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體詩是怎樣押韻的 每一句都必須押韻嗎 有哪些具體形式和說法?

2020-12-15 老街味道

問題:怎樣確定詩歌的韻腳?每一句都必須押韻嗎?有哪些具體形式和說法?

........

前言

詩歌是一種韻文,押韻是詩的基本特徵之一。簡單來說,一句話最後一個字使用韻母相同的字就是押韻。押韻的不僅是詩,文章也有押韻,例如科舉中的律賦也是要根據官方韻書來押韻的,半點馬虎不得。

確實有的古詩每一句都押韻,但是齊梁時期以後的詩人,會主動避免每一句都押韻。最常見的就是雙數句押韻,單數句不押韻,而且不押韻的那句詩的最後一個字,往往和韻腳的平仄相反。

一、每一句都押韻的詩

傳說漢武帝和大臣們的柏梁體就是每句都押韻的詩,節選如下:

刀筆之吏臣執之。(御史大夫)撞鐘伐鼓聲中詩,(太常)宗室廣大日益滋。(宗正)周衛交戟禁不時,(衛尉)......

到了三國時期,曹丕有一首著名的七言詩《燕歌行》也是句句押韻的詩: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舊鵠南翔。念君客遊多思腸,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賤妾煢煢守空犢,憂來思君不能忘,不覺淚下沾衣裳.........

在唐朝也有極少的這種句句押韻的詩,岑參的《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徵》是三句一換韻(前兩句除外)、每句都押韻的詩。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二、押韻的規則

詩歌的押韻以雙數句為主。從南北朝永明體有了四聲八病之說以後,詩人們比較注意押韻方式 :一般第二句和第四句押韻,第三句不押韻且和韻腳相反;第一句可以押韻,但是不押韻的話,第一句最後一字和詩韻的平仄大多是相反的。

1、古體詩的平聲韻與上尾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扉和歸都是平聲,不能一個平聲一個仄聲。第二句第四句一定要押韻,第一句可以押韻可以不押韻。另外平聲韻的詩,如果第一句不押韻的話,一般為仄聲收尾,例如這首詩的「罷」;第三句一定是仄收,例如:綠。

否則就是 「八病」中的「上尾」,齊梁時期的永明體詩人認為,不懂這個道理的文人是外行,「以為未涉文途者也」 :

上尾詩者,五言詩中第五字不得與第十字同聲。 名為上尾。詩曰:「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或云:如陸機詩曰:「衰草蔓長河,寒木入雲煙。」(「河」與「煙」平聲。)此上尾,齊、梁已前,時有犯者。齊、梁已來,無有犯者。此為巨病。若犯者,文人以為未涉文途者也。《文鏡秘府》

2、近體詩的平聲韻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近體詩一韻到底(其中第一句押韻可以用鄰韻),第一、二句、四句押韻:間、山、關,這三個字都是【十五刪】;近體詩第三句一定是仄聲。第一句是平聲結尾的話,必須押韻,不押韻的話,必須是仄聲收尾,例如下面這首詩第一句結尾是仄收:客。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3、古體詩的仄聲韻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二四句押韻:響、上。仄韻詩不押韻的句子是一般是平收,例如第一句:人,第三句:林。當然,古體詩沒有那麼嚴謹,例如賈島的《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這首詩押仄韻,但第一句是仄收:子。不過按照永明體八病的說法,子是上聲,與去聲「去、處」不同,不算是上尾。

古體詩沒有近體詩那麼嚴格,退一步說,即使是上尾,對於古體詩來說也沒有大不了。杜甫的《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的望嶽是仄韻詩,但是第三句和第七句也是仄收而不是平收,作古體詩的人喜歡仿古,所以不太顧忌永明體以後的八病之說。

三、重韻

1、古體詩的重韻

重韻在古詩詞中並不太少見,比如杜甫《杜鵑》詩:「西川有杜鵑,東川無杜鵑。涪萬無杜鵑,雲安有杜鵑。」開頭四句就有四個杜鵑,這種用法顯然是有意而為。

杜甫 《飲中八仙歌》: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焦遂五鬥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相對於杜甫的《杜鵑》詩,《飲中八仙歌》是重韻詩中最有名的一首,船、眠、天、前4個字都有重韻的現象,這種現象其實宋朝人就開始關注了。宋朝的王楙,時人稱"讀書君",他在《野客叢書 》記錄到:

