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抑鬱症多與家庭氛圍有關,早發現可提前幹預丨關注抑鬱症防治-應對篇

2020-09-22 南國早報

9月1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在官網發布了《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引關注。方案中指出,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將孕產期抑鬱症篩查納入常規孕檢和產後訪視流程中。面對抑鬱症,廣西的學校及醫院有何應對舉措?如何判斷是否患有抑鬱症?連日來,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走訪

不少學校會對學生進行心理普查

方案發布後,記者走訪了廣西醫科大學、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北部灣大學、南寧師範大學師園學院、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南寧三中等學校。目前,上述學校暫未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體檢之中,多數學校均處在觀望狀態。不過,各校對學生心理重視程度逐年增加,每年都會通過教育部指定的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測評運營中心等平臺對學生進行心理普查。

「方案出來以後,我看到全國高校心理老師群都在討論此事,大多數老師反映,目前可能需要等教育部和衛健委聯合下文,有具體的指導意見後才會大範圍執行。」9月16日,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心理健康中心劉便榮老師說。

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設立有心理輔導、活動室、沙盤訓練室,學 生可通過各種設備調解心理情緒。 校方供圖

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宣傳部一負責人則表示,因為疫情原因,今年學校新生要到10月中旬才報到,新生報到後,學校會嚴格按國家、自治區的要求進行體檢。

關於心理普查,劉便榮介紹,2017年之前,學校是用自己的系統篩查,2018年開始採用教育部的系統對學生心理進行普查,普查形式主要為問卷。針對測出一些心理異常的學生,學校會開深度訪談會,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如情況嚴重的,將建議學生去醫院診斷。

目前,醫院也逐漸重視對孕婦心理篩查。其中,柳州市婦幼保健院圍產保健科主任王遠流介紹,醫院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對產婦進行抑鬱症篩查,篩查實行自願原則。「如果在接診過程中,醫生發現孕婦出現心理過度緊張、情緒不穩定,都會建議對方做抑鬱症篩查,目前已經做了1000多例,有30%以上的體檢者被篩查出患有輕度抑鬱症。」

9月21日,記者從自治區教育廳、衛生健康委獲悉,方案已引起部門重視。目前,方案對開展防治抑鬱症工作仍處於一個探索階段,相關部門將積極研討有關工作,同時鼓勵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地區探索開展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

析因

患上抑鬱症多與家庭氛圍有關

目前,抑鬱症發病率在不斷攀升。自治區人民醫院精神(心理)臨床康復中心業務主任曾強主任醫師表示,從他所在醫院治療門診和住院情況,可以看出抑鬱障礙就診率佔比高,青少年群體尤為突出。「住院人員不少是高中生,雙向抑鬱、嚴重抑鬱的比例不低,個別還產生過輕生念頭。」

南寧市第五人民醫院心理健康科主任蔣春雷表示,目前到南寧市心理援助熱線的中學生數量在增加,一方面是大家關注心理健康的意識在提高,一方面也反映出抑鬱症患者越來越低齡化。

如何判斷青少年患上抑鬱症?曾強介紹,如果青少年有下列表現,就要注意了:情緒低落,經常悶悶不樂,沒有愉快感,對任何事物都提不起興趣;容易悲傷、自責內疚;長期失眠,入睡困難,外在軀體不適,渾身疼痛、頭暈、乏力、食慾差等;社會性功能退化,工作、學習無法專注,表達能力遲緩,不願意出門、上學;出現自殺傾向,有時僅因為一些小事就誘發輕生衝動。

青少年群體的抑鬱問題從何而來?曾強醫師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分析,雙相抑鬱從生物性角度來看,具有較高的遺傳性,遺傳度高達50%~70%。從社會心理學角度來看,抑鬱的產生與原生家庭的緊張、不和諧氛圍有很大關係。此外,還與孩子本身個性、對事對人的態度、處理事情的能力和人際關係能力有關。

