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咪呀上海成功掛牌上市 專注婚慶媽媽服裝市場

2020-12-19 人民網

  

  隨著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的相繼加入,中國婚慶行業迎來井噴發展新階段。看好未來美好前景,又有一家行業領軍企業登陸資本市場。

  1月13日,記者從上海股權託管交易中心獲悉,上海禾青禮服有限公司在該中心正式掛牌上市。作為一家專注於婚禮媽媽服裝的公司,該公司藉助資本市場謀求新發展的舉動,標誌著國內婚慶市場發展正日益成熟,中國婚慶市場的發展也邁上新臺階。

  上海股權交易中心資料顯示,上海禾青禮服有限公司於2015年1月13日正式掛牌上市,股份簡稱:禾青禮服;股票代碼為203020。

  上海禾青禮服有限公司源於臺灣品牌——「媽媽咪呀」,是一家專注於婚禮媽媽服裝的公司。2013年,上海禾青禮服有限公司以媽媽咪呀的註冊品牌進軍上海市場,致力推廣孝心文化,讓新人體諒母親培育子女的辛苦大半輩子的心,結婚也要考慮打扮這位偉大的女性,快速打動新人們的心,成為婚禮上媽媽服裝的領跑者。

  掛牌儀式上,媽媽咪呀創辦人侯尊仁表示,「我們始終如一,只做一件事——替新郎新娘的媽媽們,做最美的衣服。雖然我們做的事情在婚禮上很小很小,但是我們希望我們做的的事情,在新人的心裡很大很大。」

  據侯尊仁介紹,媽媽咪呀在短短兩年內,就以平均2個月1家的速度在全國快速發展至12家分店,深受百姓喜愛,並獲得一眾明星的支持,服務過郝蕾、嚴寬&杜若溪、百克力&張楊果而、高山峰&司雯嘉、曉君&雅靜、裔莎&師帥、尼格買提(小尼)、阿玲、徐玉蘭等明星藝人媽媽裝。

  目前,媽媽咪呀仍然將主力研發中心設計團隊設在中國臺北,在中國大陸地區進行定製並生產,無論套裝、洋裝、小禮服、禮服、旗袍都有辦法做到依尺寸定製並且量產。

  對此,侯尊仁先生對記者說:媽媽咪呀的服裝不僅僅是件媽媽的衣服,它的特色來自於定製。因為媽媽的身材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變形,所以只有穿著定製的服裝才能永葆美麗。

