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裡面「嫌い」,我們還是很熟悉的,就是不喜歡,討厭的意思。例如:不喜歡學習 = 勉強嫌い
另外,「嫌い」作為詞綴接在動詞後面,還有成見和偏見的意思,就是「討厭做某事」。
但有個與「嫌い」相關的詞卻不走尋常路,但偏偏它卻是一個日本人還喜歡掛在嘴上的句子,就是「負けず嫌い」。
為什麼說它不走尋常路呢
我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是一個日本朋友說的:
「私は世間一般に言う、『負けず嫌い」だと思う。どんなものでも、どんなことでも、心の中で人と競爭している。悪く言うなら、すべてにおいて『勝ち負け』を付けている人間。」
「我就是人們常說的「負けず嫌い」的性格,不論任何東西,任何事物,都會在心理暗暗和人較勁。說的不好聽,我就是一個爭強好勝的人。」
當時我第一次聽到「負けず嫌い」,第一反應就是,這句話不懂,但是根據後面「勝ち負けを付ける」的意思,我又似乎明白他想表達的意思。
但是單單說「負けず嫌い」,我當時真的不理解。
負けず = 勝つ = 【贏】負けず+嫌い=勝つ+嫌い=【討厭贏】負けず嫌い=勝つ嫌い=【討厭贏】可是辭典上,「負けず嫌い」的意思是【要強、不服輸】啊
可是同樣是【動詞 + 嫌い】,其他詞組都是「討厭做某事」,為什麼偏偏「負けず嫌い」就是不服輸,好強呢。
因為在日本老闆的手下工作過,搞不懂的地方就要弄清楚,經過一番查閱資料和詢問同事,朋友,終於弄清楚了原因。
「負けず嫌い」的用法最早出現在江戶時代
NHK官方網站的《語言講座》解釋說:「負けず嫌い」從昭和初期開始使用,和明治時代的「負ける嫌い」以及表示努力拼搏,不服輸的「負けず魂」、「負けじ魂」都是相似的意思和用法。
「ず」是從表示【意志、推量】的「むとす」演變而來。
しようと思うの意味 → むず → うず → んず → ず負けむとす → 負けず嫌い = 負けるのが嫌い這裡就要說一下「負けるのが嫌い」裡面的「の」了。
一般情況下,我們對の的定義是中文的【的、之】,但其實「の」有很多其他用法的。
如上面截圖可見,已經是第七種詮釋了,這裡指的是一個歸屬。
那麼「負けるの」就是【關於失敗、輸這樣的】歸屬。
「負けるのが嫌い」的意思就是【關於失敗這一類的事情,都很討厭】
查到這裡,一下子就明白了,為什麼「負けず嫌い」是【不服輸,爭強好勝】的意思了,它不是一個先代詞組,而是一個【古語演變成的現代詞】,相當於是【成語】,所以它有一個特定的意思,不能和普通的【動詞 + 嫌い】一概而論。
當然,這個詞和中文一樣,有時候褒義,有時候是貶義,當然在學習這條道路上,我們還真的必須發揚一下【負けず嫌い】的精神,不是和別人,而是和自己,一定要打敗昨天的自己,懶惰的自己。
學習的道路上,永無止境,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