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9年9月5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教育大會,印發了《關於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加快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市的實施意見》,擘畫了加快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市、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宏偉藍圖,開啟了新時代全面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新徵程。大會召開以來,全市教育行政部門、各學校,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以實際行動深入貫徹落實大會精神,鑄魂育人質量顯著提升,教育綜合改革蹄疾步穩,優質均衡發展紮實有力,校長教師隊伍活力迸發,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持續增強。值此全市教育大會召開一周年之際,我們特別推出貫徹落實全市教育大會精神系列報導,回顧濰坊教育一年來發生的重要變化,敬請關注。
深化普通高中綜合改革
加快推進育人方式轉變
全市教育大會以來,我市教育系統以打好新高考改革「灘頭之戰」為目標,強化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積極穩妥推進改革,加快普通高中育人方式轉變,實現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學校多樣化有特色發展,普通高中教育質量持續提升。
一、瞄準新高考改革強化頂層制度設計
深入落實市教育、編制、財政、人社四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進普通高中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堅持整體推進,充分發揮改革的總體效能。制定「濰坊市普通高中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堅持重點突破,抓住制約發展的關鍵環節精準發力,對推進普通高中綜合改革作出系統安排。印發《全市普通高中綜合改革績效評價方案》,建立起包括「課程改革、育人質量、隊伍建設、資源保障、組織變革」五個維度、20項要點的評價體系,充分發揮評價引領導向作用。我市成為全省唯一的普通高中綜合改革試點市,濰坊一中等11所普通高中學校的13個項目分別被確定為省級普通高中改革發展聯合育人、自主辦學、新型數位化學校等試點項目;5所學校被省教育廳確定為「綜合高中試點」學校,數量全省第一。2020年7月,我市被教育部確定為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範區,構築改革動力集成新機制。
濰坊市創建為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範區
二、緊扣提高教育質量狠抓課程教學
一是課程教學改革持續深化。完善課程開發與實施制度,構建多元立體的課程體系,對核心課程進行分層分類設計,滿足學生多元而個性的發展需求。緊緊圍繞提高學生認知、合作、創新、職業「四種」關鍵能力,以生活化、綜合化、學術化、人文化為導向深化課程改革,調整教與學的關係,堅持先學後教、以學定教,全面推行合作探究學習。開展基於課程標準、核心素養的教學改進行動,印發《基於課程標準的高中各學科課堂基本要素》,對高中19個學科課堂基本要素解讀落實。我市立項省基礎教育教改項目28個,佔全省的11.67%,「新時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轉變的實踐研究」被確定為「2019年山東省基礎教育教學改革項目」。
昌樂一中依託海軍青少年航空學校建設系統開展國防教育,加強學生愛黨愛國教育
二是高考備考工作做細做實。舉行2020年「高考評價體系」解讀專家報告會、高中基礎年級學科教學策略研討會,深入研究高考評價體系,把握高考變化趨勢。做好高三階段性教育質量監測工作,及時分析反饋,精準指導備考。大力推進英才培養工程,公布濰坊市普通高中英才培養獎勵方案,制定學習計劃,加強專項調度。指導高中學校及時通過召開主題班會、家長會、發放宣傳冊等方式宣傳新高考政策,做好家校溝通,保障新高考平穩實施。組建成立126人的高考志願諮詢師隊伍,全部對外公布人員名單和諮詢電話,為學生家長提供專業諮詢。
疫情期間開設空中直播課堂「高三公益大講堂」,同步觀看人數達到68.98萬
三是主動適應疫情防控新常態。延遲開學期間,指導普通高中通過線上直播、錄製推送微課、發送學習指導建議、線上答疑解惑等方式,做好假期學生學習生活指導,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生活方式,確保「停課不停學」。利用信息化手段開設空中直播課堂,首輪「高三公益大講堂」同步觀看達到68.98萬人次。建設「家校育人課程超市」,推送學校寒假生活指導典型75個、課程超市做法14個。復學前後,指導普通高中做好學生居家學習和學校教學的銜接,精準分析學情,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計劃,幫助學生儘快進入正常學習狀態。
高密一中主動適應新高考新課程要求,推進學科教室建設
三、圍繞學生核心素養優化育人方式
一是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深入推進。進一步完善《濰坊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規程》,以系統化、標準化、流程化、信息化推進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科學實施。開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問題「清零」行動,補錄修正問題數據4732項,學生綜評檔案全部實現無差錯。認真做好「強基計劃」報名考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落實校長負責制,加強公示審核,確保真實性、準確性。推進普通高中學生評優機制改革,2020年推薦省級優秀學生215名、優秀學生幹部108名,評選市級優秀學生323名、優秀學生幹部215名,倡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導向。2019年,2萬餘名學生參與全市普通高中辯論賽,諸城一中勇奪第二屆全省辯論賽冠軍。
諸城一中榮獲全省第二屆普通高中學生辯論賽冠軍
二是學生發展指導制度基本建立。幫助每名學生構建起自我「人生目標」「職業方向」「高中三年學業」三個維度的生涯規劃結構系統。持續開展「行家進校園」活動,定期邀請不同行業的專家、管理人員對學生進行現身教育。建立完善學生社會職業體驗制度,設立100處市級職業體驗基地,增加學生職業學習、調查、觀摩的機會,加深學生的職業理解。充分利用家長委員會力量,加強家長課程建設,密切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合力做好學生生涯規劃教育工作。
三是育人體制機制不斷創新。推進省批覆綜合高中試點,課程體系不斷完善,育人機制更加健全。高中學校普遍建立起規範的學分認定管理制度,與選課走班相配套的班級和學生管理與評價新機制基本形成。結合疫情防控深入落實全員育人導師制度,為每個學生固定育人導師,在思想引導、學業輔導、心理疏導、生活指導、成長嚮導等方面給予學生全方位指導幫助,更加關注學生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