  業內人士認為,媽媽咪呀在定製服裝的背後是在推廣孝文化,是「定製·愛」,定製「子女對媽媽無限感激的愛」。

  侯尊仁希望通過此次Q版上市,吸引更多看好「定製·愛&孝·文化」的這個精準服務產業的投資者眼光,利用資本槓桿,持續快速推動業務,以服務全國更多新人們的媽媽。

相關焦點

  • 《媽媽咪呀!》上海首演 演員很賣力唱功欠火候
    」,也讓上海觀眾會心地大笑……前晚,伴著ABBA樂隊耳熟能詳的經典旋律,世界經典音樂劇中文版《媽媽咪呀!》在上海大劇院拉開全球首演序幕。其背後的深意在於,中國音樂劇市場開始從引進西方原版音樂劇階段,進入到經典音樂劇本土化製作階段。前晚演出整體來說效果不錯,不過演員的表現還是有些欠火候,再次凸顯了中國音樂劇好演員難覓的短板。  中文版《媽媽咪呀!》基本是克隆原版,音樂、劇情、舞臺布景以及演員的服裝等基本保持了本色。關於國外經典音樂劇的本土化,最難就是歌詞翻譯,對中文版《媽媽咪呀!》
  • 細節決定成功 《媽媽咪呀》連釘子尺寸都有標準
    首屆江蘇文化藝術節期間,中文版《媽媽咪呀》將在南京連演8場。能在家門口看到這部「21世紀最成功的音樂劇」,南京觀眾自然是幸運的,但對中國音樂劇而言,這又絕不是一次巡演那麼簡單。世界經典音樂劇的本土化嘗試、中外製作理念的碰撞,這一切,都有著更為深遠的意義。負責南京站演出的江蘇新天地演藝中心總經理楊潤森昨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說,「中文版《媽媽咪呀》去年在全國巡演200場,拿下了近8000萬票房。
  • 《媽媽咪呀!》中文版首演 臺詞冒流行語上海話
    《媽媽咪呀!》中文版昨在上海大劇院舉行全球首演禮  國產音樂劇掀開「描紅」一頁  昨晚,由亞洲聯創出品的經典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在上海大劇院舉行全球首演禮。這一歐美音樂劇中文版的「試水」之作問世後,意味著中國音樂劇市場開始從引進西方原版音樂劇階段進入到經典音樂劇製作的「描紅」階段。
  • 大劇廝殺的2019,《媽媽咪呀》中文版霸氣返鄉上海!
    誕生於2011年的《媽媽咪呀!》中文版,不但是迄今為止最成功的世界經典音樂劇中文版,也是中文音樂劇的第一品牌。她有著令人嘆為觀止的傳播廣度,是演出場次最多的音樂劇之一,也是全球超過6000萬人喜愛的超級IP。
  • 《媽媽咪呀!》中文版華麗回歸
    「有一個夢/想給你聽/越過時光/陪我遠行/給我新的憧憬/讓願望實現/帶我走向未來/不管多遙遠……」7月2日,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的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舉行,這部用實力證明了「英國品質、中國鑄就」的作品再次出發,出品方上海華人夢想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田元攜全新一季的主演悉數出席。
  • 《媽媽咪呀!》中文版讓藍海沸騰起來
    寄夢《媽媽咪呀!》在業內看來,亞洲聯創是個頗有野心的名字。匯集了整個大中華區的優秀資源。「在藍海戰略裡面曾經提到過,整個市場就像一片海洋,這個海洋由紅色海洋和藍色海洋組成,紅海代表現今存在的已知市場空間;藍海則代表著未知的市場空間。我們現在就要在一窩蜂的『拿來主義型』的承辦方市場中開闢全新的市場。
  • 中文版《媽媽咪呀!》再回歸
    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媽媽咪呀!》中文版在闊別中國演出市場4年後再次回歸,先後在廣州、北京、重慶、南京上演。「那女孩,那姿態,跳舞是她最愛……」「媽媽咪呀,再靠近一點,快快,讓我回到你的身邊……」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第四季《媽媽咪呀!》中文版在闊別中國演出市場4年後再次回歸。《媽媽咪呀!》中文版是這部音樂劇的第14種語言版本,自2011年7月在上海首演以來,已在中國演出400餘場。
  • 《媽媽咪呀》中文版開創中國音樂劇產業新格局
    2011年,世界著名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在上海大劇院開演,首輪在上海演出32場,票房收入過千萬元,年內將在國內巡演200場。    根據李長春同志關於「借鑑國際演藝產業先進模式,打造若干個享譽海內外年演出上千場的大型演藝企業」的指示精神,在調研分析歐美、日本音樂劇產業成功模式和經驗的基礎上,以音樂劇製作營銷為主營業務,以包括港澳臺、東南亞在內的華語地區為目標市場,以創造走向世界的中國原創音樂劇為目標的亞洲聯創公司應運而生。其開張大戲《媽媽咪呀》中文版,是首部改編自世界經典音樂劇的中文版大製作。
  • 2019向經典致敬《媽媽咪呀!》中文版「返鄉」上海
    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劇照最近一個半月以來,經典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正式「再出發」,先後在廣州和北京創造了幾十場的熱力和驚喜,也收穫了來自當地觀眾的十足肯定。作為全世界演出場次最多的音樂劇之一,《媽媽咪呀!》
  • 《媽媽咪呀!》慶百場盛典