孕產婦患上抑鬱症也與家庭氛圍有很大關係。柳州市婦幼保健院圍產保健科主任王遠流表示,一些孕婦在孕期時過度緊張、期望值過高,未能處理好家庭關係,或者家人的語言、行為不妥刺激到孕產婦,都有可能是患上抑鬱症的誘因。

應對

及早發現問題提前幹預

為防治學生患上抑鬱症,目前,南寧已有多所學校為在校學生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及早發現問題,提前幹預。

除了對學生做常規心理普查外,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還設立有心理輔導、活動室、沙盤訓練室,通過動感電車、宣洩柱等設備免費供師生調節心理、發洩情緒。學校還會舉辦抑鬱症主題的牆體塗鴉活動,宣傳抑鬱症防治知識等。

如果發現自己患上抑鬱症怎麼辦?曾強介紹,對患者進行檢查後,醫生會根據患者症狀和痛苦嚴重程度,判斷其抑鬱症嚴重程度,對於嚴重患者建議服藥或住院接受治療。如果患者出現明顯症狀,切勿過度緊張,應第一時間找專業醫師進行診斷,然後根據症狀輕重,判斷是否需要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等具體措施。另外,也可以通過一些現在國際上常用的、效度和信度較高的心理測量量表對正常人群進行篩查,對分值較高的再進一步請專科醫生面談檢查,及時發現情緒障礙的人員,以得到早期的治療。

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心理健康中心負責人劉便榮表示,如果身邊有朋友或者家人患上抑鬱症,首先不要歧視對方、把對方當成一個「異類」看待,更多做的是關心、陪伴,給夠對方安全感。另外,不要硬性要求對方參加一些你個人認為有意義而對方反感、反對的活動,可以換種對方容易接受的表達方式。如果對方情況比較嚴重,如發現其上網搜索極端字眼,一定要引起重視並及時報告。

