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泰人壽四季度虧1.26億 借力騰訊探索網際網路壽險業務模式

2020-12-20 同花順財經

華夏時報記者 吳敏 北京報導

近日,自稱首家網際網路壽險公司的和泰人壽披露了2019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報告顯示,和泰人壽去年四季度保險業務收入3.84億元,淨利潤-1.26億元。

「實際上,在同期成立的保險公司中,我公司在整體財務虧損上一直處於較低的水平。」和泰人壽相關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說道。

其表示,導致虧損主要源於兩方面原因,一是公司第四季度實現規模保費6.2億元,相比前三個季度成倍增加,相應的手續費等也成倍增加;二是包括IT研發費用、審計費用等相當部分費用項目集中在第四季度確認,使得當季度的管理費用有較大幅度的增加。

四季度虧1.26億 40%股權遭質押

和泰人壽成立於2017年1月24日,註冊資本金為15億元,註冊地為山東濟南,由8家股東發起成立,其中,騰訊旗下的北京英克必成科技有限公司、中信集團子公司中信國安分別持有該公司15%股權、20%股權。

作為初創型險企,未能盈利其實無可厚非。一位壽險公司內部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作為初創期公司,在公司業務規模增長較快、尚未形成規模經濟效益的情況下,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暫時性收支期限錯配的狀況。從行業發展規律來看,壽險公司一般都需經過『七平八盈』的錘鍊,即需要扛過7年左右的虧損期,才能進入盈利通道。」

「經營虧損對新成立的險企來說本無可厚非,但虧損的原因究竟是因為業務擴張的需求因素,還是理賠率過高,又或者是因為浪費管理成本所致,這是必須要知道的。如果是因為業務發展的需要,保險責任準備金的提存較多、技術及人才投入較高等財務性虧損,就不必過分擔心,後期成本攤薄後,自然會進入盈利期。」一位業內人士說道。

對此,和泰人壽相關負責人也向《華夏時報》記者做了解釋,其表示:「2019年四季度虧損1.26億元,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公司第四季度實現規模保費6.2億元,相比前三個季度成倍增加,相應的手續費等也成倍增加;二是包括IT研發費用、審計費用等相當部分費用項目集中在第四季度確認,使得當季度的管理費用有較大幅度的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家初創型的公司,和泰人壽的股權卻遭大面積質押或凍結的狀態。該公司2019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其目前共有60000萬股股權被質押,佔和泰人壽全部股權的40%。

具體來看,中信國安有限公司向外質押、凍結了全部所持和泰人壽20%的股權;欒川縣金興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向外質押了全部所持和泰人壽14%的股權;秦皇島煜明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合豐泰科技有限公司分別向外質押和質押、凍結了和泰人壽4500萬股股權,合計佔其全部股權的6%。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保險法講師王鵬鵬曾向本報記者表示:「股權質押股東將保險公司所持有的股權質押出質的目的在於獲得融資。股東出質融資對於保險公司來並沒有直接的影響,只有當股東無法按照約定償還融資貸款時,債權人才有可能對出質的股權進行處置。但是,若保險公司的股權被債權人處置,此時就會對保險公司的經營造成影響。」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也指出,股權質押本是一個正常的商業行為,一般而言,國有保險公司的股權質押相對較少,而民營保險公司的股權質押更普遍,因為民營企業融資渠道相對較窄,保險公司股權是質量相對較高的押品,融資比率比較高,質押融資是很多企業的選擇。但如果個別股東有過於激進的質押融資行為,會加大自身流動性風險,進而危及險企股權結構。

但和泰人壽相關負責人則向本報記者表示這並不會對公司經營造成影響,其表示:「和泰人壽由八家股東發起設立,股權比較分散,少數股東所持公司股權質押或凍結不會對公司的經營造成影響。」

從償付能力來看,和泰人壽償付能力充足率方面也連續四個季度下滑,去年四季度愛心人壽核心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280.32%,較年初下降了181個百分點。前三個季度的核心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461.74%、414.68%、404.37%。

