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球,英國是世界上關注教師工作負擔、持續時間最長且取得顯著成效的國家。英國政府自1994年開始關注教師工作負擔,並於2014年10月啟動國家教師「工作負擔在線挑戰」,明確了教師在數據管理、教學計劃和作業批改三個方面的不必要和重複性工作負擔。隨後,由三個獨立的教師工作負擔評審小組聯合學校開展針對性研究和實踐探索。
經過多年努力,英國中小學教師工作負擔監測顯示,為教師減負取得顯著成效。英國為教師減負工作的持續定期監測、多方力量協同、集中攻關重點、學校聯盟試點探索等做法,值得思考和借鑑。
調查:傾聽教師內心的「負擔」
英國自1994年開始關注教師工作負擔,由教育部委託相關專業機構如學校教師評審機構開展教師工作負擔日誌調查,2019年是最近一次調查。2013年之前主要通過工作日誌的工具,完整記錄一個學期中一周的工作安排,具體包括時間段和相應的工作任務。一直以來,英國教育部委託專業機構對小學、中學和特殊教育的不同崗位(校長、副校長、中層幹部和任課教師)、不同性質(全職教師和兼職教師)、不同類型(專任教師、助教和行政助理)的教師工作時間和工作任務進行定期監測,考察其總體工作時間及其在教學工作、行政工作和事務性工作等方面的分配。
2014年10月,英國教育部開展「工作負擔在線挑戰」,通過網絡在線向教師提出哪些工作任務是不必要的、哪些工作任務是無效的以及如何減少這些工作任務等三個開放性問題。本次調查共收到43832份答卷,其中20533份答卷回答了一個問題,16820份答卷回答了所有三個問題。獨立教師工作負擔評估小組對完整回答問卷的10%的樣本(1685)進行詳細分析,結果顯示,教師最期待減輕的三項工作負擔分別是數據管理(56%)、學習評分(53%)和教學計劃(38%);導致教師工作負擔重的三個主要原因分別是工作任務要求瑣碎(63%)、重複性工作過多(45%)和官僚化色彩重(41%);教師工作負擔的主要來源分別是教育標準局(53%)、地方教育行政部門(51%)、地方或學校層面政策出臺(35%)和國家層面政策出臺(34%)。
為了減輕上述三個方面的工作負擔,英國教育部專門成立獨立教師工作負擔評估小組,該小組設立11個研究項目。2016年9月起,研究項目由國家教學與領導學院組織通過公開申請、立項資助的方式委託學校和學校聯盟對有效減輕三個領域負擔的策略進行研究。所有項目在學校中進行,每個項目聚焦三個領域負擔中的其中一個,由3到25所學校參與,分三個階段實施。例如,南華克學校聯盟成功申請學習評分減負策略研究,並於2017年1月至6月通過在聯盟學校以實驗班與控制班的方式實施基於口頭反饋的評分策略幹預研究。結果顯示,減少書面反饋方式,用口頭反饋方式代替,不僅未影響小學生的數學和初級寫作,而且可以節省教師時間,從而減少他們在評卷反饋方面的工作量。
減負:還給教師更多時間
從調查監測教師工作負擔,到明確減負重點,再到減負策略的研究和推行,英國政府整合多方力量。學校教師審查機構審查教師的工作量;校監會、教師協會和其他團體負責收集教師在校工作負擔證據;國家教學和領導學院組織學校聯盟負責具體研究和試行教師減負策略,獨立教師工作負擔評審小組負責三個領域減負策略審核及推行,英國教育標準局主要是在教育問責制度和安排方面配合為教師減負。
英國政府堅持長期關注教師工作負荷,通過多方研究和諮詢明確為教師減負的重點,再針對減負重點開展專項研究和實際探索,英國教師總體工作時間明顯減少。經過持續發力,英國政府為教師減負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以最近一次2019年教師工作負荷調查結果為例,就每周工作時間而言,小學教師比2016年減少5.5小時,中學教師減少4.4小時,全體教師減少4.9小時。教師每周教學時間基本不變。2019年監測調查的小學教師每周教學時間比2016年減少0.2小時,中學教師每周教學時間減少0.4小時,全體教師每周教學時間減少0.3小時。教師每周用於工作的個人時間大幅減少。2019年監測調查的小學教師每周用於工作的個人時間比2016年減少5小時,中學教師每周用於工作的個人時間減少3.8小時,全體教師用於工作的個人時間減少4.4小時。
啟示:減負工作需要明確目標
在分析英國為教師減負工作歷程及其工作機制基礎上,就我國教師減負工作機制提出以下幾點思考建議。
實行持續定期監測。已有研究顯示,教師工作負擔問題複雜,且地方、城鄉、不同學校及不同崗位教師之間均存在顯著差異,且教師工作負擔問題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而與經濟社會發展以及教育改革發展、教育管理體制及模式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為教師減負需要建立定期監測制度,根據減負工作的推進重點、階段目標實行國家年度監測、專項監測和重點監測相結合的監測制度,建立健全教師工作負擔資料庫,以為教師減負工作提供明確的基線和目標。
加強多方力量協同。為教師減負是一項綜合工程,需要建立行政、專業、學校和社會多元網格式工作機制,橫向不遺漏,縱向落到底,協同攻關。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主導推動各階段任務落實,專業機構和專家學者開展深入研究,提供思路和智慧,各級各類學校作為最基本單元試驗各種策略和路徑,社會營造良好氛圍助推減負工作。
設立專項工作小組。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從統籌規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統籌規範社會事務進校園、統籌規範精簡相關報表填寫工作、統籌規範抽調借用中小學教師事宜等方面減輕教師不必要的工作負擔。因此,減負工作任務須進行專門負責、專項研究、專業推動,統領各地某一領域減負工作推進、實施、總結和反饋,特別是釐清不同負擔的外在表現及內在機理,從體制機制上找準負擔產生的根源,提出四類減負任務有效策略。
注重地方實踐探索。基於前期工作基礎,充分發揮地方先行先改革探索精神,針對四類減負任務設立相應試驗區和試驗校,專項工作小組與試驗區聯合開展一學期或一年幹預試驗,驗證有關減負策略的可行性、科學性和有效性,並在此基礎上總結提煉出具有普適性的減負推進路徑和策略,以在全國各地推廣實行。
(作者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師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本文系該院2019年度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重點項目「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的策略研究」[GYB2019011]成果)
《中國教育報》2020年09月11日第5版
作者:李新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