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報 見習記者 項凱 商報記者 朱光函
一條Lo裙一轉手就能漲價數倍,在微博上這一話題一度排到了熱門行列,而在線下,這一被人們剛關注到的熱點卻正迎來最後一次泡沫。
所謂Lo服,其實是源自歐洲宮廷、貴族、洋娃娃等元素的服裝,後在日本被逐漸廣泛傳播,成為一種獨立的服飾風格。蕾絲、花邊、蝴蝶結、綁帶等甜美元素是此種服飾風格的經典特質。而甜美、古典、哥德式是Lolita屆的三大主流。
而正是這樣一種相對小眾的裙子正在成為遊資炒作的目標,在這些遊資的操縱下,原本一條售價1000多元的裙子,轉手就賣到4000元-5000元不等,甚至有些造型獨特的Lo裙售價高達十萬元。而正當人們躍躍欲試想要投身其中之時,這個行業正迎來最後一輪泡沫。
近日記者發現,此前被多家媒體報導過的成都一家Lolita實體店已經有糾紛跡象,店長「空白」系「莉莉絲許願池」的店長,因「一單多轉」目前已拖欠巨款,此事件持續在微博上發酵瘋傳。
消費人群一般在14歲到35歲之間 主力消費人群為白領和學生
在杭州Lolita交流群裡,群主「晚晴」發布了最新的Lo圈公告,內容和即將面世的新款Lo裙有關,此舉立刻引發群裡的Lo服愛好者們的關注,群裡的對話文字就像彈幕一樣,飛快地更新,而這些留言大多與Lo裙交易有關
交流群裡銷售的Lo服分為國牌和日牌兩種類型,一般來說國牌普遍便宜,日牌的售價相對高一點。在「閒魚」二手交易平臺和淘寶平臺上搜索「洛麗塔」發現這些裙裝的價位集中在1元到9999元之間,其中日牌的價格基本都在2000元以上,國牌在1000元以下。
一位從事Lo裙買賣的業內人士介紹,因為Lolita服飾生產流程複雜、加工周期長,很多Lo服愛好者都會選擇在微博上關注最新的Lo服資訊,當這些愛好者選定款式後,便會在「閒魚」平臺上買「掉落款」或去實體店購買品牌商代理產品。
「購買這些Lo裙的主力大多以學生為主,不過也有少部分是已經工作的白領高收入人群,年齡段分布在14歲到35歲之間。」
一般Lo服的溢價率都只有10%-20% 只有極個別的日牌再販才能翻倍
在閒魚上有不少洛麗塔的交流社群,其中較熱門的是「lo娘回血站」,在這個17萬人的社群裡,人氣高達363.4萬。在這個社群中交易價最高的是由網友「此女乃孽障」發布的一款名為「fs和平之春baby茶話會橘粉」的Lo裙,價格高達23000元。
在線下門店裡,類似的社交群更是五花八門,一位業內人士介紹,目前杭州共有10家Lo裙的專賣店,主要分布在下沙和龍翔橋、三壩、聯莊等地鐵站附近,這些專賣店都有各自的店家群,其中大多不允許群友在群內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實體店裡Lo裙的溢價率並不高。在湖濱銀泰in77D區2樓的「Whirligig體驗館」內有300多個品牌,這些Lo裙是由全國各地的品牌商自主設計並由該店授權代理的,單價是在200元到9000元之間,其中國牌的售價從200元到1000元不等,日牌售價稍高,從2000元到9000元。
據店長沈小姐透露,來店裡消費的人群90%以上會選擇國牌,一方面是因為國牌比較便宜,二來不少國牌Lo裙款式也比較精美。不過談到Lo裙的盈利空間,沈小姐說:「鑑於行業不太規範的現狀,實體店並沒有很大的盈利空間,相對來說一些小店鋪會賺得更多。」
