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本人撰寫了一篇文章,名為:《天下第一行書?看看把王羲之的《蘭亭序》拉下神壇的這幾個字》,評論了國人心目之中的書聖王羲之,以及他的神作《蘭亭序》,表達了一下自己對王羲之及蘭亭序的看法,大致意思是這樣的,首先峰子認為書聖王羲之的蘭亭序並非是字字珠玉、筆筆通神、完美無瑕的作品,並列舉了幾個自認為寫的不好的字;其次,峰子認為對待古人先賢要以平常之心看待,不可以造神之心去看待,否則會深陷其中,迷失自我,自欺欺人;再次,峰子認為評價書法藝術作品,既要看到作品好的地方,更要看到不足和瑕疵的地方,不要因為是聖人、權威者的作品就連寫得不好的地方都成了好的了。書聖
朋友原本是不想讓我發布的,一來本人的毛筆字寫得跟狗屎一樣難看,二來要評說的是被世人奉若神明的聖人王羲之以及被世人視為神品的《蘭亭序》,會招致反對的,但因本人秉性比較執拗,再加上本人自覺觀點中肯,並無過激之舉,並非說王羲之的《蘭亭序》一文不值,甚至連《蘭亭序》作為天下第一行書的地位都沒有質疑,能有什麼大錯,即便本人觀點有誤,能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也未嘗不可,所以便執意發布了出去。
果不其然,被朋友一語成讖,各種批評、攻訐、謾罵如潮,那種惱羞成怒、氣勢洶洶,義憤填膺的樣子如喪考妣,如刨祖墳,讓峰子始料未及,本來寫文的目的是想拋磚引玉,結果不成想一時激起千層渣,一時間沉渣泛起,玉沒引出多少,磚頭倒是引來了一堆,然而就在如此眾多的評論者中,具有說服力的評論沒見得幾個,具有真知灼見的也沒見得幾個,言語中肯的批評者也沒見得幾個,倒是謾罵者和攻訐者成群結隊,勢如蠅群。
難道我們現在的書法家、文人都成這幅嘴臉了嗎?應該不盡然把,按照峰子對文人、書法家的理解,應當是具有海納百川的胸襟,溫文爾雅的舉止,循循善誘的語言的,思來想去,只能有一個合理的解釋,那就是這些動輒以惡言惡語相向者,大多都是傳說中的偽專家、偽君子、偽衛道者、偽正統者、偽權威者而已。
且不說別的,就他們中質問峰子最為頻繁的一個問題就是本人有沒有評價王羲之及《蘭亭序》的資格,這個問題貌似以正統的立場、以權威者的角度、以蔑視的口氣、以盛氣凌人的姿態來質問峰子,估計膽小者被這架勢、這場面都會嚇個半死,更遑論回復對答了。
然而究竟人們有沒有資格評說王羲之及他的《蘭亭序》呢,以及需要什麼樣的資格才能評說呢,這些偽專家們似乎也給出了一點他們的要求,那就是評價王羲之就得比王羲之厲害云云,評價王羲之你就得書法功力非凡云云,評價王羲之你就得是個行家云云,評價王羲之你就得有權威云云不一而足,且不說這些說辭站不站得住腳,峰子就問一句,難道就只許你們所謂的專家來評說,而普通大眾就沒有發言權了,那麼你們的資格又是誰授予你們的呢,你們的評價標準又是什麼,查來問去,歷來並沒有說評價王羲之就必須具備什麼資格一說,看來還是這些所謂的偽專家、偽學者為了一己之私、為了顯示自己的權威,為了提高自己的身家價值而自我標榜的,自我封冕的,可見這些人是多麼地自大、自以為是,理由是多麼地荒謬可笑,多麼地幼稚無知。
自古以來,但凡王侯將相、賢人名仕,這些具有公眾性的人物都是任人評說、受人議判的,不光是高居於廟堂之上的帝王顯貴,還是遠處於江湖市井的勞苦百姓,不光是具有極強學識及專業的行家裡手,還是毫無關己的吃瓜路人,都具有評說的資格和權利,更何況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普通大眾的評說並非沒有真知灼見,而權威專家的言論並非皆是正確無誤、完美如碧,這些連常識都不懂的人還有什麼資格跟別人談資格?
老祖宗的天圓地方說怎麼就沒了呢,正因為有不同見解者的存在;古歐洲的地心說怎麼就沒了呢,正因為也是有不同見解的存在。難道這些迂腐可笑的人就不怕淪為笑柄嗎?無知,是盲從者的可悲之處,迂腐,也是造神者的可悲之處,天啦!21世紀了都還有這樣的人,而且盡然還不少。
王羲之乃天下人的王羲之,《蘭亭序》乃天下人的《蘭亭序》,王羲之和《蘭亭序》真正的價值並不只是他寫得好,更是他經得起眾人評說,一點點的質疑和瑕疵都不可接受,那還了得,經典永遠是經典,真金不怕火煉,這些庸人們何必自擾。峰子認為,天下人人人皆可評之、人人皆可論之,並無資格一說,懂者可論,不懂者亦可論,別讓這些自詡為大家、自詡為權威、自詡為正統的人士以可笑的名義剝奪了世人的評說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