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麵團事

2020-12-24 菜譜大雜燴

自己記錄用收集來自網絡の入門答疑基礎麵團:

材料:麵團 450~600克

1、酵母正確使用量為多少?(1)包裝上如果載明2%、就是使用5~6克(麵粉量的2%,例如麵粉重280克,280X0.02=5.6克)。第一次使用就按照這個分量、然後依照烘烤出來的情況、再看看是否要修正酵母的用量。(2)如果孔洞太多、組織粗糙、那就是量太多、可以減少1/3再試試。(3)每一次換了牌子都要這樣試過、才能找到最適合的使用分量。(-) 我的基礎麵團是7%低糖量配方、所以用安琪高活性乾酵母就可以叻、跟麵粉的配比是1%。用耐高糖酵母適用於5~25%糖量的方子。而且我更喜歡冷藏發酵、風味更好。

2、為什麼麵包發酵不好?(1)使用酵母過期或用量不足。(2)攪拌過度或搓揉甩打不足。(3)糖的分量太大、導致滲透壓過高而抑制酵母的活動力。一般麵包中糖的使用量不超過麵粉量的18%。糖會影響麵包吸水量。正常用量的糖、對麵包吸水量影響不大。但隨著糖量的增加、吸水量(配方用水)要適當減少或增加攪拌時間。尤其是高糖量配方(20%-25%糖量)的麵團、若加水量或攪拌時間掌握不好、則麵團攪拌不足、麵筋未得到充分拓展、所得的產品體積小、麵包內部組織乾燥、粗糙。一般高糖配方的麵包、麵團充分拓展的時間比普通量的麵團增50%左右。故製作高糖配方麵包、用高速攪拌較合適。對於麵包製作而言、麵包表皮顏色的深淺程度決定於剩餘糖的多少。所謂剩餘糖、是指酵母發酵完成後生下來的糖量、一般2%的糖量足以供給發酵、但通常麵包配方中的糖含量均超過2%、故有剩餘糖殘留。剩餘糖越多、麵團表皮著色越快、顏色越深。同時、糖可以在麵包內保存更多的水分、使麵包柔軟。而加糖量較少的麵包、為要達到同樣的顏色程度、表要增加烘焙時間、這樣水分蒸發得多、保存下來的少、致使麵包幹硬。(4)鹽的量太多,抑制了酵母的活動力。(5)溫度過低。使酵母發揮活動力的適宜的溫度是28℃~30℃。(6)麵團水分太多,太過溼黏。

3、低溫發酵的麵團過程如何?如果要做低溫發酵的麵團、麵團揉好放入盆中、噴一些水、套上塑膠袋密封、放冰箱冷藏、放一夜應該都可以餳發到兩倍大。如果要餳發更久(超過20小時)、就必須用塑膠袋裝然後紮緊(塑膠袋抹一點油才不會黏)、不要留太多空隙、這樣麵團就不會餳發到有酸味。麵團放冰箱可以延緩發酵、但是放進冰箱前一定要在麵團上噴些水、然後套上塑膠袋、完全密封、不要使麵團直接接觸到冰箱。因為冰箱是一個大的脫水機、麵團一旦表面乾燥、發酵就會受影響。從冰箱拿出來後要記得靜置30~60分鐘(時間視氣溫而定)、因為酵母在冰過之後會暫時休眠、讓麵團恢復室溫再開始整型。

