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找到小時候最常吃的幾家老式糕點了!還是那個熟悉的味道

2020-12-20 阿梨吃煙臺

每個人的心底都應該會隱藏著最愛吃的一款老式糕點,並且隨著時間的變化慢慢演變成揮之不去的感情積澱。今天,阿梨冒著胖十斤的風險,為大家測評了近20種,來源於老街的老式傳統糕點。

這家店之前在北河街,拆遷後就搬到了上面來了,位置變了,口味仍舊。每次去都要排隊,沙琪瑪、蜜三刀、果子、老式糕點在這裡,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買不到。

01 |蜜三刀

蜜三刀可能是記憶中最濃墨重彩的一道點心了,吃一口滿嘴厚實的酥油和甜味蔓延,吃兩三顆也完全不會覺得膩。

他家的這款是阿梨迄今吃過最好吃的了!關鍵是量大還便宜,口感鬆軟,咬一口直冒油..

02 |抓果

走進福來家首先就被他門口的一口大的平底煎鍋吸引到了,現炒現賣,但是少了幾分酥脆感。

最喜歡的點心之一,已經很多年沒在見過了。吃它重點在於花生油的選擇與糖分的添加。

阿梨小時候每次參加婚禮總會帶上一些回家,那個時候就真的恨不得多拿幾包再多拿幾包,小小的一包實在是太好吃了。

03 |酥餅

小巧的酥餅各式各樣,紅豆沙、綠豆沙、蛋黃...乾乾酥酥的口感,吃起來香味少了一點,但同時也不會容易膩。

阿梨最喜歡的應該是蛋黃口味了。輕輕一碰,外面的酥皮直接開始掉渣渣了,豆沙口感很棒,蛋黃稍鹹。花生酥吃起來有點幹,外酥內溼才是阿梨想要的感覺。

04 |蛋散

每年過年家裡必備的小零食。阿梨看到的時候直接拿了一袋子,走啦~

一口下去,ennnnnnnn,不是阿梨想要的味道,雞蛋的含量也太少了,香甜感去了哪裡了..

陳舊不堪的十幾年的老糕點鋪,賣的都是一些傳統糕點和麵包,如果不仔細看,可能真的以為這是要拆遷了吧???

店裡的糕點都是現烤現賣,按斤稱算的,基本沒有什麼包裝,都是那袋子簡單的裝一下,但口味確足夠秒殺很多店。

01 |酥餅

酥餅類9元一斤,花生、綠豆、紅豆、黑白黃糯米、芝麻、椒鹽、南瓜、蔥油,口味多到阿梨難以想像~

紫米口味是阿梨最喜歡的一款,全都是紫米,一拉特別有感覺,最關鍵你的是他家糖分很低,完全不用擔心會胖哦~

綠豆沙這款可以說也是很愛了,豆沙軟綿細膩,入口即化,阿梨現在很後悔買少了...

椒鹽與花生口感很像,原諒阿梨是在吃不出他們的區別,入口有一種黃飛鴻花生酥的感覺,無功無過..

02 |椰蓉麵包

期待值多大失望值就多大,椰蓉一入口這麼幹???完全像是在嚼麵包體,阿梨不服!

03 |老式麵包

老式麵包還是學校門口的最好吃,3塊錢一個,純花生油製作,又大又全又香。

她家的口感算是柔軟,也很大,每一口吃的都是情懷~

這家真的強推,每一種味道都非常好,一比一還原了我童年最愛的那個味道,方便的同學真的可以來試試看,絕對不會失望!