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東方快評丨抑鬱症患者3000萬,社會幹預不能「掛一漏萬」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11日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旨在加大抑鬱症防治工作力度,遏制患病率上升趨勢。方案提出,加大對青少年、孕產婦、老年人群、高壓職業人群等抑鬱症防治重點人群幹預力度。方案提出,到2022年,在試點地區初步形成全民關注精神健康,支持和參與抑鬱症防治工作的社會氛圍。公眾對抑鬱症防治知識的知曉率達80%,學生對防治知識知曉率達85%。
  • 陽光心健打造《高中生抑鬱症防治解決方案》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提出將抑鬱症篩查納入高中學生體檢中,要求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  但在我國,約八成抑鬱症患者沒有被「發現」,九成抑鬱症患者沒有得到規範專業治療。阻礙抑鬱症「早發現,早治療」因素中,有個人對病症的模糊認識,也有社會對抑鬱人群的偏見。有不少人認為,抑鬱症是嬌氣、矯情、抗壓能力差的表現,正是這種錯誤的觀念,導致很多患者不能被及時發現和治療。
  • 升學e網通誠邀心理名師 精心打造《高中生抑鬱症防治解決方案》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提出將抑鬱症篩查納入高中學生體檢中,要求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但在我國,約八成抑鬱症患者沒有被「發現」,九成抑鬱症患者沒有得到規範專業治療。阻礙抑鬱症「早發現,早治療」因素中,有個人對病症的模糊認識,也有社會對抑鬱人群的偏見。有不少人認為,抑鬱症是嬌氣、矯情、抗壓能力差的表現,正是這種錯誤的觀念,導致很多患者不能被及時發現和治療。二、抑鬱症有明顯的低齡化趨勢近年來,抑鬱症有明顯的低齡化趨勢。
  • 升學e網通推出《高中生抑鬱症防治解決方案》,幫助學校有效開展...
    但在我國,約八成抑鬱症患者沒有被「發現」,九成抑鬱症患者沒有得到規範專業治療。阻礙抑鬱症「早發現,早治療」因素中,有個人對病症的模糊認識,也有社會對抑鬱人群的偏見。有不少人認為,抑鬱症是嬌氣、矯情、抗壓能力差的表現,正是這種錯誤的觀念,導致很多患者不能被及時發現和治療。
  • 做好抑鬱症篩查「後半篇」文章
    有人認為,抑鬱症是嬌氣、矯情、抗壓能力差的表現,正是這種錯誤的觀念,導致很多患者不能被及時發現和治療。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在加大抑鬱症防治工作力度,其中青少年是抑鬱症防治重點幹預人群之一。  當下,抑鬱症已然成為越來越年輕化的疾病。
  • 防治青少年抑鬱症 從認識「糾偏」開始
    同時,一項囊括38個項目,歷時18年的研究表明,中國學生群體的抑鬱發病率在23.8%左右;抑鬱症問題已經到了必須引起社會高度重視、廣泛關注和積極應對的時候了!雖然抑鬱症表現多樣,成因複雜,但經過醫學界的多年研究探索,只要堅持系統規範的治療,已經能讓85%左右的抑鬱症患者實現臨床治癒。所以說,在當前醫學條件下,患了抑鬱症並不可怕,儘早讓患者按觸到科學系統的規範治療才是重中之重。
  • 關注抑鬱症防治-案例篇
    今天,南國早報客戶端推出「關注抑鬱症防治」報導,敬請關注。===================================================================================================== 關注抑鬱症防治 案例篇
  • 抑鬱症=精神病?防治"心靈感冒"科學認知是第一步
    「今天接診的患者,有幾位是初、高中生,都是抑鬱症患者。有的是拖延了很久才來看的,耽誤了病情,可惜。」提起患者,他十分痛心,「生病了卻諱疾忌醫,歸根到底是國人對抑鬱症缺乏科學的認知。」近日,國家衛健委公布了《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目標是到2022年,在試點地區初步形成全民關注精神健康,支持和參與抑鬱症防治工作的社會氛圍。
  • 青少年得抑鬱症的越來越多,是否與環境和教育有關?
    2020年最新的報導,全球抑鬱症患者竟然有3.22億。僅2005到2015年十年間,數量就增加了18.4%。目前,全球有4.3%的人患抑鬱症,就是說100個人裡面就有四五個人得抑鬱症!輕微的抑鬱很多人都有,但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可嚴重的抑鬱症,後果就不堪設想了。數據來自於下面這篇論文。
  • 關於探索開展抑鬱症、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務
    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心理健康促進行動有關要求,加大抑鬱症防治工作力度,遏制患病率上升趨勢,鼓勵社會心理服務試點地區探索開展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特制定本方案。,支持和參與抑鬱症防治工作的社會氛圍。
  • 抑鬱症家庭:親人患上抑鬱症,家屬們如何避免自己盲目的焦慮?
    文/阿秋抑鬱症:親人患上抑鬱症,家屬如何安撫好自己的情緒?患上抑鬱症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不僅僅患者本人備受,家屬也會因為親人的患病而遭受很多的痛苦。我們看到許許多多抑鬱症家庭的父母們,簡直就是為了患病的親人,一夜之間就憔悴了很多,有的家屬因為親人患上了抑鬱症,自己一時半會接受不了,而陷入到了一種無止境的悲痛和傷心中,最後也把自己搞成了焦慮症或者抑鬱症,這樣的家屬在當今還是非常多的。家屬們這樣的處境,我是非常的理解,但是我們是否去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呢?
