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說:你是個啥東西?有什麼資格評說王羲之及《蘭亭序》!

2020-12-20 文人峰子

前不久,本人撰寫了一篇文章,名為:《天下第一行書?看看把王羲之的《蘭亭序》拉下神壇的這幾個字》,評論了國人心目之中的書聖王羲之,以及他的神作《蘭亭序》,表達了一下自己對王羲之及蘭亭序的看法,大致意思是這樣的,首先峰子認為書聖王羲之的蘭亭序並非是字字珠玉、筆筆通神、完美無瑕的作品,並列舉了幾個自認為寫的不好的字;其次,峰子認為對待古人先賢要以平常之心看待,不可以造神之心去看待,否則會深陷其中,迷失自我,自欺欺人;再次,峰子認為評價書法藝術作品,既要看到作品好的地方,更要看到不足和瑕疵的地方,不要因為是聖人、權威者的作品就連寫得不好的地方都成了好的了。書聖

書聖王羲之

朋友原本是不想讓我發布的,一來本人的毛筆字寫得跟狗屎一樣難看,二來要評說的是被世人奉若神明的聖人王羲之以及被世人視為神品的《蘭亭序》,會招致反對的,但因本人秉性比較執拗,再加上本人自覺觀點中肯,並無過激之舉,並非說王羲之的《蘭亭序》一文不值,甚至連《蘭亭序》作為天下第一行書的地位都沒有質疑,能有什麼大錯,即便本人觀點有誤,能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也未嘗不可,所以便執意發布了出去。

《蘭亭序》

果不其然,被朋友一語成讖,各種批評、攻訐、謾罵如潮,那種惱羞成怒、氣勢洶洶,義憤填膺的樣子如喪考妣,如刨祖墳,讓峰子始料未及,本來寫文的目的是想拋磚引玉,結果不成想一時激起千層渣,一時間沉渣泛起,玉沒引出多少,磚頭倒是引來了一堆,然而就在如此眾多的評論者中,具有說服力的評論沒見得幾個,具有真知灼見的也沒見得幾個,言語中肯的批評者也沒見得幾個,倒是謾罵者和攻訐者成群結隊,勢如蠅群。

表示對偽專家、偽權威者的鄙視

難道我們現在的書法家、文人都成這幅嘴臉了嗎?應該不盡然把,按照峰子對文人、書法家的理解,應當是具有海納百川的胸襟,溫文爾雅的舉止,循循善誘的語言的,思來想去,只能有一個合理的解釋,那就是這些動輒以惡言惡語相向者,大多都是傳說中的偽專家、偽君子、偽衛道者、偽正統者、偽權威者而已。

表示

且不說別的,就他們中質問峰子最為頻繁的一個問題就是本人有沒有評價王羲之及《蘭亭序》的資格,這個問題貌似以正統的立場、以權威者的角度、以蔑視的口氣、以盛氣凌人的姿態來質問峰子,估計膽小者被這架勢、這場面都會嚇個半死,更遑論回復對答了。

表示對偽專家、偽權威者的嘲笑

然而究竟人們有沒有資格評說王羲之及他的《蘭亭序》呢,以及需要什麼樣的資格才能評說呢,這些偽專家們似乎也給出了一點他們的要求,那就是評價王羲之就得比王羲之厲害云云,評價王羲之你就得書法功力非凡云云,評價王羲之你就得是個行家云云,評價王羲之你就得有權威云云不一而足,且不說這些說辭站不站得住腳,峰子就問一句,難道就只許你們所謂的專家來評說,而普通大眾就沒有發言權了,那麼你們的資格又是誰授予你們的呢,你們的評價標準又是什麼,查來問去,歷來並沒有說評價王羲之就必須具備什麼資格一說,看來還是這些所謂的偽專家、偽學者為了一己之私、為了顯示自己的權威,為了提高自己的身家價值而自我標榜的,自我封冕的,可見這些人是多麼地自大、自以為是,理由是多麼地荒謬可笑,多麼地幼稚無知。

表示對各種惡言惡語嚴陣以待

自古以來,但凡王侯將相、賢人名仕,這些具有公眾性的人物都是任人評說、受人議判的,不光是高居於廟堂之上的帝王顯貴,還是遠處於江湖市井的勞苦百姓,不光是具有極強學識及專業的行家裡手,還是毫無關己的吃瓜路人,都具有評說的資格和權利,更何況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普通大眾的評說並非沒有真知灼見,而權威專家的言論並非皆是正確無誤、完美如碧,這些連常識都不懂的人還有什麼資格跟別人談資格?

