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給教師減負?權威人士這樣說

2020-12-16 騰訊網

▲6月5日,省教育廳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教師減負十八條》。攝影|江西日報記者駱輝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江西日報記者駱輝)6月4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江西省中小學教師減負十八條措施》(簡稱《教師減負十八條》),旨在切實減輕中小學校和教師的負擔。

為什麼給教師減負?重點減哪些負?由誰來減負、能落地嗎?帶著疑問,記者採訪了省教育廳師資處處長程裕秋。

一問:為什麼減負?

「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承載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歷史使命,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時代重任。」程裕秋表示,教師的主業是教書育人,給教師減負就是讓大家把更多精力放到教書育人的主業上去,放到立德樹人的使命上去,這既是遵循教育規律的內在要求,更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客觀需要。

教師不合理的負擔是多年積累起來形成的,有一定的複雜性,集中體現在非教學工作任務繁重,主要包括法治教育、各類安全教育、禁毒教育等專題教育類活動,文明城市、衛生城市、旅遊城市等創建類活動,防災減災、掃黑除惡等專項行動,平安校園、綠色校園等評估檢查活動等等。程裕秋表示,這些活動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往往到教育系統開展就缺乏統籌、缺乏分類,並要求全體教師參與,在一定程度上幹擾了學校的正常教育教學秩序。

教師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職業,教書育人是其天職。程裕秋認為,作為一名教師,理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育教學上,當廣大教師把時間和精力用到別的地方去了,對教育教學、立德樹人是不利的。

二問:重點減哪些負?

減負不等於沒有負擔,《教師法》等法律法規也明確規定,中小學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必須承擔的職業負擔那是正常的、合理的,也是必要的負擔。

《教師減負十八條》明確,要減掉的是中小學教師不應該承擔的與教育教學無關的事項,主要包括減輕督查檢查評比考核負擔、減輕社會事務進校園負擔、減輕報表填寫工作負擔、減輕抽調借用中小學教師帶來的負擔。

程裕秋表示,必須認清減負的根本目的是提質增效,減掉中小學教師不應該承擔的與教育教學無關的事項,改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率;必須優先保障教育教學活動,確保教師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研究教學、備課充電,提高專業化水平。「但不是說中小學教師與地方工作完全脫節,要強化中小學教師的責任意識,鼓勵教師積極參加社會事務,比如關愛留守兒童、參與控輟保學等也是教育的一部分,要找好兩者之間的平衡。」程裕秋說。

三問:減負舉措如何落地?

程裕秋表示,堅持問題導向,緊緊抓住當前中央關注、教師關心、輿論關切的突出問題,認真梳理分類,找準問題根源,堅持因地制宜,定向精準發力,力戒形式主義,力求標本兼治。同時,釐清責任,堅持剛性治理,切忌眉毛鬍子一把抓,要抓住各種督查檢查評比考核、各類調研統計信息採集、社會事務進校園、隨意抽調借用教師等這四大類關鍵問題、關鍵環節,開展重點治理、優先治理。

教師減負工作涉及多部門多領域,是一項綜合的複雜的工作,需要多方聯動、上下齊動,打好組合拳。《教師減負十八條》指出,要建立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專項工作機制,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把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嚴格落實審批制度和清單管理制度。同時,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把減輕中小學校和教師負擔工作納入對市、縣(市、區)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價內容,各級教育督導部門把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作為教育督導和開學檢查的重要內容,堅持定期督導與長期監管相結合,將結果作為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有關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獎懲任免的重要參考,對於執行不力、落實不到位的要嚴肅問責。

