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31日,美國雷德溫市代表團第三次造訪了衢州二中,一位代表團成員高興地向眾人展示中國學生贈送的剪紙禮物。劉惠震攝
14年情深,從一場畫展開始
61歲的日本人宮森勝市非常熱愛中國的文化藝術,他說他最欣賞的中國畫家是吳冠中先生。
宮森勝市記得,吳先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文藝,其強大的感染力會改變人類的精神品質,決非刀槍所能徵服。」
在日本櫪木縣佐野市日中友好協會任職近30年的歲月裡,宮森勝市一直在做一件事——積極促成日中兩國之間的民間文化交流。宮森一年到中國好幾次,每次旅途都是自費。其實,他的家並不富裕,小兒子仍在工廠打工,有人問宮森,這樣付出到底為了什麼?他靜靜地回答說:「我喜歡中國……」
今年12月初,宮森勝市再次來到了衢州,這是他10年內第8次來訪,不過這一回,他終於完成了自己的心願——把衢州的書畫作品帶到佐野去展出。
歷史總是在滄海桑田間,不經意地經歷著曾經滄海難為水的不變。很少有人知道,衢州和佐野這對友好城市的開始,也是發端於一次畫展。
1992年,時任衢州市長的郭學煥隨浙江經貿代表團訪問了佐野市,1993年10月,在時任佐野市長毛塚吉太郎的倡導下,兩市精選了一批少年兒童的繪畫作品進行了交流。孩子們手中的畫筆,打動了觀展的人們,也堅定了兩座城市繼續擴大交往的信念。
在此後的近4年時間內,佐野市先後派出了5批市民訪問團來衢,頻繁互訪加深了兩地之間的友誼,1997年11月,兩市正式籤署協議,確定了友好城市關係。
「我們想再辦一次展覽,把衢州小學生們的書畫作品帶到佐野……」今年6月21日,宮森勝市來衢州訪問的時候,向衢州方面表達了他的願望。
5個多月後的11月30日,當宮森再來衢州時,他被邀請到了柯城區大成小學,在風雨操場,校長徐雪芳自豪地向日本客人展示了掛滿了三面牆的書畫作品,「這些都是我校學生的作品,請您挑選。」在孩子們繪就的七彩世界裡,宮森陶醉了,他舉著相機,一幅一幅地拍過去,轉了一大圈後,他突然轉身對徐雪芳說:「都很不錯,全部帶走吧!謝謝您和孩子們。」
明年的2月18日至20日,來自大成小學的這88件書畫作品將在佐野市文化會館對當地民眾展出,充當起「文化使者」的角色,以畫為媒,增進衢州與佐野人民之間的友誼。佐野朋友對衢州畫展的熱烈期盼,很大程度上得益一次「友城之旅」的推動。今年8月,一個由市外僑辦組織的45人衢州市民代表團首次出現在了佐野「秀鄉節」儀式現場。這個由衢州企業家、教師、醫生、文藝工作者和學生等組成的「友城之旅」訪問團受到了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在為期6天的行程中,民間使者們就關心的醫療、教育、文化等多層面與當地有關方面開展了廣泛的交流。
離別時分,許多佐野市民夾道歡送,對中國朋友依依不捨。「這就是民間外交的魅力,它著眼於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理解,充滿著真摯的友情。」全程親歷此次訪問的市外僑辦主任葉正義,至今仍會回想起那次難忘的佐野之行。
「市長不見了」?在雷德溫的軼事
事實上,在國際友好城市間的交往中,地方外事所具有的獨特魅力則表現得更為明顯。說起衢州的國際友好城市,雷德溫是個令不少人熟悉的名字。
這是一座位於美國中北部明尼蘇達州、密西西比河上遊的美麗小城,英語中的雷德溫(Redwing)是「紅色翅膀」的意思,在200多年前,這裡仍是印第安人的領地。雷德溫的人口雖然只有1萬5千多人,但它的製鞋業在全美乃至世界知名,曾被評為美國「全美十個最美麗的小城鎮」之一。
大洋彼岸的雷德溫是如何與衢州結緣的?市外僑辦主任葉正義透露,一切都緣於二戰中那場著名的「杜立德行動」。1992年,為紀念「杜立德行動」50周年,美國方面專門派人到中國考察,尋找當年美國轟炸機殘骸以及曾經營救過美國飛行員的中國老百姓。當時,雷德溫市市長表達了願與一座浙江城市建立友好關係的願望。考慮到1942年的「杜立德行動」原計劃是在衢州機場降落的,獲救的美國飛行員後來全部集中在衢州,省外辦決定推薦衢州市和雷德溫市建立友城關係。
1994年1月,美國雷德溫市代表團訪問衢州,兩市籤訂了建立友好城市關係協議書,此後,兩市互訪較為頻繁,至今實施了11輪互派教師、3輪互派藝術家的交流項目,先後有4名美國外教獲得「西湖友誼獎」,被浙江省外事辦稱為「對美友好交流的成功典範」。雷德溫市前市長羅密歐曾經說,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有雷德溫和衢州的市民一樣的友誼,世界怎麼可能會有戰爭?
