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周報】上海萊士完成行業最大海外收購 覽海投資連續虧損面臨ST

2020-12-22 界面新聞

本周(1月28日至2月3日)醫藥行業再出重磅政策,包括組織開展小品種藥(短缺藥)集中生產基地建設,鼓勵醫藥產業技術創新等。藥企業績預告迎來尾期,天目藥業(600671.SH)業績至少暴增近19倍,覽海投資(600896.SH)因連續虧損面臨ST倒計時;上海萊士(002252.SZ)控股股東完成收購,刷新醫藥行業海外最大收購案紀錄。仿製藥一致性評價也迎來新進展,恆瑞醫藥(600276.SH)、復星醫藥(600196.SH)等多家公司的研發藥物有望納入優先審評程序。

【醫藥政策】

本周醫藥政策聚焦於短缺藥、藥品創新、一致性評價、醫療器械等方面。2月1日,工信部、衛計委、發改委、食藥監總局印發《關於組織開展小品種藥(短缺藥)集中生產基地建設的通知》,明確提出將組織開展小品種藥集中生產基地建設,對臨床急需、市場短缺的小品種藥和原料藥按規定予以優先審評審批,有利於發揮集中生產規模效應,保障小品種藥持續穩定供應,滿足市場用藥需求。

此外,食藥監總局和科技部聯合發布的《關於加強和促進食品藥品科技創新工作的指導意見》進一步確定了醫藥創新的重要戰略,圍繞藥品醫療器械創新提出多項舉措,體現了國家對醫藥產業創新的支持力度。此外,食藥監總局藥品審評中心還針對289目錄中的國內特有品種進行了梳理,有利於開展下一階段的工作。

【重要動態】

天目藥業業績暴增 覽海投資將被ST

本周共有68家藥企發布2017年業績情況,按照淨利潤同比增長下限,有38家企業有望保持增長,其中有11家企業同比出現翻倍式增長,天目藥業(600671.SH)、萊美藥業(300006.SZ)、北陸藥業(300016.SZ)增幅靠前,分別增長至少達到18.72倍、8.31倍、5.90倍。

本周藥企2017年業績有望翻倍的11家企業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在2016年低基數的情況下,天目藥業通過改造生產線,拓展銷售渠道,實現主營收入同比增加55%左右,同時通過處置地產資產增加利潤為1599萬元,還收到政府徵用土地補償款增加利潤為1922萬元,因此業績出現暴增,但受一次性收益的影響較大,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將虧損1348萬元到1948萬元,這將是公司連續第三年主營業務出現虧損。萊美藥業和北陸藥業業績翻倍增長同樣也受到主營業務之外的因素影響,前者受到商譽減值和資產減值的影響,後者則由於不會再對深圳市中美康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確認投資損失而致。

本周業績出現虧損的6家企業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另外,有30家企業淨利潤出現下降,其中出現首虧的5家企業下降幅度最大,包括博濟醫藥(300404.SZ)、九安醫療(002432.SZ)、南華生物(000504.SZ)、嘉應製藥(002198.SZ)、中源協和(600645.SH);按虧損額度來看,有6家企業出現虧損,除了前述5家企業外,覽海投資則成為本周虧損王,預計虧損有望達到7.2億元。這是覽海投資連續第二年虧損,公司從航運轉型醫療健康處於陣痛期,在2017年年報披露後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上海萊士控股股東完成德國血液製品資產收購

2月2日晚,上海萊士(002252.SZ)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科瑞天誠及萊士中國通過其與其他投資人共同投資設立的香港公司天誠國際投資,已於1月31日完成了對德國上市公司BiotestAG的公開要約收購,該公司全部股權對應價值為9.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73.79億元)。收購完成後,天誠國際投資所設立的天誠(德國)製藥控股股份公司持有Biotest公司普通股約89.88%,優先股約1.08%。

BiotestAG是一家具有70年血液製品製造經驗的全球性全產業鏈血液製品公司,現有業務主要為血漿採集與血液製品的生產和銷售,其中血液製品包括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三大類。該公司在全球擁有41家血漿站,其中22家位於美國,19家位於歐洲,漿站數量居全球第五;擁有11個產品,16個規格,產品在全球80多個國家均有註冊和銷售。

