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全市教育大會精神一周年系列報導 | 普通高中綜合改革篇

2020-09-05 光新聞

編者按

2019年9月5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教育大會,印發了《關於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加快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市的實施意見》,擘畫了加快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市、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宏偉藍圖,開啟了新時代全面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新徵程。大會召開以來,全市教育行政部門、各學校,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以實際行動深入貫徹落實大會精神,鑄魂育人質量顯著提升,教育綜合改革蹄疾步穩,優質均衡發展紮實有力,校長教師隊伍活力迸發,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持續增強。值此全市教育大會召開一周年之際,我們特別推出貫徹落實全市教育大會精神系列報導,回顧濰坊教育一年來發生的重要變化,敬請關注。


深化普通高中綜合改革

加快推進育人方式轉變

全市教育大會以來,我市教育系統以打好新高考改革「灘頭之戰」為目標,強化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積極穩妥推進改革,加快普通高中育人方式轉變,實現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學校多樣化有特色發展,普通高中教育質量持續提升。

一、瞄準新高考改革強化頂層制度設計

深入落實市教育、編制、財政、人社四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進普通高中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堅持整體推進,充分發揮改革的總體效能。制定「濰坊市普通高中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堅持重點突破,抓住制約發展的關鍵環節精準發力,對推進普通高中綜合改革作出系統安排。印發《全市普通高中綜合改革績效評價方案》,建立起包括「課程改革、育人質量、隊伍建設、資源保障、組織變革」五個維度、20項要點的評價體系,充分發揮評價引領導向作用。我市成為全省唯一的普通高中綜合改革試點市,濰坊一中等11所普通高中學校的13個項目分別被確定為省級普通高中改革發展聯合育人、自主辦學、新型數位化學校等試點項目;5所學校被省教育廳確定為「綜合高中試點」學校,數量全省第一。2020年7月,我市被教育部確定為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範區,構築改革動力集成新機制。


濰坊市創建為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範區



二、緊扣提高教育質量狠抓課程教學

一是課程教學改革持續深化。完善課程開發與實施制度,構建多元立體的課程體系,對核心課程進行分層分類設計,滿足學生多元而個性的發展需求。緊緊圍繞提高學生認知、合作、創新、職業「四種」關鍵能力,以生活化、綜合化、學術化、人文化為導向深化課程改革,調整教與學的關係,堅持先學後教、以學定教,全面推行合作探究學習。開展基於課程標準、核心素養的教學改進行動,印發《基於課程標準的高中各學科課堂基本要素》,對高中19個學科課堂基本要素解讀落實。我市立項省基礎教育教改項目28個,佔全省的11.67%,「新時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轉變的實踐研究」被確定為「2019年山東省基礎教育教學改革項目」。

昌樂一中依託海軍青少年航空學校建設系統開展國防教育,加強學生愛黨愛國教育


二是高考備考工作做細做實。舉行2020年「高考評價體系」解讀專家報告會、高中基礎年級學科教學策略研討會,深入研究高考評價體系,把握高考變化趨勢。做好高三階段性教育質量監測工作,及時分析反饋,精準指導備考。大力推進英才培養工程,公布濰坊市普通高中英才培養獎勵方案,制定學習計劃,加強專項調度。指導高中學校及時通過召開主題班會、家長會、發放宣傳冊等方式宣傳新高考政策,做好家校溝通,保障新高考平穩實施。組建成立126人的高考志願諮詢師隊伍,全部對外公布人員名單和諮詢電話,為學生家長提供專業諮詢。

疫情期間開設空中直播課堂「高三公益大講堂」,同步觀看人數達到68.98萬


三是主動適應疫情防控新常態。延遲開學期間,指導普通高中通過線上直播、錄製推送微課、發送學習指導建議、線上答疑解惑等方式,做好假期學生學習生活指導,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生活方式,確保「停課不停學」。利用信息化手段開設空中直播課堂,首輪「高三公益大講堂」同步觀看達到68.98萬人次。建設「家校育人課程超市」,推送學校寒假生活指導典型75個、課程超市做法14個。復學前後,指導普通高中做好學生居家學習和學校教學的銜接,精準分析學情,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計劃,幫助學生儘快進入正常學習狀態。