相關焦點

  • 給教師減負,為什麼這麼難?「減負清單」真的有用嗎?
    給教師減負,為什麼這麼難?「減負清單」真的有效嗎?很多人在網上說,教師工作很輕鬆,就是幾節課而已,還有兩個人人羨慕的假期。教師工作的複雜繁瑣程度,只有教師才能體會。這裡就不再贅述了,真的也懶得辯解了。基於這種錯誤的認識,很多其他部門會將一些莫名其妙的工作任務攤派給學校,最終落到了教師頭上。三是各種社會活動的延伸讓教育系統也不能避免。
  • 從教師專業發展的角度談談減負
    有人說自己就是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每天的工作就是推巨石上山,周而復始,只有折損,卻看不到希望的曙光。聽到要切實為基層減負的好消息,剛開始滿懷期待,後面卻發現負擔依然沉重。對此,筆者不能苟同。這種想法並不是「為基層減負」的正確打開方式。筆者的理解是,減負,不是減擔當、減責任,更不是降低工作標準和要求,從某種意義上說,減負更是增責,是提效。因為減負不是目的,我們並不是為減負而減負。
  • 中小學教師減負,這次真能減下來?聽聽教師、專家和官員怎麼說
    只有讓教師從各種「表哥」「表叔」中解脫出來,從繁雜的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才能「輕裝上陣」。  中小學教師之負,為何減?減什麼?怎麼減?本期議事廳邀請教育領域權威人士,以及新華社記者採訪一線教師,同時徵集了熱心網友的留言,為減負措施真正落實提供參考。
  • 問教丨切實給教師減負,才能給學生減負
    中小學班主任、教師非教學負擔沉重的問題,早已引起教育部重視,也出臺了給教師減負的具體措施,但減負並未落到實處。根本原因在於對教師的考核、評價由行政部門主導,而非實行專業同行評價。切實給教師減負,必須深化教育領域的放管服改革,建立教師同行評價機制,促進教師職業化、專業化發展。
  • 給老師減負,是教師節最好的禮物
    據多家媒體報導,教師節來臨之際,多地為中小學教師發布了「減負清單」。浙江省桐廬縣公布 「未經教育部門同意,不得要求學校開展與教育教學無關的各種活動」等十項內容; 海南省從6個方面提出17項務實舉措,系統梳理了全省中小學教師存在的過重負擔,並明確回答了「如何減負」以及「由誰來減」等問題;山東省教育廳發布《山東省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美國教師眼中中國教育「減負」是啥樣
    「我們這裡鼓勵老師給學生補習,補習有獎,還有加班費,政府只要有錢給教育,第一樣就是給錢教師錢為學生補習,這樣能幫助趕不上的學生啊!學生上課跟不上,負擔不是加重了嗎?還不許補習,那公立教育不就成了私立教育了嗎?不明白!」  第二大的問題就是不明白什麼叫「一教一輔」。我跟他們解釋說,就是規定家長只能買一本教材,一本教輔。老師們全跳起來了:「什麼?
  • 減負減負,越減越重,怎樣才能做到真正減負
    多年來,中小學生減負問題,一直是教育亟需解決的問題,也是人們關注率最高的問題,然而,正如大家都知道的,減負減了20多年,中小學生的學業負擔卻越減越重,學生們睡眠時間越來越少,學生體能越來越差。為什麼?本人想就中小學生的減負問題和大家探討研究。
  • 教育評論:給教師「減負」,關鍵在校長
    >王營 提到減負,大多指的是給學生減負。,耗費了教師大量精力,看上去整天忙忙碌碌,實則與本職工作無關,與自身專業素養提高無關,甚至影響了學生的學業成績,這樣的「忙」有何意義?在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同時,也應該給中小學教師減負了!筆者認為,給教師減負,關鍵在校長。我在擔任初中校長時,為了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研究教育教學,採取了如下措施:一是精簡會議,形成制度。
  • 江蘇官方權威人士回應高考英語擬不再計入總分
    考試院這位權威人士表示,語數+「小綜合」方案,成為最終新高考方案的可能性很小,甚至可以這麼說,可能性比其他方案還要小一些。目前能夠明確的是,新高考方案正在制定中,新方案出來後,還要向社會徵求意見,之後才有定論,這是一個複雜嚴謹的過程。而且可以明確的是,新方案針對的肯定是三年後的畢業生,會讓師生做好充足的準備。
  • 給學生減負,規範教師批改作業,都要接地氣
    最近網絡很熱鬧,有網友發了一段視頻,說什麼「家庭作業全由家長批閱了,學生全都由家長教了,還要你教師幹什麼?」的視頻之後,再一次引燃了家長反對教師讓家長輔導孩子的怒火。隨之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問題也再次引起了網友的關注,引發了網友給學生減負的討論,解民之憂,親民之聲!
  • 為中小學教師減負如何減、減什麼?教育部9問答權威解讀、一圖看懂!
