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定數,腳下有定力
文/田維雍
2020年,註定是中國商業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一方面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讓國內眾多行業都面臨不小的壓力。
歲寒知松柏,疾風識勁草。壓力衝擊之下,有的企業乘風破浪,有的企業蟄伏轉型……無數小軌跡或是堅持,或是變化,都蘊含著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大邏輯。
對於弘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弘康人壽」)來說,2020年是持續推動價值轉型,優化業務結構的一年。
作為一家小而美的壽險公司,弘康人壽在成立之初就選擇了一條有別於傳統壽險公司的發展道路,走網際網路優先的路徑,此後更是日復一日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聚焦保險保障功能,如今已經基本實現了以客戶為中心的模式重構。
2020年,弘康人壽全年累計實現價值業務新單年化保費20億元,同比增幅290%,服務客戶突破400萬。不但抵禦住「黑天鵝」影響,還成功實現了業務破局。
逆勢奮進,不僅是堅守青衿之志的實證,更是公司深厚研發實力的最好詮釋。
儘管多年磨一劍,但每一次轉身弘康人壽都踩準了時代的節拍。
2021年已經開局,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弘康人壽副總經理周宇航表示,在「雙循環」新的發展格局下,消費升級、人口老齡化、科技創新等一系列因素,為保險行業帶來了加速轉型和發展的機遇。未來保險的發展趨勢應該是以用戶為中心的數位化轉型,從用戶體驗的細節入手,按照全產品、全場景、全生命周期來進行模式設計,重構營銷體系,把保險交易的低頻,變成保險服務的高頻。
日拱一卒,不期速成。未來,弘康人壽一方面不斷豐富產品的多元化、特色化,完善產品圖譜;另一方面則是積極推動模式創新,構築網際網路「保險+」生態圈。
心中有定數,腳下有定力。草木蔓發,春山可望。
01青衿之志:布局保障型產品
2020年,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幾乎波及所有行業、所有人。在這種背景之下,當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明確「強化保險保障功能」。無論是「病有所醫」,還是「老有所養」,都是保險業發展的箇中要義。
從人身保險方面看,雖然重疾、醫療險產品不少,但與我國14億人口基數相比,真正購買了商業健康保險產品的人數佔比依然很低,商業健康保障的覆蓋面仍然不足。特別是在應對大規模流行性傳染病,以及由此引發的家庭收入損失、大額醫療支出等風險保障上,保險業尚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這些保障缺口既是當前存在的問題,也是保險業發展的潛力和方向。
早在成立之初,弘康人壽就立下「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
到底什麼是以客戶為中心?如何踐行以客戶為中心?
問題不斷拷問這家年輕的壽險公司。
青衿之志,履踐致遠。此後的時間裡,弘康人壽堅守初心,聚焦保險保障市場的痛點、焦點、熱點,以技術創新推動產品、服務的差異化競爭。不斷為市場輸出多元化、人性化的保險產品,為更多個人和家庭帶來合適的保險保障方案。
從「弘康健康一生系列」、「哆啦A保」,到「弘康大白智能定壽」,再到「相伴一生年金保險」等,一款又一款的產品引爆保障市場。這些產品不但在定價和形態上積極創新,還實現了化繁為簡、低價透明。
值得一提的是,弘康人壽不斷通過獨特的創新精神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積極優化和改善產品形態及配套服務。圍繞著「以客戶為中心」,在重疾保障、健康管理、養老服務、財富配置方面,均做出了積極有益的產品探索及嘗試。
截至目前,弘康人壽保障類產品涵蓋壽險、重疾險、意外險等險種,且費率低於行業平均,而客戶人均保額則為業內平均的3至5倍。
02科技賦能:服務品質升級
疫情之下,分析普遍指出,保險行業將迎來高速增長機會,並加速驅動保險行業線上化轉型,網際網路保險將得到爆發。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也指出,疫情將加速驅動保險行業線上化轉型,網際網路保險趨勢長期向好。
現實中,因為傳統的線下展業受阻,險企紛紛轉型線上。而被業內稱為「最徹底的網際網路壽險公司」的弘康人壽,早已實現了成功搶跑。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中的這句話頗具現實意義。事業都應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
早在2016年,弘康人壽推出十萬元以下重疾立案即賠服務,在業內率先將「人臉識別」技術引入保全辦理;2017年,弘康人壽推出「秒退」服務,以及重疾險智能核保;2018年,弘康人壽將所有理賠結果寫入區塊鏈並開通在線查詢功能,推動保險行業真實理賠狀況走向公開透明。同時還推出壽險行業首個微信視頻客服,由人工在線一對一輔導服務辦理;2019年,弘康人壽則再度深入場景研發了「弘康全方位智慧機器人服務」,為客戶提供包括「新契約回訪機器人」、「在線客服機器人」、「電話語音機器人」、「續期智慧機器人」四大智慧機器人服務。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2020年,弘康人壽自主研發打造的數據服務平臺「容易聯」上線運營,通過深度挖掘、洞察用戶的需求,打造有競爭力的保險產品與增值服務。同時,探索推出了「保險帳戶」形態,將個人的保險保障進行帳戶化管理,以更加簡單、清晰、高效的方式讓消費者購買保險後,能對自己的保障情況做到實時的追蹤和了解,並實現服務的有機結合,讓服務更人性化。
周宇航表示,網際網路保險發展方興未艾,科技應用與保險服務不斷融合,保險行業客戶對新時代的服務品質提出了更智慧、更科技、更個性的需求。通過科技手段不斷提升業務品質、服務品質,是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弘康人壽近年來在網際網路保險方面轉型升級的重要布局。
03構築「保險+」生態圈,構建美好生活
近年來,中國傳統壽險行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包括人口紅利下降,消費者需求變化、客群遷移、業績增速放緩等。究其原因,跟中國市場消費群體的變化有莫大的關係。
隨著新中產階級的壯大,尤其是80後90後新一代消費者群體的崛起,保險需求正在發生顛覆式的改變。《2019新中產家庭消費與理財報告》的數據:家庭年收入20萬元以上,普遍接受高等教育,多從事專業性或者管理崗位,有獨立思考精神,理性消費,有持續學習提高的計劃的「新中產階層」規模數量達4億。
換句話說,以往單一的保險服務已經不能滿足新一代消費者群體的需求。
如何在行業深耕致遠?
