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述——抄來別人的一段話

2021-03-04 學位與寫作
我們都熟悉如何引用一篇論文,但很少了解引述概念。引述(quote)是指抄來別人的一段話(以下部分地方簡稱「引語」),並明確將其來源歸功於原話的作者。引述的目的是借用別人的話來支持自己的論點,或幫助定義概念、提供證據或分析語言。引述有一些要求:滿足一定的格式要求,符合一些特定的目標,具有恰當的介紹信句子,在必要時允許按某種方式精簡或補充。寫作專家蘇珊娜·麥康貝(Shona McCombes)撰寫了一篇如何引述的文章,詳細解答了這些要求。本文主體是該文的中文譯文,但考慮到中文閱讀習慣的不同,我們將內容進行了重新組織,並進行了少量補充。雖然引述的細節要求可能與出版物有關,但一般情況下,引述需要滿足三個基本要求:引敘的格式取決於它的長度以及使用的引用格式。如果引語比較短,那麼可以與文字的其它部分放在一段,使用雙引號將引語框起來。如果你要引述的一段話本身含有一個引語,那麼把整段話用雙引號框起來的同時,把其中的引語用單引號框起來。

「由於自然選擇僅僅通過積累微小的、連續的、有利的變異而起作用,它不會產生大的或突然的變化;它只能通過非常短和緩慢的步驟來起作用」(達爾文,1859年,第510頁)。「As natural selection acts solely by accumulating slight, successive, favourable variations, it can produce no great or sudden modification; it can act only by very short and slow steps」 (Darwin, 1859, p. 510).

以下例子是含有引述的引述:

「正如梅爾維爾所說,有理由『開始對嘴巴變得冷酷無情』。」 (Witt, 2019, p. 25)  「There were reasons to 『start growing grim about the mouth,』 as Melville put it」 (Witt, 2019, p.25).

如果引述的那段話很長(APA 格式長於40個單詞,MLA格式長於4行,芝加哥格式長於100個單詞),則必須將其列為單獨的一段,不使用引號,但對這段話進行兩端縮進。這種情況在文學分析中很常見。 以下是在使用APA格式的出版物中,引述較長一段話的例子(注意,不加引號,但需要採取兩端縮進):

在生命的最後,比爾博永遠也不會記得他是如何發現自己在外面的,沒有帽子、拐杖或者任何錢,或者任何他出去時通常會帶走的東西;留下他的第二份早餐還沒吃完,還沒洗好,他把鑰匙推到甘道夫手裡,用他毛茸茸的腳儘可能快地帶著他沿著小路跑,經過大磨坊,穿過水,然後繼續跑一英裡或更多。(託爾金,1937年,第16頁) To the end of his days Bilbo could never remember how he found himself outside, without a hat, a walking-stick or any money, or anything that he usually took when he went out; leaving his second breakfast half-finished and quite unwashed-up, pushing his keys into Gandalf’s hands, and running as fast as his furry feet could carry him down the lane, past the great Mill, across The Water, and then on for a mile or more. (Tolkien, 1937, p. 16)

二、 什麼情況下需要引述

在學術論文和作業中,你應該避免過度引述。你應該包括的引述的數量取決於你的研究主題。 

在科學學科中,信息本身比如何表達更重要,所以引述通常應該保持在最低限度。在藝術和人文學科中,精心挑選的引述往往是一篇好論文的關鍵。在社會科學中,引述的數量部分地取決於你是在做定性研究還是定量研究。如果你主要處理數字和統計數據,你不應該包含太多的引述,但是如果你主要處理文字,你需要引述你收集的數據。作為一般準則,建議引述不要超過你論文的5-10%。當你想引用某個來源的信息或想法時,最好是轉述意思,這意味著用你自己的話來表達這段話。這會表明你已經完全理解了課文,並確保你自己的聲音佔主導地位。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引述則更合適。

如果你想評論作者是如何使用語言的(例如,在關於文學、語言學、傳播學和媒體的論文中),有必要引述,以便讀者能看到你所指的確切段落。 

例如,假設你正在寫一篇關於一位現代主義作家的小說的論文。為了分析小說的語言和風格,你必須經常引述。

為了讓讀者相信你對某個主題的論點、解釋或立場,引述支持你觀點的話通常是有幫助的。原始來源的引述,如採訪記錄或歷史文件,作為證據尤其可信。 

例如,你正在寫一篇關於歷史事件起因的論文,你已經研究了當時寫的文件和信件。你可以引述這些資料來支持你的論點。

當你提到諸如學術書籍和期刊文章之類的二手資料時,偶爾的簡潔引述可以用來呈現其他作者的理論、論點或想法。你可以使用引述來表明你的觀點得到了這個問題的權威的支持,或者批評你不同意的立場。