小提示:暫時先這些、繼續收集整理ing。

相關焦點

  • 如何製作白色全麥披薩麵團
    我周末做了一批麵團,麵團在冰箱裡閒逛幾天,直到我們想把一個放在烤箱裡快速午餐或晚餐。但是,給我買了一個大桌面縐紗製造商之後,披薩製作在這裡佔了一席之地。如果我翻閱我的想法筆記本,我可以看到已經有好幾個月了,我給自己寫了一條消息,嘗試使用白色全麥麵粉替代精製的冷發酵,隔夜披薩麵團, 多用途麵粉。
  • 要做麵包點心,麵團是關鍵,學會以下幾步讓你做出最棒的麵團
    充其量,我們所做的每件事都是一項正在進行的工作,每次我們推動並調整它時,我們都會接近一點。因為我展示了如何在五分鐘內使我的礦產變得平坦, 。我的天啊,尤其是本周雜貨店裡的線條,對嗎?當然,在此後的12個月裡,我可能已經製作了12個額外的麵團,我發誓,每次我想到的東西都不在那個帖子裡,並且確定你已經被搶了。我在縮短。在那裡,我說了。
  • 麵包攪拌機與麵團的基礎原理
    第一當然是攪拌機的類型了,在學校一般有兩種攪拌機,學習時老師會根據不同的麵包配方標註對應的攪拌時間和攪拌機的類型,由於初學者並不能根據麵團的狀態來判斷何時停止攪拌
  • 麵包饅頭等麵團的風味與麵團的形成因素
    麵包饅頭等麵團的風味與麵團的形成因素髮酵方式可以被分為兩種。一種是傳統發酵,即用1:1的麵粉和水不斷餵養,現在漸漸流行起來的酸麵包酵頭。第二種是經過培養篩選過,繁殖能力極強的商業酵母。麵團成熟 麵團發酵時,經過一系列複雜的變化,達到製作麵包的最佳狀態,稱作成熟。麵團的成熟與成品品質的關係如下: ①成熟的麵團聚 成品皮質薄,表皮顏色鮮亮,皮中有許多氣泡和有一定脆性。內部組織,氣膜薄而潔白,柔軟而有濃鬱香味,總體脹長大。
  • 做好麵食必備的小知識,膨鬆麵團、水調麵團、油酥麵團到底是什麼
    而做麵食無非會用到以下三種麵團:膨鬆麵團、水調麵團、油酥麵團。那麼這三種麵團到底有何區別,又如何使用呢?今天就來和大家詳細的說一說。先來說膨鬆麵團膨鬆麵團就是將發酵劑摻入麵粉中,加水和成的麵團。根據所用發酵劑的不同又分為三種:發酵膨鬆麵團、化學膨鬆麵團和蛋泡糊膨鬆麵團。
  • 人類發酵麵團的八大酵面麵團
    人類發酵麵團的八大酵面麵團:文|中國發酵麵團工藝工匠杜德春自工業酵母18-19世紀問世之前、人類一直用小麥麵團發酵各種主食麵團;無論是黃河流域或者埃及尼羅河、或古老的歐洲或美洲或中東地區我們學徒時代、學徒必須會祖先留下的八大發酵麵團體系;也就是說面點麵食師傅必須要學會的基礎:發酵麵團技術、製作餡料技術、印模磕模技術;其中發酵麵團尤為重要—乃是老酵、大酵、自來酵(液酵)、嫩酵、嗆酵、急酵、燙酵、搶酵。
  • 烘焙圈子:麵團分類、發麵、和面、揉麵團的技巧~~輕鬆搞定麵食!!!
    揉面手法到位,麵團配比合理,那樣揉出 來的麵團才夠正。上乘的麵團應該是光潔細膩、無洞無痕。想知道怎麼揉麵團?揉面的技巧有哪些?更多揉面的方法就請看這裡吧。  根據各類面點製品的性質和要求,用不同的技法,調製出符合要求的麵團的過程。是面點製作工藝的工序之一,包括和面、揉面。調製時,冷水麵團採用搗(捶、壓)、揣(扎)、摔及反覆搓揉等手法,使麵團吃水均勻,光滑柔潤;熱水麵團採用邊和、邊攪、邊搓,搓捏麵團的方法,或一般不揉、少揉,以防止產生筋性,失去糯柔的特點;發酵膨鬆麵團揉面要靈活?
  • 麵團怎麼揉出膜
    麵團是人們製作麵包、包子等食物時都會用到的主要原料。人們在生活中要是製作一些麵食的時候,我們都是要先做麵團的。要想做好麵團的話,我們首先要揉麵團的。要想把麵團揉好的話,我們沒有自己好的手法是不行的。不過怎麼才能把麵團揉出膜呢?今天我就把具體的操作方法跟大家講一下吧,一起來看看下面。如何把麵包麵團揉出膜?
  • 仟聖蛋糕學校今日分享:麵團的各種打法
    排氣,分割滾圓,鬆弛10到15分鐘,整形,38度下發酵45分鐘,烤制手工麵團在揉制的過程。如果揉了55到60分鐘,麵團依然比較粘的話,可以把面放放到溫暖處發酵到2倍大。取出,麵團如果很粘,可加少許乾麵粉當手粉,或者拍扁,入冷凍室20分鐘稍微凍硬。在拿出來分割整形。
  • 麵團-麵團APP告訴你,同城交友水有多深?
    劉女士是一個交友愛好者,她坦言,在接觸到麵團app之前,也被無良交友app套路過。使用了麵團app之後,她再也沒有使用過其他交友軟體。經過朋友的介紹,她註冊了麵團,平臺第一步,實名認證,這麼一個小小的環節,讓劉女士心裡有了個底,她意識到,平臺上的人都是真人。
  • 認識麵團的發酵與不同