對此,一位初創型險企內部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在滿足監管要求的充足率水平的前提下,償付能力並非越高越好。過高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往往意味著較多資本閒置,未用於支撐公司業務發展,資本效率較低。通常保險公司在發展前期均會出現償付能力較高的客觀情況,充足率會隨著公司各項業務的拓展及機構的發展逐步降低,均會回歸到目標償付能力水平均值。」

騰訊團隊協助運營網際網路保險平臺

真正使和泰人壽區別於其他壽險公司的原因在於,2017年成立初期,該公司在其官方網站發文自稱首家網際網路壽險公司,並表示,和泰人壽是一家輕資產、高效率、與網際網路高度融合的創新型壽險公司。

自稱「首家網際網路壽險公司」,和泰人壽的底氣或來自於騰訊的股東背景。

和泰人壽總經理李玉泉也在公開場合表示,中小公司在發展中應該充分依託股東優勢,但依託股東優勢,不僅僅是藉助股東的平臺、客戶的優勢,也得為股東提供相應的服務,配合股東戰略實施,這樣才能得到股東的支持和理解。「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藉助股東優勢走出一條創新發展之路。」

李玉泉表示:「騰訊作為和泰人壽重要股東,我們充分依靠其客戶資源優勢發展業務,利用其大數據和科技優勢控制承保風險,利用其科技優勢來開展線上理賠服務。中信國安是和泰人壽另外一個重要股東,我們擬充分利用中信國安社區,及其線上線下綜合服務,為其客戶提供相關保險服務。例如,在北京有很多國安社區網點和養老驛站,我們可以為其客戶和家屬提供養老保險和全面的保險服務。」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網際網路渠道更適合賣車險、意外險等產品標準化程度高的產品。壽險產品保費較高,條款複雜,一份保單又貫穿了客戶全生命周期的服務,人們對在網際網路渠道購買壽險產品還缺乏信任。

不過,上述和泰人壽相關負責人向本報記者坦言,作為一家新成立的、有明顯網際網路特色的壽險公司,和泰人壽在短短三年中,獲得了幾十萬客戶的信任。坦率地講,在前期的業務中,股東騰訊的品牌優勢無疑增加了客戶對公司信任的砝碼;但更重要的是,在騰訊團隊協助公司運營網際網路保險平臺的過程中,他們「客戶優先」的理念深深地影響了公司的方方面面。我們與客戶建立方便、快捷、透明的網絡溝通平臺,按照客戶需求和反饋不斷打磨產品,改進服務,迅速解答客戶投保的疑問,快速解決客戶在理賠中碰到的各種問題,始終以「客戶優先」為工作的出發點,體現了網際網路保險的方便、簡單、快捷、透明,踐行公司「和泰人壽,觸手可及」的服務理念,逐漸贏得客戶的信任。今後,我們還要不斷地改進和完善我們的各項服務。

這和記者採訪的一位網際網路保險公司高管的想法不謀而合,其向記者說道:「未來,如果哪家公司可以將客戶體驗做的更好,就把握了彎道超車的最好機遇。過去的保險公司普遍以『保費為王』,賣出去就不管了,但現在,隨著網際網路保險的興起,客戶對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也就給了一些有科技應用布局的保險企業新的機會,但同時也是新的挑戰,客戶維護管理做的好的業務員也將得到更多的重視。」

和泰人壽相關負責人也向本報記者透露了其未來發展戰略規劃,公司致力於成為一家網際網路優勢明顯、價值創造能力突出的創新型壽險公司。公司將堅持網際網路業務與線下業務「雙輪驅動戰略」,即一方面繼續依靠股東騰訊的品牌、技術優勢進行網際網路壽險業務模式探索,並加強與其他網際網路平臺的合作;另一方面,也將逐步進行全國性分支機構的戰略性布局,努力實現線上、線下業務的協同發展。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