高密一中主動適應新高考新課程要求,推進學科教室建設


三、圍繞學生核心素養優化育人方式

一是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深入推進。進一步完善《濰坊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規程》,以系統化、標準化、流程化、信息化推進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科學實施。開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問題「清零」行動,補錄修正問題數據4732項,學生綜評檔案全部實現無差錯。認真做好「強基計劃」報名考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落實校長負責制,加強公示審核,確保真實性、準確性。推進普通高中學生評優機制改革,2020年推薦省級優秀學生215名、優秀學生幹部108名,評選市級優秀學生323名、優秀學生幹部215名,倡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導向。2019年,2萬餘名學生參與全市普通高中辯論賽,諸城一中勇奪第二屆全省辯論賽冠軍。

諸城一中榮獲全省第二屆普通高中學生辯論賽冠軍


二是學生發展指導制度基本建立。幫助每名學生構建起自我「人生目標」「職業方向」「高中三年學業」三個維度的生涯規劃結構系統。持續開展「行家進校園」活動,定期邀請不同行業的專家、管理人員對學生進行現身教育。建立完善學生社會職業體驗制度,設立100處市級職業體驗基地,增加學生職業學習、調查、觀摩的機會,加深學生的職業理解。充分利用家長委員會力量,加強家長課程建設,密切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合力做好學生生涯規劃教育工作。

三是育人體制機制不斷創新。推進省批覆綜合高中試點,課程體系不斷完善,育人機制更加健全。高中學校普遍建立起規範的學分認定管理制度,與選課走班相配套的班級和學生管理與評價新機制基本形成。結合疫情防控深入落實全員育人導師制度,為每個學生固定育人導師,在思想引導、學業輔導、心理疏導、生活指導、成長嚮導等方面給予學生全方位指導幫助,更加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相關焦點

