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每日一薦|除了四海皆兄弟,你還知道哪些具有緊縮式用法的成語?

2020-12-17 百聞教育科普

1.四海皆兄弟 [sì hǎi jiē xiōng dì]

基本釋義:世界各國的人民都像兄弟一樣。 同「四海之內皆兄弟」。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顏淵》:「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典故:

孔子的弟子司馬牛,有一次向孔於請教怎樣做君子。孔子對他說:「君子不憂愁,不害怕。」司馬牛不懂這話的意思,問道:「不憂愁,不害怕,就叫做君子了嗎?」孔子說:「君子經常反省自己;所以內心毫無愧疚,還有什麼可憂愁、可害怕的呢?」,司馬牛告辭孔子後,見到了他的師兄子夏。他憂愁他說:「人家都有兄弟,多快樂呀,唯獨我沒有。」子夏聽了安慰他說:「我聽說過:「一個人死與生,要聽從命運的安排,富貴則是由天來安排的。』君子對工作謹慎認真,不出差錯;和人交往態度恭謹而合乎禮節。那麼普天之下到處都是兄弟,君子何必擔憂沒有兄弟呢?」

相關成語:四海之內皆兄弟 四海皆兄弟

2.道路以目 [dào lù yǐ mù]

基本釋義: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談,只是以目示意。 形容人民對殘暴統治的憎恨和恐懼。

出處:《國語·周語上》:「厲王虐;國人謗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典故:

周厲王統治周朝時把平民賴以謀生的許多行業,改歸王室所有,一時間民生困苦民冤沸騰。厲王不聽勸諫卻採用特務手段對付人民,他派人去衛國(河南淇縣)請了很多巫師,在首都鎬京(陝西西安以西)川流不息地巡迴大街小巷,偷聽人們的談話,凡經他們指認為反叛或誹謗的人,即行下獄處決。不久,鎬京再也聽不到批評厲王的聲音。後來人們索性連話都不說,親戚朋友在路上見了面也只敢用眼睛示意(道路以目)來表示對厲王的不滿。厲王大喜說:「怎麼樣,我終於使誹謗停止了。」他的大臣召公勸戒說:「這樣堵住人民的嘴,就象堵住了一條河。河一旦決口,要造成滅頂之災;人民的嘴被堵住了,帶來的危害遠甚於河水。治水要採用疏導的辦法,治民要讓天下人暢所欲言,然後採納其中好的建議。這樣,天子處理國政就少差錯了。」厲王不聽勸告,仍然一意孤行,實行暴政。舉國上下都是敢怒不敢言。3年後(公元前842年),平民們最終不堪忍受,自發地組合起來攻入王宮,把暴君放逐到一個叫彘(今屬山西)的地方。這個事件史稱「國人暴動」。「殺戮無辜曰厲」。周厲王的諡號「厲」字,即是概括了他的這段殺人止謗的歷史。

相關成語:緘口不言 三緘其口 敢說敢做 暢所欲言

3.歸正邱首 [guī zhèng qiū shǒu]

基本釋義:指死後歸葬於故鄉。同「歸正首丘」。

出處:明·宋濂《故檢校孔君權厝志》:「吾出千成死至此,吾意能歸正邱首,豈知死於道路。」

相關成語:歸正首丘

4.敝帚千金 [bì zhǒu qiān jīn]

基本釋義:一把破掃帚,當千金那樣貴重。比喻東西雖不好,但自己十分珍惜。

出處:漢·劉珍《東觀漢記·光武帝紀》:「一旦放兵;縱火;聞之可為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相關成語:千金敝帚 敝掃自珍 敝帚自珍 棄若敝屣

5.狐藉虎威 [hú jiè hǔ wēi]