相關焦點

  • 熟悉的老味道,5款東北老式糕點,流動的時光熟悉的味道!
    比如,兒時吃過的糖葫蘆老冰棍、老蛋糕等,總是出現在腦海中揮之不去……要說如今,各式各樣中式和西式的糕點可謂是琳琅滿目,雖然也香氣撲鼻、美味好吃,但是卻總是感覺缺少了什麼,後來才漸漸發現是少了那份醇厚、質樸的味道。第一個:老式大餅乾。餅乾很大很厚,一般都是2-3個小孩子掰開一塊分著吃。那時候,拿著餅乾,邊吃邊玩邊跑,皮的很呢!
  • 小時候常吃的老式大餅乾,自己在家就能做,外酥裡軟,熟悉的味道
    小時候常吃的老式大餅乾,自己在家就能做,外酥裡軟,熟悉的味道。現在糕點和甜點的款式越來越多,複雜的做法讓廚藝小白無從下手,嘴饞的時候只能從蛋糕店裡購買。在品嘗過各種西式和中式糕點後,最讓我懷念的還是兒時東北老式大餅乾的味道。老式大餅乾外表樸實無華,口感介於麵包和餅乾之間,綿軟中不失酥脆,我小時候經常拿它來泡牛奶吃。如今市面上很難找到這種餅乾,基本都是酥脆或者塗抹各種醬料的夾心餅乾,甜膩的味道讓人聯想到色素和糖精。
  • 這些老式糕點,8090後小時候大多都吃過,滿滿的回憶殺!
    大家還記得幾種小時候吃的老式糕點?那些沒有顏值,很普通很簡單的糕點,但是味道卻一直停留在哪個年代,再吃上幾口滿滿都是回憶,小編今天再帶大家重新回味一下這些老式糕點,8090後小時候可能大多都吃過,滿滿的回憶殺!
  • 這幾種老式糕點,80,90後的童年回憶,00後吃過幾種?
    家裡來客時,糕點是必不可少的迎客食品之一。糕點花樣很多,味道口感也各不相同。隨著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糕點的品種也越來越多了,但無論吃過多少糕點。童年時候的老式糕點味道依然讓我記憶猶新。回味記憶裡老式糕點的味道,就能回想起童年的味道,回想到那些無憂無慮的生活。
  • 鐵英街有家三十年老式糕點,鄭州人從小吃到大,最愛的是江米條
    就在前兩天,小編從粉絲那裡知道了一家開了三十多年的老式糕點店,叫做鐵英老式蛋糕糕點。好多老鄭州人都知道這家店,也有很多人從小到大都在吃這家的糕點。據說這家以前叫做聯大食品廠,後來改成了現在的名字。他們家最受歡迎的就應該是雞蛋糕了,雞蛋糕是老式的那種。雞蛋糕特別的軟,口感有點像棉花糖的感覺。味道比較的甜,吃得多的話會稍微有點膩。雞蛋糕塊兒頭不大,一個四五口就沒有了。因為比較的軟,還提前裝好了袋子,所以難免會有一些擠壓和掉渣,而且據說他們家的雞蛋糕越放越軟。
  • 跟姑媽學的正宗桃酥做法,還是小時候那個味!古早點心老式桃酥
    小時候就愛吃桃酥,就算每天吃都吃不夠!懷念它的味道和口感!香甜酥脆!吃完唇齒留香!令人回味!姑媽做中式糕點幾十年,各種中式糕點蛋糕,都是之前的古早配方,對我來說就是古早味!現在糕點房裡那麼多糕點,沒一樣是吃完令人回味的!
  • 80、90後小時候大多都吃過的中國老式糕點,我只吃過綠豆糕,你呢
    80、90後小時候大多都吃過的中國老式糕點,我只吃過綠豆糕,你呢大家還記得幾種小時候吃的老式糕點?那些沒有顏值,很普通很簡單的糕點,但是味道卻一直停留在哪個年代,再吃上幾口滿滿都是回憶,小編今天再帶大家重新回味一下這些老式糕點,8090後小時候可能大多都吃過,滿滿的回憶殺!你吃過幾種呢?京果子京果子又叫江米條,這個果子又人吃過嗎?小時候爸爸最愛給奶奶買了,她總是分給我們吃。
  • 廣州味道 | 這些缽仔糕,還是你熟悉的那個味道嗎?
    一到放學時間,很多學生就會聚在缽仔糕檔口買一個缽仔糕,兩三口吃完,然後心滿意足地回家……如今,你有多久沒嘗過缽仔糕的味道了?這一期,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回味童年,一起去嘗嘗廣州街頭的缽仔糕還是不是那個熟悉的味道。
  • 這幾種傳統糕點,現在基本見不到了,全都吃過的,年紀都不小了
    導讀:這幾種傳統糕點,現在基本見不到了,全都吃過的,年紀都不小了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回憶,但是作為一個吃貨來說,除了那些珍貴的童年記憶以外,就是在吃的這一方面給我的印象最深了!那個時候的食物,雖然沒有現在的這麼齊全,但是東西的味道卻絲毫不比現在的味道差!
  • 老味道!上虞人最愛的糕點 你吃過嗎
    小小的蛋糕,不知道勾住了多少吃貨的心,鬆軟Q彈,滿滿老底子的味道……這家位於章鎮鎮的姜山腳下的老字號,以一種傳統糕點遠近聞名:個頭如嬰兒拳頭般大小,蛋黃般焦黃,蜂蜜般香甜,棉花般軟糯,風靡一時,延續至今,讓童年的味道保持30年不變,也讓很多顧客吃過返尋味。它就是佳佳許林食品廠生產的章鎮小蛋糕。
  • 小時候最愛吃的老式漢堡包,柔軟鮮香味道極佳!
