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多地曝用牛肉膏讓豬肉變牛肉 多吃致癌

2020-12-22 騰訊網

近日,安徽工商部門查獲一種名為牛肉膏的添加劑,可讓豬肉變「牛肉」。昨日,記者走訪福州市場發現,這種牛肉膏在福州很多食品添加劑店都可買到。那麼,這種添加劑究竟是什麼東西做的?對人體有沒有危害呢?

【走訪市場】

「牛肉精膏」每罐45元

據媒體報導,近日,合肥工商部門發現市場上有一種「牛肉膏」添加劑,可以將豬肉加工成「牛肉」。這種牛肉膏不僅在小肉鬆作坊中使用,在一些小吃店,也是公開的秘密。

這種神奇添加劑福州有沒售?昨日,記者來到福州六一路以及老藥洲路上食品添加劑店集中的路段進行打探。「有沒牛肉膏賣?」記者在臺江老藥洲路上一家食品添加劑店問道。「你要的是不是這種?」銷售人員隨即拿出一瓶膏狀的添加劑,瓶上標明是天津生產的「牛肉精膏」。

店老闆告訴記者,這種膏不僅有牛肉味的,還有鴨肉味的、雞肉味的,做燒烤、做肉丸、做湯料都可以,牛肉膏一罐售價45元,鴨肉膏貴些,售價55元。記者分別購買了一罐「牛肉精膏」和一罐孜然羊肉香精粉。

在福州六一路一家食品添加劑店,記者詢問牛肉膏時,店主反覆看了記者幾眼,說「現在沒貨了,要預訂」。老闆稱,牛肉膏銷量比較大,要預訂才能拿到貨。

【比較實驗】

豬肉加料後成「牛肉」

這種牛肉膏,真的這麼神奇,能讓豬肉變「牛肉」嗎?記者分別從超市購買了 2各兩重的兩份瘦肉樣本,一份塊狀,一份為碎肉丁狀,在福州東街口一家小吃店進行比較實驗。

記者打開牛肉膏的瓶蓋,一種棕褐色的膏狀物顯現出來,一股牛肉味飄出瓶外。按瓶上的使用說明,肉製品每百克使用2克至5克,但在現場沒有專業計量器具,記者就用湯匙舀了兩勺,加入塊狀的豬肉樣本中進行攪拌。經過半個小時醃製後,豬肉變成棕黑色,有股很濃的醬味。

把肉放入鍋中,用慢火燉近1個小時後,這塊豬肉顏色變得更深了,已很難從肉眼上看出是豬肉,經過加工後的豬肉,其外觀肉質纖維較細,與牛排近似。

之後,記者打開孜然羊肉香精粉,一開罐,濃鬱的孜然肉香味就冒了出來。這是一種暗黃色的粉末,用水調了兩湯匙的粉末,放入碎肉丁狀的豬肉樣本後,再經過攪拌,豬肉馬上就變了樣,一股羶味撲鼻而來。

醃製半個小時後,廚師將碎肉丁放入鍋內爆炒,一盤腥味十足的爆炒羊肉就出爐了。從肉的色澤上看,其與街上購買的羊肉串十分相像。

【馬上調查】

50斤豬肉冒充牛肉,可省千元

「國人都喜歡吃嫩牛肉,因而給一些不法商販鑽了空子。」省西餐協會有關人士稱,其實,在西方發達國家,這是很普遍的做法,因為食品化工產品的廣泛使用,一些豬肉經「打扮」後就成為了牛肉醬。

該人士也稱,如果把豬肉用醬油、黑胡椒、味精等醃製後再滷,也可以以假亂真,變身「牛肉」。

記者調查發現,購買這種神奇添加劑的主要是燒烤店以及部分熟食店。「像這種『牛肉膏』,一般牛肉加工的廠家用得比較多,羊肉膏賣往燒烤店。」福州一位食品添加劑店老闆說。

業內人士透露,這早已不是什麼秘密了,在冷凍食品以及燒烤類食品中,這種肉膏早就是造假的手段之一。通常而言,一瓶一斤裝的牛肉膏可以讓50斤豬肉全變成牛肉。以豬肉為例,目前福州市場上,新鮮豬肉的價格為每斤13元左右,滷牛肉每斤35元,羊肉每斤要30元左右。一次醃製50斤豬肉來冒充滷牛肉,就可直接省下近千元的成本。