    答:一是落實基層減負,貫徹中央決策部署。今年3月,中央提出將2019年作為「基層減負年」並明確了基層減負的硬槓槓。教師工作點多面廣線長,教師隊伍佔據事業單位人員半壁江山,有關中小學教師負擔過重報導時有出現,成為廣大基層教師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 送禮教師節!桐廬發布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10條
    9月8日,桐廬縣召開了慶祝第36個教師節大會,會上發布了一份《桐廬縣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這份「減負清單」共有十條內容,其中六條內容以「未經」打頭,四條內容以「不得」為令,桐廬將以這份專屬「減負清單」,為全縣廣大教師營造安心、熱心、舒心、靜心從教的教育環境。「未經教育部門同意,不得要求學校開展與教育教學無關的各種『小手牽大手』活動。」
  • LETOPO樂同護脊減負書包,經權威機構評測,釋壓減負真憑實據
    來源標題:LETOPO樂同護脊減負書包,經權威機構評測,釋壓減負真憑實據 家長們都知道孩子的書包越來越重,看看他們彎腰託起沉重的書包,忍不住心疼。這個問題也引起了家長們對孩子負重造成的彎腰駝背等健康問題的關注和擔憂。
  • 給1100萬教師減負!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意見即將印發!
    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切實履行主體責任,統籌規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社會事務進校園、精簡相關報表填寫、抽調借用中小學教師等事宜,「確保對中小學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在現有基礎上減少50%以上並實行清單管理,將惠及1100萬中小學教師,使他們能夠安心教書、靜心育人」。是不是說到了各位老師們的心坎上呢?
  • 給教師減負是優化教育環境關鍵舉措
    據教育部相關負責人此前披露,要加大中小學教師減負督查力度,目前全國已經有20個省份出臺了減負清單,預計年內所有的省份都會出臺減負清單。中小學教師負擔過重由來已久,各種教學的、非教學的任務佔用了各地基層教師大量時間和精力。
  • 為教師減負要「抓大不放小」
    近日,山東省教育廳起草了《山東省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徵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不得硬性要求中小學教師關注與教育教學無關的微信公眾號或通過網絡投票、點讚、答題、知識競賽、推廣宣傳等方式開展與教育無關的活動;嚴格限制各級教育部門和中小學校會議和發文數量;不得在工作群、政務APP上濫發通知、隨意安排工作任務;不得要求教師隨時回復工作群信息。
  • 為老師減負是教師節最大的禮包
    還真不是,督查檢查評比考核、校外社會事務、教師職稱晉升評審,等等一系列和教學活動無關的事情佔用了老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比如包村扶貧、駐村扶貧、維護穩定、掃黑除惡、防災減災、消防安全、防艾、上街執勤、社區建設,老師自己也搞不懂為什麼這麼多工作會和老師掛上鉤,最重要的還有考試成績、升學率、學歷、論文、獎項,讓眾多老師不堪重負。
  • 尊重教師需先從為教師減負開始
    山東省、海南省在教師節前夕相繼發布了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及徵求意見稿,切實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而在此前,寧夏、江西、河北、廣西等地已經先行制定了為教師減負的相關規定。除了繁重的教學任務之外,還要承擔各類評比、觀摩交流活動、充當活動人數、填報各種數據,有的教師還需要被借調到其他單位支持某項重點工作。
  • 英國多方合力為教師減負
    經過多年努力,英國中小學教師工作負擔監測顯示,為教師減負取得顯著成效。英國為教師減負工作的持續定期監測、多方力量協同、集中攻關重點、學校聯盟試點探索等做法,值得思考和借鑑。減負:還給教師更多時間從調查監測教師工作負擔,到明確減負重點,再到減負策略的研究和推行,英國政府整合多方力量。
  • 給教師減負,把時間精力留給教書育人的正業
    評論君說不對學校過多的行政化幹預,讓學校敢於和上級主管部門說不,讓真正懂教育的人來管理學校。嚴格限制各級教育部門和中小學校會議和發文數量,不得在工作群、政務APP上濫發通知、隨意安排工作任務,不得要求教師隨時回復工作群信息。山東此舉有的放矢,其明確的具體減負方向,確實是當下教師群體的負擔痛點。於教師而言,他們的時間最寶貴的使用之處,理應是教書、備課、批改作業和管理學生。當教師無法將時間聚焦主業,則定然會對教學質量造成影響。近幾年,國家層面對於教師減負尤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