科瑞天誠和萊士中國表示,未來擇機將Biotest整體或相關業務、資產注入上海萊士。如上海萊士認為該資產不符合公司的長遠發展戰略要求,主動提出放棄或不接受該資產或股權,科瑞天誠和萊士中國承諾將向第三方轉讓其間接持有的Biotest的資產。

簡評:隨著此次收購完成,國內醫藥行業最大海外收購紀錄將被刷新;科瑞集團旗下也將擁有包括公司、德國BiotestAG、英國BPL等在內的6家血液製品企業,躋身全球血液製品巨頭行列,漿站數將達120家,位居全球第三;產品數將達23個,躍居全球第一。此次收購的BiotestAG的產品目前尚未在中國境內銷售,與公司不構成直接業務競爭。若未來將BiotestAG、BPL等資產注入公司,公司業務實力將大增。公司此前發布的預告預計2017年淨利潤為8.23億元-9.84億元,同比下降49%-39%,主要受子公司鄭州萊士年中停產、證券投資收益損失等影響。

花園生物預計一季度業績至少增長6.1倍

花園生物(300401.SZ)於2月2日晚發布今年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將盈利1.46億元至1.52億元,同比增長610.90%至640.12%。業績增長原因主要系維生素D3產品售價同比大幅上漲,25-羥基維生素D3產品和膽固醇銷量增長。

簡評: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維生素D3生產企業,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維生素D受環保加強、供給收縮等因素影響,市場價格飆升,截至去年末,漲幅高達近7倍。公司業績也在價格提升中逐步兌現,公司預計去年業績至少同比增長1.92倍。由於去年上半年以前維生素D價格長期低迷,而今年以來其價格仍維持在相對高位,再加上前期的業績迎來兌現,導致一季度業績高速增長。

控股股東和龔虹嘉擬增持中源協和至少5%股份

1月31日晚,中源協和(600645.SH)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德源投資擬增持不少於公司已發行總股份的2%,且不超過3%,期限為6個月;同時稱龔虹嘉未來6月內擬增持不少於公司已發行總股份的3%,且不超過5%(不含本數)。公司此前發布收購協議,擬以發行股份方式向深圳嘉道成功投資企業(有限合夥)(下稱深圳嘉道)、王曉鴿購買上海傲源醫療用品有限公司100%股權。龔虹嘉是深圳嘉道執行事務合伙人委派代表,陳春梅持有深圳嘉道99.95%合夥份額,龔虹嘉為其配偶。

簡評:公司在發布收購報告書後於1月19日復牌,當日公司股價便跌停,隨後連續下跌,一定程度顯示出投資者對此次交易的不看好。1月30日晚,公司發布業績預告,預計公司去年業績虧損1800萬元左右,再添利空因素。此次控股股東和龔虹嘉計劃增持,可以看作是公司為救盤而採取的措施,不過並未帶來預期效果,公告後的兩個交易日公司股價依舊呈現下跌態勢。目前,公司最新股價為19.13元/股,已低於21.36元/股的購買資產的發行股份價格。

【其它藥訊】

宜華健康投資切入醫療職業在線教育領域

2月2日晚,宜華健康(000150.SZ)公告稱,擬與北京你我他互學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北京康源互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開展醫學類執業資格考試、在職醫護人員繼續教育等在線教育培訓。經雙方友好協商,公司擬出資980萬元(佔股權49%),對方出資1020萬元(佔股權51%)。通過本次交易公司正式切入醫療職業在線教育領域。

爾康製藥兩股東質押股票觸及平倉線

2月2日晚,爾康製藥(300267.SZ)稱接到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帥放文及一致行動人帥佳投資通知,帥放文質押的近3.41億股公司股份已觸及平倉線,佔總股本比例為16.53%;帥佳投資質押的近2.32億股公司股份已觸及平倉線,佔總股本比例為11.24%。根據有關規定,公司在被立案調查期間大股東不得減持(包括股權質押平倉)公司股份,因此大股東質押的股票跌破平倉線暫不會導致公司實際控制權發生變化。此前的1月31日晚,公司稱因帥佳投資與中信證券質押合同糾紛,帥佳投資持有的公司股份近1.58億股遭凍結,佔公司總股本的7.65%。

永安藥業追加項目投資2.1億元

2月2日晚,永安藥業(002365.SZ)稱將使用2.1億元自有資金對「年產3萬噸牛磺酸食品添加劑項目」進行追加投資,該項目總投資規模將達到5.4億元。此前公司董事會同意公司在湖北省潛江市澤口經濟開發區新徵地118.1畝,並利用原廠區預留地19畝,共137.1畝地,新建廠房約8.5萬平方米,購置設備約900臺套,以及建設環保配套設施等,形成年產3萬噸牛磺酸食品添加劑的生產規模。