如果可能,我們應儘可能使用自己的語言別人的想法。但是,如果別人的一段話在表達、解釋或定義某事方面做得很好,並且在不改變其意思或失去其影響的情況下很難寫得更好,那麼它可能值得直接引述。

例如,你對調查數據的解釋得到了一個關於你的主題的著名理論的支持。你在他人文獻中找到了一句完美地總結了這個理論的話,所以在闡述你對這個理論的理解之前,你會引述作者的這句話。

三、 如何引入一個引述

需要使用一個合適的介紹信語句來引入引述,以展示你為什麼要引述這句話,以及它是如何融入你的整個論點的。引入引述的方式主要有三種。

1) 使用完整的介紹句子,後跟一個冒號來引入引述。

在丹麥,最近的一項民調顯示,自英國脫歐投票以來,對歐盟的支持率有所增加:「今天舉行的成員國公投將得到55%丹麥選民的支持」(Levring,2018,p.25)。In Denmark, a recent poll shows that support for the EU has grown since the Brexit vote: 「A membership referendum held today would be backed by 55 percent of Danish voters」 (Levring, 2018, p.25).

2)用一個暗示性的短語來提到作者或出處,但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句子。

根據Levring(2018年),「今天舉行的成員國公投將得到55%丹麥選民的支持。」According to Levring (2018, p25), 「A membership referendum held today would be backed by 55 percent of Danish voters.」

介紹性短語也可以使用對話動詞,如爭論、主張、聲明或解釋。

正如Levring(2018, p25)所聲明的,「今天舉行的成員國公投將得到55%丹麥選民的支持。」As Levring (2018) states, 「A membership referendum held today would be backed by 55 percent of Danish voters.」

3)如果你想引用一個不構成完整句子的短語,可以把它嵌入你自己的句子中。

最近的一項民調顯示,在公投中,「55%的丹麥選民會支持加入歐盟」(Levring,2018,p.25)。A recent poll suggests that EU membership 「would be backed by 55 percent of Danish voters」 in a referendum (Levring, 2018, p.25).

如果被引述的一段話的某些部分是多餘的或不相關的,你可以通過刪除單詞、短語或句子並用省略號(…)替換來縮短引語。當你縮短一個引語時,要注意刪除這些詞不會改變原引語的意思。 

原始引語:「女權主義者長期以來一直對本質主義者關於婦女的主張持懷疑態度,這是有充分理由的,這些主張傳統上被用來使我們的徵服合法化或掩飾我們的徵服。認為女性天生更熱愛和平或更善解人意,觀點與常見的性別歧視刻板印象並無本質區別」(芬蘭森,2019,p.33)。 


縮短後的引語:「女權主義者長期以來一直對本質主義者關於女性的主張持懷疑態度,這是有充分理由的……認為女性天生更熱愛和平或更善解人意的觀點與常見的性別歧視定型觀念並無實質性區別」(芬蘭森,2019, p.33)。


省略號表示一些文字已被刪除,但簡短的引述仍然準確地代表了作者的觀點。


如果被引述的一段話缺少理解它所必需的信息,你可以將其添加到方括號中。例如,如果引述引用了前一句話的代詞,你可以用括號中的人名替換代詞。


原始引述:正如安德森(2019, p25)所言,「兩年來,她因表現出冷靜和能力而廣受尊重。」但她的遺產沒有看上去那麼美好。」


添加信息後的引述:正如安德森(2019,p25)所言,「兩年來,[迪爾瑪]因表現出冷靜和能力而廣受尊重。」但她的遺產沒有看上去那麼美好。」


原文連結:Shona McCombes,How to quote sources. Published on April 11, 2018. Revised on January 31, 2020. https://www.scribbr.com/citing-sources/how-to-quote/

(完)