牛肉膏裡究竟藏了什麼秘方?在牛肉膏罐身上,記者看到其註明主要成分是新鮮肉類、各種胺基酸、I+G、味精、水解蛋白等,使用範圍包括方便麵調料、肉製品、休閒食品、米線調料、調味品及雞精等。值得注意的是,其在建議用量上提到「速凍食品亦可根據當地口味習慣增減,用量不限」。而孜然羊肉香精粉也在瓶上註明可用於方便麵、粉絲、米線、湯料、膨化休閒食品、肉製品、調味雞 等,並精可根據當地口味習慣增減用量。

記者將牛肉膏和羊肉香精粉拿給省質監局質檢院專家鑑定。省質監局質檢院食品化學部孟鵬博士[8.92 -1.22% 股吧]查看後表示,這其實是複合添加劑,是食用香精的一種,用量應有限制,吃多了對身體肯定有害。

他舉例稱,比如I+G就是一種添加劑,學名為核苷酸二鈉,它是新一代的食品增鮮劑,可直接加入到食品中,起增鮮作用,「強力味精」有 之稱。

質檢人員稱,僅使用I+G就可使肉類味道更鮮美。

而記者發現,罐內其他的成分諸如胺基酸和水解蛋白等都是普通補充營養物質,較為常見。但質檢人員也表示,不清楚這類肉膏中還含了什麼沒有明示的物質。

【專家說法】

過量食用牛肉膏或會致癌

省質監局質檢院食品化學部孟鵬博士說,食用香精、I+G等添加劑都是國家允許的食品添加劑品種,但有限量使用要求。如I+G的用量約為2%~5%,水解蛋白每日限量為50至l00g。

但記者發現,這些具體含量在牛肉膏罐身上並沒有體現,而且上面還強調可根據當地口味,用量不限,這或會導致添加劑過量使用。專家指出,食品添加劑在一定安全劑量內食用,並無危害,但若違規超量和長期食用,則對人體有危害,甚至可能致癌。(東南新聞網)