    《媽媽咪呀!》劇照10月「廣州版」結束有熱舞本報訊 (記者 林芳) 昨日,《媽媽咪呀!》中文版在北京世紀劇院迎來了總場次第100場演出。作為第一部購買國際版權、「中國製造」的世界經典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已經創造了國內音樂劇市場的多項紀錄。10月28日至11月24日,《媽媽咪呀!》中文版將登上廣州大劇院的舞臺,連續演出32場。主辦方透露,在北京、上海熱演之後,《媽媽咪呀!》中文版將於10月28日來到首輪演出的華南地區唯一一站——廣州。值得一提的是,《媽媽咪呀!》
  • 中文版 《媽媽咪呀!》領銜「中國式」音樂劇
    中文版音樂劇《媽媽咪呀!》7月10日將在上海大劇院開演。對於多年來成功引進原版音樂劇《媽媽咪呀!》、《貓》、《歌劇魅影》的中國對外文化集團來說,這是其音樂劇產業化的第二步。他們還將計劃在此後陸續推出一系列世界經典音樂劇中文版和原創音樂劇。
  • 組圖:中文版《媽媽咪呀》首演 ABBA原主唱亮相
    中文版《媽媽咪呀》群舞片段。新民網記者 周晏珵 上海大劇院回傳新民網記者 周晏珵 上海大劇院回傳  【新民網·獨家報導】7月11日,中文版音樂劇《媽媽咪呀》在上海大劇院舉行了首演禮,包括ABBA原主唱比約恩·奧爾瓦斯及原版《媽媽咪呀》製作人朱迪·克雷默均到場祝賀。同時,首演禮也意味著中文版音樂劇《媽媽咪呀》全國巡演的正式開始。
  • 媽媽咪呀
    11月15日,由《今日加油》與百禾傳媒聯手引進的世界第一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將空降鄭州。《媽媽咪呀!》一段21年銘記心底、欲忘難忘的愛情,一段21年風雨過後依然熠熠生輝的友情,一段21年含辛茹苦相濡以沫的母女親情。13年歷史的《媽媽咪呀!》
  • 盛大希臘婚禮為《媽媽咪呀!》中文版拉開序幕
    搜狐娛樂訊 上海盛夏的持續高溫尚未退去,為「心靈降暑」的特效良方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重磅回歸。上海觀眾在世界知名樂隊ABBA的清涼歡樂的音樂聲中,擊退了難耐的酷暑。8月2日,在一場盛大唯美,而又純粹的希臘婚禮中,第三季《媽媽咪呀!》在上海文化廣場開啟了在上海最後32場的告別演出。
  • 第十屆中國藝術節推名劇 《媽媽咪呀》濟南將演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的外演劇目,《媽媽咪呀!》濟南站的平均票價比同檔次、同水平的商演票價低40%,觀眾可在家門口享受到最為實惠的世界頂尖藝術。  音樂劇《媽媽咪呀!》自1999年英國倫敦首演,2001年美國百老匯首演以來,在全球製作了14個語言版本。而中文版《媽媽咪呀!》在劇情、音樂、服裝、布景等方面都嚴格依據原版的「國際標準」打造。中文版《媽媽咪呀!》
  • 《媽媽咪呀!》大銀幕誕生記
    《媽媽咪呀2》差不多是前傳+續集穿插的結構,因此觀眾很有必要了解第一集的故事,了解電影背後的瑞典樂隊ABBA。  關於電影《媽媽咪呀!》的故事,還得從1974年春天那場歐洲歌曲大賽說起。1997年劇作家凱薩琳·詹森、導演菲麗達·勞埃德先後入夥,音樂劇《媽媽咪呀!》的創作團隊終於成型。  雖然《媽媽咪呀!》的音樂部分來自ABBA的打榜金曲,但其劇情與樂隊完全無關。放棄傳記題材給編劇留出更大操作空間,詹森從歌詞中找到了一個合適的故事,有親情、愛情與碧海藍天的希臘美景。
  • 《媽媽咪呀》精彩繼續 「黃金程」廣告效應驚人
    來自北京的媽媽張蕾在上周五晚開播的東方衛視大型女性勵志節目《媽媽咪呀》中一出場,明確的「目的」和背後的經歷就在觀眾中引發熱議。不負觀察員們在節目中親自為她打的「廣告」,昨日接受記者電話採訪的張蕾表示,節目播出後在北京婚慶界的朋友圈熱傳她的事情,「大家給了我很多鼓勵和支持,還有朋友要給我捐款,不過我想說,我只接受工作機會,不會接受捐款,因為我們生活得還不錯。
  • 《媽媽咪呀!》中文版歡樂全面升級 廣州首發
    陳松伶飾演「媽媽」唐娜,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當家花旦溫陽飾演性感女神「譚雅」,她們將與成功連演兩季的「女強人羅茜」邱玲合作,碰撞出全新的火花。劇中的女兒蘇菲,則由音樂劇專業科班出身的年蔓婷扮演。田元回憶:「2011年10月《媽媽咪呀!》巡演到廣州,當時是廣州大劇院運營的第二年,演出之前我們心裡也打鼓,沒有十足的把握。但是連演32場下來,開創了廣州音樂劇市場的多個記錄。我們當時就很堅定地認為,廣州乃至華南地區是很好的音樂劇市場。」因為《媽媽咪呀!》
  • 《媽媽咪呀》:異時共賞 異地共存
    《媽媽咪呀》:異時共賞 異地共存  慕 羽  《媽媽咪呀》故事簡介:上世紀70年代西方性解放時期,媽媽唐娜曾有三位男友。而在諸多的「點唱機音樂劇」中,產自倫敦西區的《媽媽咪呀》無疑是人氣上的贏家。雖然製作精良、讓人輕鬆愉快的《媽媽咪呀》仍然被紐約毒舌派劇評人指出保守、缺乏新意甚至輕浮,但該劇在「9·11」發生後不久於百老匯揭幕,正好滿足了紐約許多中產精英心靈上的空虛,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串起了無憂無慮的迪斯科年代。
  • 跟著《媽媽咪呀!》學什麼?細節都必須達標(圖)
    從8月14日在世紀劇院首演至今,計劃在京演出80場的中文版音樂劇《媽媽咪呀!》已經演出了63 場,票房收入達到1300萬元。如果再加上此前在上海演出的32場,該劇目前已經收穫2900萬元票房。  中方製作人、亞洲聯創公司總經理田元說:「如果再加上贊助、衍生產品收益等,收回3000萬元製作成本應該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