  • 產後抑鬱症
    產後抑鬱症是現代一種常見的產後表現。要正確認識並儘早發現產後抑鬱症,以防產婦危險發生。一、產後抑鬱症的原因。由於產後體內激素的劇烈變化,分娩的疲勞和痛苦,產後對寶寶的擔心和餵養,生活環境,家庭關係的變化等因素,使一些產婦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變化,嚴重者可發展為產後抑鬱症。引起產後抑鬱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關注抑鬱症防治-案例篇
    【編者按】你知道嗎,抑鬱症正成為人類第二大殺手(僅次於癌症),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病。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了《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針對抑鬱症篩查、預防和治療,給出了一套綜合解決方法。那麼,面對這樣一個沉重而又特殊的病症,到底該如何正確地認識它,如何科學地開展篩查工作?今天,南國早報客戶端推出「關注抑鬱症防治」報導,敬請關注。
  • 治學生「抑鬱症」,早發現還需巧防範
    近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提出,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10月29日 廣州日報) 抑鬱症,已成為威脅青少年學生心裡健康的重要殺手,將其納入體檢之中,無疑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有助於早發現、早治療,讓這些身患抑鬱症的青少年儘快擺脫此病魔的糾緾,重獲心理健康。
  • 抑鬱症納入學生體檢的背後:提早篩查有助於提早幹預
    近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方案提出,今後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隨即「抑鬱症納入高中和大學體檢」引起全社會熱議。此舉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會對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帶來哪些影響?
  • 大學生患抑鬱症,因厭世刺死滴滴司機判處死緩,或因無人心理幹預
    因一名抑鬱症患者沒有得到及時的關注和救治,最終導致了兩條鮮活的生命離世,兩個家庭的支離破碎。悲劇!不得不讓我們再一次,再再一次地重視人類群體心理健康問題。但又經常被人所忽略,誤認為是情緒低落,直到深受其害時才發現。那麼患抑鬱症有哪些症狀呢?1、情緒莫名低落、敏感患有抑鬱症的患者,會產生消極的情緒,即使在一群人中間,也會莫名的感到低落,提不起精神來,有時會為了照顧別人的感受,強顏歡笑,實際上會使自己更累。除此之外,還會有敏感的心理,一點小事就會引發低落,有時也會因為一點小事而大發雷霆。
  • 關注抑鬱症 ②
    大眾經常認為抑鬱症是一個思想問題,覺得患者只是「想多了」「太矯情了」,所以家人總是從外部尋找原因,對抑鬱症治療起到耽誤作用。袁院長表示,抑鬱症就好像長青春痘一樣,很多人在長青春痘之後第一反應就是找外部原因:是不是自己吃了熱氣的東西,是不是最近飲食不規律等等,而忽視了自己身體內部的變化;抑鬱症也是如此,很多人認為抑鬱症患者都是因為某件事情的刺激想不開而患上抑鬱症,卻忽視病人身體內部物質的改變,以至於無法理解患者所經歷的痛苦。
  • 鼓勵社會心理服務試點地區探索開展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
    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心理健康促進行動有關要求,加大抑鬱症防治工作力度,遏制患病率上升趨勢,鼓勵社會心理服務試點地區探索開展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特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標  到2022年,在試點地區初步形成全民關注精神健康,支持和參與抑鬱症防治工作的社會氛圍。
  • 抑鬱症成人類第二大殺手!大學生體檢將篩查抑鬱症...
    有人認為,抑鬱症是太矯情、抗壓能力差的表現。有人認為,抑鬱症是想的太多,行動太少。有人信誓旦旦,說自己不會患上抑鬱症。正是這些錯誤的觀念,導致很多患者不能被及時發現和治療,不能被理解和支持。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同樣重要,但人們一直不把抑鬱症當回事,不把抑鬱症患者當病人。情緒感冒」可能是抑鬱症!國家衛健委發布方案加強防治9月11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
  • 主播關注 抑鬱症篩查將納入孕檢
    今年4月,長沙一位37歲的海歸女博士帶著5個月大的女兒跳樓自殺身亡,兩起事件的家屬均稱這可能和產後抑鬱有關。 【正文】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統計,有50%-70%的孕產婦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抑鬱狀態,其中10%-15%為抑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