    每個人都有自己小時候最熟悉的童年記憶,而關於美食的回憶自然也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小時候的自己常常會跟最要好的小夥伴兒一起尋覓想吃的小零食,一起分享最新發現,一起過家家做自己最喜歡吃的美味,就是這樣的純真帶領著我們長大與成熟。
  • 中國的7種老式糕點,全愛吃的年齡肯定不小了,00後吃過幾種?
    如今好吃的糕點有很多,像一些蛋撻,吐司都是新派糕點,各大烘焙店都有,在早以前,中國的糕點可不是這樣的,一些老式糕點已成為70後和80後的回憶,小時候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到,如今賣來得很少了,想吃也只能去超市碰碰運氣了,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看上去十分有年代感的老式糕點,全愛吃的年齡肯定不小了
  • 鄭州不常見的老式糕點,咬上一口外焦裡軟,你有多少年沒吃過了?
    隔一段時間就突然想起桃酥的味道,不是很甜,但又酥的掉渣渣,一次吃上一個特別的滿足。在鄭州有幾家特別有名氣的老式糕點,鮑師傅,還有錦藝城旁邊的福潤綠豆酥,每一家都有著自己的特色。話說,鮑師傅的是好吃,但是錢包漸漸的也癟了。
  • 老式大餅乾,小時候的味道,材料家常,做法簡單
    老式大餅乾,小時候的味道,材料家常,做法簡單。上個周末家庭聚會,吃著零食,大家一起閒聊,聊起小時候的記憶。我突然想起小時候那個經常吃的老式大餅乾,一說出來馬上引起了家人的共鳴,都覺得老式大餅乾是小時候最愛最好吃的東西了。印象中小時候只要媽媽去趕集,每次回來的時候籃子裡絕對有老式大餅乾,放學回來第一件事就翻籃子,我們姐妹三個每人吃著餅乾是那樣的滿足。不知道是小時候零食的匱乏,還是沒有吃過,更好吃的美食,那時候就覺得老式大餅乾是天下最好吃的東西。
  • 隱於市的老式點心鋪,一到過年就想吃!
    反正喵姐家準備的糕點已經連著吃了20年了古樸的味道鐫刻了一代老鄭州的回憶它就是在鐵英街紮根的聯大老式蛋糕糕點鐵英街的聯大糕點我吃了20年。回到現在,在每次吃過藥之後,吃一塊老雞蛋糕仿佛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倒不是藥苦,只是習慣了。馬上過年了,我再一次跑到鐵英街聯大糕點的門口,去買上幾兜準備過年吃。
  • 老式餅乾,小時候的味道,最普通的食材在家就能做,酥的掉渣
    老式餅乾,小時候的味道,最普通的食材在家就能做,酥的掉渣。最近突然懷念起了小時候的那些美食,老式的麵包、老式的蛋糕還有餅乾,記憶中的味道太美味,現在的甜品再怎麼精美,感覺也替代不了那個年代的味道。也可能是因為那會沒有現在這麼多的零食,帶點甜味的東西就覺得特別好吃,但是那會的蛋糕餅乾真的是很香,沒有那種香精、食品添加劑濃鬱的味道。前幾天看有朋友做了這款老式的餅乾,很有食慾,而且做法也不難,食材也非常簡單,一般家裡都有,今天正好有時間就在家烤了兩盤,真的是超級好吃,酥脆掉渣,香香的甜甜的,具體做法見下。
  • 這6樣傳統老式糕點,是童年的回憶,全吃過的年齡不小了
    說到老式糕點,應該是一大批人童年的回憶,至少80後90後是全都吃過的。想當初,根本就沒有什麼西式糕點,能吃到的也只有一些普通的小零食。 但是這些老式糕點,逐漸被淘汰掉了,現在已經很少見,被種類繁多的西式糕點取而代之,只有偶爾在集市上能夠看到了。 這6樣傳統老式糕點,是童年的回憶,全吃過的年齡不小了。
  • 天津小20年的傳統老味糕點鋪,最好吃的是各種月餅,河西人吃不夠
    如今的西式糕點越來越盛行,但是一些老輩人還是一直堅持吃中式糕點,這也是我們童年的美好記憶,有著熟悉的味道,很多糕點店已經不在,能堅持下去的值得大家尊重,像天津有一家傳統老味香油點心鋪子,在河西區已經開了小20年,一直堅持傳統手藝,味道也依然不變,還是那個老味道,而贏得了天津人的喜愛
  • 這家中式糕點店內藏小時候的味道~
    小時候,甜品是稀缺物放學路上的麵包店街角的糕點鋪都讓人如痴如醉一個簡簡單單的糕點鋪幾大盤焦糖色的糕點疊在一起,綿密軟糯的豆泥纏綿在唇齒間;焦黃中的綿密甜膩,便是小時候小巷子裡老爺爺老奶奶,擔著擔子叫賣的綠豆餅的綿軟,其貌不揚,卻是最質樸的味道【手打糕】糕點盒裡的手打糕,是時間齒輪怎麼轉動都不會被淘汰的經典
  • 這些成都人的老式糕點值20元,他們應該吃很多
    事實上麵包和蛋糕傳入中國後,他們根據中國人的口味進行了局部改良,中國出現了許多獨具特色的老式蛋糕。這些蛋糕通常價廉物美,你可以花幾十元買很多,與冷藏陳列櫃裡賣的西式小蛋糕相比,性價比更高。蘿蔔願與大家分享當地人常吃的糕點。他們中的大多數可以買得到在聞酥園或宮殿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