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樂趣有千萬種,只讀情節,以求脫離繁瑣生活的牽絆,在書中尋找爽點,過癮是一種讀法。
認真閱讀,尋找知識,讓自己變得更具哲理性或是睿智也是一種讀法。
利用頭腦風暴震碎外表的裝飾,把核心中的思想和文章寫作結構,其中人與自然,人與萬物的關係理清,把重新和關鍵的信息及理念提取出來,成為已用,無論是寫作還是生活中都讓自己保持幸福、安樂、和平,利用書中的力量對抗焦慮、拉近人際關係,這也是一種讀法(最近突然發現,深度閱讀能獲得的遠比你想像中要多得多,大得多。)當然,我目前也僅到此種程度,起步太晚了,若是想繼續加深,估計還需要書本數量與時間的證明。
以前也不停的說過閱讀理解的重要性,也有方法和過程,發現還是不夠,系統有待升級,這次就做一個2.0版的閱讀理解展示吧。
這個過程分為學習閱讀理解→掌握寫作基本常識→閱讀剔除
這篇文章主要講學會閱讀理解,分為閱讀理解的好處,與閱讀理解的差異,和如何提升閱讀理解。
我喜歡做手工,還開過鋪子,不過一向認為自己僅是個業餘人士,偶爾做的玩偶服飾不但獲得了收益,也獲得了羨慕和讚揚。
但我僅憑藉小時候看過母親做手工的本能去做這件事,因為心裡活著一個粉紅色不肯長大的小公,而小公主總會知道什麼是最美好,最漂亮的魔法。
但魔法只是過於花俏的裝飾,對於一個好裁縫來說,不會打版不會看圖紙,就不會成為一個好設計師。
這話說白了就是,我以前看不太懂圖紙,尤其日本國和韓國才是玩偶的主生產地,書都是泊來的,沒有翻譯,僅憑看圖,一知半解而已。
而我隨著讀書的深入,感覺自己頭腦中的邏輯系統的建立,和對事物次序的理解,居然發現,以前看不懂的圖紙,現在在眼裡變得簡單明了,通透清澈了。
還有對於食物的理解也更加深了,本來就喜歡做好吃的,最近無論是麵食還是炒菜,都獲得了家人的讚賞。
做事情也有條理多了,我有一個倉庫,裡面的東西亂七八糟,十年開店下來的積累,數不清的雜物和灰塵,在頭腦裡有了次序之後,如何收拾,如何歸類,如何整理,也是頭頭是道,不再困擾了,而清理乾淨倉庫之後,不但獲得了良好的環境,也獲得了家人的尊重和客人的暴增。
一個有條理的頭腦,和做事有準則的風格,是增加魅力的基礎。
而這一切是閱讀帶給我的。
閱讀理解如果不夠透徹,會給生活帶來說不清的麻煩。
1. 「知識的詛咒」
通俗地說,就是一旦你知道了一個信息(學會了一樣東西),你就很難想像你不知道該信息(沒學會該東西)的情景。你已經知道的那些信息「詛咒」了你。
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就是,你教孩子一道題,教了三遍他還不會,你就會暴跳如雷,罵他為什麼這麼笨,腦子裡也百思不得其解,這孩子為什麼不隨我?
其實需要換位思考,孩子為什麼不懂,是不是我講的方式不對,換一種他能聽懂的方法,比如講個故事,做個模型,畫個圖表。
講的時候有沒有講到底層理論,講完了孩子真懂了嗎?換個出題方式是不是又不會了?那就讓孩子用他的理解再給你講一遍,能講明白,才算是真懂了。
還要隨時注意一下,自己的語言是否過於術語化,要注意照顧新接觸的朋友,或是層次不同的人的理解力。
很多領導布置任務的時候,都會反覆問你,懂了嗎?
我們有時候是懂了,大多時候是似懂非懂,其實這時候最應該做的是按自己的理解再反問領導一句,是這個意思嗎?還有其他含義嗎?搞清領導的意圖任務就成功了一半。
否則就會出現,你辛苦完成的工作,領導卻皺眉審閱完後要求重新做一遍,可重新做完了,依然還要返工,因為思路根本不對。
久而久之,任務也不會再交給你了。加薪、升職,也就變成了夢想。
所以,擺脫「知識的詛咒」有賴於好好的閱讀理解,和提高層次,也隨時能夠和低層次的人交流,把大腦變為一個轉換開關,對你的人際提升是有幫助的。
2. 注意語言的背景
一句話或是事物放在不同的語言背景會產生不同的意義。
失之毫釐,謬以千裡。
老公在家裡醃菜,放香料的時候,我頭皮都麻了,什麼香葉、孜然都往裡扔,最後做出來的東西實在難以下咽,浪費食材,他還樂此不疲。
我告訴他孜然是搭配肉類,去腥羶的,而香葉適合燉菜,比如魚、肉等。
醃鹹菜實在不合適,他回了一句不都是香料嗎?
這個理解力我真是無語了,雖然都是香料,可用處不同啊,如果給病人開藥,感覺差不多就代替,豈不是要鬧出人命。
還有讀歷史的時候,很容易讀到誤區,尤其以斷章取義最可怕,有一位歷史教授寫的書,看表層的意思,五四期間的文人各種表現都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名氣,我當時就感覺困惑不已,因為我們的印象中不是這樣的。
為了求證,我去找了一位專學歷史的老師,她告訴我,這位教授有些斷章取義,五四那批的文人,本就是名門之後,根本無須為出名這種事演出各種戲碼,他們所有做為都是為了推廣白話文,而這種無償的努力之後,形成的成果才是他們最需要的。
所以讀歷史書,都是要難過考證的,只憑藉作者的理解去判斷是不準確的,如果還把這種理念成為信仰,就更糟糕了,後果很嚴重。會產生誤人子弟的影響。
最近聽塔羅牌老師講課的時候,有學員問其牌面的意義,說了一句另一種牌法的解釋,老師直接回說,我不知道,我不能亂說,我是學語言文學的,你如果想知道要去問介紹這種牌法的老師。
所以,不懂的事情不要亂說,不懂的知識不要亂用。謹慎也是讀書者應具備的品質。
三如何提升閱讀理解
思考其實最好的方法,但只有更懂得寫作的結構和常識才能夠提升級閱讀理解。
最簡單的是多問自己
1. 這書中講的是什麼事
2. 人物之間的關係如何
3.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4. 自己嘗試寫作,寫書評或是時評,再或許是小說,在寫的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尋找答案,比如,一篇小說的開頭如何能用3000字把矛盾突出,人物引出,命運的困難提示,還能吸引住觀眾?
這才是一篇好小說的重頭戲,只要你讀到能夠滿足這些要求的小說,而且文筆還比較流暢就算是好的小說了。
僅會分析不夠,還要提筆寫一寫,只有寫才能直面自我。我曾經一篇小說寫了五、六個開頭,還是不行,心中所想不能完全表達出來,表達的過程中也會出現問題,只有不停的否定,才能更進一步的理解真正想表達的思想,如同繪畫,需要打幾個腹稿之後,才會向完美作品進軍。
閱讀是寫作的先導,沒有一個好的閱讀思路,你就無法分析知名作者的寫作能力,你只是覺得這篇文章好是沒用的,無法剝離你需要的素材,所以讀好書,培養分析能力才是寫好文章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