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一舌尚存,還可以鬧革命
05:11來自江西日報
重溫經典憶初心,牢記使命再前行。
在全黨上下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之際,江西日報微信、江西新聞客戶端「夜讀」欄目推出特別策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紅色主題誦讀,並以此獻禮新中國70華誕!
今天我們帶給大家的作品是:大丈夫一舌尚存,還可以鬧革命。
這是葉劍英1970年5月31日寫給兒子葉選寧、兒媳錢鈴戈的一封信,詢問葉選寧的病情,希望他正確對待手術,並告知自己的情況。
大丈夫一舌尚存,還可以鬧革命
——葉劍英致兒子葉選寧等
(1970年5月31日)
馨兒①、鈴戈:
五月二十七日信,今(三十一日)收到。對於你的傷情②,爸一直在惦念,不知結果如何?讀來信,看來還是要手術。所謂觀察三個月,進展甚微。是用什麼方法診斷出來的?X光是看不見的,還有其他科學方法嗎?陳中偉③醫生是很高明的,我們都相信他。記得今年一月二日有二位同志到葉辦④打電話時,說到五條神經斷在根部,聯繫到大腦,手術必須慎重云云。現據來信證明,有三根全斷,兩根重傷,正考慮手術,陳中偉醫生只擬制方案,到今天為止,我還沒有得到他們的消息。正如來信所說:從組織到醫生都關心、慎重,爸應當放心。爸的想法:如果腦、手不能兩全,還是保護腦。不讓在神經根上手術時傷及腦,這是關鍵。大丈夫一舌尚存,還可以鬧革命,何況全部身心都健全,只差一隻手,決不氣餒。當然,依靠科學依靠掌握了毛澤東思想的醫生,精心設法,估計可以得到康復。
爸也想到上海,不知你何時動手術?也不知「人大」⑤何日開?北京有些同志又勸我相信醫生,不一定要去。總之正在考慮中。望與陳中偉醫生商量一下,大概何時手術?給一個大概的時間,以便進一步肯定。目前養傷期間,千萬注意飲食起居!
阿玖⑥曾到湘,和胡叔叔⑦一塊住賓館,我沒有見到。只委託胡叔叔鼓勵一番。現在滬,請你代祝願她的手術順利成功。此子有可敬之處,「純而有疵」,可以磨鍊。胡到滬,如有見面,請鈴戈將所聽的告知。在湘,除文件外,一概無聞無見。「千裡寄書能慰我,似逃空谷聽人聲。」⑧不過獨居旅寓,習慣成自然了。
許卓亭⑨同志就到滬,會來看你,爸的情況他會告訴,一切都好,勿念。
家事說不完,以不了了之吧。小英⑩來信要明年初才能探親。又說她擬在部隊中多呆兩年。已安心在部隊生活。能呆下去亦好。來湘看我,當然歡迎!可是千裡迢迢,花人民幣不少,望打打算盤。
在湘潭,廟子很大,和尚只有一個。暮鼓晨鐘,悠然自得。如果不從全人類出發,只拘於目前小事,那麼頭髮不僅要白,而且要掉光了。
小慶在洞庭湖西,從事勞動(養豬),結婚後生一子。不久前到湘潭住了五天。情緒很好,據說不久可回京。寧寧在山東當技術員,通過信,近因通信址失落,無法去信了。
就寫到此,祝愉快、康復!
——爸
五月三十一日
今天的「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紅色主題誦讀就到這裡,感謝您的收聽!
注釋:
① 指葉選寧,這是葉劍英對他的愛稱。
② 葉選寧下放農場改造時,右臂不幸被卷進機器,受了重傷。
③ 上海第六人民醫院醫生。葉選寧因病情嚴重,被轉送上海第六人民醫院,準備進行手術治療。
④ 指葉劍英在北京的辦公處。
⑤ 指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⑥ 指張玖玖,張鼎丞的女兒。
⑦ 指王震。
⑧ 出自宋代詩人黃庭堅所寫的《登南禪寺懷裴仲謀》,原詩為:「茅亭風人葛衣輕,坐見山河表裡清。歸燕略無三月事,殘蟬猶佔一枝鳴。天高秋樹葉公邑,日暮碧雲樊相城。別後寄詩能慰我,似逃空谷聽人聲。」
⑨ 葉劍英的秘書。
⑩ 指葉文珊,葉劍英的女兒。
葉劍英當時在湘潭。
指傅小慶,傅大慶的女兒,葉劍英的養女。
指邊章五的女兒。
徵
稿
啟
事
讀者朋友們好:
不知不覺又到新年了,去年江西日報夜讀欄目《年之味》誦讀,你是不是還記憶猶新?
今年,江西日報夜讀欄目繼續重磅來襲,以「我的中國年」為主題向廣大讀者徵稿!
作品要求原創,內容積極向上,體裁以散文為主,記事、抒情、議論均可,題目自擬,字數在2000字以內。作品可以是純文字稿,也可以是文字+音頻的成品誦讀作品。來稿請附作者簡介。
歡迎廣大讀者踴躍賜稿!
再次感謝廣大讀者的鼓勵與支持!
投稿郵箱:2582484@qq.com
來源:《紅色家書》
朗讀者:李念恩(南昌航空大學播音與主持藝術系學生)
策劃:馮星星
執行策劃:萬晴
編輯:陳暉
編審:劉之海、鄒豔紅
監製:周霖、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