組文 | 學位論文寫作工作組

排版 | 琳月

校對 | bai/miao

相關焦點

  • 小學語文:引述與轉述的互換
    那今天就來講句型轉換中另一個容易出錯的題型——引述與轉述的互換。首先我們得了解什麼是引述與轉述:引述:直接引用別人原句,需要用引號。(直接引語)轉述:用自己的話轉述別人的話,且不能用引號。引述:第一者說:「我是一個學生。」(直接引語)轉述:第一者說,他是一個學生。(間接引語)了解了引述和轉述之後我們來看看轉換的具體步驟。
  • 開學那天農民工在教室黑板寫下一段話,獲贊無數!讓孩子們抄下來背背吧!
    黑板上為什麼會突然出現這樣一段話呢?原來,暑假期間,學校對教室進行了內部粉刷,河南蘭考農民工劉師傅在工作閒暇之餘,看到河南省實驗中學美麗的校園,感受到這所名校濃鬱的文化氛圍,回憶起自己年少求學的歲月,同時又想念家中讀初中的兒子,有感而發,他想激勵城裡的孩子不負美好時光,在黑板上抄下了這段話。
  • 【注意】作文材料巧引述,遠離六大「坑」
    出現這種錯誤,原因是一些考生沒有從審題立意的角度對材料進行取捨,同時又不知道怎麼對材料進行概括;還有一些考生為了湊夠字數而將材料全部抄下來。這樣就造成引述材料太多,分析論述太少。(《背景誠可貴,創新實幹價更高》)從引述材料的角度看,很明顯,例1隻是照抄材料,毫無新意。而例2則做得很好,引述非常簡潔,並且對材料進行了一定的分析和加工。兩相對照,高下立見。與照抄材料相對的是,引述材料時,敘述太過簡略,令讀者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導致難以入手去分析材料。
  • 怎樣用一段話來把你激怒?
    說話是一門藝術,一段話可能會給人以溫暖,也可能猶如一把利劍,刺傷人們的心靈,激起人們的憤怒。生活中又有哪些一段話就能激怒別人的例子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考試出成績:我:這次考得不錯,終於不用再裂開了。他:完了,連你都考得比我好。我:是,這次有點僥倖。
  • 材料作文開頭如何引述材料
    當然,對材料的分析要力求簡潔,一二句話即可。 試題是提供的材料,是寫作的話題、「引子」,全文的中心、觀點、論證都是由材料生發而來的。寫議論文,切忌開頭不引述材料,其他文體也不能整篇脫開材料。[材料2]某單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記名問卷調查:「你如果遇到別人碰上麻煩事時會怎樣對待?」回答「悄悄走開」的人不少。材料非常簡潔明了,引述材料可用照搬法,一次性照搬兩則形成對比,或一次照搬一則分而用之亦可。 概述法 供料的篇幅比較長,內容比較豐富,引述時可用自己的話簡要地加以概括。
  • 面試官:你抄過別人的作業嗎?大學男生機智回答被錄取
    面試官:你抄過別人的作業嗎?大學男生機智回答被錄取面試已經成為了當下畢業生的一個潮流,沒有經過面試的洗禮,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職場的一份子。確實現在的職業真的是很難,但在進入一職場的這一個環節。面試官:你抄過別人的作業嗎?求職者們頓時就蒙了,問這個到底是要幹什麼?一個95後的男生舉手搶答,他說:高中時因為愛慕坐在我後面的一位女學霸,所以經常借她的作業來抄。面試官搖搖頭,示意他坐下來。
  • 做夢夢見考試不會抄別人的是怎麼回事 夢見考試不會抄別人的
    做夢夢見考試不會抄別人的夢見考試,吉兆,學習成績會如魚得水。夢見學生在考試,意味著夢者工作壓力大,內心憤懣。打算出門的人夢見考試抄別人的答案,建議小心水火,可得平安。懷有身孕的人夢見考試抄別人的答案,預示生男。六、七月生女,防早產。
  • 材料作文開頭技巧:如何引述材料
    當然,對材料的分析要力求簡潔,一二句話即可。 試題是提供的材料,是寫作的話題、「引子」,全文的中心、觀點、論證都是由材料生發而來的。寫議論文,切忌開頭不引述材料,其他文體也不能整篇脫開材料。引述材料的要求是簡潔、有度、融合。簡潔和有度是引述材料的基本要求,而融合則是引述材料的較高要求。引述材料要簡潔,因為評卷老師太熟悉材料了,行文拖泥帶水會引起他們的反感,從而影響得分。有度地引述材料,是一般考生都能夠做到的,它使文章緊扣題目,思路清晰,結構完整,不至於在內容項、結構項大量失分。
  • 孩子五年級,靠讓別人抄他作業賺錢,怎麼教育?
