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國家「絲路書香」工程框架下的「外國人寫作中國計劃」秘書處與北京語言大學繼2019年初夏共同舉辦「講好中國故事——百國青年共話人類命運共同體演講大賽」取得熱烈反響後,將優秀預賽講稿和決賽講稿整合集結,與研究出版社聯合出版講稿合集《青春宣言》,該書近日正式出版發行。
本文選自《青春宣言》中來自印度尼西亞的張德貴所作講稿。
我與中國的故事離不開我與漢語的故事。漢語完全改變了我的人生。在接觸漢語之前,我是個很悲觀、很靦腆、沒有什麼夢想的人。之後,一本《三國演義》,讓我開始接觸到漢語,讓我對學習漢語產生了興趣。高中畢業後,我決定去中國留學,學習漢語。
2015年我來到了北京語言大學學習,三年本科學習期間可謂是我人生最快樂的一段時光。北語的老師都像父母那樣教導我,照顧我。那時候,我已經把學習漢語當成自己的愛好了。不知道為什麼,每當我說漢語的時候,我會變得更加自信,變成了一個愛說話和表達自己觀點的人。
學習之餘我選擇以背包旅行的方式來感受中國、了解中國、學習中國。到目前為止,我已經走了中國的 23個省份和43座城市,還爬了8座山。在旅途中真的有很多難忘的記憶。
有一年七月的夏天,我在大理騎自行車繞洱海,途中偶然經過一個白族村莊,穿著白族民族服裝的人們圍繞著一個點燃的火把,唱歌跳舞。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火把節嗎?我鼓足勇氣,慢慢地走過去,沒想到他們一看到我就熱情地向我招手。一位白族阿妹拉著我的手,讓我跟他們一起吃飯。阿妹的普通話不是那麼好,她問我是哪裡人,當我說我是印尼人的時候,她大吃一驚,然後熱情地跟我說:「小夥子,歡迎你!火把節快樂!」她高興地告訴身邊的白族人,村裡來了個外國人,頓時氣氛熱烈起來了。有個白族奶奶突然拉著我的手,在我耳邊說了一句話。我至今也不明白她說了什麼,但這重要嗎?老奶奶臉上的笑容,告訴了我一切。雖然我們 語言不通、血脈不同,但是他們把我看成自己的家人一 樣。中國人說:「四海之內皆兄弟」,我,一個印尼人, 在中國深切體會到了這句話最真實的含義。
2019年5月15日,我參加了「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亞洲文化嘉年華」,與來自亞洲不同國家的朋友一起表演節目。我們雖然擁有不同的文化,但是我們會很好奇地問對方關於他們的國家呀、民族服飾呀,相處得都很好。最重要的是,我近距離看到了這星球上我最想見的人—習近平主席。當習主席出場的那一瞬間,那種興奮和感動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習主席發表了重要講話,說希望亞洲各國守望相助,攜手共創亞洲和世界更加美好的未來。這句話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通過這些經歷,我似乎理解了什麼叫做人類命運共同體,那就是建立一個開放的、包容的、求同存異的社會。在我們印尼國徽上有一句話:「Bhinneka Tunggal Ika」,意思就是雖然我們國家有各種各樣的民族,但我們都是一個集體。可見我們也很重視這個理念。我希望中國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能夠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讓世界各國人民手牽手,心連心,共享和平繁榮。
作者介紹
我叫張德貴(RIZAL CHANDRA),22 歲,來自印度尼西亞,現在是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我從小就對中國的語言、文化及歷史感興趣。學習漢語期間,我參加過很多種漢語比賽並獲獎,如漢語橋比賽印尼賽區二等獎、京津冀地區東協留學生漢語大賽全國賽區三等獎。
我喜歡一個人背包旅行。在中國生活四年期間,我已經去過中國24個省的54座城市。18歲時,我獨自去朝鮮旅行。我在尼泊爾登上了世界上第八高峰,還曾經在暑假用兩個月時間,遊走東南亞五國。這些經歷都將成為我人生的寶貴財富。
來源:微信公眾號北京語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