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上小學五年級,有一次放學,他忽然問我:「為什麼多多總是那麼愛哭呢?每次班級組織集體活動,他總是躲躲閃閃不愛參加,誰稍微說了他一下,他就像個女孩子一樣流眼淚。」
兒子嘴裡的多多,我去學校開過幾次家長會,對他也多了一些了解。多多在上二年級的時候,父母感情不和,以離婚收場,為了養家餬口,父親早出晚歸,很少顧及多多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即使是開家長會,還是多多的奶奶蹣跚地來到學校,代替了多多父親的角色。家長會上,老師對多多在學校裡的表現也多有委婉地批評。
只是想不到,多多都這麼大了,情感上還如此脆弱,問題出在哪裡?自然和他的家庭有關係。作為離異家庭中的單親孩子,父親不管不顧,母親又很少來看他,已經有了初步人生觀的小孩子們,當看到其他孩子有著幸福的家庭時,內心自然會敏感、自卑、多疑,不合群、不愛參加集體活動,有些還有輕微的暴力傾向,這也是我見到的離異家庭中問題孩子共同的特徵。
但這樣的情況,不僅僅出現在離異家庭身上,那些夫妻之間貌合神離、整日吵架,家中鬧得雞飛狗跳,他們家的孩子大多也不快樂,更不幸福,臉上很少看到燦爛的笑容。
一個好的家庭,才是孩子人生教育中最為重要的課堂;一對感情好的父母,對孩子日後人生成長會帶來積極的影響。
感情好的父母,會塑造孩子快樂、陽光的性格。
父母感情和諧溫馨,在這種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性格大多樂觀、自信,因為在日常生活中的潛移默化中,他們從父母身上學習到了如何去表達愛意,傳遞友善,這就增進了他們更好融入社會的基礎。反之,爭爭吵吵的夫妻,在這種家庭氛圍中長大的孩子,常常懷疑一切,有時還會因為仇視他人而做出暴力舉動。
父母生活上的共同協作,帶給了孩子快樂的團隊精神。
在原生家庭中,父母在一起做一些簡簡單單的家務,相互配合,別看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可是在孩子的內心深處,他們通過自己的眼睛,早已將這一切都「捕捉」了起來,進而給他們的思想成長帶來積極的影響。在社會或學校的集體活動中,他們更願意分享和協作,擁有良好的團隊精神,也更容易在自信的基礎上獲得成功。
父母「秀恩愛」,也會極大影響孩子的擇偶觀。
時下有些大齡青年為何害怕結婚呢?在他們的眼中,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受父母婚姻感情的影響。父母感情不幸福,讓他們也誤以為「結婚」 不過如此,何必徒增煩惱呢?所以就以拖的方式來加以躲避。
世紀恆通在線溫馨提示:看到這裡,是不是要適當修整一下自己和另一半的關係,給孩子一個好的成長環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