「對於網際網路保險公司而言,如何通過網際網路工具的配合,提升其生態經營能力,是建立競爭壁壘的核心。」周宇航說,「數字金融時代,通過保險連接用戶需求,可構築一個保險生態圈,涉及養老、養生、住房、娛樂等多個方面,讓保險真正成為一種具有普世意義的金融工具。」
弘康人壽改革的內驅力再次被點燃。
周宇航表示,弘康人壽的業務轉型已經從1.0時代邁進2.0時代,極致化產品到用戶化產品已經布局完成,從保單走向人的維度的保險科技服務已經取得成效。現在,弘康人壽將持續依託出色的產品創新能力,將金融產品與客戶深度結合,讓保險服務普遍化。
因此,弘康人壽進一步要構築的,就是從客戶需求出發,以保險的風險管理能力為紐帶,連接服務提供方、服務需求方、服務傳播方,構築網際網路「保險+」生態圈,滿足人們在風險保障、財富管理、醫療養老、休閒娛樂等領域的多樣化需求,讓保險真正成為服務人們美好生活的金融工具。
有了戰略的引領,實踐也在不斷蛻變、演進。弘康人壽和中國幹細胞集團進行了「臍帶血」的保險服務合作,向精準的母嬰群體提供保險產品和臍帶血的雙重服務,拓展保險服務邊界。弘康人壽還專注通過更有利的交費期限引導客戶進行保險產品體驗,引入更多的「保險+」資源豐富保險服務邊界,提供長期穩定的市場化利率產品,倡導通過保險體驗更美好生活,備受市場認可,更多消費者願意主動購買,產品的復購率穩步提升。
正是這些新力量的崛起,讓弘康人壽這家險企勁旅始終充滿活力,鬥志滿滿,並能在競爭日趨白熱化的人身險行業始終佔據一席之地。
據了解,未來,弘康人壽將堅守網際網路優先戰略,充分把握中國保險市場快速發展契機,依託現有產品、銷售、服務、投資、支持保障五大業務板塊,努力打造有特色、創新型人壽保險公司。
04篤行致遠:回饋社會
「保險可能從一種金融工具變成社會化服務的一種手段。」周宇航說。
2020年9月,弘康人壽作為保險業代表參加中國慈展會,向公眾展示弘康人壽在公益慈善方面的解決方案,在扶貧攻堅方面的成果和回報社會的公益善舉。
事實上自成立以來,「反哺社會,奉獻愛心」,這份責任已滲透到弘康人的每一個「細胞」裡。此前弘康人壽迅速響應國家精準扶貧號召,主動履行企業公民責任,與華民慈善基金會共同設立「華民-弘康專項公益基金」,充分發揮保險屬性,深耕教育扶貧,助力扶貧攻堅。
從弘康華民河南鄉村教師獎勵計劃到弘康華民廣西和合班助學項目,從弘康華民廣西勞動力培訓計劃到弘康華民「共享之星」留學生獎助項目……截至目前,弘康人壽已經在全國5省16地組織實施了133個精準扶貧項目與活動。
雖然「80後」「90後」員工佔比近90%,這一年輕團隊對扶貧,特別是教育扶貧保持敏銳的關注。
除了教師隊伍,弘康人壽同樣關注貧困地區孩子們的教育情況。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脫貧問題,廣西壯族自治區從教育入手,從2018年開始,把農村貧困戶家庭適齡兒童少年均能接受義務教育,作為精準扶貧的一項重要工作。
在這樣的背景下,弘康人壽聯合廣西和合濟困助學基金會在鳳山、容縣、田陽、防城港、靈山工商聯推薦的定點幫扶貧困村所在鄉鎮初級中學舉辦多個「弘康華民和合班」。對班上的學生每人每月資助生活費補助200元。
廣西鳳山縣江州九年一貫制學校、廣西防城港市防城區那良中學、廣西田陽縣第三初級中學、廣西玉林市容縣松山中學、廣西靈山縣那隆第一中學等多所學校的貧困學生受到了資助。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弘康人壽在深入開展扶貧攻堅的基礎上,還將企業的成果積極回饋社會,通過多維開展災害救助、環境保護等社會公益事業,進一步放大了社會公益投入成效,實現了回饋社會與主業工作的深度結合與遙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