    靠別人抄孩子作業賺錢,無論是別人要抄而承諾給錢(相當於消費者主動去買),還是孩子承諾只要給錢就給別人抄作業(相對於銷售員主動去賣),在行為的性質上都是交易,只不過後者可能存在誘導的成分。學校的教育主要是智力教育,內容就是學習知識,步驟包括預習、上課、鞏固,學生做作業就是鞏固的一種方式,要想充分的掌握某一知識,適當的鞏固是必不可少的。
  • 材料作文引述材料存在的問題及搶分策略
    而要圍繞這個觀點展開論述,就要圍繞「無視痛苦」這個點來較為詳細地引述材料。我們可以作這樣較為詳細的修改: 被遺棄的花園裡的花兒,在泥土的黑暗和沉重中努力開闢道路,努力舒展柔軟而飽滿的花瓣,當人問她會不會感到痛苦,她反問道:痛苦是什麼?
  • 獨一無二的一段話送給獨一無二的你
    獨一無二的一段話送給獨一無二的你 你比別人優秀一點點,別人會嫉妒你; 你比別人優秀許多時,別人才會敬佩你。
  • 2018國慶節放假搞笑說說 寫一段話發個朋友圈心情短語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2018國慶節放假的搞笑說說大全,國慶期間寫一段話發個朋友圈表達下自己的心情短語吧。  2018國慶節放假搞笑說說 寫一段話發個朋友圈心情短語  1、「這個國慶過得快樂嗎」 「只有快,沒有樂」  2、接下來我為大家表演一個節目,一晚上寫完整個國慶作業。
  • 論文撰寫,從抄開始
    這樣的做法追求的是一種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也就是從模仿開始,從抄開始。幼兒園教師學習撰寫論文,我也是倡導大家從抄開始。抄的概念。日光之下並無新鮮事。教育教學,尤其是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其實萬變不離其中。嗯,嗯嗯。
  • 正能量的一段話
    別人嘴裡的你,與你無關。做好自己,別自尋煩惱。一樣的眼睛,不一樣看法。一樣的耳朵,不一樣聽法。一樣的嘴巴,不一樣說法。一樣的心情,不一樣想法。一樣的錢,不一樣花法,一樣的人生,不一樣活法。那天路上積雪很大,雪下的路面坑窪不平,車子行駛一段就會被雪塢住。我們不得不經常下來推車。就在我們又一次下車推車的時候,一群褐黃色的東西慢慢向我們靠近。我們正驚疑、猜測時,納西族老鄉急喊:「快、快趕緊上車,是一群狼。」司機小王趕緊發動車,加大油門……但是很不幸,車輪只是在原地空轉,根本無法前進。這時狼群已靠近汽車……大家看得清清楚楚——8隻狼,個個都象小牛犢似的,肚子吊得老高。
  • 該如何寫好一段話
    (二)用近義詞寫好一段話寫排比句的時候可以這樣寫。(三)用形容詞寫好一段話描寫季節描寫景物描寫人物都可以用到形容詞。(四)應用表示數量的詞寫好一段話多用應用於描寫情景。比如一座小橋一朵花兩隻蝴蝶……(五)用成語寫好一段話用成語可以豐富語句的色彩讀起來朗朗上口。是孩子們比較常用的。
  • 高考作文指導:材料作文開頭如何引述材料
    當然,對材料的分析要力求簡潔,一二句話即可。試題是提供的材料,是寫作的話題、「引子」,全文的中心、觀點、論證都是由材料生發而來的。寫議論文,切忌開頭不引述材料,其他文體也不能整篇脫開材料。引述材料的要求是簡潔、有度、融合。簡潔和有度是引述材料的基本要求,而融合則是引述材料的較高要求。引述材料要簡潔,因為評卷老師太熟悉材料了,行文拖泥帶水會引起他們的反感,從而影響得分。有度地引述材料,是一般考生都能夠做到的,它使文章緊扣題目,思路清晰,結構完整,不至於在內容項、結構項大量失分。
  • 伍老師經驗支招:轉述句引述句轉換妙招
    其中,同學最大的學習困惑便是轉引述句之間如何轉換的問題。針對大家的學習困難點,老師特地為大家帶來「轉引述句」的錦囊妙計。一、轉引述句定義引述句又名直接引語(人物直接說的話,提示語後有冒號、引號)轉述句又名間接引語(轉述別人的話,提示語後加逗號,去掉引號)二、轉化時注意兩個變化一是標點符號的變化,二是人稱代詞的變化
  • 錯題本還在一直抄抄抄嗎?這樣就錯了
    閱讀理解和完形填空的錯題應該去分析上下文,可以把自己不能完全理解的句子抄下來翻譯一遍。有能力的同學可以試著總結出挖坑的方式。 總體來說,掌握了自己犯錯的類型,就為防範錯誤做好準備。建議重視一些概念上的錯誤,一般來情況有一半以上的錯誤都是因為審題不清造成的。大家都知道,審題特別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