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偉大的科學家錢學森,飛彈、航天、航宇這三個詞都是他首創

2020-12-17 騰訊網

從古時候到現在,我國出了非常多的名人,有些是戰國的英雄,有的是出名的孝子,有的是有科學成就的人,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位名人。

既然說是名人,那麼稍微提點一下,大家就知道是誰了,「飛彈」、「航天」、「航宇」這三個詞都是他的首創,這位名人姓錢,相信大家已經有了答案。

沒錯,他就是錢學森,他雖然姓錢,但是他並不愛錢,這是他親口說的,當然現在的社會中,這樣的人是少有的,幾乎沒有人不愛錢。

但是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一點,他奔赴美國學習,在學術上是非常有成就的,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才,美國人曾對他有這樣的形容,說他一個人能抵得過五個海軍陸戰師。

這是個多麼高的評價,所以美國人不願意放他走,願意將他聘為麻省理工大學的終身教授,每年出高達10萬美元的工資讓他留在美國,但這樣的條件他都不願意,取而代之的是願意回到國內拿594塊的工資為祖國的科研事業奮鬥。

面對這樣都條件都能夠讓他不受誘惑堅決回到祖國,這樣的舉動不僅證明了他對錢財的確不在乎,更證明了他對祖國的熱愛。

但是他回國的過程是非常不順利的,這也難怪,那麼優秀的人,美國當然不願意讓他回來,該國的一位副部長還放話說寧可將他槍斃,都不能把他放回中國來。

他為此也做了長達五年之久的鬥爭,而在這麼長的時間裡他被逮捕過,被軟禁過,被恐嚇過等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待遇,換做平常人早就屈服了,然而這一切都抵不過他想要回到祖國的決心,經過了這麼久的鬥爭,他也如願回到了祖國。

他的回歸,讓我國的飛彈以及原子彈的研發工程至少推進了20年。他非常的熱愛科技事業,他為了工作,直接把宿舍都搬到指揮所去了。

而所獲得的成就是對得起他的這份熱愛的,在這十年裡,不僅讓飛彈成功的發射了,原子彈也成功的製成並爆炸了,還讓氫彈空爆試驗成功,並且第一顆人造的衛星也發射了。他是一位了不起的人,今年是他逝世的11周年。

好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我們下一期再見!