來源: 華夏時報

相關焦點

  • 和泰人壽去年四季度淨虧1.26億拉低全年業績 償付能力指標下滑明顯...
    其中,和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和泰人壽)交出了一份虧損的年度成績單。數據顯示,該公司雖然去年第二、三季度實現微利,但是一季度和四季度淨利潤均為虧損,尤其是四季度虧損額達到1.26億元,對全年業績形成較為嚴重的拖累。
  • 騰訊系和泰人壽三年虧損逾3億 首家網際網路壽險公司底氣幾何?
    2019年虧損額擴大作為騰訊系網際網路財險公司,和泰人壽甫一亮相就備受外界關注。英克必成由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100%持股,一季度末持有和泰人壽15%股份。騰訊是上述股東中唯一的網際網路企業,與和泰人壽對外宣稱的致力於打造「網際網路優勢明顯,價值創造能力突出的創新型壽險公司」相契合。作為業界首家網際網路壽險公司,和泰人壽或將依仗於騰訊在大數據、金融科技等方面的加持,而二者將產生何種化學反應也給市場帶來想像空間。
  • 和泰人壽「三年虧」的業績成色,國華人壽「九罰單」的上市拷
    公開信息顯示,和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泰人壽」)成立於2017年1月24日,由中信國安有限公司、北京居然之家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金世紀工程實業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發起設立,註冊資本金15億元人民幣。堅持網際網路與傳統渠道雙輪驅動,致力於打造「網際網路優勢明顯,價值創造能力突出的創新型壽險公司」。
  • 和泰人壽2019年淨虧1.2億 40%股權遭股東質押
    來源:中國網財經中國網財經1月19日訊(記者 程宇楠) 近日,和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泰人壽」)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披露了2019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報告顯示,和泰人壽2019年四季度淨虧損額為1.26億元,虧損同比擴大127.17%,而環比來看,和泰人壽2019年第三季度實現淨利潤882.56萬元;同時,和泰人壽2019年四季度實現保險業務收入3.84億元,環比增長112.24%,同比大幅增長1112.9%。
  • 和泰人壽發布新款增額終身壽產品
    ,和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小雨傘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在深圳舉行「行耕不輟 未來可期」產品發布會,正式推出「增多多增額終身壽險」即《和泰鑫享盈終身壽險》。和泰人壽業務總監、擬任常務副總經理胡鋒,小雨傘創始人兼CEO光耀,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教授、保險系主任、中國保險學會常務理事郭振華,北美精算師、法再中國壽險市場部總經理李用虎等多位金融、保險領域的專家共同出席了此次發布會。
  • 和泰人壽總經理李玉泉:保險公司要通過特色化、差異化服務來提高...
    而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蓬勃發展,保險業也呈現出一片開拓與創新的繁榮景象。 9月4日,由華夏時報社、水皮雜談、華夏時報金融研究院共同主辦的「保險業理性與繁榮之路:2020第三屆華夏時報保險科技峰會」在北京召開。和泰人壽總經理李玉泉在主題為《後疫情時代保險業究竟如何突圍?》的互動對話中談到行業面臨的困境時表示深有感觸。
  • 三星財險擬增資5.5億騰訊領投成二股東,未來中外股東能否協同成看點
    近五年,三星財險保險業務收入增長趨於停滯,一直未能破10億元,2017年至2019年同比增速分別為1.58%、0.32%、-1.01%,2020年上半年則下滑0.65個百分點。經營整體較穩定,但淨利潤始終未能破億元。
  • 新光海航人壽2017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償付能力充足率降至-446%...
    每經記者 袁園 每經實習編輯 陳適1月底臨近,各險企的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也陸續出爐。這也意味著,新光海航人壽並沒有總經理及管理公司渠道業務等的高管人員。保監會數據顯示,2014年,新光海航人壽總保費同比減少32.34%,僅為2.37億元;2015、2016年總保費收入持續減至1.5億元和1.1億元。償付能力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新光海航人壽的淨利潤為-8239.01萬元(未經審計)。
  • 三星財險或變身中外合資公司 騰訊全保險牌照版圖若隱若現
    2015年,騰訊籌建和泰人壽的消息傳出。2016年8月,和泰人壽獲批籌建,騰訊旗下北京英克必成科技為創始股東之一;2017年1月,和泰人壽獲批開業,北京英克必成科技為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15%。這意味著,騰訊的觸角從財險延伸到壽險領域。2016年10月,家點保保險代理辦理工商註冊;次年1月更名為微民保險代理,10月獲批經營保險代理業務,這就是耳熟能詳的騰訊「微保」。