    ,它存在著許多不同稱呼,例如大家常聽到的中種麵團,酵頭,老面,酸面種或酵母種。無論是以上哪一種,它們都歸屬於麵包製作程環節裡的『預先發酵』範圍。 認識【麵團發酵】 發酵的英文一個極為奇妙的過程,也是揉面之後必須歷經的步驟,只是很少人會去關心,這個舉足輕重的『發酵』到底是。發酵過程能鬆弛經過揉整後的麵團,能讓揉整後排列均勻的麩質變得柔軟,具有延展性。
  • 甜品製作——丹麥麵包麵團
    丹麥麵包麵團製作方法和千層酥皮類似,一樣是將油脂(黃油或瑪琪琳)包在麵團中央,經過反覆摺疊以後,形成一層一層的麵皮。【丹麥麵包麵團】(參考分量:1份)麵團配料:高筋麵粉170克,低筋麵粉30克,細砂糖50克,黃油20克,奶粉12克,雞蛋40克,鹽3克,乾酵母5克,水88克。裹入用油:黃油70克。製作過程:1、把所有材料揉成麵團,用力的揉,直到麵團起筋,抻開麵團時,可以勉強形成一層薄膜即可。
  • 怎麼樣才能把麵團揉光滑?
    問題中說到做饅頭的麵團怎麼揉都揉的不光滑這個問題,根據我多年製作面點的經驗,要想麵團揉得光滑,要做到三揉三醒,經過三次揉面,醒面最後達到麵團光滑的目的。饅頭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一種主食,特別是在北方吃得最多,有的地方人們一日三餐都離不開饅頭。平時吃的饅頭可以在外面買,超市或者菜市場的主食廚房都有賣的,也可以在家裡做饅頭。
  • 如何調製硬酥皮麵團
    硬酥皮麵團製品的牛舌餅、白皮酥、千層酥,如何調製才能做出美味酥點如何調製硬酥皮麵團攪拌原理:①硬酥皮麵團也稱硬皮麵團,是指使用較少的糖和飴糖,較多的油脂添加適量疏鬆劑和其他輔料調製而成的麵團。以此麵團包餡,經烘烤而成的製品具有皮硬而酥的特點。
  • 麵團怎樣發酵更快?原來有這麼多技巧,漲知識
    麵團怎樣發酵更快?原來有這麼多技巧,漲知識北方人喜歡吃麵食,尤其是暄軟的大饅頭,是很多人都離不開的主食,外面賣的饅頭,大家都知道會有各種添加劑,吃起來也不如自己蒸的饅頭好吃。但是蒸饅頭看似簡單,真正做起來很多人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發麵也加酵母了,為啥和好的麵團就發不起來呢?
  • 嘉匯橡樹外國語小學二年級項目式——麵團變變變!
    做每種麵食都會對面的軟硬有具體要求,而麵團軟硬的秘訣就要看水與面的比例,還有手法的配合。本次項目式二年組的孩子們通過具體實踐研究了麵粉與水的比例,掌握了多種不同麵食的和面方法。例如:蒸饅頭、蒸包子(面軟硬適中)的和面比例;烙餅(面要軟)的和面比例;做麵條(面要硬)面和水的比例。麵團的發酵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以酵母菌的生長代謝為主要活動。
  • 提升麵團2-10%比例吸水率的三大核心因素
    提升麵團2-10%比例吸水率的三大核心因素:文|中國糕餅資深工匠杜德春若麵包或饅頭習慣吸水率為42%、若通過技術提升、 使原有吸水率提升2-8%;那麼、成品出成率明顯提高—也就是說產生出產品技術價值;2%
  • 如何製作、發酵出一塊最好的麵包饅頭的風味麵團
    如何製作、發酵出一塊最好的麵包饅頭的風味麵團發酵中影響麵團物理性質,尤其是氣體保持能力的因素。要得到好的麵包,必須有兩個條件,一是直到進烤爐,麵團中的發醇要保持旺盛的產生二氧化碳能力,另一個是麵團必須保持氣體速散,即形成良好的伸展性、彈性和可以持久地包住氣泡的結實的膜,影響麵團保持氣體能力即脹發性能的因素如下:①麵粉:小麥粉的蛋白質的量與質,也就是強力度是氣體保持力的決定因素,麵粉的新陳程度也與氣體保持有密切的關聯
  • 如何讓麵團發酵得又好又漂亮?
    但如果麵團含水量過多,雖然容易發酵,體積卻會因發酵產生氣體而迅速膨脹,使得麵團過於鬆軟,麵筋的網狀結構鬆散麵團容易軟塌溼黏,不利於麵食製作。麵團在發酵時會產生葡萄糖,酵母菌可利用這些糖分進行繁殖,以加速麵團的發酵。如果麵粉變質或是澱粉受損,麵團在發酵時無法較好地為酵母菌提供葡萄糖,酵母菌就會「生長不良」,麵團就發不起來。
  • 要做這一道美食,你需要學習如何製作那不勒斯比薩餅麵團
    從麵團開始。這不是你每天吃的披薩麵團。把這個做好,你就會做比你能買到更好的比薩餅。如果你想了解那不勒斯披薩,請讀這篇文章,不要跳到菜譜上,這跟做披薩麵團無關。在比薩麵團上寫了2500字。每個比薩餅麵團食譜都是這樣的。混合一些麵粉,水,太多的酵母,鹽,油和糖。證明了幾個小時。把球舉起來。做披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