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箏
那
些
悅
耳
的
時
光
古箏,中國最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不僅具有古樸典雅之美,更象徵著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粹。它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意味深遠,演奏技法豐富,具有相當強的表現力,因此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撥動琴弦之時、聆聽箏樂之際,人們也獲得心靈上的寧靜。
下面劇院君精心選擇了三首古箏曲目供大家賞析。
《漁舟唱晚》是一首頗具古典風格的箏曲。作曲婁樹華、魏子猷、金灼南。樂曲描繪了夕陽映照萬頃碧波,漁民悠然自得,漁船隨波漸遠的優美景象。這首樂曲是20世紀30年代以來,在中國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首古箏獨奏曲。
《高山流水》,為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鍾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此樂曲為潮州之州歌。
《出水蓮》是客家箏曲,也稱漢樂箏曲。宋朝末年,我國河南一帶百姓為避元兵的擄掠,南遷流入廣東、閩西等地,被當地人稱之為「客家」。客家帶來的音樂「中州古調」,與當地的語言、民間音樂、戲曲以及生活習俗結合起來,歷經數代,逐漸形成了獨具音韻的客家箏樂。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
青年古箏演奏家
岑佳蔚
師從當代中國傑出古箏表演藝術家袁莎導師
CCTV-15央視音樂頻道
播出的《風華國樂》節目
岑佳蔚也在其中有演出
演奏《武動靈韻》
2018年8月
由青年古箏演奏家岑佳蔚攜全國箏友
同臺演奏曲目
《小河淌水&彩雲追月》
岑佳蔚在碩士音樂會
演奏《青燈夢影》
音樂家簡介
舞如月下仙子
袖若流水清泓
……
岑佳蔚
中央音樂學院教師資格認證主講教師
中國古箏學院特聘教師 「青樂杯」兩岸三地古箏大賽青年A組第一名
2013 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本科古箏專業,師從古箏演奏家、教育家袁莎教授。後以專業第一名,總分第一名的成績升入中央音樂學院古箏專業碩士研究生,繼續跟隨袁莎教授深造。
2019年5月在中央音樂學院舉辦「岑佳蔚古箏獨奏音樂會」並出版專輯《層層水瀾》。2018年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文藝演出中為多國領導人演奏《舞動靈韻》。隨後在中央電視臺「2019-東西南北賀新春」中再次演奏此曲。
2017年10月,受文化部之邀,赴美國紐約、波士頓的林肯中心、茱莉亞音樂學院、麻省理工學院等多地訪問演出,圓滿完成中華文化講堂「箏與詩——中國音樂文化之旅」。此項演出活動,被列為《首輪中美社會和人文對話行動計劃》文化領域合作項目!此項演出活動責任與意義重大,古箏,承載起向世界展示敦厚而詩意的中國文化之重任。
多次在中央電視臺,國家大劇院、北京音樂廳,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廳等地演出。並在「青年藝術節」、 「彈撥藝術節」、「民族音樂節」等各類重大音樂盛事中擔任古箏演奏。多次錄製 CCTV15《風華國樂》欄目,參與錄製的音樂紀錄片《音樂為愛》於CCTV9播出,受北京時間欄目組邀請作為民族器樂特邀嘉賓錄製《跨越時空的對話——一帶一路 72 小時》節目。曾在上海音樂廳、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南京保利劇院等地進行全國巡演。
2016年至今連續擔任「天下箏會」全國古箏展演賽事評委。曾擔任「魅力中國-亞洲青少年藝術盛典」才藝選拔評委;第十三屆世界華人青少年藝術節賽事評委。
2017年在中國首屆古箏春晚中擔任重要角色,並錄製中國古箏春晚主題歌曲《箏心詩意》。
-岑佳蔚一直致力於推廣公益活動-
2017年參與編寫與自閉症患者有關的音樂書籍《不一樣,也一樣》並出版發行。在校期間曾任中央音樂學院「音為愛」社團演出部部長,「樂為愛」 樂團演奏員(此樂團由4位自閉症青少年和4位演奏員組成)。
曾策劃並參演多場「用音樂傳遞愛」公益音樂會。參與錄製由蓋茨基金會發起的公益活動「被吸菸我不幹」的MV和配音。2016年加入由亞馬遜與中國扶貧基金會共同發起的「書路計劃」公益活動。走進貧困山區學校讓孩子們親近音樂,感受愛與溫暖。
敬 請 期 待!
一場詩意唯美的古箏傳承
經典音樂會
一場箏心詩意的心靈之約!
傳承經典,奏唱詩篇……
△重慶大劇院近期演出取消及退票公告
(現已開始退款)
部分資料及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