  • 騰訊頂格收購三星產險股權 BATJ如何打贏保險科技下半場
    2016年8月,騰訊通過全資子公司北京英克必成科技有限公司發起設立的和泰人壽獲批,與中信國安並列為第一大股東。該公司被定位為創新型網際網路壽險公司。2017年初,騰訊又聯手高瓴資本入股英國英傑華(Aviva)的香港公司,持股20%。這一年正值香港保監局出臺保險科技扶持政策,鼓勵快速設立保險科技(InsurTech)公司。
  • 牽手富邦人壽在港成立壽險公司,意在虛擬保險...
    在香港上市的「保險科技第一股」、內地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眾安在線,近日在香港註冊了一家壽險公司。據澎湃消息,此舉或為獲發香港虛擬保險牌照做準備。香港查冊處資料顯示,這家2月27日在香港註冊的新公司名為ZA Life Limited(眾安人壽有限公司,下稱眾安人壽)。
  • 財聯社保險周報(8月24日)|財險|壽險|保險公司|人保|人保財險|人壽...
    水滴公司完成2.3億美元D輪系列融資  平安人壽升級「基本法」 近一年壽險改革動作連連  大童保險服務董事長蔣銘:中介的未來在於服務  中援有限公司全資收購內蒙古郵政保險代理  傳存款保險基金公司將實體化運作,王玉玲或出任董事長  中國太保上半年淨利潤同比下降12% 壽險新業務價值增長承壓  太保壽險成立康養子公司
  • 外資壽險2017年業績盤點:友邦淨利「一覽眾山小」中法償付能力...
    例如,友邦保險以20.11億元的淨利潤榮登盈利榜「狀元」,且該數值已接近「榜眼」恆大人壽與「探花」中信保誠二者的淨利潤總和。而中法人壽則在償付能力充足率方面每況愈下,去年四季度末,其綜合、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環比再降1259.78個百分點,低至-4035.94%。
  • 中國平安季績點評:壽險仍是軟肋
    2020年第1季中國人壽的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3%,至3077.76億元,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8.3%,續期保費同比增長11.2%,至1983.26億元。除了壽險業務之外,平安也有財險公司提供財險服務,不過由於財險主要對應久期較短的投資,而且財險業務規模遠比不上壽險業務,平安的保險資金投資組合或更偏向於服務壽險業務,其表現或也可以與中國人壽進行對比。
  • 2017年保險業35位總經理履新 和泰人壽年內2次變更
    (原標題:2017年保險業35位總經理履新 和泰人壽年內2次變更)
  • 2020年險企樣本觀察:踐行小而美的網際網路壽險
    對於弘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弘康人壽」)來說,2020年是持續推動價值轉型,優化業務結構的一年。作為一家小而美的壽險公司,弘康人壽在成立之初就選擇了一條有別於傳統壽險公司的發展道路,走網際網路優先的路徑,此後更是日復一日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聚焦保險保障功能,如今已經基本實現了以客戶為中心的模式重構。
  • 和泰人壽李玉泉:在中國真正做保險的 春天已經來了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金麒麟·2019保險高峰論壇」今日在北京舉行,和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玉泉出席並演講。和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玉泉李玉泉表示,在中國,真正做保險的,未來之路或者春天已經來了,兩個路,一是健康險,一是養老,這兩個是非常火的。以下為部分實錄:非常感謝趙總,趙總說上半場是機遇,確實也是一個機遇。
  • 平安人壽換將!「新掌門」楊錚將為壽險改革帶來什麼?
    12月7日,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人壽」)宣布,為加強公司領導班子建設,進一步深化壽險改革,實現數據化經營模式的創新突破,楊錚將出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兼CEO,全面負責平安人壽整體經營管理工作。
  • 中國人壽壽險公布2020年中期業績(A股)
    8月26日,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證券交易所代碼:601628;香港聯合交易所代碼:2628;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LFC)宣布本公司(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6個月期間(「本報告期」)按照中國企業會計準則編制的未經審計合併業績。
  • 保險業協會披露上半年壽險數據 網際網路、電銷誰主沉浮?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姜鑫 8月14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保險業協會)對外發布了網際網路人身險市場以及壽險電銷行業經營狀況,其中,網際網路人身險業務實現規模保費1394.4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12.2%;壽險電銷行業累計實現規模保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