今年8月,市委副書記、市長尚清率團訪問了雷德溫市,這也是時隔10多年後,衢州市政府主要領導第一次踏上雷德溫的土地。一個細節足見兩市間的深情厚誼,在兩天的訪問行程中,雷德溫市市長約翰豪威都是全程陪同,而且還親自為尚清駕車。以至於有一天下午,隨行人員都差點以為「尚市長不見了」,後來才得知,原來熱情的豪威市長直接把尚清帶到了家裡去做客……
當然,此行也讓雷德溫人領略了中國市長的魅力,當地時間8月28日傍晚,尚清在正舉辦音樂會的雷德溫市民廣場發表了即興演說,祝願衢州市與雷德溫市友誼地久天長。他那精彩的演說獲得了在場2000多名雷德溫市民的肯定,掌聲如雷,經久不息。
好客衢州,向世界拋出橄欖枝
同樣,作為衢州人的外國老朋友,「西特裡維·德米特裡·尼基甫洛維奇先生」註定也是個繞不開的名字,不過在巨化集團,人們更願意親切地稱這位俄羅斯友人為「老西」。
現年79歲的「老西」畢業於列寧格勒理工大學,來華前在俄羅斯應用化學科學中心任職,1994年,中俄合資企業浙江巨化巨聖氟化學公司成立時,他作為俄方專家參與公司組建,至今已在衢州待了16個年頭。
16年裡,「老西」漸生了濃鬱的中國情愫。同事的小孩出生了,他會拱手作揖,再道一聲「恭喜」;公司裡一名普通員工不幸患嚴重的腎病,需要換腎,大家紛紛伸出援助之手,「老西」也默默捐獻了自己的一份愛心;2002年九華鄉發生特大山洪災害,「老西」主動向災區捐款300元。
每逢新春佳節,「老西」的住所也像中國的家庭一樣,門口張貼春聯,門上倒貼一個「福」字,並穿上大紅大紫的唐裝過大年。
奉獻無國界,友誼春常在。2001年,「老西」七十大壽,同事們給「老西」穿上長袍馬褂,戴上瓜皮小帽,大擺宴席。巨聖公司的員工們說,我們早就把「老西」當成集體的一員,「老西」自己也以在華工作為傲,2000年,他申請了中國永久居留權(當時浙江省僅有七人)。2004年,他成為浙江外籍人士中首位省級勞模。
今年3月3日,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李建平專程來衢州,向西特裡維頒發了「人民友誼貢獻獎」。「老西」的獲獎,從某種意義上,也是全國友協對衢州地方外事工作近幾年成績的一種肯定。
如今,隨著衢州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擴大,對外交往的範圍和深度都有了相應的拓展和加強,衢州人正熱衷於在五湖四海廣交朋友,「四海之內皆兄弟」這句話已經成為現實。
翻開2010年衢州外事活動日程,不難發現其中的緊張與忙碌:今年3月和10月,美國「全球印第安納」教育交流協會代表團兩度來到衢州,與衢州市實驗學校等6所中小學籤署了建立姐妹學校關係協議。6月17日,一場面向全省海外鄉賢和江浙滬海外高層次專業人士的衢州投資發展環境推介會在西子湖畔隆重舉行。7月23日,印度駐上海總領事戴思銳女士率參加上海世博會演出的印度寶萊塢歌舞藝術團訪衢,受到孫建國、尚清、諸葛慧豔等市領導的親切接見,為紀念中印建交60周年,這家印度國家級的藝術團體在緊張的檔期中,專門加場來衢演出,獻上經典劇目《寶萊塢入場券》。9月27日,西班牙、摩洛哥、德國等8國的13位孔子學院院長來衢參加祭孔大典,紀念先賢孔子誕辰2561周年……
「衢州是東南闕裡,儒風浩蕩,所以在今年的國際友城交往拓展中,我們特別尋覓了一些人文底蘊同樣豐厚的城市作為聯繫對象,比如俄羅斯的圖拉市和英國的斯特拉特福德鎮,前者是文豪託爾斯泰的故鄉,後者是劇作家莎士比亞的故鄉。目前交往工作正順利推進。」談及國際友好城市交流的未來打算,市外僑辦主任葉正義信心滿滿。
事實上,就在今年,我市縣級城市在友城交流方面也成功實現了零的突破。江山市和常山縣分別和義大利卡坦扎羅省的兩座城市達成了締結友好城市的意向。可以預見,「中國衢州」的名字,今後將會在五大洲被越來越多地叫響,而地方外事搭建起的友好橋梁,也將帶動雙邊經貿、文化、教育、旅遊等領域的全面交流與合作。
有觀察人士這樣評價說:成長中的地方外事,讓衢州拓展了國際視野,吸納了國際信息,借鑑了國際經驗,促進了城市發展,而世界也從這裡感受到了好客衢州的魅力。(來源:衢州新聞網-衢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