人們對王羲之《蘭亭序》的真跡下落也是眾說風雲!
  • 國風繪本《蘭亭序》出版跟著「水姑娘」,再來遊蘭亭!
    5月1日,新銳插畫藝術家葉露盈國風繪本新作《蘭亭序》正式出版,她用綺麗浪漫的插畫,引領大家去親近古雅的《蘭亭序》,帶讀者重回1600多年前的暮春午後,講述千古名篇背後的故事。同學們一定很好奇,繪本版的《蘭亭序》到底「長」什麼模樣呢?
  • 《書法問集》551、如何學好《蘭亭序》,《蘭亭序》很難學嗎?
    這個真是一個非常難回答的問題,只能說說學《蘭亭序》比較好的步驟。【學《蘭亭序》千萬不能只臨《蘭亭序》,學《蘭亭序》不是終點,圍繞《蘭亭序》會讓你更了解書法史。】書聖王羲之永遠是書法的中心,不管怎樣都離不開王羲之。
  • 唐太宗和《蘭亭序》
    唐太宗李世民酷愛書法,尤愛王羲之之書,雖已收集甚富,仍然思念《蘭亭序》真本,經常叫人明察暗訪。《喪亂得示二謝帖》唐代內府雙鉤填墨摹本浙江紹興永欣寺有僧人辯才,為王羲之第七代孫僧智永嫡系的再傳弟子,藏有《蘭亭序》,從不示人。
  • 《蘭亭集序》說課稿
    在高中學段的教師招聘考試中,文言文的考查一直是一個重點同時也是一個難點,《蘭亭集序》不僅是一篇著名的書法作品,同時它所表達的情感主旨在當時具有較強的批判性,不虛無注重當下,曠達的生死觀感動了許多的人。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大家提供了較為詳細的說課稿以供參考。各位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蘭亭集序》。
  • 豎版、大字、通篇《蘭亭序》墨跡,附蘭亭序翻譯
    蘭亭在當時的會稽郡境內,即今浙江省紹興市。蘭亭一帶山明水秀,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喜愛遊覽的地方。關於《蘭亭序》,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文雅友人,共四十一位,到蘭亭的河邊修褉(東晉有一個風俗,在每年陰曆的三月三日,人們要去河邊玩一玩,以消除不祥,這叫做[修褉]。)。大家一面喝酒,一面作詩。
  • 《蘭亭序》背後的秘密(上)
    自唐始,歷代政治家、士大夫、尋常百姓,都把對《蘭亭序》的誦讀和臨寫,當成一種身體實踐和精神追求,《蘭亭序》被刻寫在碑石上,被寫成各種各樣的書體,被編入教課書。形成了圍繞《蘭亭序》的種種活動。當代的政治家、詩人、書法家毛澤東也臨寫了《蘭亭序》。毛澤東的書法源流來自晉唐。
  • 周汝昌帶你深刻解讀《蘭亭序》,咱們重新認識一下《蘭亭序》
    集大成者周汝昌先生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中華文化有三大國寶,《蘭亭序》、《文心雕龍》、《紅樓夢》,皆屬極品,後人永難企及——更不要說超過了。我不提吳道子、顧虎頭,也不提魯班、師曠,因為真品實跡已失,無法研究;也不能備舉經、史、子、集,這容易理解。
  • 《蘭亭集序》和《滕王閣序》:同為千古名篇,誰的功力更勝一籌?
    《蘭亭集序》與《滕王閣序》同為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篇目。同為序文,都是由寫景轉入抒情的「即興之作」。總有「愛比較的小孩子」喜歡拿它們來問老師:哪一篇寫得更好?誰的寫作功力更勝一籌。而「蘭亭雅集」上的人,基本上就是這一群人。王勃生在初唐,他想要出頭,通過滕王閣盛宴出名,還是大有機會當官的。因此王勃在創作《滕王閣序》時,遠比王羲之寫《蘭亭集序》來得「認真」。
  • 有什麼資格評說王羲之及《蘭亭序》!
    再加上本人自覺觀點中肯,並無過激之舉,並非說王羲之的《蘭亭序》一文不值,甚至連《蘭亭序》作為天下第一行書的地位都沒有質疑,能有什麼大錯,即便本人觀點有誤,能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也未嘗不可,所以便執意發布了出去。
  • 楊金平:《蘭亭序》真跡絕非偽作
    王羲之用行書寫下了《蘭亭序》,他以後多次書《蘭亭序》,但均不如原作,所以《蘭亭序》原稿被王羲之視為傳家之寶,傳至王羲之第七世孫智永,智永在永欣寺出家為僧,臨終時將祖傳《蘭亭序》真跡傳給了弟子辨才和尚,企望在永欣寺裡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