蔡氏曰:杜子美《飲中八仙歌》船、眠、天字並再押,前字凡三押,前古未見其體。嘗執之叔父元度,云:此歌分八篇,人人各異,雖重押何害,亦《周詩》分章之意也。

南北朝大名鼎鼎的沈約有一首《遊鐘山詩》,第二句「結架山之足」和第八句「寸心於此足」押了兩個「足;魏晉時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也有同一首詩押了兩個「歸」字, 西晉的張景陽一詩押兩生字,任彥升一詩兩押生字、三押情字.........可見古詩中押重韻的非常多,杜甫其實也是效仿古人。

2、近體詩一定要避免重韻

但是要注意的是,近體詩一定要避免重韻,唐人也有近體詩犯重韻的毛病,但是少之又少,不要去效仿。近體詩是唐朝科舉的考試科目之一,押重韻、錯押了鄰韻都不行。白居易當年寫過一首的200句的排律:《代書詩寄微之》,他用了100個韻腳,都是同一個韻部【四支】:

憶在貞元歲,初登典校司。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此處省略 96聯..... 不飲長如醉,加餐亦似飢。狂吟一千字,因使寄微之。

四、換韻

了解了古體詩、近體詩的押韻後,還要了解一下古體詩的換韻,先看一下唐代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怎樣換韻的: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換韻【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換韻散入珠簾溼羅幕, 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 都護鐵衣冷難著。換韻【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澹萬裡凝】。換韻【種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換韻【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換韻輪臺東門送君去, 去時雪滿天山路。換韻山迴路轉不見君, 雪上空留馬行處。

前兩句【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押的一個韻:折、雪;第三句和第四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押的一個韻:來、開。這種兩句換韻的詩,兩句都要押韻。後面【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澹萬裡凝】、【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也同樣,兩句必須都要押韻。

四句一組的換韻,第一句有的押韻有的不押韻,以第一句押韻為多,例如這一組押入聲十藥,幕、薄、著: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結尾的四句是一組,押的是去、路、處,也是第一句就押韻,第三句都不押韻。

結語

隋朝以前的詩人按照口語來押韻,魏晉開始有人研究聲律,在隋朝陸法言編撰了《切韻》以後,詩人們開始按照官方的韻書來押韻,一直延續到今天。關於韻書的發展,可以看看《什麼叫平水韻?作詩一定要用平水韻嗎?》。

仄韻詩都是古體詩 ,古體詩的規則相對自由。平聲韻的詩有古體也有近體,無論近體古體,雙數句押韻為正格。如果是近體,單數句除了第一句可押韻可不押韻,其他的單數句一定是仄收。

舊體詩漸漸入門以後,要注意撞韻、擠韻、啞韻、連韻等問題。關於聲韻的毛病,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寫的關於四聲八病的幾篇文章。

@老街味道

什麼叫平水韻?作詩一定要用平水韻嗎?

10分鐘看懂四聲八病 1篇短文了解古詩創作的秘訣

你會寫打油詩嗎?唐朝的打油詩和今天的打油詩有什麼不同?

李白《將進酒》為何感嘆古來聖賢皆寂寞 他真有將相之才嗎?