表示對偽專家、偽權威者的不屑

老祖宗的天圓地方說怎麼就沒了呢,正因為有不同見解者的存在;古歐洲的地心說怎麼就沒了呢,正因為也是有不同見解的存在。難道這些迂腐可笑的人就不怕淪為笑柄嗎?無知,是盲從者的可悲之處,迂腐,也是造神者的可悲之處,天啦!21世紀了都還有這樣的人,而且盡然還不少。

表示呵呵!呵呵!呵呵

王羲之乃天下人的王羲之,《蘭亭序》乃天下人的《蘭亭序》,王羲之和《蘭亭序》真正的價值並不只是他寫得好,更是他經得起眾人評說,一點點的質疑和瑕疵都不可接受,那還了得,經典永遠是經典,真金不怕火煉,這些庸人們何必自擾。峰子認為,天下人人人皆可評之、人人皆可論之,並無資格一說,懂者可論,不懂者亦可論,別讓這些自詡為大家、自詡為權威、自詡為正統的人士以可笑的名義剝奪了世人的評說權。

相關焦點

  • 數個專家鑑定出真的《蘭亭集序》,說價值五億,真對不起王羲之
    對於《蘭亭集序》相信大家都是聽過的,這幅書畫是出自王羲之之手,不過讓人可惜的是我們現在肯定也看不到真跡,在唐朝的時候它就已經失傳了。或許大家會想,自己在書本中有看到呀,其實我們看到的都是後人模仿的。而最近卻傳說《蘭亭集序》出現在了北京,很多專家都幫著估價,若是真的價值五億也無可厚非,卻不想真跡卻是如此荒唐。有個協會在這段時間開了一個檢測書畫的會議,他們就鑑定了《蘭亭集序》。原來丟失多年的書畫是去了珠三角,這次的真跡就來自於那裡,後來專家們的鑑定結果就是這是真的,並且給了五億的估價。
  • 臨《蘭亭序》有感:王羲之的一生和《蘭亭序》到底都講了些什麼
    仔細觀察《蘭亭序》裡的字,有許多字第一感覺並不是特別漂亮,但是其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應該和以下兩點有關。其一是《蘭亭序》為行書的發展指明了方向。西漢末到東漢期間,正是隸體向楷、草、行書過渡階段,所以此時的行書結體也夾雜著它們的筆意,如西漢末和東漢初的《居延漢簡》、晉人書《李柏帖》等,這些作品可以說都是民間的初期行書實物。
  • 1666年前的蘭亭雅集上,王羲之根本沒寫《蘭亭序》!
    1666年前的三月初三,王羲之在蘭亭組織了一場修禊聚會,此次聚會不僅僅因為有二十六人作了詩,更因為有了王羲之當天所寫的序 —— 《臨河敘》,使這場聚會名揚天下,古今嚮往。沒想到,半路殺出來了一篇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的《蘭亭序》取代《臨河敘》的位子,成了王羲之在當天所作的序。這種「奪位」,人們還認可了!
  • 《蘭亭序》真跡現京,專家估價5個億!
    據文章描述,在一場「古書畫量子檢測研討會」上,一幅來自珠三角的藏家祖傳書法《蘭亭序》通過了量子科技的年代檢測。眾所周知,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蘭亭序》真跡早已流失,目前展示的多是名家臨摹本,比如故宮博物院的《王羲之行書蘭亭序》卷(傳唐褚遂良摹本)。
  • 3種不一樣的王羲之《蘭亭序》,你喜歡哪一個?
    3種不一樣的王羲之《蘭亭序》,你喜歡哪一個?王羲之《蘭亭序》是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一件行書作品,又稱《蘭亭集序》、《臨河序》,是行書成熟的代表作品,被公認為是「天下第一行書」,唐太宗李世民對其讚嘆有加,稱其「盡善盡美」。
  • 就不欣賞王羲之的《蘭亭序》?這很正常!