  • 落實全市教育大會精神一周年系列報導 | 辦學體制改革篇
    編者按2019年9月5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教育大會,印發了《關於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加快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市的實施意見》,擘畫了加快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市、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宏偉藍圖,開啟了新時代全面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新徵程。
  • 落實全市教育大會精神一周年系列報導 | 現代教育治理篇
    2019年9月5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教育大會,印發了《關於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加快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市的實施意見》,擘畫了加快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市、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宏偉藍圖,開啟了新時代全面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新徵程。
  • 落實全市教育大會精神一周年系列報導 | 職教創新發展篇
    編者按2019年9月5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教育大會,印發了《關於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加快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市的實施意見》,擘畫了加快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市、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宏偉藍圖,開啟了新時代全面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新徵程。
  • 落實全市教育大會精神一周年系列報導 | 優質均衡篇
    編者按2019年9月5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教育大會,印發了《關於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加快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市的實施意見》,擘畫了加快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市、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宏偉藍圖,開啟了新時代全面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新徵程。
  • 落實全市教育大會精神一周年系列報導 | 教育信息化發展篇
    編者按2019年9月5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教育大會,印發了《關於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加快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市的實施意見》,擘畫了加快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市、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宏偉藍圖,開啟了新時代全面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新徵程。
  • 濰坊:落實全市教育大會精神一周年系列報導|教育信息化發展篇
    編者按2019年9月5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教育大會,印發了《關於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加快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市的實施意見》,擘畫了加快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市、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宏偉藍圖,開啟了新時代全面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新徵程。
  • 2020年全市普通高中教學工作會議在陝州區召開
    2020年全市普通高中教學工作會議在陝州區召開 為深入貫徹全國及全省教育大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普通高中教育教學工作,9月18日,2020年全市普通高中教學工作會議在,遵循教育規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質量提升,奮力譜寫我市高中教育新篇章。
  • 我市召開2020年全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學工作會議
    煙臺時刻8月22日訊 8月22日,全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學工作會議在蓬萊一中召開。會議總結了全市高中過去一年的教育教學工作,分析了高中教育面臨的形勢,動員全市教育系統深遠把握形勢,持續加壓奮進,努力開創全市高中教育教學工作新局面。各區市教體局局長、副局長、相關科室科長,教研室主任、分管主任,各普通高中校長、副校長、年級主任以及市教育局相關科室負責人參加會議。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蔡潤圃出席並講話。
  • 全市高中教育暨高考綜合改革座談會召開
    8月26日,全市高中教育暨高考綜合改革座談會召開,市長餘紅勝出席會議,並為今年高考取得優異成績的學校頒發賀信。副市長張文珍主持會議。餘紅勝充分肯定了我市高考工作取得的成績。他要求,要堅定信心,再創輝煌,圍繞「立德樹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目標,堅持像抓經濟一樣抓教育工作,持續深化教育改革不動搖,以「三大機制」為抓手推動教育教學質量提升;要把教師作為教育的「第一資源」,強化教師隊伍建設不鬆勁,突出抓好校長、名師、教研員的培養培訓,樹立「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理念;要全面做好明年高考備考工作,合力共為加強服務保障不懈怠,堅守理念、行穩致遠,紮實推進三明教育高質量發展。
  • 嶽陽市教育體育局關於做好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教育教學管理...
    二、組織領導市教育體育局成立嶽陽市新高考改革領導小組,王德華同志任組長,程嶽華同志任副組長,基教科、辦公室、職成科、人事科、計財科、教師科、督導室、招考辦、資產管理中心、教科院等科室或部門主要負責人任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基教科。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負責對全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學管理和新高考新課程改革進行指導和督查。
  • 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長沙探索
    看到這一消息,湖南省長沙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盧鴻鳴特別高興。他告訴記者,長沙已經進行了8年的教育評價改革,在理念和思路上,與國家的方案「不謀而合」。從2013年起,長沙就已經開始探索「從入口看出口、從起點看變化」的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並從2018年開始,連續3年向社會公開發布了年度普通中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報告。
  • 如何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教育部12問答解讀|發布會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圍繞立德樹人設計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等,並強調要促進普通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發展,這為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 (圖文專題)上海市格致中學舉行145周年校慶暨校友大會
    (圖文專題)上海市格致中學舉行145周年校慶暨校友大會時間:2019/12/16 15:49:22 來源:東方網教育頻道    作者:陳樂 夏荔    選稿:劉俏 期盼學校在建校145周年的新起點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強國的重要論述為指導,敢為人先、銳意進取,深化教育改革創新,不斷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再立新功。
  • 南昌大學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
    南昌大學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通過強化思想引領、加強協同聯動、深化教育教學、注重實踐養成,將立德樹人貫穿教書育人全過程、各環節,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四級聯動」強化立德樹人使命。
  • 全市教體系統加大教育綜合改革力度,辦人民群眾滿意教育——聚力改革攻堅 跑出德州教育「加速度」
    圍繞難點痛點堵點,加大改革攻堅,讓人民群眾滿意「今年是『重點工作攻堅年』,市委明確提出,各級各部門要知重負重、攻堅克難,堅持一切圍繞高質量發展、一切服務高質量發展目標,措施再強化、改革再提速,全力加大重點工作攻堅力度。全市教體系統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補短板、強弱項,加大教育綜合改革力度,跑出德州教育『加速度』。
  • 2019四川成都市普通高中中考招生改革方案公布
    (四)改革優化錄取方式,形成「一依據一結合」模式     中考制度改革以依據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為主要制度架構,充分發揮中考在素質教育中的正向指揮棒作用,進一步破除唯分數論。     一是將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高中招生的依據或參考。
  • 教育部: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為培養時代新人奠基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圍繞立德樹人設計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等,並強調要促進普通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發展,這為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 我校師生積極關注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會(四)
    【食品學院】全體教職工集體收看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      12月18日上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大會,隆重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回顧改革開放40年的光輝歷程,深刻總結改革開放的寶貴經驗,表彰為改革開放做出傑出貢獻的人員。學院黨委組織全體教職工集體收看收聽直播,認真學習領會大會精神。
  • 蕪湖市控制和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額專項規劃
    一、總體要求(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工作部署,堅持以黨的教育方針為引領,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統籌城鄉高中教育資源配置,合理規劃城鄉高中布局,增加城鎮普通高中優質教育資源供給,促進普通高中班額達標、質量提升,加快推進普通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發展。
  • 明年,普通高考英語考試、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時間都有調整
    為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及時調整完善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經驗的工作要求,平穩推進我市高考綜合改革,經充分調研論證,現對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相關時間予以調整,從2020年起開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