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1月28日至2月3日)醫藥行業再出重磅政策,包括組織開展小品種藥(短缺藥)集中生產基地建設,鼓勵醫藥產業技術創新等。藥企業績預告迎來尾期,天目藥業(600671.SH)業績至少暴增近19倍,覽海投資(600896.SH)因連續虧損面臨ST倒計時;上海萊士(002252.SZ)控股股東完成收購,刷新醫藥行業海外最大收購案紀錄。仿製藥一致性評價也迎來新進展,恆瑞醫藥(600276.SH)、復星醫藥(600196.SH)等多家公司的研發藥物有望納入優先審評程序。
本周醫藥政策聚焦於短缺藥、藥品創新、一致性評價、醫療器械等方面。2月1日,工信部、衛計委、發改委、食藥監總局印發《關於組織開展小品種藥(短缺藥)集中生產基地建設的通知》,明確提出將組織開展小品種藥集中生產基地建設,對臨床急需、市場短缺的小品種藥和原料藥按規定予以優先審評審批,有利於發揮集中生產規模效應,保障小品種藥持續穩定供應,滿足市場用藥需求。
此外,食藥監總局和科技部聯合發布的《關於加強和促進食品藥品科技創新工作的指導意見》進一步確定了醫藥創新的重要戰略,圍繞藥品醫療器械創新提出多項舉措,體現了國家對醫藥產業創新的支持力度。此外,食藥監總局藥品審評中心還針對289目錄中的國內特有品種進行了梳理,有利於開展下一階段的工作。
本周共有68家藥企發布2017年業績情況,按照淨利潤同比增長下限,有38家企業有望保持增長,其中有11家企業同比出現翻倍式增長,天目藥業(600671.SH)、萊美藥業(300006.SZ)、北陸藥業(300016.SZ)增幅靠前,分別增長至少達到18.72倍、8.31倍、5.90倍。
在2016年低基數的情況下,天目藥業通過改造生產線,拓展銷售渠道,實現主營收入同比增加55%左右,同時通過處置地產資產增加利潤為1599萬元,還收到政府徵用土地補償款增加利潤為1922萬元,因此業績出現暴增,但受一次性收益的影響較大,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將虧損1348萬元到1948萬元,這將是公司連續第三年主營業務出現虧損。萊美藥業和北陸藥業業績翻倍增長同樣也受到主營業務之外的因素影響,前者受到商譽減值和資產減值的影響,後者則由於不會再對深圳市中美康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確認投資損失而致。
另外,有30家企業淨利潤出現下降,其中出現首虧的5家企業下降幅度最大,包括博濟醫藥(300404.SZ)、九安醫療(002432.SZ)、南華生物(000504.SZ)、嘉應製藥(002198.SZ)、中源協和(600645.SH);按虧損額度來看,有6家企業出現虧損,除了前述5家企業外,覽海投資則成為本周虧損王,預計虧損有望達到7.2億元。這是覽海投資連續第二年虧損,公司從航運轉型醫療健康處於陣痛期,在2017年年報披露後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2月2日晚,上海萊士(002252.SZ)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科瑞天誠及萊士中國通過其與其他投資人共同投資設立的香港公司天誠國際投資,已於1月31日完成了對德國上市公司BiotestAG的公開要約收購,該公司全部股權對應價值為9.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73.79億元)。收購完成後,天誠國際投資所設立的天誠(德國)製藥控股股份公司持有Biotest公司普通股約89.88%,優先股約1.08%。
BiotestAG是一家具有70年血液製品製造經驗的全球性全產業鏈血液製品公司,現有業務主要為血漿採集與血液製品的生產和銷售,其中血液製品包括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三大類。該公司在全球擁有41家血漿站,其中22家位於美國,19家位於歐洲,漿站數量居全球第五;擁有11個產品,16個規格,產品在全球80多個國家均有註冊和銷售。
科瑞天誠和萊士中國表示,未來擇機將Biotest整體或相關業務、資產注入上海萊士。如上海萊士認為該資產不符合公司的長遠發展戰略要求,主動提出放棄或不接受該資產或股權,科瑞天誠和萊士中國承諾將向第三方轉讓其間接持有的Biotest的資產。
簡評:隨著此次收購完成,國內醫藥行業最大海外收購紀錄將被刷新;科瑞集團旗下也將擁有包括公司、德國BiotestAG、英國BPL等在內的6家血液製品企業,躋身全球血液製品巨頭行列,漿站數將達120家,位居全球第三;產品數將達23個,躍居全球第一。此次收購的BiotestAG的產品目前尚未在中國境內銷售,與公司不構成直接業務競爭。若未來將BiotestAG、BPL等資產注入公司,公司業務實力將大增。公司此前發布的預告預計2017年淨利潤為8.23億元-9.84億元,同比下降49%-39%,主要受子公司鄭州萊士年中停產、證券投資收益損失等影響。
花園生物(300401.SZ)於2月2日晚發布今年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將盈利1.46億元至1.52億元,同比增長610.90%至640.12%。業績增長原因主要系維生素D3產品售價同比大幅上漲,25-羥基維生素D3產品和膽固醇銷量增長。
簡評: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維生素D3生產企業,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維生素D受環保加強、供給收縮等因素影響,市場價格飆升,截至去年末,漲幅高達近7倍。公司業績也在價格提升中逐步兌現,公司預計去年業績至少同比增長1.92倍。由於去年上半年以前維生素D價格長期低迷,而今年以來其價格仍維持在相對高位,再加上前期的業績迎來兌現,導致一季度業績高速增長。
