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求職者的簡歷中多少都會存在一些水分,所以,在HR招聘過程中除了面試的評估外,還會對求職者進行背調這項工作,當然這項工作在企業管理制度比較完善的情況下,作為控制成本、降低風險是有必要的。對於HR來說,怎樣才是背景調查的正確方式?
一、哪些人需要背景調查?
理論上每個即將入職的在職人員都需要做背景調查,但是受到時間、精力的限制,HR小夥伴往往會心有餘而力不足。一天天光是篩選簡歷、打電話、面試等等一堆瑣碎的事情就夠多了,哪裡還有空做背調?
但是關於關鍵崗位和高薪崗位比如財務、採購、軟體工程師、團隊leader等背調不能少。資深調查員表示,在年薪超過10萬的崗位,大部分的企業都會選擇做背景調查,而高管類的職位,百分百都會做。
二、在什麼時候啟動背景調查?
1、在面試之後,錄取之前進行
原則上是要把一切問題都攔在入職之前,如果求職者不符合公司的招聘要求,不管是工作能力的問題還是簡歷虛假,還是因為公司在招聘方面有什麼歧視原則或者是領導的個人偏好,最後大可以以一句「不好意思,您的能力尚與我們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來拒絕。
2、在試用期可以對特定員工進行補充調查
在員工入職前沒有做背景調查,在試用期可以針對性的抽查。特別是關鍵崗位和高薪崗位。
在員工試用期之內進行,企業的試用期一般在1-6個月,這段時間是完全可以進行充分的背調的,還不用擔心失去優秀員工。
3、一般不對已轉正的員工進行背景調查
背景調查是對求職者是否符合錄取條件的確認,如果順利轉正的話,就表明可以勝任這個崗位需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個階段在做背景調查的話,往往會得不償失,一來解決不了問題,二來還會引起員工的方案。
三、求職者如何避免因為背景調查失去入職機會?
1、確保簡歷信息真實
背景調查是核實候選人提供信息的真實性,如果查出不實內容,往小了說可能是某項能力不足,如果上升到誠信層面的話,堅決不能錄用這樣的員工。所以,即使微小的部分最好也不要造假。
據說,也有極端的公司,在做背景調查的時間,發現候選人工作履歷有較小部分發的虛假,會假裝蒙在鼓裡僱傭這個人,以便將來隨時解僱,而且還不用支付任何賠償。
2、積極做好離職交接工作
選擇離職時,對領導或者公司存在不滿是常見的原因。
但在這個時候千萬要克制,積極做好離職交接工作。如果在交接過程中刁難了公司,或者是發洩怨氣,一旦需要做背景調查,很有可能影響新的工作機會。
此外,如果在離職的時候出現企業過失,導致可能需要賠償的情況時,儘量有商有量,和諧處理。不要因為小的分歧鬧得不愉快,雖然得到多一些賠償,但是也會導致企業對員工極度不滿,在遇到背調時,勢必不會給出好的評價。
3、主動配合背景調查工作
在企業做背景調查之前,都會事前知會候選人並獲得授權。這個時候,要主動配合背景調查,明確拒絕或者聲音、臉色出現變化,都是心虛的表現,會導致企業更深入地進行調查。
4、儘量與領導、人力資源部門處好關係
做候選人的被機構調查多是與前任領導或者HR進行核實,如果日常工作中關係處理得不妥當,他們很那給你做出好的評價。當然,如果你預計前領導或者HR會惡意抹黑的話,也可以事先說明情況,並提供多位證明人供企業核實。
四、如何開展背景調查?
一般來說,企業會自行或者委託第三方背調機構進行背景調查,我們公司一直跟全景求是合作,還是很不錯的。
調查內容包括硬體信息和軟體信息兩部分。
硬體信息指身份信息、學歷信息、工作履歷等,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企業可以通過學信網等國家機構或者人事核實;而軟體信息則指的是工作表現、工作能力、勝任力等,通過核實這些信息,從而判斷這個人是否能夠勝任這個工作崗位,這部分多會向候選人的前領導和同事核實。
順帶說一句,HR小夥伴在接到其他公司的背調電話時,原則上應該儘量配合,如果對方公司必須要經過背調才能入職的話,你的拒絕可能會葬送前員工的就業機會,風水輪流轉,說不定哪天自己也需要別人的配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