基本釋義:比喻仰仗別人威勢或倚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同「狐假虎威」。

出處:〖出處〗《宋書·恩幸傳序》:「曾不知鼠憑社貴,狐藉虎威,外無逼主之嫌,內有專用之功。」

相關焦點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虎口逃生,你還知道哪些具有緊縮式用法的成語?
    相關成語:虎口餘生2.落井下石 [luò jǐng xià shí]基本釋義:看見人要掉進陷井裡,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頭。 比喻乘人有危難時加以陷害。出處:唐·韓愈《柳子厚墓志銘》:「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髮比;反眼若不相識;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狡兔三窟,你還知道哪些具有緊縮式用法的成語?
    在這些人當中,有位叫馮諼的人,他常常一住就是住上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卻什麼事都不做,孟嘗君雖然覺得很奇怪,但是好客的他還是熱情招待馮諼。有一次,馮諼替孟嘗君到薛地這地方討債,但是他不但沒跟當地百姓要債,反而還把債倦全燒了,薛地人民都以為這是孟嘗君的恩德,而心裡充滿感激。直到後來,孟嘗君被齊王解除相國的職位,前往薛地定居,受到薛地人熱烈的歡迎,孟嘗君才知道馮諼的才能。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不寒而慄,你還知道哪些具有緊縮式用法的成語?
    出處:《史記·酷吏列傳》:「是日皆報殺四百餘人;其後郡中不寒而慄。」典故:西漢武帝的時候,有個名叫義縱的人。他姐姐義殉是個醫生。她因醫好了皇太后的病,皇太后很寵愛她,義縱也因此得到漢武帝的任用。他先在上黨郡一個縣中任縣令,後又升為長安縣令。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圖窮匕見,你還知道哪些具有緊縮式用法的成語?
    為了使荊軻能接近秦王,特地為他準備了兩樣秦王急於想獲得的東西:一是從秦國叛逃到燕國的將領樊於期的頭顱,二是燕國督亢地區(今河北涿縣東)的地圖,表示燕國願將這塊地方獻給秦國。這兩樣東西分別放在匣子裡。行刺秦王的匕首,就放在卷著的地圖的最裡面。此外,還為荊軻配了一名助手,此人叫秦舞陽。臨行時,太子丹等身穿喪服,將荊軻送到易水邊。秦王得知燕國派人來獻兩樣他最需要的東西,非常高興。在都城鹹陽宮內隆重接見。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一鼓作氣,你還知道哪些具有緊縮式用法的成語?
    做任何事情,趁一開始情緒高漲、幹勁旺盛時全力以赴,這叫「一鼓作氣」。一鼓作氣,把進攻的目標攻下,叫做「一鼓而下」。如果事情老乾不好,原有的勇氣和力量逐漸衰退而盡,就叫「再衰三竭」。出處《左傳·莊公十年》相關成語:趁熱打鐵 連成一氣 一氣呵成 一敗如水 一敗塗地 偃旗息鼓2.死不旋踵 [sǐ bù xuán zhǒng]基本釋義:旋踵:旋轉足跟,即後退。 比喻不畏艱險,堅決向前。亦比喻極短時間內即死去。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一場春夢,你還知道哪些具有偏正式用法的成語?
    宋朝時期,大文豪蘇東坡被貶到海南昌化,他背著一個大瓢在田野間步行,不時哼著曲調,遇到一個70多歲的老婆婆,她知道蘇東坡的坎坷經歷,現在親眼目睹他的現狀,十分感慨地說:「昔日內翰的榮華富貴只不過像一場春夢而已。」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百不一貸,你還知道哪些具有緊縮式用法的成語?
    1.百不一貸 [bǎi bù yī dài]基本釋義:猶言無一寬免。出處:〖出處〗《新唐書·酷吏傳·來俊臣》:「後信之,詔於麗景門別置獄,敕俊臣等顓按事,百不一貸。」相關成語:熟能生巧 耳聞則誦 如數家珍 前所未聞 寡聞少見 淺嘗輒止3.一仍舊貫 [yī réng jiù guàn]基本釋義:一:都,全;仍:因襲,依照;貫:習慣的辦法。執照老規矩辦事,沒有絲毫改變。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風禾盡起,你還知道哪些具有緊縮式用法的成語?
    相關成語:泣如雨下 淚如雨下 兩眼汪汪 捧腹大笑 縱聲大笑 破涕為笑3.無堅不摧 [wú jiān bù cuī]基本釋義:形容力量非常強大,沒有什麼堅固的東西不能摧毀。相關成語:戰無不勝 百戰百勝 所向無敵 銅牆鐵壁 不堪一擊4.圓木警枕 [yuán mù jǐng zhěn]基本釋義:用圓木做枕頭,睡著時容易驚醒。形容刻苦自勉。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成城斷金,你還知道哪些具有緊縮式用法的成語?
    相關成語:堅定不移 力挽狂瀾 堅如磐石 獨木難支3.歲寒知松柏 [suì hán zhī sōng bǎi]基本釋義:寒冬臘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才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質。出處:《論語·子罕》:「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一問三不知,你還知道有哪些5字成語?