下沙「小可愛的店」店主「晚晴」對此表示肯定。這家店打的是全日品牌Lo裙店,開店才一個多月,在全國只有3家同品牌門店。「其實Lo裙並不是那麼得有利可圖,主要還是因為大家喜歡才去買。」說起外界傳得沸沸揚揚的炒Lo裙,「晚晴」坦言:「正常來講,一件Lo服的溢價率在10%到20%左右。以圈內當前比較火的一款無袖的天國少女為例,原價4000元,被炒起來後賣價5000元,而有袖的是原價6000元,再販是8000元。另一款目前炒得比較火的中村十字,原價4000元,再販6000元。像天國少女和和平之春這類款式,其溢價率為20%-30%,已經算是高溢價率,真的只有極個別的才能翻倍,但其前提條件是要非常多的人喜歡並且沒有再販、近期的量也不大。」
有商家巧用心思靠正確的營銷策略月入20萬+ 還有人用同一張日牌騙了70多萬元
正如「晚晴」所說的,Lo服愛好者們都是因為喜歡這種服飾才開始接觸Lo圈文化,平時會在QQ和微信交流群、微博社交平臺、閒魚魚塘上種草、拔草,因而大部分Lo服實體店店主開店的初衷都是為了和志趣相投的夥伴們交朋友,互相之間開心地交流,營建一種Lo圈的美好生態圈。
同樣持有這種觀點的,還有下沙「姬樣屋」的店主範女士。目前還在考研的她在大二時入圈,開店兩年多來,來店內消費的八成以大學生為主,基本上會選擇在500-1000元之間的Lo服,同時又以買國牌的為主,佔據95%。「我會在店家粉絲群裡發布新品照片和公告,讓粉絲們來店消費,與她們進行開心的互動和交流,Lo服愛好者們會通過時下流行的社交媒介比如抖音、微博等來間接地幫助宣傳,目前店內營業額在每月20萬以上。」
而在業內人士看來,開Lo裙實體店風險還是挺大的。就在前幾天,被紅星新聞報導過的一家成都Lolita實體店店長「空白」被微博網友爆出以現貨先後博取了不少Lo服愛好者們的信任,從而謀取巨額利益。
一位接近該事件的業內人士說:「這家店的店長『空白』手中只有一批貨,但卻賣給了不少Lo服愛好者們,隨後又以這批貨的快遞出現問題為由,推脫半年之久,這種情況就是現在Lo裙圈中出現的『空氣裙』,目前店主「空白」已在自己的微博『莉莉絲許願池』承認,售出的『空氣裙』總金額已高達70多萬,正在籌款解決問題。這些情況都說明,Lo裙圈正在經歷最後一波泡沫,行業即將迎來洗牌。」
行業資深理財專家稱,這是投機
炒Lo裙和炒鞋類似 不要成為最後一棒接手
Lo裙到底有沒有投資價值?一位資深投資理財人士分析認為,炒Lo裙並不是投資,而是一種投機。該資深人士介紹:「以我的觀點來講,Lolita服飾這個圈子本身就比較小,而且整個投資架構,是比較容易受市場因素的影響的。炒Lo裙這種行為不是投資,確切地說是投機,投資的意義其實不大。」
而在某風投機構負責人看來,炒Lo裙其實是一種接力棒式的遊戲。「這種炒作從本質上來講與炒鬱金香、炒鞋、炒盲盒都是一樣的,其目的都是為了獲得不菲的收益,但無論炒什麼、怎麼炒,都是市場投機行為,伴隨著高風險。等到泡沫退去,就能夠看到真正的價值究竟是什麼。而接最後一棒的人將承受泡沫破碎而引發的後果。」
實際上Lolita的市場特別小眾化,而且存在高風險。「晚晴」也稱,Lo裙其實也很容易跌價。前述投資理財經理表示,在國內目前的大環境下,不是很建議去做,因為炒Lo服目前只是一種風潮,一旦過了,本身的價值就不會出現很大的升值空間甚至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