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裡斯蒂安·法比老師認為,教師和家長要尊重兒童、了解兒童,要關注兒童的權利而不是需求,要承認兒童是擁有巨大潛力和有自我意識的人。教師和家長應該俯下身多傾聽孩子們的想法。兒童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有自我創造的能力,所以家長和老師要做的就是要儘可能的了解和觀察兒童,更多的注重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儘可能的放手讓幼兒自主探索,讓幼兒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發展他們的多種能力,尤其是創造力。在講座中,老師多次強調幼兒的創造力是幼兒發展的重要能力,也會是未來教育發展的趨勢。在瑞吉歐的教育中,承認兒童的發展潛力是他們彈性計劃設計的重要依據。
其次,克裡斯蒂安·法比老師強調幼兒教育是全社會的教育,需要社會的支持和家長的參與。家長在學校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家長有權利參與幼兒的一切事務,並自覺參與。瑞吉歐的幼兒教育非常注重能力家園共育,目的是幫助幼兒獲得更加整體和全面的發展,因此,家長首先應該轉變傳統只重結果的教育觀念,要更多的關注幼兒活動的過程,更多的關注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緒情感體驗。因此,在與教師的溝通和交流中,要樹立更加科學的兒童發展觀。
在瑞吉歐,家長和教師的研討方式是多樣化的,這樣有利於家長接受和了解教師的教育計劃,也方便與家長的溝通和交流。不僅是家長,瑞吉歐還注重幼兒與社區、與城市文化、與教師和學校、與公眾和政治以及整個社會文明的聯繫。特別要強調的是與公眾和與政治的聯繫,這與瑞吉歐的發展歷程有關,因為瑞吉歐是在二戰之後,百廢俱興的狀況下發展起來的,在發展的過程中得到了政府和人民的諸多支持。
在瑞吉歐,省長、市長和議員也會參與到學校教育當中去,也鼓勵幼兒和教師與政府人員的溝通、交流,了解城市的文明,使兒童更加注重自己的文化,這是瑞吉歐教育的一大特色。此外,還強調兒童與市民的互動,在瑞吉歐我們經常看見教師們將材料放在室外空間,以便加強市民和幼兒的聯繫,在互動的過程中,成人才能更加了解兒童,那麼社會對兒童就會更加的包容。此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讓兒童走出教室,走出社區,讓兒童與更多的事物建立聯繫。
再次,義大利瑞吉歐教育以方案教學而聞名,而方案教學要求教師根據幼兒興趣和需要來設計教育活動,而了解幼兒興趣和需要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觀察幼兒,通過觀察來了解幼兒的能力、好奇心和發展蹤跡,教師可以採用錄音筆,相機等方式來進行觀察,除了興趣愛好還要了解幼兒的生活背景和一些天然因素,因此,了解幼兒是方案教學的基礎。在活動的期間,教師還要對幼兒進行追蹤記錄,記錄可以是幼兒活動中的對話,也可以是幼兒活動的圖片。在瑞吉歐,幼兒是以小組活動為主要活動方式,每組幼兒活動的內容不同,每組3-4個孩子,由不同的教師進行追蹤觀察和記錄,然後再把小組活動的成果匯集在一起,教師一起討論。所以,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交流也是至關重要的,在進行教學活動之前要看彼此的教學計劃,教學活動之後要相互交流討論。此外,兒童是蘊含著巨大發展潛能的個體,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保護並挖掘幼兒的這種潛力,這就對幼兒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此之外,克裡斯蒂安·法比老師還強調要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很多家長很容易忽視這一點,但是教師要了解人的情緒的多元化,讓幼兒了解自我,讓幼兒通過多樣化的遊戲來讓教師更加的了解兒童,比如角色扮演。最後,在家園合作中,教師要協調家長對幼兒進行教育以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最後,克裡斯蒂安·法比老師還強調了環境對幼兒的重要性。在瑞吉歐,環境被認為是幼兒的「第三位老師」。馬拉古奇也曾說過:「我們重視環境,因為環境有能力去組織和提升不同年齡的人之間的愉悅關係,創造出美好的環境,而且環境可以激發社會、情感和認知方面的種種學習。」在瑞吉歐,環境是多元化的,比如教室裡的設備、教具是可以移動的,因此教師可以根據需要對教室進行再創造,環境作為一種隱性的教育,對幼兒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