1月31日晚,中源協和(600645.SH)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德源投資擬增持不少於公司已發行總股份的2%,且不超過3%,期限為6個月;同時稱龔虹嘉未來6月內擬增持不少於公司已發行總股份的3%,且不超過5%(不含本數)。公司此前發布收購協議,擬以發行股份方式向深圳嘉道成功投資企業(有限合夥)(下稱深圳嘉道)、王曉鴿購買上海傲源醫療用品有限公司100%股權。龔虹嘉是深圳嘉道執行事務合伙人委派代表,陳春梅持有深圳嘉道99.95%合夥份額,龔虹嘉為其配偶。
簡評:公司在發布收購報告書後於1月19日復牌,當日公司股價便跌停,隨後連續下跌,一定程度顯示出投資者對此次交易的不看好。1月30日晚,公司發布業績預告,預計公司去年業績虧損1800萬元左右,再添利空因素。此次控股股東和龔虹嘉計劃增持,可以看作是公司為救盤而採取的措施,不過並未帶來預期效果,公告後的兩個交易日公司股價依舊呈現下跌態勢。目前,公司最新股價為19.13元/股,已低於21.36元/股的購買資產的發行股份價格。
2月2日晚,宜華健康(000150.SZ)公告稱,擬與北京你我他互學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北京康源互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開展醫學類執業資格考試、在職醫護人員繼續教育等在線教育培訓。經雙方友好協商,公司擬出資980萬元(佔股權49%),對方出資1020萬元(佔股權51%)。通過本次交易公司正式切入醫療職業在線教育領域。
2月2日晚,爾康製藥(300267.SZ)稱接到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帥放文及一致行動人帥佳投資通知,帥放文質押的近3.41億股公司股份已觸及平倉線,佔總股本比例為16.53%;帥佳投資質押的近2.32億股公司股份已觸及平倉線,佔總股本比例為11.24%。根據有關規定,公司在被立案調查期間大股東不得減持(包括股權質押平倉)公司股份,因此大股東質押的股票跌破平倉線暫不會導致公司實際控制權發生變化。此前的1月31日晚,公司稱因帥佳投資與中信證券質押合同糾紛,帥佳投資持有的公司股份近1.58億股遭凍結,佔公司總股本的7.65%。
2月2日晚,永安藥業(002365.SZ)稱將使用2.1億元自有資金對「年產3萬噸牛磺酸食品添加劑項目」進行追加投資,該項目總投資規模將達到5.4億元。此前公司董事會同意公司在湖北省潛江市澤口經濟開發區新徵地118.1畝,並利用原廠區預留地19畝,共137.1畝地,新建廠房約8.5萬平方米,購置設備約900臺套,以及建設環保配套設施等,形成年產3萬噸牛磺酸食品添加劑的生產規模。
2月1日晚,上海醫藥(601607.SH)公告稱,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Century Global此前以現金出資預計約5.57億美元收購康德樂馬來西亞100%股權事宜已經完成交割手續。因康德樂馬來西亞於此次交易過渡期間產生盈利等因素,調整後的此次交易交割日收購價格為5.7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6.29億元)。本次交割完成後,公司通過全資子公司持有康德樂馬來西亞100%股權,進而間接擁有其於香港及中國境內設立的全部中國業務實體。
1月31日晚,海特生物(300683.SZ)稱以約2005萬元取得珠海經濟特區海泰生物製藥有限公司75%股權。交易完成後,公司將成為珠海經濟特區海泰生物製藥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該公司是中國首批研發、生產體外診斷試劑的高新技術企業,收購完成後,可豐富公司的產品結構,有助於提高公司綜合競爭力,加快公司外延式發展步伐。
1月29日晚,海南海藥(000566.SZ)稱為充分發揮各自的資源優勢、加快湖南省及其他區域的醫療服務大健康產業投資,公司擬與長沙市昭陽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昭陽醫療產業(長沙)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認繳出資總額為3100萬元,其中公司作為有限合伙人認繳3000萬元,認繳出資比例為96.77%。公司表示,將通過參與認購醫療產業併購基金,為公司醫藥及醫療大健康產業鏈縱深發展提供優勢互補和共同發展。
1月29日晚,吉藥控股(300108.SZ)稱,擬與國藥控股(01099.HK)共同增資海通製藥,各自均出資約6706萬元,認購該公司新增的註冊資本。增資完成後,二者持股比例均為10%。公司表示,此次投資可充分發揮公司產業協同效應,延伸公司產業鏈,有利於公司在大健康產業的多元化發展。
1月29日,國家食藥監總局藥品審評中心發布第26批擬納入優先審評程序藥品註冊申請名單,共計39個受理號,其中恆瑞醫藥的塞來昔布膠囊、復星醫藥的利妥昔單抗注射液、銀河生物的(000806.SZ)的抗CD19分子嵌合抗原受體修飾的自體T淋巴細胞注射液、浙江醫藥(600216.SH)的蘋果酸奈諾沙星氯化鈉注射液等多家企業的研發藥物進入公示名單。
1月30日晚,復星醫藥控股子公司復星醫藥產業收到國家食藥監總局頒發的關於美洛昔康片的《藥品補充申請批件》,同意復星醫藥產業作為該製劑的上市許可持有人、上海朝暉藥業有限公司(即該藥品原新藥證書及生產批件持有單位,亦為公司控股子公司)作為其受託生產企業。復星醫藥產業成為美洛昔康片的上市許可持有人,系上海市首家取得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批件的企業。
1月29日晚,昆藥集團稱(600422.SH)收到國家食藥監總局核准籤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件》,公司研發的注射用KPCXM18獲批臨床試驗。該產品擬用於急性缺血性腦梗患者,其是按天然藥物1類新藥申報,國內尚無企業獲得該藥品的生產批文。目前公司就該產品已投入研發費用近33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