上海醫藥收購康德樂中國業務完成交割

2月1日晚,上海醫藥(601607.SH)公告稱,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Century Global此前以現金出資預計約5.57億美元收購康德樂馬來西亞100%股權事宜已經完成交割手續。因康德樂馬來西亞於此次交易過渡期間產生盈利等因素,調整後的此次交易交割日收購價格為5.7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6.29億元)。本次交割完成後,公司通過全資子公司持有康德樂馬來西亞100%股權,進而間接擁有其於香港及中國境內設立的全部中國業務實體。

海特生物收購體外診斷試劑企業

1月31日晚,海特生物(300683.SZ)稱以約2005萬元取得珠海經濟特區海泰生物製藥有限公司75%股權。交易完成後,公司將成為珠海經濟特區海泰生物製藥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該公司是中國首批研發、生產體外診斷試劑的高新技術企業,收購完成後,可豐富公司的產品結構,有助於提高公司綜合競爭力,加快公司外延式發展步伐。

海南海藥投資發起醫療產業併購基金

1月29日晚,海南海藥(000566.SZ)稱為充分發揮各自的資源優勢、加快湖南省及其他區域的醫療服務大健康產業投資,公司擬與長沙市昭陽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昭陽醫療產業(長沙)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認繳出資總額為3100萬元,其中公司作為有限合伙人認繳3000萬元,認繳出資比例為96.77%。公司表示,將通過參與認購醫療產業併購基金,為公司醫藥及醫療大健康產業鏈縱深發展提供優勢互補和共同發展。

吉藥控股聯手國藥控股增資海通製藥

1月29日晚,吉藥控股(300108.SZ)稱,擬與國藥控股(01099.HK)共同增資海通製藥,各自均出資約6706萬元,認購該公司新增的註冊資本。增資完成後,二者持股比例均為10%。公司表示,此次投資可充分發揮公司產業協同效應,延伸公司產業鏈,有利於公司在大健康產業的多元化發展。

【研發進展】

多家企業研發藥品擬納入優先審評

1月29日,國家食藥監總局藥品審評中心發布第26批擬納入優先審評程序藥品註冊申請名單,共計39個受理號,其中恆瑞醫藥的塞來昔布膠囊、復星醫藥的利妥昔單抗注射液、銀河生物的(000806.SZ)的抗CD19分子嵌合抗原受體修飾的自體T淋巴細胞注射液、浙江醫藥(600216.SH)的蘋果酸奈諾沙星氯化鈉注射液等多家企業的研發藥物進入公示名單。

復星醫藥子公司成為美洛昔康片的上市許可持有人

1月30日晚,復星醫藥控股子公司復星醫藥產業收到國家食藥監總局頒發的關於美洛昔康片的《藥品補充申請批件》,同意復星醫藥產業作為該製劑的上市許可持有人、上海朝暉藥業有限公司(即該藥品原新藥證書及生產批件持有單位,亦為公司控股子公司)作為其受託生產企業。復星醫藥產業成為美洛昔康片的上市許可持有人,系上海市首家取得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批件的企業。

昆藥集團腦卒中藥物獲批臨床

1月29日晚,昆藥集團稱(600422.SH)收到國家食藥監總局核准籤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件》,公司研發的注射用KPCXM18獲批臨床試驗。該產品擬用於急性缺血性腦梗患者,其是按天然藥物1類新藥申報,國內尚無企業獲得該藥品的生產批文。目前公司就該產品已投入研發費用近3315萬元。