相關焦點

  • 您知道古體詩押韻也有好多規矩嗎?
    我們平常說的古詩其實是指舊體詩,舊體詩包括近體詩和古體詩。古體詩是不需要按照格律寫的,不需要對仗、粘連、平仄不作要求,但是古體詩的押韻也是有規矩的。加粗字是四句轉,轉韻一般第一句就轉。不加粗字是兩句轉,第一句必須轉。
  • 詩詞寫作入門(一)押韻
    這種韻書,在唐代,和口語還是基本上一致是;依照韻書押韻,也是比較合理的。宋代以後,語音變化較大,詩人們仍舊依照韻書來押韻,那就變為不合理的了。今天我們如果寫舊詩,自然不一定要依照韻書來押韻。不過,當我們讀古人的詩的時候。卻又應該知道古人的詩韻。 通常講的押韻,人們比較熟悉。新詩、戲曲、快板、順口溜,都講押韻。在這幾種文體中,按照漢語拼音,一般韻母相同的字就可以用來押韻。
  • 【講堂】詩詞寫作入門(一)押韻
    因為押韻的字一般都放在一句的最後,故稱「韻腳」。引這些字的韻母要相似或相同。 韻又叫做韻母。韻母分為韻首、韻腹、韻尾三部分。一般只要韻尾相同,韻腹相同或者相近即可,而對於韻首則不做考慮。律詩裡的韻和現代普通話裡以及新華字典裡的韻不盡相同,有些字,看著讀音相同,韻母也一樣,但卻不屬於同一個韻部;而有些字,看著讀音有差異。所以,寫詩的時候,應該先掌握一些簡單的聲韻知識。
  • 古詩詞的押韻方法
    構成詩歌的兩個重要因素,一個是字的四聲和平仄,另一個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押韻。不論是古體詩或近體詩,都要求押韻,"無韻不成詩"。漢字每一字一音。每一個音都隸屬於不同的韻,也就是屬於今天漢語拼音的韻母。這首詩中第二句末一字「池」,第四句末一字「知",兩字的韻母都是"i」,都是平聲字。「池、知"就是這首詩中用韻的字,即"韻腳"。詩中的第一句和第三句末尾的"岸、早"沒有用韻,用的是仄聲字。所以押平聲韻的詩用韻的規律是押韻的韻腳用平聲字,不押韻的句末一字用仄聲字。舊體詩分"古體詩"和"近體詩」兩大類。古體詩在用韻上是比較自由的。
  • 什麼是格律詩?平仄、押韻、對仗、粘對都有哪些規矩?掃盲極簡版
    當然,古人並不會讀詩,古代詩歌都是或吟或唱的。格律詩的起源,主流說法認為其產生於南齊時期的「永明體」 。「永明體」又稱「新體詩」,由當時精通音律的文人沈約、周顒等人創製,提出「四聲八病」說。後至初唐武則天時期,由宋之問、沈佺期最終完善。為區別于格律形成以前的古體詩,格律詩又被稱作「近體詩」。
  • 舊體詩就是格律詩嗎?哪種體裁的舊體詩適合創作的入門?
    最近看到有人提問:哪種體裁的舊體詩適合創作的入門?然後有人回答舊體詩就是格律詩,哪種都不適合入門,也有人回答學習了絕句自然就會寫古體詩。對於這些回答,六甲番人認為都不是很對。在回答問題前,首先要糾正幾種錯誤的說法:1、舊體詩就是格律詩?這當然是錯誤的,舊體詩既包括格律詩,也包括古體詩、詞和曲,是區別於五四以後新詩的詩歌體裁,也稱為古典詩歌。2、古體詩就是古代的詩歌?
  • 什麼時候該教、該學押韻?老師、同學你知道嗎?
    原來在人教版中對銘文的解釋除了以上文字外,還有一句非常重要:「銘文一般是用韻的。」部編教材編者刪去這句話,就不能讓學生很好得理解銘文的體式特點,只說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這個,只是交代了的銘文可能存在、體現的內容,但並不能說明「銘」這種文體最大的體式特點,「用韻」作為知識點,體現銘文的形式特點也很重要,而這點,教材編者恰恰忽視了。
  • 寫古詩詞一定要押韻嗎?
    寫古詩詞一定要押韻嗎?首先捋清楚幾個概念。從大的方面來講,詩歌包含了所有詩詞文體,不論是現代詩、古代詩、還是古代詩中的近體詩、古體詩,甚至國外的「poem」,我們都可以稱之為詩歌。我們從遠的講起,國外的詩「poem」翻譯過來就是「詩、韻文」。用我們中國話來說,就是「詩是韻文」。這個大概念的詩歌都必須要押韻,中國古代詩歌這個小分支一定要押韻嗎?
  • 念奴嬌不押韻嗎 閒聊高中40首必背古詩詞
    其實就算是讀,很多人也奇怪:《滿江紅》、《念奴嬌》明明不押韻,為什麼還說是好詩詞?現在國學越來越受重視,高中的必背古詩詞已經增加到40首,今天讓老街味道來幫您了解一下,上學不講的古典詩詞另一面。@老街味道。第一章 詩一、詩的分類 ,課本的古詩應該叫做舊體詩,舊體詩分兩種:古體詩和近體詩。
  • 抑揚頓挫:詩歌押韻的規則是什麼?
    什麼是押韻 押韻,就是把韻母相同或接近的字,按一定的規律排列在句子的末尾,這叫韻腳或韻字。一般來說,詩詞的雙數句子的末尾,必須押韻。
  • 詩是什麼?詩一定得押韻嗎?或者,分行排列的就是詩?