相關焦點

  • 「飛彈」、「航天」、「航宇」這三個詞都是他首創?!
    有一個人  美國人曾形容他  「一個人抵得上5個海軍陸戰師」  他帶領著新中國的科研工作者  算盤、角尺和圓規  讓新中國第一枚飛彈騰空而起  甚至「飛彈」、「航天」、「航宇」這三個詞  都是他首創的  他,就是錢學森
  • 雷射、航天這些詞都是錢學森取的,對黑洞一詞提出質疑卻未被接受
    在成立大會上,一位在委員會沒有任何職務的科學巨擎發表講話,要求科技名詞定名的時候,「不要忘記我們是炎黃子孫,取名要遵守漢語習慣,要有中國味」,他就是錢學森。錢學森不但是我國航天之父,還為我為科學界貢獻了多個精彩的科學名詞,如「雷射」、「航空」、「航天」、「工效」等等,不知道後世那些取名光想著崇洋媚外的人會不會汗顏。
  • 中國人民不能忘記的三位偉大航天科學家錢學森、龍樂豪、範本堯
    新中國建立初期中國工業實力非常落後,中國航天技術更是完全為零,71年過去了曾經沒有任何航天底子的國度已經成為世界一流航天大國。12月6日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與上升器成功分離,進入環月等待階段,準備擇機返回地球!
  • 「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弟子——張德良教授來大餘啦
    主要從事爆炸與安全,高溫氣體動力學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長期參與航空航天和軍工領域重大項目,並發布論文200餘篇,多次獲中國科學院和國家獎勵。11月5日下午,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走進大餘衡實,衡實學子有幸聆聽了由張德良教授帶來的一場題為《我國戰略飛彈核武與當前形勢》的學術報告。
  • 錢學森歸國,在科研戰線貢獻多多,有三個「高頻詞」源於他的翻譯
    在中國航空航天領域,錢學森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僅做出了極大的貢獻,還是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的奠基人,而且錢學森還翻譯了3個「高頻詞彙」。那究竟都是哪些詞語,而他又是如何翻譯的呢?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1935年,錢學森赴美留學,師從當時世界著名大科學家馮·卡門。到1955年,留美20年的錢學森攜家人,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留美期間,錢學森在航空航天領域,已經取得了頗多的成就,成為當時著名的空氣動力學家。不過,錢學森始終都心繫祖國的發展,要將自己頭腦中的知識,全都奉獻給祖國的航空航天事業。
  • 24小時被強光燈照,半個月暴瘦15公斤,錢學森:中國也能造出飛彈
    錢學森,一個響噹噹的名字,這個名字的分量代表著無價之寶。他是中國「兩彈一星」元勳,為中國的火箭、飛彈和航天事業作出了卓越的不可磨滅的貢獻。1911年,錢學森出生在上海。三歲時,他就跟隨父親一起遷居到北京。
  • 「中國航天之父」留美學術男神錢學森
    我們也有幸見證,中國航天科技前行的每一步人們常說,把一件事情重複做,持續的堅持和積累,時間會給出答案,中國探月在正確的道路上堅守最初的夢想,蓄積向上的力量,最終也驚豔了所有人。講到中國航天夢,離不開所有中國航天人的努力,在這裡不得不講到錢學森。
  • 「我是美國科學家,不是中國人」,錢學森侄子為何這樣說?
    「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火箭之王」等等,相信很多人已經知曉了,他就是錢學森,可以說他為了我國的科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他的出色表現,也讓他得到世界上著名的大科學家馮·卡門賞識,成為他的學生。在美國的時候,他已經致力於飛彈、空氣動力學等等的研究。
  • 錢學森逝世十年:是什麼造就了錢學森?中國還能否再出錢學森?
    他是航天之父,飛彈之父,航天、飛彈等名詞均是他發明的; 他是兩彈一星元勳,帶領團隊發射了中國第一枚飛彈、第一枚火箭、第一枚核飛彈,讓新中國挺直了腰杆; 他提出的「錢學森之問」,至今無解。 到底是什麼造就了錢學森?中國還能不能再出錢學森?
  • 錢學森:要根據漢語習慣定名,要讓人一看就有中國味
    錢學森先生通曉中西文化,博覽群書,這使得他在給科學技術名詞定中文名時既能表達原文概念的要義,又能展現漢字的靈韻。1985年4月,他在名詞委成立大會上的講話強調,在我們科技名詞定名時,不要忘記我們是炎黃子孫,最好用漢語精煉地表達出科學技術名詞的涵義。對於漢語名詞的命名,他說「要根據漢語習慣定名,要讓人一看就有中國味」。
  • 錢學森:被美國驅逐的科學家,卻為中國奠定了太空探索基石
    錢學森是中國「飛彈之父」和「航天之父」。他的研究幫助發展出中國第一枚人造衛星發射時所用的火箭,以及作為中國核武器庫組成部分的飛彈,他被奉為國家英雄。但是在另一個超級大國那裡,那個他曾經學習和工作十多年的地方,他的重大貢獻幾乎沒有人記得。
  • 弘揚科學家精神 | 關於錢學森的30個故事
    他是傑出科學家,美國人稱他「一個人抵得上5個海軍陸戰師」;他是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堅信「外國人能搞的中國人也能搞」;他是科學家群體中以身報國的代表——錢學森。在錢學森109周年誕辰將近之際,我們摘選了和他有關的30個故事。
  • 錢學森回國後,沒有再踏上美國領土一步,原因讓人肅然起敬
    因為思考,他極具創新精神,而創新,正是科學的靈魂。「飛彈」這個中文譯名,是錢學森首創的。起初,人們把外來詞「飛彈」譯為「火箭武器」、「可控火箭」和「飛彈」。但錢學森細細琢磨起來:這些名詞都沒有把火箭的方向性和原子彈的威力性結合起來於是,他反覆推敲,創新出「飛彈」一詞,「飛彈、飛彈,既能導向,又有威力」。此外,「航天」一詞也是錢學森提出的,在此之前,國內普遍用「宇航」一詞。
  • 錢學森非常謙虛,可為何他面對保健醫生,高聲地說:我是大科學家
    錢學森是新中國的「國寶」級科學家,他為我國的飛彈和航空事業奉獻了畢生的心血。在日常生活中,錢學森還十分謙遜,不僅沒有「官架子」,還從不以「科學家」自稱。但奇怪的是,錢學森曾有一次對保健醫生生氣地說:「我是大科學家!」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之子錢永剛教授蒞臨鄭州四中實驗學校
    上午9時30分,隨著中國航天錢學森決策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交大錢學森圖書館館長、錢學森之子錢永剛教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高級專員魯鳴,鄭州市惠濟區教育局局長劉博,鄭州四中校長閆培新等領導,依次步入鄭州四中實驗學校一樓會議室的大門,這所美麗的校園,頓時顯得更加厚重起來。
  • 「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98歲因病逝世,留下2個子女,近況如何
    幸運的中國擁有無數為國家無私奉獻、不辭辛勞的愛國之人,他們曾身居世界各地,在各領域取得不菲成就。而當他們得知祖國已經建立,百廢待興時,他們毅然拋棄優渥的生活,不懼前路艱辛,毅然歸國,投身祖國建設工作中,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便是如此,面對美國威逼利誘不為所動,一心回國建設祖國。
  • 錢學森先生,我們沒有讓您失望!
    他是傑出的科學家  美國人曾形容他  「一個人抵得上5個海軍陸戰師」  他是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  堅信「外國人能搞的中國人也能搞>  由於錢學森的毅然回國  中國飛彈、原子彈的研發  至少向前推進20年!
  • 錢學森這樣的頂級科學家為什麼現在這麼少?
    錢學森(1911.12.11-2009.10.31),漢族,吳越王錢鏐第33世孫,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臨安。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飛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 科技日報:錢學森和他的系統科學思想與方法
    STRONG>    編者按今年12月11日是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97華誕。在錢學森長達70多年的科學生涯中,他對我國火箭、飛彈和航天事業的開創性貢獻,彪炳史冊。有評論說,他不僅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同時也是一位思想家。
  • 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你認為最厲害的5位分別都是誰?
    他們都是經歷了無數個日日夜夜的刻苦努力學習和專研,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和打擊,最終才取得來之不易的成功。筆者認為科學家是世界上最偉大、最應該值得尊敬的人。在筆者心中最牛的5名科學家分別是錢學森、袁隆平、鄧稼先、華羅庚和茅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