    發幾張高清效果的圖片,讓你看看《蘭亭序》到底有多漂亮!就算從未練過書法的朋友,大概也都聽說過書聖王羲之,也知道「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但是,知道《蘭亭序》並不一定就能真正看懂其「美」在何處,也並不一定能切實感受到《蘭亭序》的藝術魅力。網上隨便曬出幾幅字,評論區總是評點得相當熱鬧,也不管筆法、結構、章法和墨法如何,只看到醜書、俗書和江湖書法的大棒滿天飛。說實話,現在練書法的人越來越少了,真正懂書法的人更不多見。
  • 品讀王羲之之《蘭亭序》
    寫了一半《品讀王羲之之〈蘭亭集序〉》文章,將筆停在半空思考中,覺得似乎沒有什麼新意,因為這篇集序太有名了,歷代多少文人墨客敬仰此書法行筆之精妙和通篇之秀美,也多有論述,要不要發表呢?幾番思量之下,還是繼續寫下去吧,拙作以饗讀者。
  • 《蘭亭序》真是王羲之寫的嗎?為何有這麼多人懷疑?
    《爨寶子》此外,李文田還從文本的角度否定了《蘭亭序》是王羲之的作品,認為王羲之在蘭亭所寫的東西叫《臨河序》而非《蘭亭序》。而《金谷序》的篇幅很短,故《蘭亭序》的篇幅不應該這麼長。他認為多出來的篇幅應該是後人添加的。李文田說:「《世說》雲人以右軍《蘭亭》擬石季倫《金谷》,右軍甚有欣色。是序文本擬《金谷序》也。今考《金谷序》文甚短,與《世說》注所引《臨河序》篇幅相應。而《定武本》自「夫人之相與」以下多無數字。此必隋唐間人知晉人喜述老莊而妄增之。不知其與《金谷序》不相合也。可疑二也。」
  • 王羲之《蘭亭序》高清版、分頁版
    手機字帖 | 王羲之《蘭亭序》 —書 思出 品— 《蘭亭集序》是中國晉代(公元353年),書聖王羲之在浙江紹興蘭渚山下以文會友,寫出「天下第一行書」,也稱《蘭亭序》《臨河序》《禊帖》《三月三日蘭亭詩序》等。
  • 王羲之《蘭亭序》真跡出土值多少錢?網友:值10億!
    ,因此我國的書法界最為珍貴的一幅書法作品就是王羲之的《蘭亭序》!但是遺憾的是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卻憶失傳,我們當今看到的也只是唐朝著名書法家的摹本,說到王羲之《蘭亭序》真跡到底到了哪裡?有的網友認為在李世民的墓中,因為當時李世民去世的時候讓這幅《蘭亭序》當作陪葬品,但是我們從歷史資料中發現並沒有在李世民的墓中發現《蘭亭序》的真跡,這時有的網友也說肯定在武則天的乾陵中,看到這裡以後人們對王羲之《蘭亭序》的真跡下落也是眾說風雲!
  • 新國風繪本《蘭亭序》,跟隨王羲之,尋覓你心中的山水
    漢字自創造以來,逐漸發展成為一門極具特色的東方美學,歷代名家法帖皆是珍貴的藝術瑰寶,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便是王羲之的《蘭亭序》。王羲之緣何寫下《蘭亭序》? 他在《蘭亭序》中表達了一種怎樣的人生態度? 在一千六百多年後的今天,我們該如何去感受那一段歷史、體會那個時代呢?
  • 王羲之所有的書法消失?包括《蘭亭集序》,這事竟與他有關?
    所以我們把它稱為《蘭亭集序》。蘭亭集其實是一本書,而王羲之寫了這個序,這就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蘭亭集序》。《蘭亭集序》又名《蘭亭宴集序》、《蘭亭序》、《臨河序》、《禊序》和《禊貼》。(原文太長,我就不浪費大家時間了。麻煩各位自己百度一下了.)
  • 王羲之《蘭亭序》,蘊藏三個特點,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