    1.一問三不知 [yī wèn sān bù zhī]基本釋義:原意是對某一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都不知道,現在用來表示對實際情況一點也不知道。你方才竟然講出壯敵人威風,滅自己志氣的話!回國以後,我要把你的話報告國君。」苟寅自知失言,後悔地說:「今天我才知道,自己為計麼總是得不到信任而要逃亡在外了,君子謀劃一件事情,對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這三方面都要考慮到,然後向上報告。現在我對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報告,怎能不碰壁呢?」幾天後晉軍撤兵,陳成子也率軍回國。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三生有幸,你還知道哪些具有緊縮式用法的成語?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今能一見;是小生三生有幸矣。」典故:三生有幸唐朝有一個和尚,號國澤,對佛學有高深的造詣,和他的朋友李源善很要好,有一天,二人一同去旅行,路過一處地方,看見一個婦人在河邊汲水,那位婦人的肚子很大,已經懷孕了。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鞭長莫及,你還知道哪些具有緊縮式用法的成語?
    宋國國君知道了後,十分氣憤,將申舟扣留下來。大臣華元對國君說:「楚國事先未有通知,便是把我國當作已亡,領土已歸屬於他。我們必須維護獨立主權的尊嚴,不能受這種侮辱!就算楚國要發兵進攻,大不了就亡國。但我們寧可戰敗,也不服屈辱!」,宋國國君聽了後,處死了申舟,並隨時迎接楚國的進攻。楚莊王得知消息後,果然派兵進攻宋國,並將宋國都城睢陽團團圍住。雙方相持了好幾個月,楚國也未能取勝。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風行草偃,你還知道哪些具有緊縮式用法的成語?
    相關成語:風行草從2.求馬於唐肆 [qiú mǎ yú táng sì]基本釋義:到空無所有的市集去買馬。比喻求非所求,必無所獲。出處:莊周《莊子·田子方》:「彼已盡矣,而女求之以為有,是求馬於唐肆也。郭象註:「唐肆,非停馬處也。」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唇亡齒寒,你還知道哪些具有緊縮式用法的成語?
    宮之奇連聲嘆氣,知道虞國離滅亡的日子不遠了,於是就帶著一家老小離開了虞國。果然,晉國軍隊借道虞國,消滅了虢國,隨後又把親自迎接晉軍的虞公抓住,滅了虞國。你身上穿的衣裳是母親手中的線縫做的呀。臨行時讓我把這衣裳縫得密密的,怕的是在外日子久會破損。誰說做兒子的這顆象小草一樣稚弱的心,,能報答得了母親像春天陽光一樣的慈愛呢?,成語「寸草春暉」就是從這首詩中簡縮而來的。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懸梁刺股,你還知道哪些具有聯合式用法的成語?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東漢·班固《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梁。」典故:這個成語由兩個故事組成,後人將這兩個故事合成「懸梁刺股」一句成語,用以激勵人發憤讀書學習。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略見一斑,你還知道哪些具有動賓式用法的成語?
    相關成語:管中窺豹 鞭辟入裡 入木三分 一覽無遺2.飽經世故 [bǎo jīng shì gù]基本釋義:指閱歷多,積累了豐富的處世經驗。出處:宋·陸遊《書興》詩:「佔得溪山卜數椽,飽經世故氣猶全。」相關成語:飽經世變 飽經風霜 飽經風雪 不經世故3.一擲乾坤 [yī zhì qián kūn]基本釋義:指以天下為孤注之一擲。乾坤,天下。出處:語出唐韓愈《過鴻溝》詩:「誰勸君王回馬首,真成一擲賭乾坤。」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名正言順,你還知道哪些具有聯合式用法的成語?
    典故:春秋時期,子路問孔子:「衛君想請你幫他理政,您將先做什麼?」孔子說:「先正名分。」子路說:「老師,您太迂腐了,名分有什麼好正的?」孔子說:「你真魯莽.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教化不興,教化不興則刑罰不當,刑罰不當則老百姓不知所措。所以要先正名」。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各得其所,你還知道哪些具有主謂式用法的成語?
    典故:漢武帝妹妹隆慮公主的兒子昭平君,是漢武帝的外甥,隆慮公主知道昭平君倚仗權勢,經常為非作歹,難免要惹出大事。她擔心自己死後,昭平君會犯死罪無人救他,便在病重時對武帝說:「陛下,我願以一千斤黃金和一千萬錢,為昭平君預贖死罪。」這種事沒有先例,但漢武帝見她病生得很重,為了安慰她,也就點頭應允了。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婦人之仁,你還知道哪些具有偏正式用法的成語?
    韓信說:「我曾在項王手下做過事,知道他的本事,也知道他的弱點。項王吆喝一聲,上千的人都會給他嚇倒,你看他多麼勇,多麼狠啊。可是他不能接受別人的意見,不能重用有本領的將領,他的勇不過是匹夫之勇罷了。項王待人,又恭敬又有愛人之心,說話挺溫和,看見別人病了,他會掉眼淚,把自己吃的、喝的分給病人。可是人家立了功,應當封爵位的,他不封。
  • 成語每日一薦|除瞭望門投止,你還知道哪些具有緊縮式用法的成語?
    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張儉出任山陽東部督郵(官名,代表太守督察縣鄉,宣達教令,兼司獄訟捕亡等事)一職。當時,有一個專權的宦官侯覽是山陽防東人。侯覽家裡的人依仗侯覽的權勢在防東殘害百姓,無惡不作。為此,張儉寫信告發了侯覽和他的母親。因為侯覽整天在皇帝身邊轉,這封信沒到皇帝手中就被侯覽扣下了。從此侯覽和張儉結了仇。張儉有個同鄉叫朱並,是個奉迎拍馬的小人,歷來為張儉所不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