相關焦點

  • 多地曝用牛肉膏讓豬肉變「牛肉」 多吃致癌(圖)
    第2頁:豬肉加料後成「牛肉」 第3頁:50斤豬肉冒充牛肉,可省千元 第4頁:真假牛肉如何辨別  近日,安徽工商部門查獲一種名為牛肉膏的添加劑,可讓豬肉變「牛肉」。昨日,記者走訪福州市場發現,這種牛肉膏在福州很多食品添加劑店都可買到。那麼,這種添加劑究竟是什麼東西做的?對人體有沒有危害呢?
  • 多地曝用牛肉膏讓豬肉變"牛肉" 專家稱多吃致癌
    加香精後豬肉成"孜然羊肉"這種牛肉精膏、孜然羊肉香精能使豬肉變成"牛肉""羊肉"關注理由:近日,安徽工商部門查獲一種名為牛肉膏的添加劑,可讓豬肉變"牛肉"。昨日,記者走訪福州市場發現,這種牛肉膏在福州很多食品添加劑店都可買到。那麼,這種添加劑究竟是什麼東西做的?對人體有沒有危害呢?【走訪市場】"牛肉精膏"每罐45元據媒體報導,近日,合肥工商部門發現市場上有一種"牛肉膏"添加劑,可以將豬肉加工成"牛肉"。這種牛肉膏不僅在小肉鬆作坊中使用,在一些小吃店,也是公開的秘密。這種神奇添加劑福州有沒售?
  • 豬肉變牛肉——被妖魔化的「牛肉膏」
    流言: 【合肥:神奇「牛肉膏」讓豬肉變牛肉】麵館用「牛肉膏」添加劑90分鐘讓豬肉變牛肉,合肥工商部門發現市場上廣泛流傳「牛肉膏」添加劑,可以將豬肉加工成「牛肉」。不僅在小肉鬆作坊中使用,在一些小吃店也是『公開的秘密』,醫生稱長期使用可引起慢性中毒,畸形甚至可能致癌。
  • 讓豬肉變牛肉的「牛肉膏」可致癌嗎?
    讓豬肉變牛肉的「牛肉膏」可致癌嗎?小編來告訴你~被大家稱為「牛肉膏」的東西應該是一種「牛肉香精」---一種很常規的食品香精,跟味精、雞精一樣,在現代食品工業中廣泛應用。肉的香味來自於蛋白質水解產生的胺基酸與多肽、碳水化合物、核苷酸、糖等等。
  • 濰坊:抹上牛肉膏豬肉充牛肉 長期食用或致癌
    原標題:抹上牛肉膏,豬肉充牛肉  加了牛肉膏,豬肉搖身一變成牛肉,這樣的事您信嗎?12月13日,有市民向本報反映,有些飯店為了增加利潤,用牛肉膏醃製豬肉,醃出來跟牛肉一個味。記者隨後對市場上一些調味品、添加劑門頭進行了調查,發現這種牛肉膏或牛肉精隨處可見。據銷售人員介紹,這種添加劑主要供給飯店。
  • 麵館用「牛肉膏」添加劑 90分鐘即讓豬肉變牛肉
    「這種『牛肉膏』還能將豬肉變成牛肉。 」「相比較而言,豬肉變牛肉更普遍。 」  4月12日,記者以拉麵館老闆身份對合肥一農產品批發市場進行了暗訪。  一家大型調味品店的女老闆表示店內有兩種牛肉膏可供選擇,記者看到,對方拿出的牛肉膏分兩種,呈圓筒狀和瓶狀,名稱均為牛肉膏精。不過,數米外就已聞到非常濃烈的牛肉香味,分量均為500克。
  • 多省市出現牛肉膏 豬肉醃製3分鐘變「牛肉」
    通常而言,一瓶一斤裝的牛肉膏可以讓50斤豬肉變成牛肉。如果一次醃製50斤豬肉來冒充牛肉,就可直接省下近千元的成本。本報訊 (記者鄭偉庭 實習生李天研)有媒體日前報導,安徽、江西、福建等地及其周邊市場出現一種名為「牛肉膏」的添加劑,可以把雞肉、豬肉加工成為口感以假亂真的「牛肉」。
  • 多地發現牛肉膏 可將雞肉豬肉製成「牛肉」(圖)
    [提要] 媒體日前報導,安徽、江西、福建等地及其周邊市場出現一種名為「牛肉膏」的添加劑,可以把雞肉、豬肉加工成為口感以假亂真的「牛肉」。牛肉膏是一種添加劑,食用香精的一種,主要成分是新鮮肉類、各種胺基酸、味精、水解蛋白等。
  • 牛肉膏真能「讓豬肉變牛肉」?
    核心提示:近日曝出的「牛肉膏」事件再次吸引了全國公眾對食品安全的注意力。記者日前來到最早曝出牛肉膏的安徽合肥周谷堆農產品批發市場,並隨機購買了一盒牛肉膏,來到安徽省質量監督局。新華社記者 楊玉華 徐海濤近日曝出的「牛肉膏」事件再次吸引了全國公眾對食品安全的注意力。牛肉膏究竟是什麼東西?會給食用者造成什麼危害?
  • 使用牛肉精膏豬肉神奇變"牛肉" 造假檢不出
    龍瀚攝南方日報訊(記者/陶達嬪龍瀚實習生/李書喆劉琰琰)使用牛肉膏,90分鐘內豬肉可以變「牛肉」!全國多地曝出一些不法商家暗地用添加劑造假牟取暴利,筆者昨日走訪廣州一德路等調味品批發市場,發現部分批發商鋪也有類似牛肉膏的牛肉精膏出售。有商家稱「使用牛肉精膏造假是檢不出來的」。專家表示,合法的食品添加劑不規範使用,是當前應當密切注意的問題。
  • 「牛肉膏」 罪在欺詐,而非致癌