    鶴礬的作文魔法課堂——寫好詩歌不容易(一)鶴礬經常聽到小朋友問:詩是什麼?詩一定得押韻嗎?詩一定得分行排列,對嗎嗎?或者,分行排列的就是詩?其實,這些都是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語言本身,有沒有嚼頭,是否飽含言外之意。是否有恰當的意象,是否有特定的意境或深刻的哲理……如果分行排列的就是詩,那麼世間一切文章都可分行成詩了。
  • 寫古體詩應該如何押韻?
    現代詩不要求押韻,但如果要寫古典詩詞,押韻是最基本的條件,許多人往往忽略了這一點。什麼是押韻為了讓詩讀起來有循環往復的和諧感,我們在特定的句子最後一個字會使用讀音相近的字,這就是押韻。寫詩是如何押韻古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不同體裁押韻的規則也有所不同。一.古體詩古體詩的韻腳可以押平聲,也可以押仄聲。除了漢代流行的柏梁體句句押韻之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韻,單數句可押韻可不押韻,偶數句則必須押韻。
  • 七言絕句的第3句為什麼不押韻 句句押韻不行嗎?
    不過大家是不是都注意到這個現象:絕句的第三句是不押韻的。不但是題主說的唐朝的絕句,即使是唐朝以前的絕句,第三句好像也不押韻。另外,所有的近體詩中,除了第一句以外,都是雙數句押韻,單數句都不押韻。為什麼呢?當然是有原因的。
  • 粗略詩詞講解(一)押韻
    詩中的一般都是最後一個字押韻,但詞不一樣。有的詞中一個句子中有兩、三段話,這就間接導致了兩個甚至三個末尾的字要押韻!例:柳永的《雨霖鈴》中,「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一句中共三段話,第一段末尾「切」和第三段末尾「歇」需要押韻,屬於同一韻部。
  • 詩歌押韻有什麼作用?僅僅是為了讀起來優美嗎?
    「韻部和韻母不同,韻母包含韻頭(如果有韻頭的話),而韻部不包括韻頭,不同韻頭的字,只要主要元音和韻尾相同(如果有韻尾的話),就算是韻部相同,可以互相押韻了。」而且「音韻學的標準和語音學的標準不同:音韻學並不要求韻母的主要元音完全一致,音色近似的元音也可以認為是屬於同一個韻部。」在明確了什麼是詩歌中的韻之後,我們來看一下什麼是押韻?
  • 近體詩的押韻
    作者:捨得之間今天主要講講近體詩的押韻。和初學近體詩的朋友共同學習一下,如果耽誤一些其他的朋友聊天休閒,俺在此先表歉意了。對我講的內容有不同看法的朋友,請課後交流。謝謝!詩,詞,曲,歌(包括民歌,山歌,漁歌等)都是具有韻律的文體,這樣的文學體裁我們稱為韻文。詩就是典型的韻文。詩是最具有音樂性的文章,不僅要求句子間節拍分明,還需要有旋律感。
  • 你會寫詩嗎?掌握詩詞押韻的寫作手法,你也能李白鬥酒詩百篇
    提到這個問題,我們不得不談談詩詞格律中的押韻問題。什麼是押韻?押韻就是指在詩詞,或整句中,存在相同的讀音,就如音樂中的節拍,每一拍都是一樣的節奏時值,從而讓你的文字產生音樂美。那如何押韻呢?比如「鮮衣少年心間憂,不知來年愁更愁」裡的「憂和愁」是同一種意思,成了重韻——注重形式,喪失意義——不可取。
  • 詩詞從0入門③:押韻,一文讀懂詩詞押韻、步韻、出韻等知識點
    押韻是什麼押韻,是在詩詞、歌、曲中常用到的寫作手法,具體做法,是將韻部相同的字,放在詩詞或歌曲中的特定位置,一般是在句末,從而使文字讀起來順口、舒暢,並且有一種音樂感。這種手法,就叫做押韻,也叫壓韻,或諧韻。
  • 如何從平仄和押韻來區分近體詩和古風?
    有朋友提問:押韻不論平仄的七言和五言詩即可視為古風類詩,可以這樣認為嗎?你怎麼看?不僅僅是可以這麼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規則。古風(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區別就在於是否遵守平仄格律。平仄格律的規則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平仄近體詩的平仄格律是有基礎格式的,這四種基礎格式中首先要求近體詩每一句都是律句,而律句實際上就是在一個句子中用字平仄兩字一換。
  • 胡彥斌才是歌詞押韻的「鼻祖」,12年前的歌曲就已經全程押韻
    現在有很多的歌曲都講究押韻,因為這樣聽起來會更舒服,說唱也不例外,什麼單押,雙押,隔句壓的,看上去很炫酷的一種押韻方式,讓人聽起來很有感覺。不光是說唱,流行音樂的歌詞也有很多是注重押韻歌詞的,唱上去朗朗上口,而且更容易讓聽眾學會這首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