相關焦點

  • 【醫藥周報】博濟醫藥業績首虧 哈藥股份成保健品巨頭GNC第一大股東
    翰宇藥業(300199.SZ)在此前的2月11日晚公告表示,董事長、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之曾少貴和副董事長、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之曾少強倡議公司及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全體員工積極買入公司股票,並承諾凡2018年2月12日至2018年3月31日期間淨買入的翰宇藥業股票,連續持有12個月以上且連續在職的員工,若因在前述時間期間增持翰宇藥業股票產生的虧損,曾少貴、
  • 美國健安喜破產:最大股東哈藥集團投資20億,是一次失敗的投資
    健安喜上海專賣店連年虧損的美國健安喜,哈藥集團為何投資?在與哈藥集團合作之前,美國健安喜已連年虧損,2015-2017三年,健安喜營業利潤分別為3.93億美元、-1.73億美元、-2.6億美元,虧損金額連續上升,長期負債達13.53億美元。「美國健安喜並不是一個很好的收購品種,這是哈藥集團海外投資的失敗。」
  • 上海覽海西南骨科醫院開建,將創新公立民營醫療合作模式
    覽海醫療產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CEO姚忠表示,上海在發展社會辦醫的環境方面有著先天的優勢,而在今年提出的「上海打造亞洲一流醫學中心城市」的目標下,上海更離不開國際化、高端化社會醫療機構的發展。「2010年上海世博會後,一大批跨國企業紛紛落戶上海,拿陸家嘴來說,如今就有50萬人在金融城紮根,從事著銀行、證券、保險、投資、基金、信託等領域,聚集著諸多世界500強企業,這些高端人才與海外人才對健康服務的需求很高,不僅僅需要高質量、高效的診斷技術和水平,還需要良好的醫療環境和服務品質。」姚忠表示。
  • 寶馨科技收購標的連續虧損 起訴原實控人要求補償
    其四,項目投資回收期較長,商業價值偏低,公司完全可以選擇其他更好的項目,並且該項目與公司已有的環保類業務無直接的專業或市場相關性,從而導致很難獲得業務協同效應。基於上述考慮,獨立董事對此項收購投了反對票。但是,這並未能阻止寶馨科技收購上海阿帕尼。
  • 覽海醫療:中信證券關於上海證券交易所對覽海醫療重大資產出售暨...
    如無特別說明,本核查意見中所涉及的簡稱或名詞釋義與《覽海醫療產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出售暨關聯交易報告書(草案)》及《覽海醫療產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關於<覽海醫療產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出售暨關聯交
  • 全球最大保健品公司破產禍及這家A股 背後或是局?
    由於GNC在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下滑且後續可能出現持續下滑,以及可能面臨的債務壓力,基於上述情況,哈藥可能面臨投資成本和應收股利部分或全部無法收回的風險。也就是說,哈藥這場跨境投資,可能會因此全部「打了水漂」,血本無歸。
  • 覽海醫療:重大資產出售暨關聯交易報告書(草案)摘要(修訂稿)
    覽海骨科醫院、覽海西南骨科醫院 指 上海覽海西南骨科醫院 撫仙湖公司 指 雲南撫仙湖覽海醫養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覽海康養谷 指 三亞覽海康養谷健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覽海醫療投資 指 上海覽海醫療投資有限公司
  • 「醫藥周報」ST康美連續4日跌停 延安必康股東再臨被動減持
    萊茵生物則看向海外市場,目前訂購的2019年工業大麻原料的種植面積達到220英畝,2020年預計為1500英畝-2000英畝,供應量約1500噸-2000噸左右,這將為其預計將於2020年底在美建成並投產的工業大麻提取及應用工程建設項目提供原料保障,但也面臨美國政策、市場競爭、合同終止等風險。
  • 上海誼眾三年虧損3.43億元,發明專利數遠遜同行
    來源:時代周報時代商學院研究員 孫越對於多年無營業收入的醫藥企業而言,奔赴科創板上市無疑是一個解決融資難題的較好選擇。8月11日,上交所受理了上海誼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誼眾」)的科創板上市申請。
  • 浙商證券--醫藥外包行業周報:A+H已成大勢 藥篩CRO不斷突破行業...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報告導讀市場一般認為CXO 的高估值已經透支了景氣度的預期,不同於市場的認識,我們認為市場忽略了國內醫藥CXO 不同細分賽道全球分工滲透率、邊際能力的加速拓展帶來的變化,這兩點奠定了我們持續看好國內醫藥CXO 且不同於市場觀點的基礎;本篇醫藥外包周報再次強調A+