    「牛肉膏」如果由合格的香精配製而成,就在「食用安全」範圍內。圖/CFP【食用主義】最近「豬肉變牛肉」的新聞炒得沸沸揚揚,肉味香精「牛肉膏」成了人人喊打的老鼠,把豬肉當牛肉賣的欺詐行為當然要查處,不過,吃起來有牛肉味的豬肉卻不一定有害,作為合法食品添加劑的「肉味香精」是可以安全使用的。對合肥「假牛肉」事件的大量新聞報導裡都存在著一個典型的錯誤:缺乏專業性,用「非天然就一定有害」的思路去渲染危害以吸引眼球。
  • 豬肉加牛肉膏變身「牛肉乾」
    N本報記者 邱也栩 本報訊 漳州龍海市出產的牛肉乾,價格十分便宜,竟和生牛肉批發價差不多。日前有媒體曝出,該地產的牛肉乾,很多是由豬肉加牛肉膏等香精調製而成的,名不副實。 昨日,記者走訪發現,目前福州各大超市在售的牛肉乾多為「外來媳婦」,基本沒有「本地郎」。不過,淘寶網上,龍海的牛肉乾賣得很好,銷量位居淘寶前列。
  • 用牛肉膏讓豬肉變成"牛肉" 記者揭開造假內幕
    市場上買來的牛肉精膏。    最近,合肥、福州等全國多個地方爆出一些商家使用「牛肉膏」把豬肉製成「牛肉」,引起了市民關注。16日上午,市民高先生反映,他從早市上買了一塊醬牛肉,吃起來卻沒有牛肉味,懷疑買的是假貨 。隨後,記者調查發現,一些調料店確實在公開出售牛肉精膏。
  • 多地出售"牛肉精粉" 豬肉可變牛肉?
    牛肉精粉在方欣水產副食品市場公開銷售 記者 湯繼穎 攝添加「牛肉膏」,豬肉變「牛肉」,但生產商都說不能過量使用,吃多了人會難受。他們的客戶多是經營烤肉、包子、餃子等的商戶。他透露,產品在西安賣的也很好,每月要供幾萬元的貨。這位銷售經理說,據他了解,很多客戶用鴨肉添加牛肉精粉烤好後冒充牛肉賣,而鴨肉和牛肉的成本要差一兩倍。如果做烤肉生意用肉精粉,添加肉精粉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在拌肉時加,一種是把肉精粉用70℃左右的開水稀釋後在烤的時候往肉上抹,後者的效果要好得多。
  • 官方稱牛肉膏屬合法添加劑 不能使豬肉變牛肉
    【 讓豬肉變牛肉的神奇「牛肉膏」近來引發網民廣泛關注和熱議。「牛肉膏」是否能讓豬肉變牛肉?「牛肉膏」對食品安全和人體健康是否有害?這一事件又暴露出目前食品安全監管的哪些漏洞?】  調查一  無法使豬肉變牛肉  >>網事   搜索「牛肉膏」,相關詞條已達近50萬條,其關注度可見一斑。僅一條帖子評論就達一萬多條,網友「飛來飛去」說:「瘦肉精、染色饅頭,現在連肉都能作假了,這還讓人敢吃什麼呢?!」
  • 記者實驗使用牛肉膏98分鐘豬肉變牛肉(組圖)
    近日,安徽、江西、福建等多地被媒體曝光發現一種叫「牛肉膏」的添加劑,可讓豬肉變「牛肉」。昨日,記者走訪長沙高橋批發市場發現,不少店家在銷售這種添加劑。同時,記者還見證了一個實驗,發現加入牛肉膏,豬肉變「牛肉」只要98分鐘,而想口感更好,加點麥芽酚就行,而想要使賣相更加逼真,焦糖是不錯的選擇。
  • 記者實驗:使用牛肉膏98分鐘 豬肉變牛肉(組圖)
    如果告訴你平時在餐館吃的牛肉,有可能不是真的牛肉,你會不會覺得很訝異?近日,安徽、江西、福建等多地被媒體曝光發現一種叫「牛肉膏」的添加劑,可讓豬肉變「牛肉」。昨日,記者走訪長沙高橋批發市場發現,不少店家在銷售這種添加劑。同時,記者還見證了一個實驗,發現加入牛肉膏,豬肉變「牛肉」只要98分鐘,而想口感更好,加點麥芽酚就行,而想要使賣相更加逼真,焦糖是不錯的選擇。
  • 豬肉添加牛肉膏變「牛肉」過程曝光
    豬肉添加牛肉膏變「牛肉」過程曝光
  • 親歷用牛肉精膏豬肉神奇變"牛肉" 造假檢不出
    龍瀚攝使用牛肉膏,90分鐘內豬肉可以變「牛肉」!全國多地曝出一些不法商家暗地用添加劑造假牟取暴利,筆者昨日走訪廣州一德路等調味品批發市場,發現部分批發商鋪也有類似牛肉膏的牛肉精膏出售。有商家稱「使用牛肉精膏造假是檢不出來的」。專家表示,合法的食品添加劑不規範使用,是當前應當密切注意的問題。
  • 神奇「極品牛肉精膏」 竟讓合肥市民盤中豬肉變「牛肉」
    萬家熱線4月13日綜合報導 「牛肉膏、牛肉精、麥芽酚... ...」你能想像到,通過這些東西就能做出市場上我們經常吃的各種各樣的「牛肉」嗎?日前,有網友爆料,稱自己在一家麵館吃牛肉麵時,吃的感覺牛肉像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