    說到傳世書法,很多人會想到《蘭亭序》,這幅書法被稱為行書的典範之作,有著「天下第一行書」美譽,這麼一幅只有三百二十四字的書法,為什麼可以有如此之高的美譽呢?《蘭亭序》是晉代王羲之的代表之作,王羲之有著書聖的美譽,這幅書法是王羲之的偶然之作,也是王羲之真實情感的流露,書法自然飄逸,用筆方圓結合,嚴謹之中不失灑脫,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蘭亭序》是一篇優美的散文,這也是這幅書法的基礎。
  • 高手總結的王羲之《蘭亭序》的4大妙處,句句經典
    書聖王羲之大家都知道,可以說是諸體皆能,最負盛名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至今仍是書法愛好者的最佳行書臨寫範本。《蘭亭序》雖好,可是你真的知道她妙在哪裡嗎?下面我們就來分享一下高手總結的王羲之《蘭亭序》的4大妙處,可以說是句句經典,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 54年前,他全面否定了《蘭亭序》的作者是王羲之
    1965年,郭沫若發表《由王謝墓誌的出土論到蘭亭序的真偽》一文,從文章和書跡兩方面否定《蘭亭序》為王羲之所作。王羲之是和他的朋友子侄於三月三日遊春,暢快地飲酒賦詩。有十一個人做了兩篇,有十五個人做了一篇,有十五個人沒有做成,沒做成的還要罰酒,其樂融融。縱觀這些詩作,幾乎都是樂觀豁達的,沒有什麼悲觀的氣息。然而,從《蘭亭序》中「夫人之相與」之後,悲觀消極之氣流轉於字裡行間。
  • 《蘭亭序殺局》:藏在王羲之第一行書背後的懸疑
    擺在我案頭的是一部3卷本的《蘭亭序殺局》,作者是王覺仁。這本書的封底,演員陳坤這樣評價:《蘭亭序殺局》是一本奇書。小說以探尋王羲之名作《蘭亭序》的秘密切入,結合唐太宗時的「四王奪嫡」之爭,江湖與廟堂風起雲湧,眾多歷史名人輪番登場,是歷史與想像的巧妙結合。
  • 智永《千字文》和王羲之《蘭亭序》寫法比較
    《蘭亭序》的真偽問題至今懸而未決。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郭沫若在中國引發一場關於《蘭亭序》真偽大討論。郭沫若斷言《蘭亭序》「既不是王羲之的原文,更不是王羲之的筆跡」。書法密碼微店 我們知道,《蘭亭序》真跡是經由智永之手流傳下來的。
  • 王羲之《蘭亭序》欣賞,這3個字最漂亮!放大10倍筆法精妙!
    但是要問我國書法界名氣最大的書法家是誰,那當然是書聖王羲之,他的代表作《蘭亭序》那可是千年無人超越,因此也被後人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那麼王羲之的《蘭亭序》到底有多美呢?當我們看到上面的這幅書法作品以後大家是不是體會到了王羲之精妙的筆法呢?
  • 郭沫若:《蘭亭序》是王羲之的翻版。文章不是他寫的。你怎麼看
    他們一邊飲酒賦詩,一邊在紹興蘭亭修牆。後來,《蘭亭序》被唐太宗得到,被認定為王羲之的真跡。據說最後的真跡是和唐太宗一起下葬的。到了南宋,有人開始質疑《蘭亭序》是不是王羲之寫的?宋代是一個重文輕武的朝代,所以對文學的研究和發展比其他朝代略為細緻。
  • 王羲之《蘭亭序》有多美?放大10倍欣賞,美得不可思議!
    ,贏得了很多書法愛好者的喜歡,但是說到王羲之一生當中最有名的書法作品應該就是《蘭亭序》了, 無論是筆法、字體結構還是整體的布局,都給我們書法愛好者展示出了藝術美,這樣的書法作品真的是太精妙了,難怪李世民那麼喜歡王羲之的《蘭亭序》。要想領悟到王羲之《蘭亭序》真正的美,我們還得把這幅《蘭亭序》放大10倍欣賞,你會發現每個字的細節非常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