  • 【醫藥周報】注射劑市場或迎大變革 譽衡藥業再拋超40億元收購
    本周(6月10日至6月16日)在行業政策方面,三個中藥注射劑被要求修訂說明書,醫藥合同研發和生產服務企業受到政策支持。企業層面,中珠醫療(600568.SH)籌劃了四個多月的重大資產重組走向失敗,而再次出現平倉風險的譽衡藥業(002437.SZ)終止了引入戰投事項,但又拋出超40億元的收購。
  • 醫藥行業研究與投資策略:長期的力量,醫藥正青春
    2.1.專利懸崖是利劍,唯有創新前行當前,美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有著成熟的醫療體系和一批 醫藥巨頭公司。我們根據 Choice 美股 GICS 行業分類,以 5 年為間隔對近 20 年美國醫藥上市企業總市值 TOP20 進行分析,以探尋其行業方向及公司 的發展變遷。拉長時間來看,這或許對我們未來醫藥行業的發展有一定的 啟示作用。
  • 舉步維艱的影視行業:16家虧損,6家賣身,2家面臨退市風險
    今年有可能連續退市幾家,其中風險最大的是長城影視和當代東方。此外,中南文化、鼎龍文化、歡瑞世紀和北京文化也面臨危機。在梳理退市之前,我們應該先了解一下a股的退市規則。最初,在主板上市的公司想要退市,他們不得不連續虧損三年以上。在虧損的第二年被*ST,也即退市風險警示,俗稱「戴帽」。虧損第三年,先停牌。停牌後的上半年,如果扭虧為盈,可以申請恢復上市。如果它繼續虧損,退市程序將被執行。
  • A股連續五年毛利率增長前十公司,醫藥行業過半,傳統行業僅1家
    公司立足於百貨連鎖行業,並創建了自己的物業管理平臺,通過海外資產併購將英國百貨公司House of Fraser併入囊中。近些年開始,公司成功轉型醫藥健康平臺型企業,公司打造了細胞免疫治療、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存儲、健康養老等三個核心優質資產。奇人認為這三個產業都是相當優秀的賽道,能讓公司的產品毛利率進一步得到提高,因此可以預見公司未來的發展值得期待。
  • *ST剛泰股價連續破「1」收上交所退市監管函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ST剛泰股價連續破「1」收上交所退市監管函 身背20億債務套住2.6萬股東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胡金華上海報導自2018年6月,滬市上市公司*ST剛泰(曾用名「剛泰控股」 600687.SH)面臨超
  • 醫藥行業中期投資策略:科技引領未來
    然而,除行業的剛需屬性外,我們認為近年來醫藥產業內在運行邏輯所發生的深刻變化,以及由此引發的企業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也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尤其是在市場對於優質藥企普遍已經給予了一定估值溢價的情況下,這更加可能會成為未來我們進一步挖掘醫藥板塊投資機會時的重要方向。客觀來說,醫藥行業目前的市場化程度已經較高。
  • 淨利潤連續兩年虧損 被ST的大連友誼怎樣才能翻身?
    記者 李未來 北京報導4月30日起,A股市場再無大連友誼,而是變成了ST友誼,因為其淨利潤連續兩年虧損,深交所對其股票實行「退市風險警示」。對於大連友誼來說,他們或許早有準備,因為從2015年起,大連友誼的經營都是虧損的,只不過偶爾處置一些資產來彌補虧損。比如2016年出售子公司股權,2017年出售持有的交通銀行股票,從而不至於連續5年都虧損。
  • 發改委再敲警鐘蘇寧萬達集體上榜 體育行業海外投資風口已過?
    從2012年起,萬達海外投資額已累積高達2451億。海外投資涉及到影視、地產、體育、文旅等多個項目。其中,萬達集團海外投資的體育項目主要集中在歐洲地區,旗下收購項目包括:盈方體育傳媒、拉加代爾耐力運動公司以及馬德裡競技足球俱樂部。 目前萬達的海外投資中還不乏地產項目,大量海外置業最為直接的後果是國內實體經濟的投資減少。
  • 覽海醫療:擬轉讓禾風醫院控股權 集中資源打造專科品牌
    中證網訊(記者 萬宇)覽海醫療(600896)11月6日晚公告顯示,公司擬通過現金出售的方式向控股股東上海覽海轉讓禾風醫院51%股權及對禾風醫院的5.12億元債權。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將集中資源打造專科品牌。
  • 財聯社保險周報(4月13日)
    4家網際網路保險公司3家虧損。眾安連續3年虧損,5年累計虧損30億;泰康在線連續4年虧損,累計虧損11億;安心連續4年虧損,累計虧損9.6億。易安不易,4年有3年盈利。3家網際網路背景的都盈利了,京東安聯、現代財險、國泰財險都實現了盈利。